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阿世”琐议──谨以此文别前朋友们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阿世”琐议──谨以此文别前朋友们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文章标题: “阿世”琐议──谨以此文别前朋友们 (428 reads)      时间: 2003-10-29 周三, 上午6:38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阿世”琐议



──谨以此文别前朋友们



芦笛





刚才见到胡汉四《再为芦笛鼓与呼》的帖子和然然的跟帖,思绪万千,无以名状。老芦虽然是头名网霸,其实内心很脆弱,阿其利足踵乃是重视友情,每当与朋友破裂都要摧肝裂肺。这就是网络的害人处──活了半世纪,与朋友断交的事件却基本上发生在上网这四年。



所以,不是老胡胡说的“英雄末路,气数已尽”让我难受。这小子坐井观天,离开奸坛便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根本不知道我离开奸坛后还写出了许多漂亮文章,只是我不愿意贴到这儿来而已。别的不说,我的《周恩来错在何时何处》就不胫而走,先后为《新世纪》、《文学城滚动新闻》等坛转载,在后者登出时,点击率达五万以上,这是一个奸坛写手能梦见的么?就连他看不上的那《利害轻于草芥,“原则”重似泰山》也在海外第一大坛《万维天下》荣列导读第二。看过的人多了,再转贴到这儿来后点击数寥寥又何足为奇?



封芦案让我万念俱灰的,其实是07伤透了我的心。在所有的前同仁中,我其实最喜欢的就是他,记得《仪琳》有一节就是献给他的。他后来封我也是可以原谅的,但做得那么狠毒,那么绝情,那么不留余地就无法理解了。他不但企图永远封杀我,而且不容我另外注册进坛分辩,在封杀我原来的三个信箱之外,竟然一口气接连封杀了我为注册新开的两个信箱,加起来一共是五个。这种狠毒招数,连对几乎搞垮了奸坛的黑客NOVELL都从来没人使过。这还不算,据clly先生说,他因为为我转帖,先后被07封杀了两个笔名!



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在美国受过文明教育的年轻人,怎么就会如此狠毒?而我当初居然也就会对这种人青眼有加,由衷喜爱!网上友情,究竟有何意义?



更令人寒心的是其他我认作朋友的前同仁的反应。我贴出那“良心测验”问卷后,衮衮诸公中,竟然就无一人有那道德勇气说句实话。就算我有千般不是,那也只是个道德价值判断问题,不能与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实判断混淆起来,是不是?至少在这事上,我是对的,07是错的,哪怕我是盗跖,他是孔子,您要真有三分天良,也不能不说“在这件事上,盗对孔错”吧?



就是这“震耳欲聋的沉默”,让我寒心到了骨子里去。说到底,封芦案没有给我造成什么损失,我的名声丝毫未受影响,具体物质利益损失就更谈不上了。它给我带来的最大伤害,还是心理上的。



我不能不万念俱灰。这半年一直坚持在网上写作,而且不断推出佳作,以致给加人辞网造成极大障碍的唯一原因,还是那口气下不来,想折腾到正义得到伸张的那一天。为此,我默许2u2m将我的正经文字大量走私入罕见,等到差不多时便公开质问奸坛何以芦文不能入导读,以此链式反应逼得奸坛不能不为我解封,为的就是有贴出“良心测验”,当面与衮衮诸公对质的那一天。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河水发出欢笑,山岗也显得年青,老芦却更加枯槁”,何也?就连陪审团的判决,都无法扭转老相好胡汉四和另外一位朋友的既有印象。他们还是坚持“盗错孔对”,那位我刚刚断交的朋友竟然来信跟我说:“如果我在陪审团里,就要判你们错”!



