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前后(一)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前后(一)
据理力争
加入时间: 2006/07/04
文章: 291
经验值: 112
标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前后(一)
(187 reads)
时间:
2006-7-18 周二, 下午1:32
作者:
据理力争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是德国人卡尔•马克思。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已经是名震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了,但中国人最早用中文介绍马克思,却是在他逝世16年以后。
1899年2月,上海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多次提到马克思,曾指出:“近代学派,有讲安民新学之一家,如德国之马客偲,主于资本者也。”这里的马客偲就是马克思,文中所谓的“安民新学”说的是欧洲的社会主义学说,“主于资本者”指的就是马克思对“资本”的研究。
1902年9月15日,著名的维新人士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十八号上著文《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提及“麦喀士,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 这里的麦喀士指的就是马克思。《新民丛报》是当时影响比较大的报纸。由于有了这些介绍,长着大胡子的马克思被一些有文化的中国人所知。
从1902年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开始翻译数量众多的国外论述社会主义的专著,这些专著多是由日文翻译过来的,因为当时日本是中国留学生的主要聚集地。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开始留意起马克思和社会主义。1903年8月,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出版的《浙江潮》发表的《新社会之理论》,就介绍了一些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原理。
1905年底至1906年初,《民报》第二、三号连载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政论家朱执信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该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迹,重点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并评述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学说。这也是从日文版转译成中文的。其中的“共产党”一词也随之进入了中国。
1907年以后,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团体和刊物也开始介绍马克思主义。同盟会会员刘师培等人成立了“社会主义讲习会”,其机关报《天义》在介绍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时也提到马克思主义。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治,对社会主义的宣传也有了新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就积极鼓吹社会主义,期望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领导下,和平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同时,一些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也纷纷成立研究社会主义的团体,曾任北洋编译局总办的江亢虎领导的中国社会党就是其中代表。
尽管以上团体介绍社会主义的目的各有不同,对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等流派也分得不清楚,昙花一现的中国社会党也不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但毕竟使马克思主义这种革命学说传入了中国。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作为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的补课,高高举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人们关心中国的出路问题,对此,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除了主张向西方学习外,就无所作为了。
在这种环境下,西方的各种主义都被中国人拿来谈论,除当时国外流行的尼采、杜威、罗素的学说外,还有各类社会主义学说,有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欧文的合作主义、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和早已传播的无政府主义等。马克思主义只是众多社会主义学说中的一支,而且一开始并不引人注目。此外,还有一些诸如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体育救国、科学救国的方案。这是一个主义很多的时代,有的人今天谈这个主义,明天又开始谈另一种主义了,但谈论社会主义的人日益多起来。
作者:
据理力争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00696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