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中国文明全方位、全时段落后于西方文明乃是无争的事实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1
经验值: 519107
|
|
|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文明全方位、全时段落后于西方文明乃是无争的事实
芦笛
在网上写作的苦恼,便是时时得回答水平很低的同志的文章。网友早就跟我说了,不要浪费精力去干那些不值得的事。但我开个特区在这儿,人家要质疑乃是天赋人权,而我提导乃是义不容辞的义务。虽然我可以不回答,但总不能一概采取晾干的态度吧?所以本来今天要去写完那西安事变的,可想想还是来教育一下他妹妹的,省得他好像还挺委屈似的。
“‘中国人发明绘画’,你也真能栽赃,我相信绘画功能,大猩猩都有,人类自从有手,我相信就会画画了,只不过阶段不同,水平不同罢了。法国还是西班牙隧洞里的岩画,有说离现在五万年前,这能算文化上的‘西方’么?现代人类的祖先,在非洲——大概两三万年从非洲出来覆盖亚欧大陆的。我们现在说的西方,只能探讨有史的,可考的,法国和西班牙隧道里的岩画是中国人祖先还是西方人的祖先画的,文化上是中国人跟它血脉近,还是现代的西方人跟它近,难说呢!还有历史学家考证中国人是苏美尔人的直系呢,埃及绘画那还是跟苏美尔学的呢!”
首先必须承认,我只是随便扫描了你那个烂帖子——水平如此之低,处处充满常识错误,难道还值得我细看? 所以你确实没说绘画是中国人发明的,但你似乎(懒得再去看那烂帖了,但愿这次没有蒙错)确实说过中国人发明绘画始于欧洲人之前吧?好像还说过欧洲文艺复兴前只有镶嵌画这种极度缺乏起码艺术史知识的笑话,是不是啊?我只需把题目改为“谁说中国人发明绘画在欧洲人之前”不就完了?
“我们现在说的西方,只能探讨有史的,可考的,法国和西班牙隧道里的岩画是中国人祖先还是西方人的祖先画的,文化上是中国人跟它血脉近,还是现代的西方人跟它近,难说呢!”
这就是天大笑话了,你凭什么说“文化上是中国人跟它血脉近”? 人类起源于非洲,这是科学界的共识,因此中国人只可能是从那边迁移过来的。生活在西班牙的原始人当然有可能是中国人的祖宗,可那似乎不是什么可以让爱国愤青得意的事吧?
你连那岩画过去都从未见过,是不是?现在的小青年怎么比我当年还无知?我早在70年代时就看过画册了。你以为那是水墨画,可见你丝毫不懂艺术。那无非是岩石水份渗透造成的结果,哪是什么水墨画!
不要把中国的水墨画吹到天上去,现代水墨画其实吸取了大量西画技法,徐悲鸿专门说过这个问题。你要不承认,这就请你贴两张西学东渐前的水墨画出来请咱们看看,再跟徐受了西方影响的《漓江春雨》之类比较比较看谁高明,如何?
“我说中国人由于发明了纸,导致后来的绘画一直走的是水墨路线,西方人没有纸张,走向了油画,油彩和画布可以反复涂抹修改,导致他们熟练掌握了明暗、透视、光影等原理。画水墨画,是很难琢磨出光影变化的。 ”
第一句话就是无知笑话,你知道水墨画是什么意思么?岂能把中国画全归于“水墨路线”?!枯墨山水,泼墨山水,工笔画,木刻等等,都是水墨路线?难道中国人绘画材料全是用纸?难道你没看过绢画和壁画?敦煌飞天不必说,马王堆汉墓帛画总看过吧?纸张的普遍使用究竟是哪个朝代的事?宣纸是哪个时代发明的?好像最先提到是《新唐书》吧?莫非在此之前中国就没有绘画?顾恺之的《洛神赋》难道也是水墨?画在什么材料上阿?
中国绘画落后于西方,原因我早说过了,这里做个旧作的链接(http://hjclub.com/ShowTopic.asp?ID=65366)。再简单重复一下,那是两方面造成的,第一,技术太落后,因此只能使用天然颜料。天然原料阙如时便一筹莫展。第二,缺乏对客观事物的深入观察力。绘画本身就是光影艺术,可中国古人对光影的观察力和表达力之低下,令人瞠目结舌。
中国古人和西方古人的一个最醒目区别,就是人家从雅典学院开始便有了把一切学科当成科学研究的传统,并形成了逐代积累的教育体系,这才会去苦苦捉摸大自然界,发现了透视原理并建立了解剖学。类此,音乐也是这样。人家是当成一门学科去一代又一代仔细研究的,这才会研究出复声音乐一系列的学问,诸如和声学,配器等等。中国人却从来没有这个传统。绘画从来是个人的事,而且是一种个人消遣,从未当过一门严肃学科,一代接一代地去研究其原理。所以,不是中国人智力低,而是咱们从来不兴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上作能积累的集体努力。
“宋朝之后,中国文明受了重创,之后的绘画,我就不炫耀了,自宋朝之后,东方开始没落,明朝算是回光返照了一下子,总体上,明朝绘画就不能跟西方人比了,已经大大落后。 ”
此乃普遍错觉,其实我已经反复说了,中国文明是全方位,全时段地落后于欧洲文明,并不是从宋代以后才开始的。即以绘画而论,我在楼下贴的庞贝古城墙上的壁画,中国同代能找到类似精品么?那在两维空间表现三维图像的技能,我看一点都不逊于后世,我现在再把那壁画细部贴在这里,请你看清楚了:

你要是若稍懂点绘画,就该知道此画家娴熟掌握了“造型透视”和“色彩透视”的原理,前者你这外行可能会知道,需要解释的只是后者。所谓“色彩透视”,是指色彩的“明度”随距离远近而不同,越近的物体色彩明度越高。换言之,光看色彩的明度就能确定那对象的远近。例如你若在远处画一面很鲜艳的红旗,则那红旗立刻就跳到了近处,只有降低那色彩明度,红旗才会回到远处去。它该在什么地方,不光是大小决定的,同样是色彩明度决定的。一定距离的物体有一定的色彩明度,非常之严格。如果不把握好物体该有的明度,哪怕大小符合造型透视,物体的远近仍然一塌糊涂。所以,不明白这些起码原理,你就根本没法画风景画。
现在来看那幅画。光从色彩你都能看出对象的距离来。那男人站在最近处,尽管在阴影中(最绝的是他衣服下缘镀上了户外阳光,乃是第一流的逆光画,中国人从无这本事,连表现阳光或月光或人造光的能力都没有),但色彩明度仍然很高(也就是比较鲜艳吧,NND,跟绝对外行“艺普”真费劲),而户外的建筑明度就比较低,屋顶上的骑士雕塑明度就更低,他顶上的远处建筑的明度就更低了。最绝的还是那两匹马,其先后距离相差并不大,可那无名画家照样能准确地用不同明度的色彩区分开来,让你一看就知道哪匹马离你更近。因此,不光是从物象大小,从颜色明度来看那画的色彩透视都非常到位。中国古人有这两下子么?
