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草根 笑侃魏京生和毕时园的“拟人动物学”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草根 笑侃魏京生和毕时园的“拟人动物学”
Iris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ZT草根 笑侃魏京生和毕时园的“拟人动物学”
(695 reads)
时间:
2006-3-06 周一, 下午10:21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为了防止他们这些谬误文章流传,导致中学生生物考试不及格,特地抽空批驳他们的文字,以正视听。
魏京生动物学认为:“非洲大鬣狗和狮子的关系就是如此。一群大鬣狗对付落单或二三只母狮有余。有公狮或狮群就不行了。边看边想,如果母狮们独立性强点儿,这草原就不是狮子的了。于是悟出,为什么狮子是唯一集群的猫科动物。还是个头最大的。在北京动物园问过社科院动物所的学者,为什么有虎的地方没有狼,难道一虎能对付群狼吗?答曰:虎很狡猾,善于偷袭。狼不可能永远结群,只好躲着虎。于是而悟到,何以两个近亲如此不同:丛林中为虎,草原上为狮。草原开阔,一目了然,很难偷袭。是环境使然。”
这是一个在进化论方面立不住脚的推断。首先,在进化过程中,对狮子和鬣狗起到选择作用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它们之间的战争。狮子从来不是鬣狗的主要食物,鬣狗也不是狮子的主要食物,鬣狗和狮子大战的概率很少,即使所有的狮子都像老虎那样独来独往,鬣狗在能够捕食到其他草食动物的时候也不会去惹狮子。用较小的代价、有效的方式去获取最大的生存几率,这是进化的基本原则,鬣狗去惹狮子并不符合这样的原则。鬣狗最合适的进化稳定策略是:只要还有比狮子更容易猎食的食物,就不要惹狮子。什么时候应该去捕杀落单的狮子?如果不跟狮子拼命,就得集体饿死,在死亡和危险之间取其轻者。这种有利于生存的策略基因才能得以保存。 (海纳百川
www.hjclub.com
)
为什么草原上的狮子成为唯一群集的猫科动物?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这主要由食物结构决定。草原适合大群的草食动物生存,这些草食动物在天敌的捕杀下进化出善于奔跑躲藏的能力,对这类草食动物,围猎比单打独斗更适合于短时间获取大量的食物。狮子和鬣狗之间的主要竞争不是彼此的直接争斗,而是对食物的抢夺 ——生存资源类似的生物之间,谁更能抢夺资源,等于间接淘汰了竞争对手。
丛林中缺乏大群的善于奔跑的草食动物,即使有成群的动物,也大多生活在树上,如果某种老虎狮子也成群结队地进山搜林,由于缺乏足够的食物源,可能会集体饿死。在森林中的也存在围猎的方式,比如黑猩猩对猴子的围猎捕食。成群结队却又不会爬树的狮子不合适住在丛林,是由食物结构决定的。
同样,狼和老虎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狼只要还没到饿死的地步,不会去跟虎做对,由于捕食的需要,狼具有更先进灵活的组合方式:在有大量草食动物群的地方,组成团队围猎,而在缺少大群食物的时候,则分散。
毕时园动物学认为:“
一、老虎是当之无愧的丛林之王。由于孤立无援,失败就意味着死亡。所以,老虎有战必胜的信心和意志。据动物学者介绍,一只饿虎,可以打败两只熊。熊的体重几乎是老虎的一倍,熊的体力更加是老虎不能比的。但是,由于老虎没有后援、没有哪怕失败一次的本钱。所以,老虎在战斗的时候,绝对不象熊瞎子那样悠哉游哉的。所谓战无不胜,就是在关键的时候,敢于对明明比自己更加强大的对手,用整个生命作为赌注,去做最后一搏!
