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如果西安事变不爆发(二)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如果西安事变不爆发(二)
芦笛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1
经验值: 519107
标题:
如果西安事变不爆发(二)
(1828 reads)
时间:
2007-11-30 周五, 上午9:11
作者:
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如果西安事变不爆发(二)
芦笛
前文根据中共档案披露的史实指出,中共在西安事变发生前已经处于绝境,蒋介石“再有几个星期就能解决剿匪问题”的估计离事实并不太远。如果西安事变不爆发,则红军必然会被歼灭。红军完了,中共中央也只能跟着完蛋。即使逃到苏联去也只会被斯大林当成替罪羊,死在37-38年的大清洗中。就算西安事变爆发了,蒋介石回到南京后,推翻两宋代他作出的秘密承诺,在解决了东北军和西北军问题后恢复剿共,以他因事变而获得的崇高声望,以及张杨和中共在国难当头之际劫持国家领袖引起的国民普遍愤怒与不满,剿共平叛战争不可能引起太大的舆论抨击。那彻底解决中共问题顶多也就只是推迟半年到一年的光景而已。
如果历史真的如此发生,中共被彻底消灭了,那接下来的历史行程会怎么样呢?中共是否还会如我那位老友说的那样,被苏联人扶植上去,最终征服全中国?
我看未必。
愚以为,改变世界史的一个关键事件是中日战争,它决定了二次世界大战双方的组合。人们回溯历史,难免把已经发生的事当成必然发生的事,所以很难设想二战双方并不一定非是后来那个组合不可。决定二战结局的关键参战国是美国,而美国总统罗斯福之所以能突破压倒一切的孤立主义,找到参战借口,乃是日本人愚不可及地袭击了珍珠港。而日本人之所以要这样做,乃是它为了迫使重庆投降,在占领了大量中国领土后,还为了封锁中国出海口,接管法属印度支那,激化了英美矛盾使然。没有中日战争,则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后来的世界恐怕也就不是今天这模样了。
在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和英美并无什么过节,反倒和老毛子频频别苗头。其时日本已经走上了难以逆转的军国主义道路,那憋足了的武力总是要发泄出来的。日本大本营内从来有批少壮军官主张打苏联。所以,若日本不和英美交战,很可能会去打苏联。纳粹反正是要打苏联的,这蓝图早就写在希特勒的《我的奋斗》里了。德日联手进攻苏联,罗斯福又没有理由违反民意参战(当时美国孤立主义思潮压倒一切,罗斯福在竞选演说中赌咒发誓,他决不会把国家领入战争),只能看着干着急,则苏联非垮不可。苏联垮了,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中共或其他任何X共在全世界捣乱破坏了。国际共运之所以能从一种思潮变成现实的灾难,完全是因为它有一个大国资源支撑。此所以美国今天不能从伊拉克撤军,一旦国际恐怖主义获得一个中东大国资源的支持,那前景真的不堪设想。
如果历史真的如此发生,那么,今日世界就是德国、日本和美国三家的天下。中国可能变成三四个国家,满洲国大概是工业强国,江南国的文化最发达,生活也最富裕,中原国(华北)就比较没有搞头。蒙古国和土耳其斯坦(新疆)最差。无论是哪个国都由亲日派掌权,日文可能是学生必修的外国语,教育科研文化事业的学科带头人都是留日海龟。
这情景不知道是否有人喜欢,不过窃以为,即使如此恐怕也要比我党统治强,虽然我只是在理智上这么认为,感情深处实难接受。
但这情景发生的概率实在太小,在我看来,中日战争不可避免,蒋公已经尽到最大努力了。抗战并不是某些海外学者指责的那样,是蒋介石去“抢来的战争”,而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我当在纪念蒋公的文字中加以重点评述。中日既然交战,那历史当然是顺着已知途径走下去,也就是苏美英为一方,德意日为另一方开战,以前者大获全胜告终,所差者只是少了中共的华北和苏北的“解放区”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则国府在苏联出兵前和苏联谈判的立场就要强硬得多。蒋介石之所以决定放弃外蒙,主要是怕苏军把东北交给中共,为此以出让外蒙为代价,换来斯大林把东北移交给国府的承诺。斯大林一开头也遵守了这承诺,苏联红军甚至一度武力驱赶进入东北的土八路。但后来美苏冲突加剧后,斯大林怀疑美国想控制中国,便扶持、武装、怂恿中共在东北放手和国军大打,以此报复亲美的国府。这才鼓励了原来野心有限,只想“到联合政府里去做官”的毛泽东,使他最后决定席卷全国。但即使是这样,斯大林在表面上还是信守国际承诺,将东北“交”给国府了。至于在“移交” 前东北早成了关内八路的天下,以致国军必须沿铁路北上攻取各大城市的实情,则被斯大林赖成是“中国内政不便干涉”。
