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六四:一篇常见的网上造谣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六四:一篇常见的网上造谣文章   
封从德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六四:一篇常见的网上造谣文章 (1733 reads)      时间: 2006-3-30 周四, 下午9:0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六四:一篇常见的网上造谣文章

----------------------------------------
提要:

﹒“最关键的事实”
﹒柴玲就在最后的广场上
﹒最后撤离的表决
﹒香港学生的血泪见闻
﹒王丹主张撤离﹖
﹒“坚决不签名者” 的目的及身份
﹒士兵被杀后军队才开枪﹖

插图:

﹒柴玲六四凌晨走在撤退队伍的前排




http://www.64memo.com/b5/1564.htm >【下面是第一页,且无法帖注释,全文注释版见『六四档案』】
http://www.64memo.com/b5/1564.htm


http://www.64memo.com/b5/1564.htm


----------------------------------------
历史只能调查,不可臆造(增补本)
----------------------------------------

去年化名“坚决不签名者”,近来又化装“人血馒头”、“你们的共特”、“睁眼说瞎话”等,此公身怀任务,反复张帖的《六四真相--纪念被出卖了的学生与市民》早已被驳得体无完肤。(2001.4.15 补注)

(南球常客注:此文写于1999年6月﹐六四十周年之际。2000年4月17日是再发旧贴。最初读到“坚决不签名者”的文章时﹐本觉得不值一驳。之所以会写此反驳文章﹐还应感谢中共领馆的官员——他们为了阻止我们搞十周年纪念活动﹐传真了一份转载该文的《澳洲日报》给我﹐使我觉得确有必要反驳一下。)


历史只能调查,不可臆造(增补本)
南半球常客


“最关键的事实”△

(一九九九年)一个多月来一篇署名为“坚决不签名者”(或其它各式各样的署名,如“北美常客”、“纳伍兰”、“佚名”什么的)的文章《民运领袖罪责难逃》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澳洲日报》和《东华时报》也分别在六月二日与六月十五日转载过。文章称它将揭露一些关键的事实,让大家,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对六四有个全面的认识。可是细读下去,竟通篇都是些臆想出来的情节。且看文中最关键的“事实”吧,它说: (64档案/89)

89年6月2日深晚到3日凌晨,北京高自联开了最后的常委会。会上由吾尔
开希重点发言。吾尔开希对大家说:”根据可靠情报,明天戒严部队要进行武
装清场,一定会发生流血死人的。”……李禄接下来宣布高自联指挥部成员立
即撤出天安门广场。再一次发了逃命钱。逃亡的方向是美国。……于是在6月
3日凌晨三点左右,柴玲和大部份高自联指挥部成员乘着天安门上的学生正在
睡梦之时,偷偷地撤离广场,走上逃亡美国的不归路【反】。一个姓郭的头头在临跑 (64memo反贪倡廉´89)
前,突然良心发现。他说:“学生都没撤,我们指挥部提前撤对吗?是不是可
以叫学生们也一起撤?”李禄说“不行!叫学生们也一起撤我们就撤不了”柴
玲说“我们提前撤是为了保护火种。……。

6月3日天亮以后,高自联指挥部只留下吾尔开希和李录二人【反】。他们留下的目 (六四档案 / 89)
的是为了不让学生们知道高自联指挥部的头头们已经跑了。他们知道,如果学
生们一旦发现头头跑了,也会跑的,就会对部队清场不抵抗。

中午12点,北京电台与电视台开始不停顿的广播戒严指挥部的通告。吾尔开
希和李录也迅速地撤离了广场。下午,戒严部队开始向天安门广场推进,一些
学生与市民拼死阻止部队推进,一场流血开始了。虽然高自联指挥部的头头全
跑了。但是负责阻止部队推进的学生们并不知道,他们还在忠实地执行头头的
命令。……。

……士兵被打死和戒严士兵用冲锋枪开路大死学生的的消息很快传遍天安门广
场,当他们要向柴总指挥请示怎么办时,发现总指挥部是空的。总指挥部外面
聚集了许多学生。有个外地学生头头说他找了一个下午也没找到一个高自联头
头。高自联头头丢下学生先逃跑的消息使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们陷入一片混乱。
怎么办?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大家就去问候德建怎么办。候德建就这样
当上了天安门广场学生运动最后的临时总指挥。……戒严指挥车的喇叭叫高自
联的头头走出来,连续叫了几个人的名字,包括柴玲王丹刘刚等人。当时没有
人走出来。再过了一会儿,有一个人向戒严指挥车走去,一边走,一边叫:“
我是候德建!”候德建后来对人说戒严指挥问他高自联的头头那里去了,几点
走的,走那里去了等问题。

候德建向戒严指挥说。他以学生的临时指挥身份表示无条件接受戒严法并要求
准许学生撤出天安门广场。……当你柴玲在3日凌晨三点逃离广场时,你不是
拒绝叫学生撤出吗?