这还不是全部,我要说的还是,绘画分两种颜色,一种是覆盖色,一种是透明色,油彩乃是前者,它不透明,后涂的颜料能覆盖住先涂的,这就是你说的“可以不断修改”。但你若以为西方绘画全是油画就是外行笑话了。另一颜料乃是水彩,它就是透明色,并不能无限修改,只能事前想好逐层上色,一次成功,没有第二次机会。介乎两者之间的则是水粉,它可以画成透明的如水彩,也可以画成覆盖的如油彩。
你这辈子从未看过什么西方绘画,所以想当然以为西方只有油画。现在请你看清楚了,庞贝古城这壁画就像是水粉画的,近景人物像油画,远景像透明的水彩。中国哪朝哪代有过这种水平?中国人用的墨是覆盖色,天然颜料则多是透明色,天下更难找到比这别扭的结合了。
说到底,古人乃是原始人,只知“以线造型”,从来不知道“以面造型”,永远只能在线条里折腾,永远不懂光影,这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意识到这两大真理:第一,没有固有色。第二,没有轮廓线。这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么?肯定不懂,可我实在讲解不了这么多,你自己看书去吧。
“唐宋那种绘画的文化气氛,成熟的体系,一幅名画上有很多皇帝、名人等收藏时候的落款,这种气氛,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方有没有?
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前的绘画,只能很少的在壁画上看到,而中国绘画,在此之前的,不仅是壁画,那是人人传阅啊,由于有印刷术和纸张,中国老百姓一千多年前,人人家的门上都可以贴年画,这在西方想都不敢想啊,您老还说,纸张对绘画没有什么影响,真有您的。 “
这就是国内愤青只能坐井观天的悲哀了,政府说什么他们就只能信以为真,久而久之别人告诉他们真相他们还要以为对方出丑。我懒得跟你扯,建议你挣点钱去参加欧洲旅游,到博物馆去看看是不是“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前的绘画,只能很少的在壁画上看到”。文艺复兴前西方的绘画艺术同样非常了不起,同样有许多王室扶持收藏(只是人家不兴在上面盖章破坏杰作)。每个大点的博物馆都有中世纪馆,而且展品之多,简直令人看不胜看,只是那全是宗教题材,让人觉得乏味而已。
请你千万破除这“黑暗的西方中世纪”的迷信。西方中世纪当然黑暗,但那是相对古希腊罗马而言的,人家再黑暗也从未到过中国的地步,不管是在政治文化经济随便哪一方面都如此。再重复一遍,中国的落后是全方位,全时段的!
当然,西方世界到今天也不兴家家门上贴杨柳青年画,这在你看来就是文明标志,是不是?若你的心目中的绘画艺术就是这个,那我当然无法跟你再争论下去,建议你从此去看小人书。
“老实说,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庞贝古城的马赛克镶嵌画,就已经显现出了明暗和光影,在这方面,欧洲古人似乎是先行一步,但是绘画不是照相机,绘画的语言不仅是为了表现写真,您老用透视、明暗等“技术”指标衡量中国人的艺术修养,那是错误的,说明您老艺术修养不够。 “
嘿嘿,还在马赛克!你到底有没可疗性?我真服了你了,我特地把那壁画贴出来,还强调指出人家在两维空间表现三维形象的造型艺术上的先进。可你就是看不见,竟然还在跟我不伦不类地抡马赛克!
至于中国人的“传神”“写意”的自慰屁话,徐悲鸿早替我驳斥过了,你这就去恶补吧,看看人家是怎么说的。
用我的大白话来说,中国画家因为没本事做到“形似”,便只好吹嘘那是“神似”。这其实是皇帝的新衣。如同我儿子小时在墙上画大头人,硬要说那作品画的就是我一样。这种P 话谁也驳不倒,谁能说他画的不是我那看不见的灵魂?西方艺术家的本事就在这儿,例如毕加索吧,人家的“大写意”谁也看不懂(至少是我不懂),但没人敢指责他是卖皇帝的新衣,因为他能画出逼真的“写形”作品来。中国古代画家谁有这本事?
最后告诉你,《清明上河图》很有价值,但可惜是民俗学考古学上的价值,作为艺术作品,它一钱不值。
本人不能把生命浪费在与我毫无亲缘关系而且不知求师的起码礼貌的无知青年身上,所以以后再蒙赐教,恕不奉陪。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