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以及高阶 (乙) |
 |
游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11/10 文章: 2864
经验值: 2731
|
|
|
作者:游客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老随说称的“高维思考方法”含义比较广泛,可能包括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思考,摒弃两极化思维,完整地观察世界。俺不敢说俺解释的“高阶”能够涵盖老随的全部意思,因此只能部分“完成任务”。
“高阶”本来是一个用来描述函数的数学术语。函数在数学上指的是把一个空间(输入)映射到另外一个空间(输出)的操作。计算机使用的“函数”这个术语和数学上的“函数”本质上一样,是一个操作过程,有很多语言也用别的名字比如子程序。普通函数的输入和输出是数据,而高阶函数的输入和输出都可以是另外一个函数。
仅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说,Perl里面有一个函数叫做map,它有两个参数,我们用A和B来分别表示第一个和第二个参数。其中A是一个表达式,这里暂时理解为用户送的一个函数,B是一个表(List)。map函数本身不管怎样处理“数据”,它的第一个参数A(即另外一个函数)才是真正的操作者,map的功能只不过是把表中的元素(即B中得的内容)一个接一个地喂给真正的操作者A,由A这个函数来处理“数据”B。就是说map是一个操作函数的函数,被它操作的函数(A)才是底层的操作者。而map函数本身不直接操作“数据”。
为了简单化易于理解,上面把表中的元素不准确地叫做“数据”。这里之所以加了引号是因为,那些元素虽然在现实中绝大部分情况确实是数据,但是理论上表中的元素的类型是任意的,可以是其他函数的引用。这时map的第一个参数A显然能够操作其他函数,那么map就变成了操作“操作函数(指B的元素)的函数”(指A)的函数(指map)。
还有大量的其他变种,这里的例子说明Perl异于其他语言的特点。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他语言全部没有“高阶”特性,比如C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实现“高阶”的操作。Perl优于其他语言的是,在语言设计上它比较容易运用高阶操作。
高阶的概念广泛地存在于各个领域,而不仅仅限于计算机和数学。米国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是个说“高阶”话的能手。他有一段关于“known unknown”和“unknown unknown”的著名绕口令,甚至被别人谱曲改编成了一首歌。他的话翻译过来大致上可以这么说:所谓的未知信息有两个范围:一种是我们很清楚地明白地我们还不知道的信息,另外一种是:我们自己也不清楚我们并不知道的那些信息。
以后在《后现代人类的特征》中,俺会提到:能否意识到存在着unknown unknown是一种重要的判别标志。典型的现代人会承认自己某些方面的无知(known unknown),给他同类一个不太傲慢的印象。这是一种假象,只有意识到存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才是真正头脑开放的人。为了避免离题这里不作更多引申。
投资者在股市中的行为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期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阶段,产业规模迅速扩张,造成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形成了证券市场。投资者把多余的资金交给最擅长经营管理的能手,增加自己的资产,他们总是寻找回报最高的行业和公司。怎样寻找业绩最佳的目标?投资者们研究的是企业的赢利能力,主要分析的是财务报告,根据企业内部状况来判断投资目标的优劣。这是原始的“基础分析”。
企业的历史信息并不完整,不反应未来的情况。企业所在行业是增长中的还是已经成熟的,是否由管理高手控制,企业的竞争对手的发展势头,新技术突破是否会企业造成灾难性影响等等,都是影响未来收益的因素。高明的投资者除了研究企业的现有财务数据以外,还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作一定的估计。这就是改良的基础分析,这时候不仅研究企业的过去和现状,还估计企业未来的情况。
