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 作者 | 
		 安魂曲看来力不从心 | 
		    
  | 
	 
		
		 
		玩儿好!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高寒先生这里的“高屋建瓴之慨”,正如刘安先生所指:是指的气概、气势。而“概”与“慨”,在文言中是可通用的。譬如《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中就有“夫婢妾贱人,感概而自杀,非能勇也。”
 
 
 
 
至于“羽扇纶巾之策”,可视为“羽扇纶巾(者)之策”。
 
 
 
 
“无高屋建瓴之慨、何谈羽扇纶巾之策”可理解为:没有高屋建瓴的气概,还当什么摇鹅毛扇的军师啊。
 
 
 
 
我们知道,这中文词语,有字面意、本意、转意、喻意(明喻、隐喻,讽喻),……等等之分。就字面意而言,这里的“羽扇纶巾”,无非是指鹅毛扇与纶巾帽而已。它出自苏轼念奴嬌《赤壁怀古》,尽管对该词中此语究竟是指周喻还是诸葛孔明一直尚存争议,但后来它毕竟还是逐渐被定格化为诸葛亮的形象了。渐渐地,这“摇鹅毛扇的”,更泛指一切军师、谋士。这算是“羽扇纶巾”的一个转意吧。当然“羽扇纶巾”,也可作谋士乃至儒将的风度解,这当被视作该词的喻意了。由此可见,拿一词的喻意去质疑它的转意或本意、甚至拿它的隐喻或讽语去质疑其明喻等等,就统统恐怕得划入牛头不对马嘴了。
 
 
 
 
中文国学博大精深,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他对此可以吃通或通吃。大家到网上来应多多互相切磋交流,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且不说这里就未必错在高寒先生,即使错在他,但安先生动辄就说人家“狗屁不通”、“小学语文水平”,难道在网友心目中降格的,就真会是他而不是你吗?
 
 
 
 
 
 
--------------------------------------------------------------------------------
 
 
 
 
 
所跟帖: 高寒 :  无高屋建瓴之慨、何谈羽扇纶巾之策;无大开大合之势,何叹首鼠两端之窘;无拍案而起之怒,何来悲天悯人之情 10/31/2003 7:23:51 AM   
 
 
 
 
--------------------------------------------------------------------------------
 
 
 
 
 
作者: 不锈钢安魂曲 “无高屋建瓴之慨、何谈羽扇纶巾之策”。。。这两句又语法不通啦!:) 10/31/2003 08:10  [Click:13] 
 
 
 
 
 
 
 
什么叫“之概”?狗屁不通;
 
 
 
 
“羽扇纶巾”本身形容的是一种风度仪态,后面可以跟“之潇洒”,怎么能跟“之策”呢?
 
 
 
 
不学无术的“理论家”高寒先生,您就别这么公开卖弄丢丑了好不?就您那小学语文水平,还之乎者也的,糟蹋汉语、视觉污染。。。大家实在是看不过去呀! 
 
 
 
 
 
--------------------------------------------------------------------------------
 
 
 
 
作者: 刘安 高原文是“慨”不是“概”。这里当“(你)没有高屋建瓴的气慨”。是可通的。如果后面跟的好,那就很好。可 10/31/2003 08:34  [Click:16] 
 
 
 
 
 
 
 
高原文是“慨”不是“概”。这里当“(你)没有高屋建瓴的气慨”。是可通的。如果后面跟的好,那就很好。可惜“何谈羽扇纶巾之策”确实不通。改为“无高屋建瓴之慨、何谈经天纬地之策”就好些。
 
 
 
 
 
 
“何谈羽扇纶巾之策”,高的对头芦笛也常犯这类错误,还洋洋自以为天下“文采”。高好像还没有。
 
 
 
 
 
 
刘安
 
 
 
 
 
 
 
[回首页] [回前页]  
 
 
 
 
--------------------------------------------------------------------------------
 
 
 
 
 
所跟帖: 不锈钢安魂曲 :  谢谢先生指教,但“气概”确实应该是木字旁(高寒错得更离谱),同时也不能如此简称 10/31/2003 8:45:48 AM   
 
 
 
 
作者: 刘安 气概,气慨,这里“概”“慨”相通。请查辞海(一卷本)1319页。但慨字从心,应更准确。且“概”为仄声 10/31/2003 09:33  [Click:21] 
 
 
 
 
气概,气慨,这里“概”“慨”相通。请查辞海(一卷本)1319页。但慨字从心,应更准确。
 
 
 
 
且“概”为仄声。策也为仄声,音韵不协。“慨”为现代汉语第三声,在平仄之间。也可作平。那么
 
 
就与“策”协韵了。
 
 
 
 
 
 
 
海纳百川 (http://www.hjclub.com) 
 
 
--------------------------------------------------------------------------------
 
 
 
 
 
 
 
 
http://209.101.125.119/TextBody/262815.asp >楼下的讨论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 返回顶端 |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