不难想见,如果中共早在抗战前就被消灭了,则斯大林根本就没有这借口。因为挨了原子弹,日本反正是要投降的。斯大林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一定会入侵东北,但国府未必会签约放弃外蒙,只会在日本投降后联合美国要求苏军退出中国东北。其时苏联没有原子弹,斯大林老奸巨猾,在国际上历来搞弱肉强食、欺软怕硬的强权外交,不大可能赖着不走,顶多只会从苏联带回“抗联”残部诸如周保中等亲苏土共,试图割据东北。但那些人人数太少,在国内毫无影响,不可能扶植上去。因此,东北变成北韩的可能性虽不能完全排除,但概率不大。
三北的其他地区则没有那么乐观,在我看来,新疆的一部或大部要失去,在苏军扶持下成立“人民共和国”。国府不会同意割让外蒙,但也没有实力收复之。内蒙的一部或大部也会陷共,很可能与外蒙合并。国府没有实力收回这些地区,仅能保住东北。
这就是在减去中共这个政治力量之后最可能出现的(也是最佳的)图景。苏联这些侵略活动,必然刺激国府进一步倒向美国。在美国的压力下,国府一定会按原计划实现宪政,使得中国走上民主道路。苏联虽然亡我之心未死,但要颠覆一个大国,而且是经过抗战实行了军政统一、消灭了战前军阀割据的大国并非易事。中共以前之所以能够勃兴,靠的完全是辛亥革命砸碎了全国,这才能在军阀混战中幸存下来。
由此看来,如果西安事变不爆发,中共给消灭了,则后来中国可以争取到的最佳前途要比现在的光明百倍。
这虽然是最可能的前景,但并不是必然前景。关键还是取决于美苏两国的较劲。光是中国一国,是绝对抵挡不住老毛子侵略的——咱们连日本人都抵挡不住,何况是比小日本更强大更狡猾的老毛子?主要还得看老美的态度如何。东北为老毛子垂涎已久,国府要请苏军撤退,不烧纸钱送瘟神恐怕不行。但蒋介石乃是不可救药的民族主义者,没有国内共祸的威胁,要他同意割让外蒙换取苏联撤兵恐怕办不到,于是苏军就有一定可能长期赖在东北。
能否强迫苏军撤出,此时便完全取决于老美是否强硬。但老美战后孤立主义思潮再度发作,又是民主党当家,而且他们历来重视欧洲,当时正忙于在那儿抵抗苏联的侵略,美国政府又对国府的贪污腐败深恶痛绝,很可能懒得管中国闲事,采取绥靖主义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苏军有一定可能长期赖着不走,直到在当地扶植起来的汉奸政权羽翼丰满了,宣告了独立并和苏联结成了盟国,才将主力撤回。
类似的情景很可能会在西北和内蒙上演,因此,中国有可能回到明朝边界去。至此斯大林的侵略野心就会满足了。他其实并不想支持土共吞并全中国,那对他反而构成威胁。对他来说,最理想的格局就是沿中苏边境建立一系列(不是一个)的亲苏缓冲国。因此,中国的三北不会变成一个国家,只会是三个“独立”的“人民共和国”。
这是中国可能出现的次佳前景,我看这也很不错,不知诸位觉得如何?当然老非老东西不会干:)
最后一个可能就是上述前景出现后,国府因民意压力被迫试图收复失地,和那些“独立”国家开战。苏联根据攻守同盟条约出兵大败国府,让汉奸国家席卷了整个北中国,再与国府签订城下之盟,使得中国再度出现南北朝。疆界可能是南宋式的以淮河为界,也可能以长江为界,但没有可能席卷全国。理由上面已经说过了,斯大林不愿。
这个可能性在我看来虽然不能完全排除,但非常之小。
综上所述,如果抗战前蒋介石消灭了中共,那么无论后来事态怎么发展,即使是在最坏的南北朝的情况下,也有相当比例(应该说是大多数)的中国人民逃脱了共祸。从人道主义角度来看,这都要比全国被共产党统治强多了。当然老克(book)不会干。他已经说了,若事情真是这样,则他要跟随伟大领袖畅游长江,逃到江南来。
无论是上述三种前景的哪一种,可以断言的就是,为共产党控制的区域经济一定会搞得一塌糊涂,民不聊生,而南方的自由中国迟早要实现经济起飞,让不幸沦于我党铁蹄之下的北中国人羡慕得要死。于是南北中国就很可能如同东西德一样,随着苏联老大哥的垮杆而和平统一,那么全民的生活都要远比今日幸福得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蒋介石在可以而且应该消灭中共的时刻没有这么做,的确是对全民犯了罪,身受其害的中国人有充分的道义资格为此谴责他。
蒋介石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似乎并不能完全归结于他修习王阳明理学,恪守两宋在西安代他做出的秘密承诺。事实上,那承诺基本都被他推翻了。参加事变的三方有两方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惩罚:张学良被终生软禁,杨虎城被迫出国,东北军和西北军先后被解决。唯一没有遭到清算、反而获益的就只有中共。蒋不但没有恢复剿共平叛战争,反而还让密使传话,请中共放心,他一定会停止剿共战争的。他竟然看不出来,真正具有危害国家民族的强大潜力的不是那两个军阀,而是信奉可怕邪教并有苏联支持的中共。放过了老虎去拍苍蝇,如此昏悖的倒行逆施,在他的生涯里还难得见到。
