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驳马悲鸣:10万日军月余杀人的技术能力和扬子江运输尸体的能力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驳马悲鸣:10万日军月余杀人的技术能力和扬子江运输尸体的能力   
鱼丈人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6/05/03
文章: 606

经验值: 12441


文章标题: ZT: 驳马悲鸣:10万日军月余杀人的技术能力和扬子江运输尸体的能力 (260 reads)      时间: 2006-6-27 周二, 上午6:24

作者:鱼丈人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驳马悲鸣:10万日军月余杀人的技术能力和扬子江运输尸体的能力
(博讯2006年6月27日)
作者:马铭
(博讯 boxun.com)


马悲鸣新近著文《日本政府正视了南京大屠杀,中国政府也该正视了》说到一条消息“日本政府最近宣布,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无法否认”。据6月23日中国时报报道,日本政府廿二日的内阁内议决定有关南京大屠杀问题的答询的书面内容,指出“旧日本军攻进南京之后,不可否认曾发生屠杀、掠夺平民之事”。从这条消息来看,日本政府在人类良知方面确实有所“进步”,值得承认。但是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是不是就没有争论了呢?是不是一些日本团体和学者就善罢甘休了呢?我看后面的问题还多的很。

此话怎么讲?日本一些团体包括一些学者,长期以来,对南京大屠杀存在否认的态度。为什么要否认?因为他们认为南京大屠杀所提供的死难者数据不可信。现在本国政府都书面承认了南京大屠杀的存在,这些团体和学者是不太好狡辩了。但是,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数字方面,依然可以“大作文章”。中国提供的数字是30万的死难同胞,而日本的不少团体和学者认为这个数字太夸张了,他们这样表白道:虽然日本军队杀了人,但是绝对没有那么多死难者;象中国这种提供虚假数字的民族,是很难让世人信服的。

日本人的狡辨中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中国人对南京大屠杀研究的不够细致,导致日本人可以大作文章。那么,作为对照面,日本人是如何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呢?在一个称作《南京大虐殺の虚構》的网站中,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人口問題(南京陥落時の人口についての考察)
南京防衛軍(南京防衛軍の戦力,日中両軍戦力比較表)
埋葬関係(崇善堂の存在,崇善堂埋葬記録について,紅卍字会の水増し疑惑,東京裁判証言の分析のインデックス)
外国人資料(外国人の記述)
(以上详见http://www5b.biglobe.ne.jp/~nankin/index.html)

如此这般,日本的一些学者发扬了对数字研究的细致工夫之水平,导致世人增加了对中国人的怀疑程度,进而减轻了世人对日本的负面看法,当然也减轻了日本人长期负担的、但是不愿意承认的、心理上的历史负资产的重量,有助于从历史上、从心理上帮助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以上是日本人的研究情况。日本人的具体结果是什么呢?大家别急。先让我们看一下一个叫作马悲鸣的中国人的研究情况。马悲鸣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日本政府正视了南京大屠杀,中国政府也该正视了》这篇文章中。如果你仔细读这入篇文章,会发现马悲鸣的思路基本与上述日本网站的研究思路是一致的。

首先,马悲鸣介绍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数字,尽管马悲鸣声称他不相信这两个两个二十万的数字的真实性,但还是依据一些日本人的说法,指出:
“据说当时南京城内只有二十万居民,而根据德国纳粹分子拉贝的《拉贝日记》所提供的说法,仅拉贝他们建立的国际避难区里就收容了二十万难民。也就是说,全城居民都进入了国际避难区。”

以上涉及到了两个二十万的数字,也涉及到了两个重要的史实。一是南京大屠杀时,南京城内的中国军民数目;二是作为南京大屠杀有力证据的《拉贝日记》。

先谈一下《拉贝日记》。当时,拉贝(John H. D. Rabe)和十多位外籍人士组成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即难民区,面积不到4平方公里),分别设立了二十多个难民收容所。整个安全区内难民最多时达二十九万人,各难民收容所经常收容五至七万人。(注意是最多时达到20多万人,难民区的中国军民数字是经常变化的;而不是象上述马悲鸣所介绍的那样是“全城居民都进入了国际避难区”)

