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美国人流行到加拿大读大学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众议院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美国人流行到加拿大读大学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文章标题: 美国人流行到加拿大读大学 (202 reads)      时间: 2006-8-18 周五, 下午1:52

作者:dck众议院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美国人流行到加拿大读大学


美国各大学原本是外国留学生的优先选择,但随着大学学费高涨,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在多方算计後,选择到国外读大学。根据加拿大驻美大使馆的统计,过去叁年来,美国学生到加拿大读大学的人数剧增,成长了七十四%,物美价廉的学费是主要的考量。

根据专家依据各项指标对各大学的评鉴,长春藤等私立名校虽然仍名列前茅,然而这些学校一年学杂费至少需四万六千美元,高昂的学费政策使名校遭致「富人专利」的诟病,甚至引发民众对社会公义、教育平等的话题激辩。美国私立大学长期以来,即遵循资本主义市场化经营,而过去几年来学费更是猛涨,这原因不外是因为经济不景气以致民间捐助减少,政府削减高等教育支出,薪资和水电费激增,教职员工医疗保险费上涨,学生注册人数增加等。

美国大学学费是全世界最昂贵的,即使是中等的州立大学一年也需一万四千美元,平均一个大学生要花掉中等家庭叁分之一的收入。在美国属於中上家庭的A先生,最近却为了准备孩子的大学学费,用尽了存款,并且申请贷款,如此才有办法让孩子上大学。「在美国生活,虽然年薪算不错,但是课税太重,房子车子都是开销,另外还有医疗、保险、生活等费用支出,教育费用根本就存不了多少。」

换言之,加拿大的大学水平甚高,着名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和西安大略大学等都是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全国大学总数超过80所以上,绝大多数为公立大学,素质整齐。与美国相比,加拿大大学的学费也要低得多,也无怪乎赴加念书的美国学生一年比一年多。

加拿大是个重视教育的国家。根据世界评鉴,该国人民平均教育水平超过日本;对於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们而言,堪称一大福音。在加拿大,教育权归属於各省政府,各省制定自己的中、小学教育系统,尤其是移民学生,其注册规定及英文程度等,每省都有不同的规定。若是加拿大当地居民,可享受12年免费义务教育,相对的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自然较多。

想要享受加拿大的教育优势,取得加拿大的身份却不是一件难事。相较於美国,加拿大的门槛显然要低上许多,只要符合学历、工作、语文等审核条件就可以顺利取得身份,因此目前加拿大成为许多人最想取得身份的国家。


Watchdogs of Democracy The Waning Washington Press Corps and How It Has Failed the Public

媒体式微 海伦汤玛斯「书」发不满

【编译张佑生/综合外电报导】

海伦汤玛斯跑华府政治新闻超过60年,绝大多数时间都将注意力放在历任总统的事功,已经出过叁本专书。

这次,海伦汤玛斯枪口朝内,将累计一甲子的功力,用同样严厉的批判标准检视美国新闻界。在最新作品「民主政治的看门狗?华府记者团的式微及其如何使公众失望」(Watchdogs of Democracy The Waning Washington Press Corps and How It Has Failed the Public)当中,身为白宫记者团首席大老的海伦汤玛斯回答了书名提出的问题,而且毫不留情,整本书读起来甚至像是长达201页的告诫文。

海伦汤玛斯认为,今天的主流媒体已经放弃了看门狗(watchdog)守望看护大众的角色,沦为当权者的哈巴狗(lapdog),伊拉克战争是媒体停止「看门」的最有力证明。海伦汤玛斯不仅痛批同业不敢提出尖锐质问,甚至当她在开战前向白宫高层发难时,竟然无人声援。

采访过九位美国总统,海伦汤玛斯见证了媒体与白宫关系的起起落落。经由她的娓娓道来,美国媒体的堕落清楚呈现。例如,甘乃迪曾对媒体没有踢爆入侵古巴的「猪湾」事件表示遗憾,还说假如计画被媒体事先踢爆,整件事也许就不会发生。反观布希,对於伊拉克战争的全面新闻控制,直到现在都没有松手。

海伦汤玛斯感慨:「美国入侵阿富汗与伊拉克前,媒体变成白宫发布声明的回音室,记者变成速记员,而非质问者。」

对於今日的媒体角色,海伦汤玛斯基本上抱持悲观态度,但她仍旧对新进记者提出建议:勤读历史、提供全部事实、不迎合任何人,如此才能了解新闻业在民主政治所扮演的角色,回归正轨。

然而,在海伦汤玛斯期望的愿景来临前,她的赞美对象是旧日的美好时光。书里有一章专门介绍她所仰慕的记者,绝大多数都已不在人间,包括她的丈夫,已故的美联社驻白宫记者道格拉斯康乃尔。海伦汤玛斯怀疑,在今天的伊拉克、阿富汗与中东,能够再孕育出明星记者。

