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诺贝尔科学奖的开奖速度 |
 |
马悲鸣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
|
|
作者: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诺贝尔科学奖的开奖速度
马悲鸣
诺贝尔遗嘱要用他的遗产奖励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中“对于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和平奖与文学奖不算,科学奖项的诺贝尔评委会也会面对究竟哪项科学发现是真成果,哪些是假的呢?
没办法,诺贝尔科学奖项评委只有采取一个“拖”字诀,不大会给近年成果开奖,总是要沉淀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给那些被时间考验出来的真成果开奖。
但有些成果即使穷一个人的一生,也无法验证其学说的真伪。比如天文学理论,因其时间、距离、质量都是天文数字,不是人的一生可以比拟的,所以诺贝尔科学奖项干脆拒绝审议天文学成果。比如天文学著名的“哈勃定律”就是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的∶星体光谱“红移”是退离速度造成的,“红移”量越大的星体,退离速度越快,距离我们也越远。后来的“大爆炸”宇宙学说就是基于这个定律。
可是尽管“哈勃定律”在宇宙学理论中居于如此重要的中心地位,但无论如何人是没办法真到大红移量星体去实测它的退离速度。故终哈勃一生,也没接到诺贝尔评委电话。
星体红移的原因有两个,除了退离速度的光学多普勒效应外,还有引力红移。光线经过大质量星体时,会因为该星体巨大的质量造成的引力而红移。这引力红移的理论就来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最初发表于1905年。但他1921年所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却是奖励他的光电效应理论。这是怎么回事呢?
长期以来,诺贝尔奖评选档案一直严格保密,内幕不为外界所知。1974年,诺贝尔基金会做出一项新的规定,要求“仅对过去五十年的评奖档案保密”。爱因斯坦的获奖内幕才为外界所知。
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相对论后,一直有著名科学家提名他为诺贝尔物理奖候选人。但是,当时身为诺贝尔奖评审团成员、1911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加尔斯特兰德却认为,相对论应接受时间的考验,而相对论又是个关于大尺度时空测量的理论,致使爱因斯坦的诺贝尔物理奖提名年年落空。
后来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奥森提出一个折衷方案,让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获诺贝尔物理奖。这样,爱因斯坦的获奖提名才被加尔斯特兰德等人通过,而使爱因斯坦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事实证明,正是爱因斯坦这个光电效应理论被哥本哈根学派诸神认为是开创了量子力学的重大突破。可爱因斯坦却终生以“上帝不是在掷骰子”反对量子力学的统计诠释,而使哥本哈根学派诸神为之扼腕。
爱因斯坦曾经在别人祝贺他的相对论理论的成功,并被三大实验所证实时说∶“不管多少实验证明相对论是对的都没有用。只要一个实验证明它错了,相对论就是错的。”
后来爱因斯坦把这句话写成书面形式,推广到整个科学界∶“不论有多少实验,都不可能证明一个理论是对的;但只需要一个实验,就可以证明这个理论是错了。”
爱因斯坦死后,两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推算出了宇称守恒理论的错误。袁世凯孙媳妇吴剑雄和她标准局的同事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杨李的推论。结果杨李当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费曼说,这真是“给得最快的诺贝尔奖”。盖因杨李走的是偏锋,他们的工作不在于建立某个经天纬地的大定律,而在否定了一个经天纬地的宇称守恒定律,故属于爱因斯坦后半句所云“只需要一个实验,就可以证明这个理论是错了。”
当场证伪宇称守恒成功,当场开诺贝尔乐透大奖。
用陈之藩的话说,从此之后杨李二人从《三国演义》开篇处的“桃园结义”演变成结尾处的“二士争功”。可惜谁也证伪不了谁。
作者: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