二、老虎是天生的贵族。老虎的孤独的天性,使得他们非常的高贵。所谓高贵,就是平时不惹事。一只不饿的老虎,即便是一只嫩得流水的羔羊在面前走过,老虎连眼睛都懒得眨一下。老虎不象蛇蝎之类的动物那么阴险无聊。蛇蝎之类的动物,之所以是阴险小人,就是在于他们常常做一些伤害他者而自己又一无所得的事情出来。由于老虎的高贵和安祥的个性,使得他们平时有更多的时间养精蓄锐,在战时则容易反应敏锐、产生巨大的爆发力。”
荒谬是明显的:老虎敢于跟熊拚命,是因为没有后援——难道熊就有后援,一大群黑熊围攻老虎?失败意味着死亡——更没有道理,老虎跑得比棕熊黑熊都快得多,打不过不会跑啊?至于说“所谓战无不胜,就是在关键的时候,敢于对明明比自己更加强大的对手,用整个生命作为赌注,去做最后一搏!”更是胡说八道,老虎之所以敢去拼搏,首先是认为敌手不如自己,有把握取胜,而不是认为对手比自己强。野兽不象人那样傻乎乎地为了什么信仰或主义去送命。而且猎食黑熊的风险比较大,所以只有不得已且比较有把握的时候才会去惹黑熊。至于更大型的熊类,很少有与老虎交战的纪录。
野外的老虎很少能见到狮子(也许有迷路从这个大陆跑到另一个大陆的)。据古罗马和希腊的斗兽纪录,老虎和雄狮的战斗,几乎都是老虎胜利。雄狮和大型熊类的战斗,也大多落败。为何看起来如此威武的狮子却不堪一击?原因在于雄狮体形的进化主要是种内竞争的结果,是雄狮为了争夺权利资源和性资源争风吃醋彼此打架的进化结果。他们庞大体形有利于击败同类同性的对手,而不是异类。在非洲原野上缺少大型的肉食动物,使雄狮的战斗力与其体形很不相称。
毕网友所说的老虎的高贵和蛇蝎的阴险,更是奇怪的理论。一条吃饱了的森蚺,即使你去摸它的屁股(如果有屁股的话),它也不会睬你,而老虎即使吃饱了,摸它的屁股也是危险的。按照毕时圆的理论,岂不是森蚺比老虎更高贵?
至于蛇蝎“常常做一些伤害他者而自己又一无所得的事情出来”,事实上并非如此。对于小型蛇类来说,实际上是很弱的:它除了毒液,几乎没有任何能力对付它的捕食者,对于可能的捕食者先下手为强,减少自己的天敌数量,这是很好的进化策略,怎么能说“自己一无所得”呢。
把人类的性格、意志、道德之类的东西加到动物身上,是一种很好的文学比喻。但是若把这看作真正的法则,或指望从中借鉴到一些有利的启示,往往会误入歧途:你想从动物那些学点东西,得明白他们之所以有这种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如果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动物身上,再从这投射的东西感悟出什么东西来,那岂不是指望提着自己的头发往天上拉?如果真要从动物身上学点东西,至少得弄明白生物进化博弈和社会博弈之间的同构关系:他们在哪些方面是同构的。可以肯定的是:动物的价值、道德和思维跟人大不一样。
以上内容是谈科学。咱们现在接着谈谈文学。
魏京生网友说:“又看苏联电影“驯虎记”中捕虎,四五只狗可使虎首尾不能相顾。于是又悟到:训练过的狼,有计划的互相配合,虎也不是对手。呜呼哀哉。国内是从林,尚可为虎。海外是草原,难以为狮。其可为猎豹乎?“单打独斗”之响马矣。惜乎狮群,美国佬是也。荫蔽瘸虎之良乡也。”
上面这段话里,既有兴,又有比。“国内是从林,尚可为虎。海外是草原,难以为狮”,用这种骈体句式网聊,真够酸的。老魏是慨叹民运不能像狗那样团结对外,还是慨叹自己虎落平原?或者兼而有之?英雄落魄之心态,跃然纸上;老骥伏枥之壮志,徒留惆怅。
毕网友对于老虎高贵的描写,使我想到著名的网络作家袁红冰先生的风格。坦率地说,这种风格我不喜欢。本人有时候也是个文学爱好者,头脑发热处于“文学状态”时,也是一个虚拟的英雄,但是在“现实状态”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坚定犬儒。任何宣传用生命作代价,拼死一搏的信念,我一概拒绝。“敢于对明明比自己更加强大的对手,用整个生命作为赌注,去做最后一搏!”,我认为是找死,没有丝毫拼搏的乐趣。
至于说“老虎更加高贵!高贵在老虎不是靠相互利用就能战必胜的常胜将军。老虎的孤独、平和、威严、敢怒敢言、有爱心(不会没事找事)使得他更加名副其实的是兽中之王。” “高贵”之类经常在文学状态下让我处于癫狂状态的字眼,一旦回到现实状态,立即被我扫到垃圾堆去。此外,“王”这个词在我看来是个贬义词,毕网友六根不净,都什么时代了,还用“王”,“高贵”这些糟粕字眼,证实了启明网友的语录:都是汉字害的。
老毕和老魏都是非文人出身,一聊起动物,就成了彻头彻尾的文人。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为草根大叔改一下题目:咱们谈的是《动物人类学》
--
毕时圆
- (44 Byte) 2006-3-08 周三, 下午7:02
(152 reads)
草根竟然会这么犬儒。俺倒是愿意拿俺的命去赌博,如果需要的话
--
游客
- (0 Byte) 2006-3-07 周二, 下午1:44
(142 reads)
怎么好的文章居然没人捧。
--
买油郎
- (198 Byte) 2006-3-07 周二, 上午12:49
(206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90863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