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回复南京老右的两个问题 |
 |
封从德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一)你说:柴玲最后在广场。那么程仁兴是死在柴玲
组织学生撤退前,还是撤退后?
//
【答】:从时间看,应该在之前。根据录音,程真抬程仁兴在前,与柴玲等一道撤离广场在后。
//
(二)程真说:六月三日晚8点,在历史博物馆有个小
男生告诉他们他的孪生兄弟在木樨地被军人打死了。但
是在6.3晚7点,电台报道戒严部队到了木樨地。木
樨地离博物馆并不近,这个小男生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
间内,证明他兄弟死在木樨地的?又怎么能在这么短时
间内从木樨地跑到博物馆送信?
//
程真的回忆在17年之后,17年前事件的具体时间顺序如果出现混淆,是可以理解的。按照程真提到的另一位当事人香港学生李兰菊的1991年的回忆,那个小男生告诉他们他的哥哥在木樨地被军人打死的时间,应该在凌晨1时。除了一些细小的差异,程真和李兰菊的回忆可以相互印证,包括提到的事件、人物等。
下面是李兰菊的1991年的回忆:
......
......好不容易我们进了指挥部,看见了柴玲、封从德跟李录。然后就是见到马少方,最后是开希、程真。后来程真还跟我们在一起,整个晚上都跟我们在一起。最后见到开希,见了开希我们还觉得没什么,还在拍照。那张照刚拍完,广播台就有一个同学在哭泣说﹕我们的同学都被警察开枪了,我身上都是血什么的。开希就很激动,就进广播站去说话。我们就离开指挥部,打算去追纠察队。那个时候大概是十二点多钟吧。(刘燕插﹕不到十二点钟,十一点。程真跟你们一起走的。)对。
......
大概是一点多,信号弹就在天安门广场附近放起来了。我记得大【以上第311页】概是十五分钟以后,历史博物馆后面就有枪声,最初的时候是比较慢的,比较疏的。后来大概是再过十分钟就是很强。这些枪声响了大概也是十多分钟吧,我们就开始看见一些学生抬着市民重伤的一些,或者是市民抬着重伤的学生,就是抬着一些死伤者从博物馆的后面走到我们旁边,他们就抬着那尸体呀,受伤的人到我们旁边的一个救生站。有的就是把一些重伤的人用自行车、木头车或者是汽车送到医院去,有的就放在那个救生站里边。那个时候我估计,包括抬着走的,还有送到车上的,或者是在那个救伤站里面的,我相信死掉的起码有五个,受伤的、重伤的超过十五个。我还记得有一个抬着到救生站去的一个学生,我肯定他是学生,他在后面不知是给枪开了还是给棍子打了,看不清,全部都是血,都破了,他整个下身都不能动,就是头在摇。他说﹕"你们看见啦,你们看见啦,你们都看见了吗﹖"这时他就哭了。然后就说﹕"要坚持下去,坚持下去,不可以放弃。"我也真的记不清楚那个时间,大概就在一点钟到三点多钟的时候。突然之间就是一些军人,很多人都喊起来了。我们回头一看,原来有很多市民在追一些军人在打。那个军官还是很平静,就是不让他的军队动。然后就是一些学生去救那些军人。给打的军人大概是有四、五个,当他们看见学生去救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停止了叫喊。军队也有因为一些军人没有脱离市民的包围而继续叫喊,他们坐在台阶上,他们的军官不许他们动,他们的情绪也很激动,就是喊,叫。他们见到一些军人给市民追着打,他们就很激动。后来看见那些学生去救那些军人,他们就坐下来,就不喊了。这样的情况出现了四、五次。
后来,我们三十多个人继续坐在博物馆的前面。突然之间有一个小孩,我看他不超过十岁,也是从那方面走过来,我刚才讲的历史博物馆的后面走过来。他一边走就一边叫,看见那些军人在历史博物馆前面,他就要冲过去。我就把他抱着,把他拉着不许他动。
★★★★★★★★★★★★★★★★★★★★★★★★★★
他就大叫起来,和疯了一样。他说﹕"我哥哥给他们打死了。打死了。打死了。我要跟他们拚了﹗"
他哭得很厉害,我就拚死命地拉住他,然后几个人来帮我的忙。他就老是在喊﹕"我的哥哥给他们打死了﹗"
★★★★★★★★★★★★★★★★★★★★★★★★★★
后来他挣脱了我,跟着一辆离开广场的救伤车后面,一边跑,一边喊。这个时候我很激动,不知道怎么样好,因为我已经亲眼看见有一些人真的死掉了,军队真的向一些学生们,向一些市民开枪。这个时候我看见有两个好象是青年女工,总觉得她们不是学生,她们越过我们的人【以上第312页】墙,走到那些军人去,她们要拉那个军官出来谈话,可是给那些士兵挡住,他们就乱起来。我就趁这个乱的时间冲过去,拉着那个军官的手,就跟他讲话,(那个时候我其实也没有理智),我就告诉他们﹕"你不能向天安门广场的学生开枪。我是香港的学生,我一直都知道他们是和平请愿的。你一定不可以向他们开枪。"我记得我说了很多的话,后来我哭了。
我看见那个军官也哭了,他的眼泪掉下来了。我看见他哭,我就哭得更厉害,就跪在地上。后来林耀强他们把我抬回去,我们本来是坐在历史博物馆的前面。我一个同学陈清华说﹕那边可能有事情发生了。他就要去看一看。......
......
见1991年巴黎会议实录《回顾与反思》第310-316页:
【屠城见证(李兰菊)】http://www.64memo.com/b5/1_310.htm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