更奇怪的是,中共在放蒋后,因害怕蒋反悔,曾愚不可及地在其报刊上公开发表了周恩来版的“蒋介石的承诺”,等于是公开羞辱蒋介石,为此受到共产国际的严厉批评。然而蒋在受到这种公开羞辱后,仍然矢志不移地信守了两宋代他作出的口头承诺。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前便再没进行过剿共平叛战争。
很明显,“讲信义,重然诺”并不能解释这奇怪现象,否则蒋也不会惩罚发动事变的张杨了。这在我看来,似乎只能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蒋介石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情怀,使得他在中国面临深重国难、走投无路之时,把唯一的希望押在了老毛子身上,指望与之结盟,共同对付咄咄逼人的日寇。
须知当时列强对日本肆无忌惮侵略中国的态度很漠然。国联虽然通过决议,谴责日本侵略东北,要求日本恢复九一八事变前的状态,但那不过是个空洞的姿态。英美都有许多人对辛亥革命引发的无休止混乱彻底厌烦,觉得中国人没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国家,不如让日本人去代管还能恢复秩序。日本当时和英美关系都不错,国际上和日本势同水火的只有苏联一家。
蒋介石深知,以中国积弱之身,绝无可能与日本正面对抗。但避战总是有限的,妥协必须双方有合作诚意才能达成。他不能不为中日全面战争作准备,在国际上找一个强大盟国。他根据日俄战争的历史经验,判定日苏战争迟早要爆发。因此,为中国前途计,当时唯一的选择便是联俄制日。这其实是李鸿章当年外交战略的重施,似乎也是弱国外交的唯一选择。毕竟,一个弱国要想在帝国主义时代活下来,就不能不靠利用强国之间的矛盾讨生活,搞所谓“以夷制夷”。
就是为此他才决定对中共网开四面,慷慨地施以不杀之恩,那完全是打狗看主人面,幻想着通过中共巴结上其主子。此外,国共本出一家,他与中共在意识形态上并非毫无共通之处,只是激进程度有别。他对中共的危害其实没有深刻认识(这也可以原谅,没受过那种罪就不可能获得芦某这种深刻的理性认识),与中共的冲突有如说是理性认识使然,莫如说是对苏联控制中国的反抗。当他对苏联援助的盼望超过了对苏联侵略的仇恨时,自然也就会改变对苏联代理人的态度。而且,从“大革命”时代起,他就深知共产党人的宗教精神带来的战斗力。如果共军同意改编并接受他的指挥,在未来的抗日战场上未必不能成为铁军。
必须指出,当时持这种幼稚错觉的人相当多,宋子文就主张联共抗日。这些人没有接受过我党再教育,不知道共产党人根本不是民族主义者,从不以国家民族前途为念,好话说尽坏事做绝。这其实也可以理解。若我辈未曾受过我党荼毒,又岂能有今日的觉悟?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未便苛责前贤。
可以责备蒋的是,他应该从李鸿章“联俄制日”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俄国才是中国最大的民族敌人,比咄咄逼人的日本人狡猾阴险百倍,更是中国自五四以来处于持久动乱的祸首。套他的话来说就是“日本人是皮肤病,苏联人及其走狗才是心脏病”,实在不该饮鸩止渴,再蹈李氏覆辙。
这就是他何以惩罚张杨而放过了中共。张杨虽然表面上的兵力远远超过共军,但既不是具有高度战斗力的宗教军队,又没有强国作后台,在即将爆发的抗战中没有多大用途,完全可以牺牲。此外,张杨是他的下属,而中共一直是他的敌人,下属反叛引起的痛恨当然要比敌人趁火打劫引起的痛恨强烈得多。于是历史的关键一步就这么走错了。中国跌入深渊,乃自双十二事变那天始。
(全文完)
作者:
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西安事变爆发也证明老蒋对人的判断也有问题,完全不了解张的心意想法,对张和共产党之
--
fatfatbear
- (81 Byte) 2007-11-30 周五, 下午3:35
(498 reads)
基本同意这种分析。补充点事实/看法:
--
战争与和平
- (196 Byte) 2007-11-30 周五, 下午3:08
(542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73675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