进入难民区是不是就可以保证安全了呢?据《拉贝日记》记载,一部分中国军人放下武器进入难民区,但是日军进入难民区扬言,以前当过兵的,如果主动站出来,就可免去一死,否则查出,一律处决。有的人信以为真,站了出来,却被残酷处死了。拉贝指出,搜捕中国士兵只是一个幌子,被日军指为军人而被屠杀的,绝大部分是平民。

1990年代,著有《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一书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在耶鲁大学图书馆偶然发现了关于拉贝的一些文献资料,最后她与拉贝的一位后人取得了联系,得知拉贝有一封写给希特勒的关于日军暴行的报告书和一本关于日军暴行的日记。如此一来二往,张纯如的访问,促使拉贝的这位后人于一九九六年公布了《拉贝日记》。

《拉贝日记》一书中,除日记、抗议信外,还包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国际红十字会、日、德、美、英等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之间的大量的来往公文、函件、报告等,这些内部文件也大量揭示了日本人的屠杀情况。比如,在《拉贝日记》中另一个德国人工程师克勒格尔谈到了几点印象:
――日本士兵挨个儿撬店砸铺,抢劫店内的东西。如果单个士兵人手不够,就会有小分队在军官指挥下开着卡车抢走所有值得拿走的东西,然后还要把房子付诸一炬……没有一天晚上夜空不被火光映得通红。
――日军滥杀无辜,在几天中估计有五千人未经临时军事法庭审判就被枪毙……大部分在江边被处决,这样连埋葬尸体的辛劳都可以免去了。有一天“开车去下关,经过海军部时,汽车简直是碾着尸体开过去的”。
――克勒格尔告诉拉贝,在汉西门“大门旁边一条干涸的沟里躺着约三百具尸体,都是被机枪枪杀或处死的平民”。

从以上这几点印象可以看出,日本军队杀人手法是“原始+现代”的,原始的是烧,现代是以机枪扫射为主。埋藏或处理尸体的地点也以沟、河等近水、且有一定深度的地方为主。

谈完《拉贝日记》,我们再简单讨论一下“当时南京城内到底有多少中国军民?”这个问题是很难精确的一个。在正式讨论这个问题前,我先花一定的篇幅来转载“一位曾经参加过日军(作为被征的军夫)的台湾人”的回忆录:

一九三八年(昭和十三年)一月十五日,我们才被知道被带去加入汉口攻略役。我们从基隆搭乘约一万吨的运输船驶向上海。我被分配到叫做佐藤部队的步兵部队。登陆上海后,即向南京行军。抵达南京后,重新编成部队。当时我被编入进行南京大屠杀的第十军,军司令官柳川平助麾下。从上海出发,数日后抵达南京之时,大屠杀已大致结束。一入南京城,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怎么没有看到蒋介石军队的尸体?尸体全是妇女、老人与儿童的。

扬子江流过城的西南,沿岸尸体亦不可胜数。河在流动,尸体当然也跟着流动。扬子江中的尸体,犹如念珠般,一串一串似乎永远止境。到底有多少尸体在流动,我实在难以估计。

至今,日本仍有人在讨论牺牲者有几人,我认为,扬子江中漂流的尸体比留在陆上的尸体多,而扬子江二十四小时都在流动,我到南京时已是一月下旬,当时情况已如此,那么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日军攻陷南京之时,情况必更凄惨无疑。

南京大屠杀实行部队的总指挥官是华中派遣军的松井石根大将。攻下南京时的总兵力为:华中军、上海派遣军、第十军,共三军九师。这九个师团即南京屠杀军。此外,还加入战车大队、重炮连队、独立工兵等多种部队,上海派遣军及第十军皆配属野战毒气中队。一个师团以一万五千人计算,全部兵力约十二、三万左右。

依据(日本)防卫厅的记录:南京攻略占为完全包围歼灭战,因此,战斗行动造成中国军民损失惨重,是理所当然的事《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不过,日军实际是由三方面夹攻,把中国人赶进南京。当时有六个师团的兵力冲进南京城内。这种情况下,牺牲者的数目自然相当惊人。

至今,仍有些责任感的人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事件,或说仅有数百人死亡。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我在朝日电视的晨间节目“彻底讨论太平洋战争及远东军军事法庭”中演说时,与我立场相反的国学院大学教授大原康男就持这种论调;他还说:中国政府就和日本政府共同调查。我则回答:我们都知道日本派遣哪些师团参加,投入多少兵力;可是,现在才开始调查,怎能知道遗体漂流入海的正确数目有多少?

