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一夫一妻制与自杀的相关联系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一夫一妻制与自杀的相关联系   
咱老百姓(真)






加入时间: 2004/10/11
文章: 5307

经验值: 3142


文章标题: 一夫一妻制与自杀的相关联系 (449 reads)      时间: 2006-8-06 周日, 上午9:56

作者:咱老百姓(真)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阎老西关于高智商人类没有第六感的文章说明了人类进化到高智商的哺乳动物以后所
丧失了的功能。反过来说,人类自从进化到一夫一妻制的文明社会之后,却增添了
一项行为功能:自杀。

我得出上面的结论是基于低等生物或智商低于人类的动物,很少发生自杀。发生在
海洋动物鲸鱼间的自杀有其特殊原因,现代生物学界已经有研究证明与声纳有关,
这是特例。

请注意我上面观察得出的结论中有一点需要注意:首先是智商在自杀行为的成型中
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量的分析有待专家们的结论。这是因为某些低智商的动物,
如鸟类,虽然是“一夫一妻”,但自杀的智商因素不够高,故仍然不发生自杀。

但是只要大家注意观察与人类智商接近的灵长类,如猩猩和猴子,那么自杀倾向肯
定是存在于这类动物中的,而我们很少听说它们曾经自杀,是由于另一个极为重要
的相关因素阻碍了自杀行为的发生。这个因素是:群居。


曾有科学家在黑叶猴中作过试验性观察。他们把黑叶猴分成两组:一组是正常的群
居,而另一组是雌雄配对的“一夫一妻”。两组猴子所给与的其他生活环境则完全
相同。观察的结果证明,无论一夫一妻配对的黑叶猴当初是多么的恩爱,但相处时
间越久,沮丧和压抑的情绪就越能被显著地观察到。反之,在群居的黑叶猴中,无
论雌猴还是雄猴,都很难观察到这种沮丧和压抑。

上面这种观察到的沮丧和压抑如果发生在人类,加上人类生活中的变异和压力远大
于动物,例如,失恋,家庭纠纷,失业,等等,都会导致自杀,但后面这些因素只
是表像,只是起了导火索的作用,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一夫一妻”制。

在灵长类动物的群居中,例如猴子,通常一只雄猴王占有了群中其他的雌猴,这是
“一夫一妻”。但由于雄猴王常会变更,例如老猴王为年青的猴王取代,群中的某
一只雌猴很可能会变更夫君,这是某种类型的“一妻多夫”。

对于人类中的情况,由于俺百姓没有研究的客体,只能从感观上作某种分析。当
“一夫多妻”的时候,丈夫不会因为某一个特定的妻子的好恶而形成心理压力。比
如:某一个妻子可能会因为丈夫不能提供给她奢华的享受而责怪丈夫,但另一个妻
子却甘愿与丈夫过粗茶淡饭的清平生活。于是,丈夫的心理压力就不会形成。而
“一妻多夫”的情况也可作同样的类比。

不过,目前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仍保留着群居的习属,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群居不导致
自杀的结论。

我曾经说过,多上互连网可以有效防止自杀。比如我们的网友经常在一起交流,
这实际上是精神领域里的“群居”,很多我们无法在陌生人面前开口说出的话语,
我们在这里的“群居”里就可以说了,只不过还没有到达实体的群居而已。

或许有人说:那没结婚的不还是有自杀的吗?其实这正好说明了非群居的环境造成了
非常危险的有利于自杀的条件。而一旦结婚成一夫一妻,则自杀的条件便成熟了。

最后,俺百姓要说:伟大的共产主义者的“共产共妻”理论,确实是能够防止人类
的自杀行为的,其原因我已经探讨过了。



作者:咱老百姓(真)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咱老百姓(真)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006271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