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写在五月四日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写在五月四日   
淀积千里






加入时间: 2006/06/29
文章: 187

经验值: 28


文章标题: 写在五月四日 (205 reads)      时间: 2007-5-05 周六, 上午9:18

作者:淀积千里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今天是5月4日,因为1919年的一个写进历史的学生运动,它成为中国青年的节日。88年后的今天,夹在“五一长假”、“旅游黄金周”中的青年节,平平淡淡,波澜不兴。

五四运动的精神,一直被称为“民主与科学”,曾是时代的最强音。似乎是从1999年开始,五四精神又被高层确定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突然加进了爱国和进步,在早已听惯、认同并为中国的民主与科学依然缺失而焦虑的人看来,新加的前两个词显然是为了冲淡第三个词。这样,对“高擎五四火炬,奏响青春乐章”就很容易在可控的范围内做出解释和引导,正如青年节成为“五一长假”的“节中节”,一年比一年平淡,十分符合“上意”一样。

在和当下青年的比照中,历史总是让人追怀和感慨。可是,五四运动真的代表了青年的最高素质、有血性而有现代精神吗?回头再看88年前发生的那一幕。激于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华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以及北洋政府决定在该协议上签字的义愤,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学校等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演讲,后举行游行示威,提出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同时要求惩办亲日派交通总长曹汝霖、货币局总裁陆宗舆和驻日公使章宗祥。游行队伍向东交民巷进发,遭到使馆巡捕的阻拦,转而来到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学生冲入曹宅,曹汝霖躲藏起来,正在该处的章宗祥受到学生痛打,曹宅也被焚烧,军警当场逮捕了三十多名学生。北京学生实行罢课,通电全国表示抗议。

说实话,这一过程在今天并不能让我多么敬佩、向往。捍卫被巴黎和会损伤的国家权益和和尊严,要求惩处的却是三个听命令行事的具体经办人员——在外交大事上,曹、陆、章这三人有何决策权?最大的是个总长,也就是“部门负责人”,对一国政府系统来说属于“中层干部”而已。这倒不是青年学生不熟悉“行政流程”,撒气只掐住了虾兵蟹将而放过了决策者,而是中国人素有“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传统。明明主和卖国的是宋高宗,秦桧不过落实执行而已,这个倒霉的宰相却在西湖岳庙前罚跪了好几百年,这是因为把皇帝按到地上跪着,中国人还没那个胆子。五四青年的行为,并不比塑秦像、造岳庙的封建社会“老百姓”更“进步”。至于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已颇有“暴民”味道了。这一天发生的事,固然有着难得的反抗精神,但既不“民主”,也不“科学”。倒是北洋政府后来悉数释放被捕学生,也未听说秋后算帐,还真有点民主气息。

如果五四运动只指5月4日这天发生的事,而不是指自1915年《新青年》创刊以来的整个新文化运动,现在我还真认为对五四精神的官方定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基本可以接受的。5月4日的学潮,最大的亮点还是爱国,学生不是为了切身私利而抗争(强调一句,为合法私利而抗争一样有正义性),热血的确是为国家兴亡、民族尊严而沸腾的,五四精神把爱国放第一位,是准确的;至于进步、民主、科学,虽然好象并未体现在1919年5月4号,加上这三个词,做为对当时青年的整体评价和对今天青年的鼓励也无不可。

因为出于爱国,似乎任何行为都有了“豁免权”,所谓“爱国无罪”,就是只要自认为是爱国的,就干什么、说什么都是对的,至少是可以谅解的。今天的青年对民主与科学精神的继承情况不提也罢,其在学费、就业问题上的逆来顺受更让反抗精神无从谈起,但上述“爱国思维”在许多人那里倒使用得得心应手。经常看网络论坛的人很清楚,在涉日、涉美、涉毛等分歧很大、火药味很浓的话题上,语言最污秽、最爱人身攻击、最不愿独立思考的就是青年学生,如果你摆事实讲道理批评他们,他们满怀信心振振有辞:“我爱国有什么错?你再充文明,也是吃美国人的屎!……我读书比你少你神气个屁,我比你爱国!”对五四爱国精神的继承扭曲成这样,还不如象丢弃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萎缩了反抗精神一样,不爱国也罢。

倒不能简单地象九斤老太一样,以“一代不如一代”来看待今天的青年,抱怨他们大多没有令人振奋的思想行动。五四一代青年在1919年5月4日那一天表现一般,但在上世纪前期,整体上却是最有激情、最有思想、最有使命感、最有历史自觉的一群。应该看到,他们成长的环境在中国可谓千载难逢: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接下来走马灯般的军阀政权无暇实施思想控制教化,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荼,自由言论几千年来首次成了现实……而一直接受着谎言教育的1970年代青年、即今天主导社会的上世纪50年代生人,以及一直接受着民族主义教育和拜金实利教育的今日青年,纵然其中也有一批不羁之才,整体上你能指望他们多么“进步”呢?精神产生于时代,又作用于时代,青年的精神决定未来的走向,抬眼前望,一片凄迷……


作者:淀积千里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淀积千里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5336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