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徐水良先生近作读后感(兼请老枭)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徐水良先生近作读后感(兼请老枭)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徐水良先生近作读后感(兼请老枭) (658 reads)      时间: 2006-7-17 周一, 上午12:10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徐水良先生近作读后感(兼请老枭)


芦笛


刚才拜读了徐先生的大作,似乎一无所获,什么都说了,什么也没说:)若这种玩意也能当成学术论文发表或提交学术讨论会,则似乎只能说明徐先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唯一给人的感觉便是,这位民运同志不是高寒那种大老粗,还是颇有学问,勤于阅读的,可惜失身于草寇之中。

当然什么都没说也不对,无非是几条:

一、 思维是语言的发生基础。

这里的错误,乃是混淆了“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从人类演化史来看,当然是思维先于语言,这道理连白吃都能懂──先得有交流思维的冲动,才可能有语言的发生不是?

但如果将此种系发生推到个体发生则毫不成立──哪怕白吃也该记得他是先学会语言再学会思考的吧?孩子学讲话无非是表达某些原始意愿,开头是无意识地重复大人的话语,到智力发育到一定程度才明白那些早就学会的单词的意思。例如我孩子小时人人都说他高,他自己也这么说,但我断定他根本不知道那词的涵义,于是某日问他:“你和妈妈谁高?”他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我高!”

高寒的偶像斯大林说:不可能设想没有思维的语言,也不可能设想没有语言的思维,只说明高寒那大老粗至今还在拜的神不愧为前银行抢劫犯,连思维包括不使用狭义语言(不包括艺术语言)的形象思维都不知道。当然你也可以硬把艺术语言说成是语言文字一类的东西,但如果这样,那就干脆把一切智力活动都说成是语言现象完了,又何必将“思维”和“语言”分开?就算是这样都还不行:那些天聋地哑的同志岂不是丧失了思维功能的白痴?斯大林怎么就蠢到连这反例都想不起来?

而且,任何有过思维经验的人都知道,哪怕是进行抽象思维,许多时候你根本就不使用语言,甚至连脉络都理不出来,常常略过了许多步骤,一步就到了结论。

但问题在于,人类掌握语言之后,使用语言思考便已经成了本能。就连白痴也该知道,咱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在脑子里念念有词。换言之,语言已经成为思维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是离开了语言就无法思维,起码是不能进行完整清晰深入的思维,特别是在阅读他人文字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离开语言,也就没有学习,而没有学习和交流,个体思维再活跃也是死水一潭。

因此,语言和思维其实是相互为用的,用演化史上的发生先后来作文章一点意思都没有。落后的语言当然要妨碍思维活动进行,而汉语作为单音节语言就暴露了这个问题,这是不容否认的,对此我已经在旧作中阐述过了,希望徐先生去学习学习。

二、汉字改革失败和中国既有文明的辉煌证明了中文的先进性


这整个是P话。汉字改革失败,乃是因为汉语是单音节语言,无法从意符变为音符。这只证明了改革的困难,并不能说明它的先进,徐先生怎么连这起码的概念区别都拎无清?

中国传统文明当然辉煌,可惜那是跛足文明,或曰偏枯文明,也就是单科独进,除了孔孟之道那毫无学术价值的政治课(准确地说也就是德育),只有文学和绘画,而且文学还只限于诗文,其他艺术则留给大老粗或知识分子的另类。没有科学也没有哲学。

这些当然是孔孟之道坑害的结果,但落后的语言工具也难辞其咎。要明白这一点,单看看西学东渐后中国引入了多少外来词汇就够了。早就说过了,现在咱们的国粹乃是失贞的国粹,大多数名词都是舶来品,语法是根据英文文法制定完善的,标点符号也是进口的。无视这些“换血”活动正是能使得中文能苟延残喘下去基本原因,就是否认起码的事实,还有什么学术态度可言?

如果徐先生不服气,那就请把你这篇文字翻译成标准古文,不许使用任何从西方引入的名词诸如“文明”、“文化”等等,看看您能否有此本事,如何?

因此,铁的事实证明,如果一种语言缺乏吸纳外来语汇的容量,那这语言就只能是一种落后语言,必将妨碍中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大量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既有文明。

中文的问题恰恰出在这点上,对此我已经有过充分论述,请徐先生去刻苦攻读。

三、文明发展方向是从音符转为意符。

此乃惊天动地的大P话。作者竟然是用交通符号从拼音文字改为形象符号来支撑如此严重的一个豪断,亏他想得出来!

徐先生,难不成你理解的思维活动,就是看到红灯踩刹车,看到绿灯踩油门?这就是文化?就是文明?你怎么连最起码的常识都没有?交通符号之所以如此设计,乃是提高路人或司机的反应速度,因为形象符号直观,不假思索,而阅读理解有个速度问题,这恰恰说明形象符号无助于深刻的高层次理解,只有助于促发简单的条件反射。你却竟然有本事据此不但预言中文的前途,而且预言世界文明走向,真服了你了!

懒得说了,就到这里吧,谢谢徐先生与大家分享你的学术发现。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658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