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我的首长刘亚洲将军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我的首长刘亚洲将军   
加人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2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3891

经验值: 330971


文章标题: zt 我的首长刘亚洲将军 (659 reads)      时间: 2006-12-28 周四, 下午7:52

作者:加人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刘亚洲是我的首长。作为在他身边工作的人,本不该参加对刘亚洲的评论。但看
到网上一些对刘将军的误读,忍不住要说几句。 在网络上查刘亚洲这个名字,
会出现七千多条信息。不在乎三个身份,“作家”、“将军”和“作家将军”。
作为一个符号,“刘亚洲”这三个字二十年来至少两次被各种媒体传传播的高潮
,第一次是八十年代中期刘亚洲式的“报告文学”;第二次就是近来的网络上对
刘亚洲将军的战略著作的讨论。
在这次空前规模的讨论中,一个焦点就是刘亚洲是否懂军事。在一些人看来
,“作家”的刘亚洲往往是用来否定“将军”的刘亚洲的有力证据。仿佛在“将
军”前面加一个“作家”,就成了纸上谈兵。
首先,我不认为将军前面加一个“作家”就等于不学无术。在这个卖弄小聪
明的公式背后多少表现出了我们文化上的不宽容。在刘亚洲身边工作过的经历告
诉我,刘亚洲不仅是位出色的将军,而且是个名符其实的军事战略家。在网络的
讨论区上一片叫嚣之后,刘亚洲将军居然不做任何解释,我不理解。刘亚洲沉黩
,但我不能不说。
有人说,刘亚洲八十年代写完那几篇“给男人们看”的报告文学后就江郎才
尽,从此从文坛蒸发。他是不得已才走上仕途。错。刘亚洲当年的文学成就主要
是“报告文学”,他的《恶魔导演的战争》《那就是马尔维纳斯》《攻击,攻击
,再攻击》等等充满阳刚之气的作品除了在文坛刮起了一阵“刘亚洲旋风”之外
,还为刚刚走上改革之路的军队开启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各大军事院校纷纷
将这几部作为教材。这些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军人。我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刘亚
洲作品,我曾庆幸自己还年轻,于是坚定地留在军队,到今天也没有怀疑过这个
选择。 我相信,刘亚洲的战场不是在文坛,而是在军营中。当年勤于笔耕的刘
亚洲本来就是为军事而写作的。其实,刘亚洲的文学作品折射出的恰恰是他军事
思想的光芒。说是“报告文学”,关键是“报告”,“文学”不过是他为了让社
会承认对他的军事思想的包装。可惜,刘亚洲早期的文学才华掩盖了他思想的真
实价值。人们可悲地将他定位在“作家”上。
文学之后的刘亚洲是真实的。他紧紧抓住“报告”不放,而抛弃了让人眼花
缭乱的文学。是刘亚洲离开了文学,而不是文学放弃了刘亚洲。在公众眼中,文
学刘亚洲和将军刘亚洲之间,出现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消息。这是各位网民们误
读刘亚洲的主要原因。或许从作家到将军这变化是过于突兀了。他由此才招来一
片非议。
军人自有军人的机密,了解内情的人知道,刘亚洲丝毫没变。他的信念没有
变,他的事业没有变。他从一个军事爱好者成为一个军事题材的作家,又由一个
军事工作者历炼成一个军事战略家。消息的空白不等于没有消息。由于工作性质
的原因,刘亚洲在这段时间的工作成果无法作为作品公之于世。刘亚洲耐住的寂
寞,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这段时间,刘亚洲的各种报告频频出现在中央领导和军委首长的办公桌上,
中国军队也因此几次在重大决策上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1984年8月,《谈谈突击队》——作为军队改革的趋势,刘亚洲及时地向军委
首长建议,将小型化、快速化和精确化作为今后军队的发展目标。这篇报告对军
队长远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87年4月,《老山作战应该立即停止》——这封写给当年军委副主席杨尚昆
的报告当即得到杨副主席的批示,不到半年老山作战停止。军队建设从引进入了
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88年9月,《不失时机地与南朝鲜发展关系》——这封写给当时总理的信,
立即爱到国务院的重视。后来,刘亚洲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的成员参与了和韩国
的建交谈判,并因此而立了二等功。
1988年12月,《中国军队必须进行改革》——这封写给刘华清副主席和迟浩
田总参谋长的报告中,针对中国军队面临的形势,呼吁军队改革非成功不可。文
中还提到中国如再发生动乱,可能会演化成十分惨烈的结局。半年之后的政治风
波就证实了他的观点。
1991年8月,《“八一九”事变与中国》;
1992年6月,《访问台湾的情况》;
1992年9月,《美国军售台湾的用心及我们的对策》;
1993年1月,《军队的作用》;
1993年9月,《关于封锁台湾》;
1996年8月,《台海风云》;
1998年4月,《对国队改革的几点看法》;
……

跨入21世纪之后,担任了十几年军队高级领导职务的刘亚洲将军厚积薄发,
在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上勇敢地高出了自己的观点,用他大气磅薄的思想和世界
对话:
2000年11月《中国空军攻防兼备》;
2001年1月《金门战役检讨》;
2001年5月《对台作战:战略评估》;
2001年7月《大国策》;
2002年11月《百岁代军》;
2003年6月《关于伊拉克战争》;
2003年8月《关于对印空中作战的预测报告》
……

最近,刘亚洲将军将他的这些论著结集出版,开宗明义取名为《刘亚洲战略
文集(一)》、《刘亚洲战略文集(二)》。我有幸得到了一套。厚厚两大本著
作,信手翻开几页,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那些沉甸甸的思想中游走着一颗拳拳
报国心。
正是这些书中的内容,让刘亚洲卷入了一次空前的争论。也正是这些争论证
明了他在军事战略和国家战略方面的成就引人瞩目。
有人说刘亚洲不懂军事,这话没有全错,在军事技术方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
。他用得着懂吗?一个军事战略家有必要去掌握雷达的要领吗?甚至也没有必要
曾经驾驶过飞机。诸葛亮离开隆中之前不过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写出《
孙子兵法》的作者也从未有过上阵杀敌的经历;在空战还没有出现的1907年,意大
利的一名陆军中尉杜黑就写出了影响世界空军近一百年的空中作战理论《制空权
》;出色地指挥了最近一场现代化战争的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是个彻彻底
底的文官。何况刘亚洲手中还握有五六式自动步枪,还当过兵头将尾的班长和排
长…… 那又怎么样呢?刘亚洲的真正价值不是像一个班长一样射击敌人。面对
现代战争的今天,一个出色的战略家的作用应该比一个集团军重要得多。
前不久,因为公干,我去了一次美国和英国。我发现在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
空军学院里,有刘亚洲战略著作的译本。美国人对中国事务的了解和理解,一定
也不比我们某些同志差。一位美军同行告诉我:他们在研究中国未来战略走向和
军队发展的时候,最关注的就是刘亚洲的观点。他们一直在研究刘的思想究竟是
本人的看法还是核心集团的看法。他们得出结论:刘的一切思想并未被中国领导
集团采纳,这对他们来讲是庆幸的。他的话我深思不已……



作者:加人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加人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38842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