老芦竟然弄到这种众叛亲离的地步,良有以也,除了天性好斗(这是易大旗的中肯评价)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活得率真,处处以真面目出场,不会阿世。



记得老马有篇文章纪念他的“王大叔”,说他老人家“不阿世”。我不知道那是否谀墓之词,真要作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其实人若要在世上成功地活下去,就不能不阿世,不能不根据市场需要,揣摩众人心思,随时随地说大家喜欢听的假话,作大家喜欢看的秀。起码,您得如胡汉四一样,作“甘草国老”,八面观音。像老芦那样时时处处棱角尽现,锋芒毕露,专说众人不喜欢听的大实话、难听话,身败名裂就是必然的。



政治家尤其如此。前见云儿纪念宋美龄的文章,接着又看到别人贴出了宋和罗斯福夫人的对话,连云儿似乎都认为那是白璧微瑕,不禁感慨万千,想到不但在中国非得阿世不可,就连在国际舞台上也是如此。



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宋美龄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遗憾的是云儿的文字也没提到这点。珍珠港事变后,她奉命出使美国,在国会发表演说,以其出色的女性魅力、出众的外交官风度、流利的英文雄辩彻底征服美国朝野,不但让议员们在她演说中多次起立欢呼,而且风靡了全美国,在对东方一无所知的美国国民心目中,建立了“中国独抗邪恶日本,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苦撑四年”的形像,奠定了中美友谊基础,使中国成了美国在亚洲最亲密的盟友,获得大量物质和人力的援助。有史以来,中国还从未出过这种有大功于社稷苍生的杰出的女政治家、外交家。毫不夸张地说,她老人家可谓中国的圣女贞德。



遗憾的是,就是同一位杰出的女外交家,几年后在内战的紧急关头再度出使美国,却铩羽而归,连一分钱都没要到。当初人家用崇敬的眼光仰视这位以弱抗强的女英雄,如今却厌恶地俯视这独裁暴君的同夥。这一切当然是国府的贪污腐败独裁造成的,但也是她太率真,不会阿世使然。



和罗斯福夫人的对话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其实在我看来,那不但不是蒋夫人的耻辱,正是她最有人味、最值得敬爱的地方。



别说是在专制制度长达两千年、历史上从未有过民主实践、人民从无起码人权观念的中国,哪怕是在民主的美国,也有见不得人的丑恶面。罗斯福上台前,大萧条期间,美国退伍军人到华盛顿示威,胡佛总统就曾命令军队开枪,打死打伤许多有功于国家的退伍军人。这大概是美国立国以来最大的耻辱,离罗宋对话时也就不过是几年的光景,何况指挥镇压的麦帅那时正在太平洋战区鏖战。罗夫人从心底觉得厌恶之时,为何就偏偏想不起自家壁橱里挂着的这副骷髅?



其实在蒋夫人那美丽的小指在迷人的下颏下轻轻划过之时,她不过是胸无城府地坦率陈述了一个事实,并不是认为那在道义上就是应该的。这种陈述,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看,都是给丝毫不懂东方心理的美国总统夫人开最起码的启蒙课,告诉她两国国情民俗的巨大差别而已。



更何况在那时的中国,举凡罢工,必然有共党在幕后操纵。人家搞的是旨在推翻国府的政治斗争,不是美国司空见惯的经济斗争。抓住幕后操纵的那些叛乱分子,当然只能处决,就是美国总统在这种情况下也别无选择,罗夫人后来目睹的麦卡锡法案,似乎也光彩不到哪儿去。



可惜这却吓坏了天真的罗夫人。她根本不知道,蒋宋的垮台,正是因为他们远远没有共党那样狠毒。



先总统蒋公从西安归来时,声望如日中天,全国民众自发上街盛大庆贺。如果他挟此时民气,名正言顺地发兵讨逆,不难一鼓荡平共匪,也绝对不会因此影响中苏关系──斯大林在苏德蜜月期间把德共领袖捆送给希特勒就说明了这一点。可他却迂腐地恪守那君子协定,姑息养奸,犯下了无从挽回的大错。而蒋夫人更出格,居然救下了那个理应千刀万剐的张匪学良,哪怕蒋公已经掌握了张通匪的确凿证据!