随着证券市场的扩大和成熟,也出现了很多依靠研究市场价格变化曲线的专家,他们能够从历史上各种证券的价格数据寻找出能够赢利的模式,掌握涨落时机得到巨大投机回报。这些投资者(或称投机者)被称为“技术分析”派,他们不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不知道企业经营的业务是什么,只研究证券的价格数据,从曲线当中得到信息。
“技术分析”本身只是一种基于另外一种信仰的流派,其中有少数人之所以持这种信仰是基于这样的理由:由于证券市场中的投资参与者人数众多,价格曲线已经包含了足够信息,企业的财务盈利状况、对未来的大致预测已经反映在其中了,因而他们不需要亲自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实际上是在间接地研究所有的其他参与者对企业的估计。
如果说“信仰基础分析的投资者依靠的是一阶判断,企业的业绩才是支撑市场的根本基础。信仰技术分析的投资者接近二阶投资者,他们研究的是图表曲线,是间接地研究众人对企业和市场的看法”,这种表述过于简单化,并不太反映真实情况,误差较大。为了更逼近真实,我们用另外一种视角来观察投资者的进化。我们把“基础分析”和“技术分析”这两派的差别抛在一边,而把投资者的行为分为3种
A研究企业的基本清况
B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估计
C对别人的估计进行估计
普通投资者只有A和B两种行为,高阶投资者还有C。如果我们把普通投资者分为愚昧的和精明的两类,而高阶投资者总是精明的,这样我们就有三种投资者:愚昧的普通投资者,精明的普通投资者,高阶投资者。假定他们都参与了高科技泡沫破裂之前的投资。精明的普通投资者由于怀疑或者看穿了那些泡沫企业的荒唐收支平衡表,没有介入或者很早就退出投资狂潮。
在高科技泡沫破裂之后,精明的投资者没有遭受损失,他们想:“早就看出这样的狂热增长没有真实的基础作支撑,幸亏没有卷入其中,那些盲目乐观者非常愚蠢,遭受损失是他们自己的过错”。他们这种看法对于大多数造成推动股市疯狂增长并最后损失惨重的愚昧的普通投资者都是对的。但是,在那些极少数的高阶投资者看来这是错的。
高阶投资者同样非常明白股市的泡沫迟早会破裂,但是在泡沫破裂之前他们仍然大胆操作,利用众人的盲目乐观为自己盈利。看上去这些少数高手做的事情和盲众一样,但是决策的依据完全不同:盲众是愚蠢地相信互联网和通信行业具有无限美好发展前景,而高阶投资者是利用前者的愚蠢,他们知道直到只要众人还相信那些虚幻的前景,还有下一个傻瓜收下接力棒把股市推向新高,那么他们就还有机会继续盈利。“真相”和“众人相信的真相”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在高阶投资者看来,后者更加重要。他们估计的并不是真实情况,而是别人对真实情况的估计的估计。
和“愚昧的普通投资者”相比,“精明的普通投资者”虽然没有遭受损失,但是他们也错失了淘金的大好机会,泡沫的破裂则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投资方式的正确。混在大部分“愚昧的普通投资者”当中的“高阶投资者”却会利用“愚昧的普通投资者”的盲目为自己盈利。由于这两者行为上相似,“精明的普通投资者”把两者当作一类。
一阶投资者关注和研究企业的根本赢利状况,高阶投资者关注的是别人怎么想,显然高阶上面还有更高阶的专家,他们还研究别人会怎么想“别人怎么想”。最后决定市场的因素不仅是基本经济数据,也包括了对“别人估计”的估计,也许还有微不足道的更高阶成分。这种复杂的结构使得市场非常混沌。高阶投资者过多,便会使得股市非常混沌没有规律,甚至会由于蝴蝶效应容易产生突变而崩溃。
对“别人的估计”的估计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并不仅限于证券市场上的搏击,它和Perl中的能够操作函数的函数一样,都是高阶运算。但是两者的影响差别很大。程序用不用高阶函数影响的只是开发和运行效率,而对“别人的估计”的估计发生于人和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错误或者根本没有,那么影响就大得多。绝大部分的对抗事件都是微小的火星在对“别人的估计”的估计错误的情况下,最后升级位全方位对抗。举一些例子,比如:狼协在第一次更改密码之前估计过老胡的反应了吗?如果换一种策略有现在这样的后果吗?以色列采取行动的时候怎么估计伊朗和叙利亚的反应?以及他们的反应所激起的其他列强的反应?金正日和布什怎么估计对方?他们又怎么估计对方怎样估计自己?金正日是一个真的疯子?还是他更加精明,为了获取更大利益需要让布什把自己错误地估计成一个疯子?金正日为什么不考虑中国老大哥的反应?中国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够让金正日相信对抗下去是愚蠢的?....
这些话题分析起来会有无穷多的可能,内容非常丰富。
作者:游客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