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好吗 兄弟》 明报女记者献给魏氏兄弟灵与肉的记忆 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好吗 兄弟》 明报女记者献给魏氏兄弟灵与肉的记忆 ZT   
打点滴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好吗 兄弟》 明报女记者献给魏氏兄弟灵与肉的记忆 ZT (808 reads)      时间: 2007-8-30 周四, 下午11:3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好吗 兄弟》 明报女记者献给魏氏兄弟灵与肉的记忆

----------------------------------------------------------

作者: 姗姗来迟 08/30/2007:




《好吗 兄弟》
戴萍著

时代出版社



行家评论这是中国第一部政治解构作品


“和兄弟俩睡觉的女人!” 在一个梦中,人群朝我投掷石头。


我检视着这个梦而心平气和。在中国文学史,还没有一个作品涉及一个女人和兄弟俩的故事。因此她无疑是站在了一个先例上。我还想借此说一句:看,一切都在生命中别无选择地发生了,而且自如得如同一个球脱离了运动员的手部动作一样。


[内容简介]

香港女记者赴北京采访中国头号民运人物判刑事件,与其弟相恋,她从香港到北京再到华盛顿DC,生活中布满政治阴影,在美国发生了她和民运兄弟俩迷乱的灵欲纠葛,她在流亡政治中心无所适从。

有一天她回到中国,开始选择一种方式讲述她的故事,她对人生的社会的思考不可避免地与政治发生关连,她对于人事的理智剖析是书中精湛之处。

为避免尴尬,书中人物大多使用化名。


编者前言

读完这本书的最后一稿,我的感觉是复杂的,很难为它下一个定义,它形式新颖,既非小说亦非回忆录,它涉及中国最著名的异见人士,剑走偏锋的政治性闪烁着柔弱的思想光芒。我确认它是中国出现的首部解构政治的作品,它描写了一个女人游走于中国内地、香港和美国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贯穿了对于不同社会和意识形态的体悟,以及对于性爱的解构。据说书中表述的女主人公和异见人士兄弟俩的故事是真实无欺的。我怀着极大的兴趣见到作者,对方的气质与眼睛已令我徒生信心。下面是有关谈话:

问:你能保证书中百分百纪实吗?
答:我知道这是一本将要接受各方面批判的书,我也要对自己的记忆和历史负责,因此在写到民运人物时,对于记忆的追寻是格外严谨的。

问:我们从各方面表述来看,都认为男主人公魏峻明就是魏京生。
答:我不否认你们的看法。

问:为什么要用化名?
答:既然本书已经清楚到人们一眼可以看出是谁,对于这位中国流亡海外的异见人士,我认为以他的姓[魏]点出来就可以了。它毕竟是文学作品,有它微妙的心灵节奏和思想脉动,真名是不必要的,而用化名也并不影响一种政治现象的真实,是的,我更愿意将读者引入对现象和人类处境的关注,而不是对于某一个话题人物的猎奇,我在写作中是将角色当作文学符号处理的。

问:这是你的文学创新 ?
答:是的,几易其稿才找到这样一种范式:将回忆录和文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在有限的材料中照顾文学性是高难度的,不能滥用想象力,又不能写出流水帐。

问:既然是真实为什么一定要照顾文学性?
答:我本质上是一个小说家,不过是一些恰巧可以构成小说的经历被我撞上了,而我凭本能不舍得拿它不用。

问:要说揭露一个女人和兄弟俩的关系,毕竟在中国没有先例,你是为着感情失败而报复吗?
答:从我的叙述语气看得出报复吗?一个狭隘的人是不会成就好作家的,可以说这是一本善良的书,如果不是本着救赎的心,我不可能认真地去写它,至于在政治上可能会产生一些效应,那对于当事人未必是坏事。当然,主要原因是自救,写作正是从一种必要的冲动清理自我。还有一点,我知道这题材有市场和号召力,我需要钱。

问:你对于中国异议人士的负面看法,似乎体现在了作品中?
答:后现代文化是没有中心的存在,宽容多种标准,小说正是这样一种意识形态,小说有一个好处是隐喻性的语言特征可以供人玩味,它不应该面对任何一种强加的道理和确定的思想导向。正如我理想中的政治,它是不同的相对真理的疏通和包容,冷战时代的意识形态敌对早已化为历史了。

问:你对爱情和性爱的描写 也折射了政治观?
答:以理想主义爱情参照共产主义乌托邦,以快乐主要性爱参照资本主义自由,根据我的体验是成立的。这有点象做博士论文,书中有一套政治解构的思想体系是基于我的长年思考而来,中国女人从传统文化一代代承袭而来的影响,在爱情和性爱的纠缠中还是有迹可察的,我在自己身上了解了它,也就是说,在书中我本人也是实验品了。

问:你的荷尔蒙味道对于政治人物是一种解构。
答:这是正常的,我们以往见到的政客一个个蜡像似的,他们需要回到我们的真实生活中来,对于民主政治来说这也是广告效应。

问:你对政治有特别的兴趣?
答:我对政治的兴趣更确切地说是对存在的兴趣,一切都是由存在衍生而来,我所做的是通过繁杂现象探究它。另外,我在内地和香港生活,这导致我在不同社会和意识形态的体察上互有参照,视野较为开阔,当写作涉及政治成分,我可以比他人先行一步地突破中国官方禁忌,打开一个意识形态窗口。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经历的是前所未有的变化,要体察它并连系它的政治体制特征,还有传统文化等等方面,是别有趣味的,总之,在中国社会的混帐和不确定中,有一个巨大的写作空间。我的这个作品可以试探一下。

问:这已经是一个没有隐私的时代,一 切都在于角度和选择?
答:当然,毕竟本书是涉及隐私,我并不是如你所见这般全然无所谓的。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444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