最不幸的是,不知阿美国之世、实话实说的蒋夫人一个微小失着,竟然引出了灾难后果。多位传记作者都指出,罗夫人备受震动,多次和人说起那件屁事,当然也免不了和虐待她的老公说起,更何况她在政治上也很活跃,与新闻社团关系很好,对中国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形像,可谓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于是此事便成了发酵一场大悲剧的触媒。继任总统杜鲁门讨厌专制独裁的国府,也讨厌蒋夫人,居然宣布美国不介入中国内战,坐视神州陆沉。



与此同时,深谙阿世之道的中共却骗取了老美的欢心。当年美国派到中国的文武官员自史迪威、谢伟思以下,无不被中共“民主廉洁”的形像欺骗。史将军更是被周恩来玩弄于小指之上。老史为此坚持要求向第18集团军分配美援,后来竟逼迫蒋公交出指挥权。周恩来竟然在此时无耻地阿谀奉迎老史,无比肉麻地宣誓效忠,说他愿在老史的麾下,作一个普通士兵,在史将军指挥下,驰骋疆场杀敌!



不难想出如果那对话发生在好总理和罗斯福之间,周会怎么说:



“民主政府当然会依法解决劳资纠纷。人民政府从来关心人民生活,一定会尽最大的主观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如果那是阴谋暴乱,有日本人或汉奸在背后操纵,我们也会依法行事,决不会放走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不幸的是,无论中外,大家都吃阿世这一套。大人物以细故造成的个人好恶,放大到全体国民的规模,而历史也就如此冤哉枉也地写了下来。



更令人丧气的是,这历史似乎一旦写成便无从改变。我常常想到五百年后中国如果还存在的话,那历史书上会怎么评价毛泽东和蒋介石。我敢断言,后人一定会像今人一样崇毛抑蒋,那理由已经在胡汉四的文字中写得很明白了:成败“气数”决定政治家的历史生命。



这其实还不是“成王败寇”的心理使然,还有“求全责备”的庸众心态。前见高寒先生和王希哲先生打架,高似乎抓住了王的“七寸”,声势汹汹地逼问王:蒋介石到底是不是独裁者?而王似乎也就心虚情怯,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蒋介石当然是独裁者,SO WHAT?!如果只要是独裁者就可鄙可斥,则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一个好人,包括孙中山在内。凡是知道点真实的孙中山的人都知道,孙是中国历史上难得见到的最下流、最伪善的独裁者之一,所谓“民主”不过是他的伪装,抢夺帝位的法宝而已。



这种笑话都会在有可能统治未来中国的两个政治家之间闹出来,似乎只能说明“民主”精英们是何等愚昧。他们不但没看过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对“开明专制”的歌颂,而且完全是儿童式的“宁缺无滥,金须足金,人须完人”的心态。说起来实在可悲。



这些人被党文化融铸成了花岗岩脑袋,因此无法想像民主制度如果真能在中国建立,也就只能以弱化了的开明专制为基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进行与民众觉悟相适应的政治改革,绝无可能像中共鼓吹的那样,靠彻底砸烂一个旧世界去建立一个新世界。



中国现代史上最大的悲剧,就是先总统蒋公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可以长足发展进步的框架,却不幸被共党腰斩。在死了上亿生灵之后的50年后,中国再度回到了当年的出发点,毛共余孽们却又再度跃跃欲试,想再度腰斩这大有希望的民族事业!



这说的是国家大事,私人细事又何尝不如此?看了然然在胡汉四帖子后的跟帖,我不禁热泪盈眶,觉得有知音如此,不枉上网劳作一场。这许多所谓“芦迷”中,似乎只有她说出了最关键的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网络存在,老芦为人如何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上网一场写下了几百万字,能否有片言只语,为读者打开了从未想到过的视野。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64185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