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在中国,抄袭有时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向文抄公致谢,顺便踢芦笛一脚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在中国,抄袭有时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向文抄公致谢,顺便踢芦笛一脚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在中国,抄袭有时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向文抄公致谢,顺便踢芦笛一脚 (407 reads)      时间: 2006-4-12 周三, 上午9:55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在中国,抄袭有时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向广大文抄公致谢
在网络论坛上,枭文遭到的抄袭,即使不是最多的也是名列前茅。大量首发于海外各中文刊物及网刊的枭文,被正转歪贴是常有的事,但很多“转贴”者既不注明转贴,也不保留枭名,有的还要把标题换掉,把文中的“老枭”字样改掉或删掉,至于原发刊物名称及网址,更是不予保留了。

就我自己见到并有:《谎言中国》、《沉默中国》、《爱国主义反思》、《中国,贪腐的乐园》、《莫道农民好欺负》、《所谓美人》、《帮胡哥一把》、《真话的力量!》、《我们都是亡国奴》、《不是矫情是豪情》、《特权剥削几时休》、《不要冒充我的娘》…等等上百篇枭文,被改名换姓(有的还改了标题)后出现于猫眼看人、天涯、关天等国内大站。每天忙于思考写作,上网时间很有限,这些是我偶尔发现顺手记下的的。可笑的是,多次有网友把抄袭的老枭旧文发到我震旦网站呢。一友人曾向我推荐一文,我一看,似曾相识“文”归来,乃枭文《不是矫情是豪情》是也。

《我们的敌人遍天下》是我多年以前的旧作了,日前由一个叫一针见骨的改题为《为什么我们的敌人遍天下》发在猫眼,点击上万了。老枭注了个名亲自将此文试发了一下,却发不出来,ip也被封掉了。别人可发,作者本人反而不能发,真邪门啊----其实在国内论坛,老枭ip被封已司空见惯,在多数网坛,有时发点风花雪月的游戏文字也不行。

为此,我要向广大文抄公及一针见骨网友致谢,他们对传播枭文和自由思想是有益有功的。相信一针网友并非故意抄袭,故用“及”字分开来。“抄袭性”转贴有时是必要的,对他们的行为,我是“文不与而实与”:原则上不赞成,但鉴于目前的“国情”“特色”,予以认可。因为在国内论坛,不拿掉枭名及原发刊物名址往往发不出来。不得不佩服中共的厉害,把可耻的抄袭生生弄成了“一件美好的事情”,呵呵。

我只是希望“抄袭性”转贴者尽量别删改文章,如必须改动或删除一些过于敏感“反动”的句子段落,也说明一下,或注明是“删节版”、“国内版”。还有,在与网友交流时不要冒充或暗示是作者本人。一针见骨以作者身份与众网友讨论问题,这就不好,好在我看了一针的发言,还过得去。某个论坛有个网友一边袭用枭文,一边冒充老枭身份大说傻话,被另一个网友痛骂!青青老野花网友说,他曾遇到过三位东海一枭,问是不是真的东海一枭时,得到的回答是“东海一枭本就不是一个人,是一大群,是很多!”原来有很多我自己都不知道的化身么,这些我一无所知的化身不知自作主张给我结下了多少“江湖仇怨”呢。

比较讨厌的抄袭是斩头去尾或破肚开膛,弄得前言不搭后语,上文不接下章。还有一种抄袭最恶劣,擅将枭文添油加醋大肆篡改再发。日前博讯有一文《乐见仇共官杀共官新高潮!》,标题与原来的《乐见仇官杀官新高潮!》差不多,仍保留东海一枭署名,内容却作了大量改动----没认真看,不知是改好了还是改差了。

老枭向以领一代文风、开千古文运自许,“出山”以来,特制大量富有老枭特色的枭词枭语撒播江湖,似乎蛮受欢迎,不少网文枭味越来越浓啦,另有大量枭诗枭词被胡乱修改引用或偷去作文章标题。可笑的是一些名家也偷枭诗。猗与盛哉,何幸如之。

不仅网络,传统报刊杂志也没放过老枭。去年坐火车无聊,偶尔拿起同房客人一本杂志浏览,看到《美色,成功男人的毒品》一文,感觉其中一节《成功男人为何容易“中毒”》很眼熟,细看,原来是对枭文《所谓美人》的“不完全”抄袭。杂志名《私语》,由女子文摘杂志社编辑出版,石家庄日报主办。谁愿代我索赔,我分文不取-----太忙,懒得为此等小事麻烦。

又,有家深圳公司的《招贤榜》,从标题到内容都是抄枭文的,标题就叫《续传统慧命,创文化盛业》,并且发到网上来,被一位枭友发现,复印了给我。当时那公司尚在筹备阶段,招贤榜中称:“和一些同道在深圳正筹备一家中国礼仪文化公司”,还留了手机电邮等联系方式,想必早已开张了吧?如有机会到深圳,得去讨杯酒喝,呵呵。

顺及:思想文化方面,我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并相信只要耕耘必有收获,影响如何,效果怎样,尽人事听天命可也。不过日前一友人所言令我颇沾沾自喜。他说,为儒家卫道特别是为理学辨诬的一系列枭文陆续出笼之后,不少名家“领袖”发言涉及儒学时比较慎重了,那个以前一直痛骂儒学、理学为“烂货”的芦笛,现在提及儒理,态度也温和客观了很多----年来枭眼极少看芦,不知此言确否,录此一笑吧,果真,我要向老芦从善如流、知错必改的君子风范致个敬!我告诉友人,以前的枭文,多谈现实及制度,以文“化”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呢,假我数年,逐步往深处谈去,吾华文化之复兴和弘传,是大有希望的!
东海一枭2006-4-11
震旦网域名zhendanwang.com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7588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