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文化启蒙,任重道远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文化启蒙,任重道远
东海一枭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标题:
文化启蒙,任重道远
(347 reads)
时间:
2006-7-01 周六, 上午11:15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文化启蒙,任重道远
近年来在批判黑恶现实、抨击党主专制的同时也常常谈及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引得不少人或私下或公开、或以语言或以文字与我商榷、向我开炮或为我叫好。可喜,却又可悲:因为我发现多数反儒及支儒者对儒学所知极为有限,对儒学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文革大批判的水平上,对儒学的善意诬蔑和无知误解多得数不清。例如,分不清原儒与后儒、汉儒与宋儒、秦儒学与新儒家的区别,分不清内圣之学与外王之学、小康之学与大同之学的不同,分不清儒学原则与权道、大义与微言、治人与律己、主道德与次道德、价值观与方法论的岐异。
不论反对还是支持,常如隔靴搔痒、隔海传情、隔山打牛。甚者连一些基本常识也不懂,什么笑话都闹得出来。例如,有句著名俗语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衡以儒家标准,明显是违仁悖义的歪理邪说。那知,不仅愚夫愚妇,一些著名作家、自由大侠也喜欢把这类明清小说家言赖在儒家身上,令人哭笑不得。
且不说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侑》),孟子强调“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荀子认为“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荀子•臣道》)且不说原儒一系列言论都指明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是对等的关系,各有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便是偏离了孔孟之道的董仲舒“三纲五常”说,三纲也是要受“五常”制约的。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是提网的总绳,比喻君对臣、父对子、夫对妻居于支配、领导地位。但这个支配、领导是有条件的,要符合仁义礼智信“五常”。“五常”是对臣子的道德要求,更是对君父的道德规范。儒家认为,统治者对被统治者负有教化教育的责任,应具备更高的道德品质,君父理应以身作责,首先以仁义礼智信对待臣子和民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之类愚忠愚孝的宣传,是后世无道帝王、无耻文奴对儒家思想的窜改和阉割,是严重违背儒家仁义原则的邪恶言论。
类似的常识性笑话还有很多,例如把“天下为公”理解为“大公无私”,把“大同”“大一统”理解为共式的“五统一”,把儒典中的“上帝”等同于基督教的上帝,把中庸之道、和为贵等同于没有原则的“中和”,把儒家恕道理解为以德报怨,把儒家忠孝观理解为无条件的绝对的愚忠愚孝等等。闹这类笑话的,不仅有大量普通网民,还包括一些著名独知自由大侠呢。
面对众多老乡(乡曲之士也)酱糊式的批评攻击,老枭仿佛武林高手面对幼儿园小朋友的拳脚,不知如何是好。近来慈悲过度,顺手回击过几个老乡几下,结果招致无数振振有辞的蠢话。一位民运和耶教友人劝我说:对于那些肤浅无知又自以为是的呆子、傻子、鸭子和疯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眼珠子都不要转过去。想起东遨兄赠诗,不禁苦笑。诗曰:无论你有多能耐,总有些人不可教!
不移的下愚毕竟少数。我的热心和耐心依然,枭门依然广大,普度一切有缘。士不可以不弘毅,民众的启蒙教化、文化的传播弘扬,任重而道远。只是恕我傲慢,只开风气不为师。对于孩童式的纠缠,如非特别需要,不予个别辅导和理睬。
2006-6-19
首发《自由圣火》半月刊第二十二期 网址:http://www.fireofliberty.org)。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持完整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03506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