资深记者海伦汤玛斯 纵横白宫57年




美国总统布希(右)二日在即将改建的白宫记者简报室完成最後一次记者会後,特别向海伦汤玛斯握手致意。
美联社


【编译张佑生/综合外电报导】

◎ 编者按:白宫最资深记者海伦汤玛斯,历经美国九任总统,无人能出其右。她享有在白宫记者会第一个提问和结尾的殊荣,凭藉的是见官大叁级的强悍提问风格,赢得同业尊敬。在86岁高龄推出最新作品「民主政治的看门狗?」强烈质疑美国媒体沦为政府传声筒,火力丝毫不减当年。看门狗还是传声筒,这位资深记者的质疑,对美国以外新闻从业人员而言,也颇具启发意义。

●正如同「胖女士(女高音)没唱之前,歌剧不算结束」;白宫记者会如果没有海伦汤玛斯讲出招牌的「谢谢您,总统先生」,同样无法落幕。

其实,白宫记者会的第一个问题,也是由海伦汤玛斯发问。

本月初欢度86岁大寿的海伦汤玛斯(Helen Thomas),曾担任合众国际社驻华府主任达57年,从甘乃迪到小布希,历经九任美国总统,被誉为白宫记者团的首席大老(dean)。

但让她赢得尊敬和白宫记者会收场殊荣的不是倚老卖老资历,而是面对全球最有权势的人物美国总统时,无比尖锐强悍的提问风格,一甲子如一日。海伦汤玛斯拒当「花瓶」,不搞嗲声嗲气那一套,事前做足功课,问题直捣核心,让原本属於女性记者「禁地」的政治、外交、国防新闻,不再由男性独占。

有一次,台海危机酝酿时,海伦汤玛斯劈头就问当时的总统柯林顿:「美国是否准备为台湾一战?」结果柯林顿支支吾吾,并未正面回答。

海伦汤玛斯是美国新闻界传奇人物,生於肯塔基州一个黎巴嫩移民家庭,兄弟姐妹九人。小时候全家搬至底特律,汤玛斯毕业於韦恩(Wayne)州立大学。海伦汤玛斯大学毕业後,1942年到「华盛顿每日新闻」(现已停刊)当校对,1943年加入合众社,从司法记者当起。

1960 年美国总统大选,海伦汤玛斯采访民主党候选人甘乃迪的竞选新闻,甘乃迪入主白宫,汤玛斯正式成为白宫记者。每次记者会皆坐在头排,不久因年资最深出任白宫记者团团长,每逢40分钟记者会时间到,她就会站起来代表记者向总统说:「谢谢您,总统先生。」柯林顿曾打趣表示,要不是海伦汤玛斯负责最後收场,恐怕很多新进记者还不晓得会怎麽个没完没了呢!

礼貌的收场前,往往是与白宫主人或新闻秘书间尖锐的针锋相对。海伦汤玛斯对於现任总统布希非常有意见,认为他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新闻报导进行全面管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海伦汤玛斯直言,布希搞不清楚战争与和平的意义:「他想要在历史上留下战争总统的声名,光这想法就是大灾难。」

近一甲子的采访生涯,海伦汤玛斯坦承,大部分都是负面新闻,但这正是新闻工作的特质:「我对世界上发生甚麽事情感兴趣,不论好事还是坏事。有件事情让我永远热血沸腾,勇往直前,那就是对抗一切的不公不义。」

同时,海伦汤玛斯也表示,新闻工作最吸引她的地方,在於每天都是学习的过程:「能够有份每天都必须学习的工作真好,人生原本就是不断学习所累积的经验。」

所以,当今天的白宫记者面对美国政府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问题的讲法,无力反问质疑,照单全收,再传播给大众,形同「洗脑」时,她的愤怒可想而知,痛批媒体已经从「看门狗」沦为「哈巴狗」。

海伦汤玛斯指出,当权者永远都想保持神秘,但新闻记者仍应本於职责,努力揭发真相,不畏权势,勇於发问。

这次,海伦汤玛斯又是第一个发问的人。

海伦汤玛斯曾担任合众国际社驻白宫记者长达57年,亲自采访过九位美国总统。她将千言万语的心得,浓缩成一句话,品评历届白宫主人的特性与功业。

海伦汤玛斯对於甘乃迪的评价最高,称赞他最能「激励人心」。对於让美国陷入越战泥沼的詹森,海伦汤玛斯认为他对美国有「很大的贡献」。海伦汤玛斯对於尼克森则充满惋惜:「他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可是每次都选错路。他原本有机会成为伟大总统。」

尼克森因「水门案」丑闻狼狈下台,继任的福特,海伦汤玛斯认为他重建了白宫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卡特将人权议题置於总统职务的核心,爱好和平的卡特,即使下台,仍旧为世界和平奔走。

雷根将整个美国带往右派发展,结束冷战是他最大的贡献。老布希打赢波斯湾战争,竞选连任却失利,因为他不晓得经济不景气给人民带来的折磨。

柯林顿错失成为伟大总统的机会,也让海伦汤玛斯感到可惜,她将其归咎於极右派势力的掣肘,所幸柯林顿具有韧性。

至於现任总统布希,则被海伦汤玛斯形容为采访过的九位总统当中,最保守的一位,爱恨分明、敌我意识强烈。海伦汤玛斯期许布希在剩下两年任期致力於和平,历史评价将可获得改善。

作者:dck众议院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ck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众议院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2491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