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京沪高铁堪比三峡 可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京沪高铁堪比三峡 可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   
kai-kai






加入时间: 2004/03/25
文章: 2225

经验值: 10951


文章标题: zt:京沪高铁堪比三峡 可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 (215 reads)      时间: 2007-1-07 周日, 上午4:58

作者:kai-kai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半岛网 2007-01-05 09:5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字体: 大 中 小 ] →我来说两句 策划:京沪高铁三峡预算对比 我为何避谈高铁开工


易小非

论证长达十五年之久的京沪高速铁路终于在2006年3月正式获准立项。2006年4月3日,铁道部曾宣布经国务院批准立项的京沪高速铁路年内开工。

出人意料的是,京沪高铁在获得国务院的批准立项之后便没了下文,工程开工更是遥遥无期。

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在2006年12月31日举行的全路电视电话会议上,铁道部长刘志军在部署2007年各项主要工作时,竟然只字没有提到京沪高速铁路。

按照国家大型项目建设程序,京沪高速铁路要开工建设,在获得国务院批准立项后还必须经过国家发改委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一些前期工作,包括工程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研究、设备国产化方案、项目运作方式和筹资方案以及需要有资质的咨询公司对这些研究报告进行评估、国土部门和环保部门对建设用地和环境影响进行审核评价等多项工作,最后,国家发改委将综合各方意见后上报国务院决策。

但直到2006年12月31日,仍然没有京沪高铁得到国务院批准的任何消息。

在项目进展迟迟没有任何新进展的时候,关于京沪高速铁路总造价的测算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动。

《中华工商时报》1月4日报道称京沪高铁的总造价已经从去年初的1300亿元上升到1700-2000亿元。一年工夫不到,成本陡增了400亿元人民币。这其中还不包括已经开工建设的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等3个独立项目,如果算进去的话京沪高铁总造价将超过2000亿元。

短短一年时间内工程预算造价怎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导致京沪高铁成本陡增的重要原因是土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大幅提升。报道中说,除了列车,构成高速铁路总造价的最大部分是路基、轨道、供电网、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造价,一般要占整个工程总造价的60%-70%。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导致京沪高铁预算成本大幅飙增的重要因素还有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尽管目前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并不算高,但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并不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PPI较上年同期增长2.9%,处在近三年内罕见的高水平上。在原油价格上涨,铁矿石连续三年涨价的背景下,国内钢材价格上涨几乎已经成为定局。京沪高铁作为钢材消耗大户预算成本肯定也会水涨船高。

文献资料显示,德国法兰克福-科隆线,平均每公里2968万欧元,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超过3亿元。2004年通车的韩国高速铁路,其基础部分,平均每公里造价,折合人民币约2.5亿元。

尽管各国高铁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可比性不是很明显。但总体而言,这样的造价标准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的。参照这样的标准,全长1320公里的京沪最终造价几乎肯定会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2000亿元的投资,已经达到了国内至今规模最大的长江三峡枢纽的规模。参照三峡工程的建设经验,中国政府在京沪高铁工程问题上肯定会慎之又慎。建设三峡枢纽,是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通过的,京沪高铁有可能也要这样。

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三峡工程时,该工程的预算投资额仅为728亿元人民币(注:1990年底价格计算,动态投资额157亿加上静态投资额571亿元)。而到目前为止,三峡工程总投资已经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官方公布的数据有两个:一为1900多亿,一为2100多亿,上述数据均不包括移民拆迁费用)。国务院当初批准京沪高铁立项时依据是1300亿的工程预算,如果造价发生重大变化,决策依据和决策程序难免也会发生变化。

按照目前京沪高铁的预算投资额,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显然不是一个国务院部委能说了算的。如今,国务院决策的依据变了,自然要考虑财力能否承受的问题;甚至还牵涉到了是否要提交全国人大表决的问题。在中国经济增速过快,通货膨胀有所抬头的背景下,这样一个投资浩大的工程会不会加剧经济过热?会不会引发物价上涨?会不会遇到三峡建设中的诸多难题?这些问题都将成为影响京沪高铁何时落地的重要因素。



作者:kai-kai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kai-kai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76804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