可是侯德健本人和“四君子”中的另位三人,刘晓波、高新及周舵,讲的故事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天安门广场指挥部(根本不存在什么“高自联指挥部”)内的柴玲、李录、封从德(柴玲当时的丈夫)是在“6月3日凌晨三点”的26小时之后才“逃离广场”的,而吾尔开希在6月4日凌晨两点时也仍在广场上讲话【2人批注】。 (Memoir Tiananmen / 2004)


柴玲就在最后的广场上△

在记录片《天安门》中,侯德健对记者说,六四凌晨他动员柴玲撤时,柴玲回答说,不能现在撤,因为有自称是代表政府内改革派高层的人传过话,只要坚持到天亮就会有办法【异】。但侯德健与刘晓波说,不管是什么人为了什么原因说过了什么,都不能以几千人的性命做牺牲。柴玲遂同意撤【异】(参见http://www.nmis.org/gate/film/transjune4.html)。也就是说,候德建证明六四凌晨柴玲确在天安门广场。郑义也称“柴玲……她还是最后一个撤出广场”(《北京之春》95年6月号第6页,见http://bjs.org/bjs/25/06)。刘晓波根据实况录音所做的记述比较详细,请看: (64memo.com/89)

(6月3日晚)天快黑时,“学运之声”广播站播放雄壮的《国际歌》,……
侯德建从小生长在台湾,根本不知道《国际歌》的歌词,他只好跟着哼曲子。
在一片《国际歌》声中,柴玲嘶哑的声音显得格外庄严、神圣……宣誓结束后,
我感到了危险的紧迫,从心底里产生一种献身的冲动。回到绝食棚中,我对他
们三人说:“无论有什么危险,我们四人都不能提前离开。既然已经上了祭坛,
就只能别无选择。”过了一会儿,王丹和吾尔开希来了【异】,他俩想让我跟他们一 (六四档案-1989)
起去广场指挥部,说服柴玲,让她同意他俩进入广场指挥部,和柴玲等人共同
分担严峻时刻的领导责任【反】。我让他俩自己去,开诚相见,把过去的矛盾全部公 (64memo反贪倡廉 - 1989)
开化,我想柴玲在此刻是会理解的,危险会把他们重新团结起来。而我去,只
会加重柴玲等人的猜忌,好像是我在背后出主意,让王丹和开希去夺广场的领
导权,效果肯定不好。他俩同意了我的想法,自己去广场指挥部了。(摘自刘
晓波《末日幸存者的独白》第三章“绝食在纪念碑上”第一节“人群的诱惑”,
《北京之春》93年6月号第10页,见http://bjs.org/bjs/01/10)

六月四日二时左右【异】,“学运之声”广播站传出了吾尔开希的声音,他号召人们 (64memo.com´89)
坚持到底,并发誓说:“只要我吾尔开希有一口气,就要坚守广场。我与广场
共存亡……”突然,他的声音中断了,我猜想可能又是心肌炎犯了。……凌晨
两点半左右。邵江全身颤抖地找到周舵,向他们详细叙述了广场外发生的令人
恐惧的场面。他说:“周老师,你们想象不出有多可怕。求求你们想想办法,
救救广场上的学生们。现在,只有你们四位老师能做到。”邵江边说边流泪。
时至今日,我们四人仍然感谢邵江,是他的请求打动了我们,之后才有组织学
生撤离广场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六四”那天晚上的天安门广场的幸存
者都应该感谢他。同时,一名医生也找到了侯德健,建议由我们组织学生撤出
广场。……我们四人到了广场指挥部,向柴玲、李禄、封从德说明了来意。他
们同意撤离【异】,但不同意和我们一起去找戒严部队谈判。我们只能自己去。我们 (64memo.com-1989)
通过“学运之声”广播站向全体坚守天安门广场的人和戒严部队发出和平呼吁,
希望马上进行谈判。幸运的是,我获得自由回到北京后,得到一盘当时的现场
录音带,上面记录了当时的情况。……就这样,周舵和德健去谈判,我和高新
留在纪念碑上劝学生。……但是,在我和高新说服学生时,人群中也不时地传
出“不撤!”“我不怕死!”“懦夫!”“学贼!”的叫喊。还有人哭着嚷我
“混蛋”。……正忙着,侯德健和周舵谈判归来。他俩说:“戒严部队同意我
们和平撤离,让出广场的东南角。”我们四人马上去广场指挥部向大家宣布谈
判结果,并作最后的呼吁。下面的情况也是根据现场的录音整理的。
“……

侯德健:请大家安静。
周舵:没关系。
录音者:在侯德健讲话的时候有两辆装甲车从历史博物馆由南向北开来。
周舵:我们已经答应戒严部队回来尽力说服同学们尽快撤离广场。我们建议现
在以各学校为单位,马上组织撤离工作。我们有秩序、安静的从南面撤
离。现在是从我们自身开始民主建设的时候了,少数要服从多数。 (六四档案 / 2004)
广场上的嘈杂声、掌声,有人高喊:“不撤!不撤!”
录音者:很多人对撤离广场还有争议。
……
封从德:大家安静一下。我们、我们现在把广场的决定权交给在场的所有同学。
但是我们目前已经没有时间、没有时间来统计、来统计票数。我们现
在就用大家的呼声来表达我们是留是撤的决定。……这个表决过后,
我们必须少数服从多数。同意撤的喊撤离,一、二、三。
广场上的人群中发出“撤离”的呼喊。
封从德:同意坚持的喊坚持,一、二、三。
广场上的人群发出“坚持”的呼喊。
封从德:我们认为撤离的声音更大。现在我们逐步、准备有组织地、把大旗打 (Memoir Tiananmen - 2004)
在前面,逐步有秩序地撤离。
……”
(摘自刘晓波《末日幸存者的独白》第三章“绝食在纪念碑上”第二节“撤离广场”《北京之春》93年7月号第53页,见http://bjs.org/bjs/02/53)

…………

…………


http://www.64memo.com/b5/1564.htm >【后面5页+注释版】http://www.64memo.com/b5/1564.htm

http://www.64memo.com/b5/1564.htm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9092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