(以上回忆录详见1996年台湾前卫出版社发行的《我的抗日天命》之第三章,作者:林岁德,于一九一八年生于台南,一九三九年从日军出逃至日本,从此在日本落地生根。作为在日本受歧视的第四种国民,林岁德参加了拒按指纹运动,开设告发日本侵略亚洲史的市民讲座。)

林岁德的回忆录谈到日本军队实行的是完全(实际上三面夹攻)包围歼灭战,在这种歼灭战术中,到底有多少中国军队被赶入城内,战前有多少平民撤出南京,多少人没有来得及撤退(或者说有多少人没处可退从而觉得没必要撤退了因为他们是平民),这些都需要我们后人作更仔细的考证工作。当时(和平时期)的南京人口是一百万。

我们可以仔细研究一下当时南京的地形,着重于南京城与扬子江(长江)的位置关系。扬子江沿南京的西面,从西南方向向东北方向流去。南京城主要依靠江水而建。在南京城的东面偏北处有一块面积不太大的山地“紫金山”。南京可以说没有多少天然险阻可凭,日本军队是从位于南京东南面的上海方向向南京进攻的,日本人不是跨过扬子江而沿着扬子江进攻南京的,这样的话,本来是作为天险阻挡西面来敌的扬子江就失去了作用。日本军队的作战方针是歼灭战,那么三面夹攻(从南京的东北方向、正东进攻,并迂回至南京正南方向)的效果就是把很多中国军民逼入了狭小的南京城内。而紧临南京城的浩浩扬子江,在屠杀中起了关键的作用。什么样的关键作用,请接着看下文。

在《日本政府正视了南京大屠杀,中国政府也该正视了》一文中,马悲鸣认为南京城内只有二十万的数字是不可信的。毕竟,马悲鸣还是有常识的。

紧接着,马悲鸣举出了他认为可信的论点:

第一是,“说南京大屠杀真杀了三十万人,也仍是不可信的。南京没那么多人供日军杀。日军也没有杀三十万人的技术能力。广岛原子弹不过杀二十万人而已。”

第二是,“一个小小的慈善机关(指当时曾经在南京掩埋死难者的崇善堂,马悲鸣误记为积善堂),如何有掩埋十一万具尸体的能力?故照着一个零减,掩埋一万一千余具尸体似不是太离谱。”而“当年去远东国际法庭作证的一名积善堂工作人员说,他们掩埋了十一万多具尸体,提供的数字精确到个位。”

第三是,“另外日军销毁了十五万具尸体的说法并不可信。怎么销毁的?用什么技术?销毁的地点在哪里?十五万具尸体不是个小数,如何能不留蛛丝马迹?”

从这三个论点来看,马悲鸣的论证过程与日本人的《南京大虐殺の虚構》之网站的论证思路是惊人的一致。

就以上的第二个论点,我个人认为,马悲鸣的分析还算有一点道理,因为一个小小的慈善机关,在战乱时期确实能力有限,不可能掩埋大量的尸体。但是,关于这么一个小小的慈善机构的能力究竟有多大,我建议马悲鸣还是到中国南京水西门大街418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求证一下,在那里有一份《崇善堂掩埋工作一览表》。在求证以后,再下定论也不迟。

但是就马悲鸣的第二第三个论点(也就是一些日本人经常持有的论点),我却认为低估了日本军队的能力,或者说有意低估了日本军队的能力。

让我们回到被强征入皇军的林岁德的回忆录中,在这段回忆录中,林岁德提出两个重要观点:

一是,当时围攻南京城的日本军队兵力约有十二、三万左右,其中包括战车大队、重炮连队、独立工兵等多种部队,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其中有野战毒气中队。而日本军队从事毒气、细菌等特种部队的情况,是在二战以后逐渐被后人披露出来的,二战中间和刚结束之际,这些特种部队并不被外人所知。

这十万数目的、并配有一些特种部队的日本军队,究竟有没有“杀三十万人的技术能力”呢?在一天内,日本军队的杀人能力肯定比不上一颗原子弹的杀人能力。但是,如果这个军队持续奋战多日,比如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这个部队究竟能杀多少人呢?

