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国幻想曲》中国的未来:三个前景预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幻想曲》中国的未来:三个前景预言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文章标题: 《中国幻想曲》中国的未来:三个前景预言 (272 reads)      时间: 2007-2-28 周三, 上午3:27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的三个未来


图为孟捷慕新作《中国幻想曲》(The China Fantasy: How Our Leaders Explain Away Chinese Repression)一书的封面。


中国在2007年1月中旬进行的反卫星导弹试验,其实只是中国近来一系列最新举动的一部分,而这些举动已迫使美国开始质疑,这个世界人口最多国家的未来走向。譬如说,中国未来25年的政治体制,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在已成为国会多数党的民主党人,以及一些参加下届总统竞选的候选人,正紧紧抓住经济民粹主义(economic populism)这个主题不放之际,有关未来的中国问题,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爱德华兹就已表示过,如果今天再就是否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进行表决的话,他怀疑自己会不会再投支持票。

在2008年夏季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行时,有关中国的未来将成为华盛顿的争论焦点。不过,前《洛杉矶时报》驻北京首席记者、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所作家孟捷慕(James Mann)最新撰写的文章指出,尽管中国经济自由化,但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共产党政权会在未来很好地持续下去。

为此,孟捷慕以三种不同的剧本,来为中国设想出三个不同的未来。其一,是令人宽慰的剧本:中国的政治体制势必开放,或者说,甚至它已经演变为政治自由化。其二,指的是中国的情况从基础上说是如此的不稳定,以至于出现某种政治灾难,或经济发展急转直下,或两者兼而有之。我们可以称之为动荡的未来。其三,就是中国的一党政治体制不会在根本上发生改变。这种看法认为,中共仍将保持一个长期的独裁政权。


在2月份出版了新作《中国幻想曲》(The China Fantasy: How Our Leaders Explain Away Chinese Repression)的孟捷慕强调说,至少在公开场合,美国目前就中国问题的争论是,来自政界、工商界和金融界的领袖几乎一致地趋向于第一种剧本,既中国的政治体制势必走向开放。但也有一些中国政策批评者警告说,中国可能会出现动乱局面。但第三种情况,也就是中国的一党专制将会持续下去,却没有得到多少重视,即使它最有可能发生。毕竟,中国的政治体制就是保持现状,并具有强大的力量来防止发生深远的变化。

第一种令人宽慰的剧本,植根于中国的经济决定论。根据这种看法,中国的经济将会日益繁荣,扩大与世界各国的贸易,继续吸引大规模的外国投资,这些都将会大幅削弱中国的专制体制,最后必然会导致政治自由化。

孟捷慕在其最新文章中指出,上述这些观点,也是美国两党领导人经常告诉美国人的内容。过去十年来,它几乎成了美国总统候选人义不容辞的演讲内容,它通常都集中在这个安抚的前提上,那就是我们与中国的贸易将会改变它的政治。布什总统在1999年参加总统竞选地曾说过,“同中国的自由贸易,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1997年曾告诉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你们站在历史的错误一边。”克林顿坚持认为,中国的经济变化将会“随着时间而增加精神自由,我只是想,这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柏林墙倒塌那样不可避免。”

在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于2月1日至2日举行2007年首场公开听证会上,孟捷慕就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作证。在此次主要围绕着美中军事、政治和经济关系不断升级为议题的听证会上,孟捷慕强调说,通过经济合作来推动中国民主改革的思路可能是错误的。

孟捷慕说,尽管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并引进了自由市场的某些机制,但美国不能想当然的以为中国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必定会发生改变。孟捷慕表示,美国人民之所以支持接触中国的政策,是因为他们相信经济自由将最终实现中国人民的政治平等。

这一直是美国近几届政府在与中国对话时的主导思维。然而,孟捷慕在书面证词中却提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如果中国继续坚持现在的经济道路而又不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制度,怎么办?”

孟捷慕说:“如果25到30年后,更加富饶强大的中国继续被一党专政的政权统治着,政治异见分子仍然受到迫害,但同时中国又向世界开放、与其他国家确立了密不可分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关系,那会怎么样?人们都以为中国的政治体制终将会开放,如果情况不是这样呢?”

当时,有媒体指出,作为一名拥有23年经验、专门报导中国新闻的资深记者,孟捷慕所提出来的问题不容小觑。如果贸易自由化的结果只是将美国经济的某些领域移植到中国,那么美国为什么要继续实行经济上接触中国的政策?

孟捷慕的证词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而今年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将研究的关键问题也许是,美国是否应该向中国加强政治压力、迫使后者进行政治变革。在美国的压力之下,中国会否进一步开放政治体制将会是非常值得观察的问题。

孟捷慕在《洛杉矶时报》2月25日发表的评论文章中再次重复了他的上述观点。孟捷慕写道,中国必然走向具有深远影响的变化,已成为美国的一种主要思维,其大部分原因是这些符合美国重要利益团体的利益。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国所发生的变化符合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信念,华盛顿已把自己视为与北京站在一条战线上,来共同对付苏联。而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所倡导的政治体制改革,则有助于化解美国国会反对美军与中国军队进行军事合作。

在90 年代,当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变得日益重要之际,美国公司曾被质问道:为何如此渴望与中共这个曾在1989年镇压过学生民主运动、并下令军队向手无寸铁的平民开枪的政权做生意?但上面所谈到的第一种令人宽慰的剧本,已提供了一个答案,那就是贸易与历史的作用,将会无情地让中国政治制度自由化,不管中国领导人是否想要这样。

孟捷慕指出,但相信麦当劳和星巴克的扩张和蔓延,将会改变中国政治制度的说法,将会沉溺于旧式的“中国正在变成跟我们一样”的错误思维。北京引进麦当劳,跟政府是否愿意容忍有组织的政治反对派,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

再假设说,中国新兴的城市中产阶级,将会变成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自由化的先锋队,其实也是在忽略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新兴的城市中产阶级是一个超越中共本身的、对维持现状有着最强烈兴趣的阶层。

认为中国将会第一种剧本式变化的人一直都在争辩,可能会象20多年前的韩国和台湾那样,中国也将从一个专制政权演变成一个民主政权。孟捷慕指出,但这种对比是行不通的。中国拥有辽阔的没有沿海地区开放的贫困地区,那些声称中国将会变成台湾和韩国的游客,只是基于对北京和上海的访问,就象那些只到过波士顿和纽约的外国人,便断定美国和西欧差不多一样。

孟捷慕的文章强调说,但最大的问题在于,第一种令人宽慰的剧本,并没有解释中国在转型时期将会如何发生变成。中国的政治制度仍然是由列宁主义路线组成的。

那么,中国领导人何时、如何以及为何会被说服,才会放弃其权力?如果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给中国领导人甚至比以往更强大的决心来维护现行制度,那又怎么办?


(待续)


资料显示,著有《变脸:奇特的美中关系史》(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n'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一书的孟捷慕,当年曾以《洛杉矶时报》记者身份随同尼克松访华。随后在北京常驻数年以及在华盛顿多年从事中国事务研究的经历,使其成为美国资深中国问题专家。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ck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0588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