二是,当林岁德在南京大屠杀后的一个月进入南京时,他仍然见到“沿岸尸体亦不可胜数。河在流动,尸体当然也跟着流动。”在1991年,林岁德先生质问一位日本大学教授道:我们都知道日本派遣哪些师团参加,投入多少兵力;可是,现在才开始调查,怎能知道遗体漂流入海的正确数目有多少?

至此,我建议马悲鸣应该在建立两个“模型”上下点工夫,一是“一个上十万的军队在一个月的杀人能力到底有多大?”二是浩浩荡荡的扬子江(即长江)在冬季有多大的运输能力,能把多少尸体带走?

如果马悲鸣肯在这两个模型下工夫,我想是会部分解答你自己心中的疑惑,即日军用什么方法销毁了十五万具尸体,而且销毁得不留蛛丝马迹?

除了在南京城内“高密度”地杀人外,日本军队还在随后的几个月内,在南京周边地区的三十多个县里进行了“低密度”的屠杀工作,一些统计数字表明,有10万以上的平民在这种低密度杀人工作中死亡。

被征召入伍的林岁德被迫参加了这种工作:“一九三八年夏天,我被动员参加南京周边的讨伐战役。从前往汉口攻略的部队分离编成第十军的南京讨伐队,我觉得是临时编成的杂牌军。某日,我和古参一等兵一同进入村中进行民宅搜索。在搜索某户农家时,长官从农舍左侧进入,我从右侧进入,发现有一名老太婆藏在屋内…”(以下略)

日本军队的杀人能力、三光政策及效忠天皇的疯狂是不可低估的。就如现在,我们不能只会一味愤骂日本,而低估了现代日本的强大实力和军国主义复兴危险倾向。

最后,我再简单谈一下马悲鸣大定理,即““凡中国人报出的死亡数字,照着一个零减不是太离谱”。一个简单的计算就是,一个中国人说这是30万,依据马悲鸣大定理正确的结果应该是30/10=3万。

关于这个大定理,依我个人的观察,好象是马悲鸣在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中究竟有多少人饿死时提出了这个定理。

中国历史上的数字,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情况确实很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大致有“为了宣传教化之用”、“维护特定阶层的统治”和“社会稳定”等多种。对于“三年自然灾害”过程中多少人饿死,我个人倾向于以下说法,即:网络中早已盛传三年饿死三千万,对于这种明确“反中共宣传”,为什么中共不公开一些档案,或是证明这个三千万数字非虚,或是批驳这种说法的谎謬?是不是现在掌握实权的一些中共官僚们害怕告诉世人一个真相?

“三年自然灾害”中的死亡数字,应该是一个出于宣传而编造数字的典型例子。

估计马悲鸣出于对这种“宣传数字”的悲叹感慨,特意发明了并大张旗鼓地提出一个“马悲鸣大定理”。

中国人对数字缺少细致的研究,所以导致产生了马悲鸣大定理。谈起“对数字的研究”,我认为其用心之专、其用工最力者非日本人莫属:

以上所介绍的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数字的研究即是一例;此外,对于日本的道歉问题,日本人也很用功,有这样一篇文章,详细地计算出,从1972年起日本一共道歉了四十次(详见List of war apology statements issued by Japan)。但是中国人知道,日本人不应该用道歉这个词而应该用谢罪这个词来表达真诚的忏悔,而且日本首相更是喜欢前脚说道歉后脚马上就去参拜二战甲级战犯。最后,日本人的这种细致态度也影响了相当一批中国人,如著名的网络作家马悲鸣和林思云。

林思云,在一篇《日本的战争赔款》文章中引用日本方面的数字,谈到“战后日本支付的战争赔款共计22·3亿美元,相当于中国1901年庚子赔款的12·6倍(庚子赔款为4亿5千万两白银)”。就此,我专门作文《就清白银与日美元的换算驳林思云》,质问林思去清白银和二战后美元的换算依据是什么?并且根据本人陋识,替林思云作了这种白银与美元的换算工作,但是结果却与林思云引用的数据差别很大。

马悲鸣大定理的是很有好处的一个定理,比如其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促使我们中国人好好对待自己的历史,认真研究自己的历史,用详实的考证来说话;日本人和马悲鸣在“日本军队有没有杀三十万人的技术能力”和“如何能不留蛛丝马迹地销毁十五万具尸体”等方面作文章,作为中国的研究学者,那么就有责任来考证调查具体的细节和数字,用铁的细节来反驳对方才更有力。否则的话,将来的中国人将要迷失在日本人的数字研究之中。

特别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这种对历史的求实考证工作更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在向前进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历史丢掉,就如步入现代化发展轨道的南京市是以拆除当年亚洲最大慰安所南京利济巷2号(原东云慰安所遗址)为代价的而取得的。

一个没有扎实数据支撑的民族历史和她的文化,是很容易被外界、被外来文明所离析、摧毁的。尽管我们知道,数字研究并不等同于历史事实研究。




=========================================================================

附:

《日本政府正视了南京大屠杀,中国政府也该正视了》
http://www4.bbsland.com/forums/politics/messages/1507646.html

作者:马悲鸣

日本政府最近宣布,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无法否认。

其实日本方面一直没有否认南京大屠杀。他们所质疑的是中国方面宣布的屠杀三十万这个数字。

据说当时南京城内只有二十万居民,而根据德国纳粹分子拉贝的《拉贝日记》所提供的说法,仅拉贝他们建立的国际避难区里就收容了二十万难民。也就是说,全城居民都进入了国际避难区。所以,南京大屠杀是不存在的。

这话当然也不可信。首先,当时南京城军民是否就是二十万,很成问题。其次,拉贝日记所记载的国际避难区收容了二十万难民也是个虚估的数字。

但尽管如此,说南京大屠杀真杀了三十万人,也仍是不可信的。南京没那么多人供日军杀。日军也没有杀三十万人的技术能力。广岛原子弹不过杀二十万人而已。

面对南京大屠杀死亡数字,中国方面说,这三十万人的死亡数字既不是中华民国政府说的,也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说的,而是远东国际法庭说的,所以是真的。

问题是远东国际法庭如何获得比中华民国政府更为准确的数字呢?

当年去远东国际法庭作证的一名积善堂工作人员说,他们掩埋了十一万多具尸体,提供的数字精确到个位。

这数字精确到令人无法相信的地步,当场就遭到法庭方面的质疑。但该证人依然坚持,最后远东国际法庭承认了“二十万”这个估算。

在央视国际播放的南京大屠杀纪录剪缉中提到了南京各处掩埋死尸的统计。其中除该积善堂掩埋的十一万余具以外,其他掩埋地点总共掩埋了四万具死尸。加上积善堂这十一万具,共是十五万具。然后央视说,被日军销毁了十五万具。这样就凑成了三十万。

根据我的马悲鸣大定理,“凡中国人报出的死亡数字,照着一个零减不是太离谱”。一个小小的慈善机关,如何有掩埋十一万具尸体的能力?故照着一个零减,掩埋一万一千余具尸体似不是太离谱。估计当年远东国际法庭把中国方面报出来的三十万压缩成二十万就是这法子。

另外日军销毁了十五万具尸体的说法并不可信。怎么销毁的?用什么技术?销毁的地点在哪里?十五万具尸体不是个小数,如何能不留蛛丝马迹?

估计这十五万是为了凑三十万而凑出来的数字。

那么实际被杀人口数在除积善堂以外的掩埋处掩埋的四万,加上积善堂这减一个零不是太离谱的一万,就差不多是五万。

根据马悲鸣大定理,则南京大屠杀被中国方面报出来的三十万应该照着一个零减,就是三万。所以说,实际南京大屠杀被杀人口在三万到五万之间。中值为四万,而这正是日本方面的中间立场所相信的数字。

日本否认派认为,南京大屠杀纯粹子虚乌有。日本左派认为不但有,而且真杀了三十万。两派之间的中立派认为,南京大屠杀确有其事,屠杀总数在四万之谱。

我认为这是最为中肯的。

如今日本政府已经正视了南京大屠杀这个史实,希望中国政府也能正视屠杀总数在四或五万这个史实。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作者:鱼丈人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鱼丈人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4722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