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对袁时伟的回应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对袁时伟的回应
赤田
加入时间: 2006/01/18
文章: 316
经验值: 0
标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对袁时伟的回应
(311 reads)
时间:
2006-2-06 周一, 上午4:29
作者:
赤田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时间:2006-2-4 9:35:00 来源:人教网历史教育教学论坛 作者:吕传捷 阅读103次
《中国青年报》刊登袁伟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后,不少教师、朋友向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三册教科书的责任编辑马执斌提出一些问题。下面是他与几位朋友的谈话内容。
△马老师,《中国青年报》刊登批评人教版教科书的文章,您看到了吗?
○看到了。
△袁教授把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三册教科书比做“狼奶”,担心会贻误学生,您作为责任编辑,怎么看?
○教科书跟学术著作不一样,它要根据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编写,要经过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才能供学生使用。可以这样说,教科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我注意到,在文章中,袁教授承认他是“吃狼奶长大的”。看来,“狼奶”营养价值极高,能把袁先生培养成大学教授。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论语?子罕》)所以,袁教授那种学生读了人教版教科书,“只能让偏见伴随终生,甚至因而误入歧途”的担心,是往河里扔粪叉子,多余的。
△您这不是开玩笑吧!
○怎么会呢,我这是提出一个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视角,很现实。
△您对袁教授的文章毫不在意啦?
○怎么会呢?我一听说有人批评人教版教科书,立刻放下手头工作,上网查找。现在只是粗看了一遍,等忙完手中的活,我再仔细拜读。袁文涉及的历史事件很多,非得一件一件落实不可。
△您粗看之后,有什么想法呢?
○想法主要有两点:一、我们与袁教授在学术观点上差距很大,甚至是对立的。二、袁教授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中学历史教学了解得太少。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要依据教学大纲,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例如袁教授指责教科书没有写山西巡抚毓贤烧掉太原洋人医院、乱杀无辜的罪行,因为教学大纲没有这项要求。众所周知,义和团运动是由于列强瓜分中国,“骄横暴厉”引起的。有关列强骄横暴厉的事实,罄竹难书,列强许多重大的罪行,我们也没有写。十几岁的学生,上一节历史课45分钟,能学多少东西,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可能面面俱到。
△袁教授的文章有什么地方值得您借鉴呢?
○袁教授提出:“我们有责任将历史真实告诉我们的青少年,让他们永志不忘。”这点我举双手赞成。
△袁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人教版教科书许多地方“有意无意假造”,您怎么看呢?
用文字具体、全面、准确、生动地叙述历史,我敢说,是我们人教社历史室全体编辑人员共同的愿望。在编历史教科书时,受我们自身理论水平、史学修养、表达能力,以及客观条件限制,无意中对历史的叙述失实,这种现象是绝对存在的,但有意歪曲历史,造假丸丹,绝对不存在。真实地描述历史,太难了,袁教授的文章也没做到,我只粗看一遍,就发现不少问题。
△您能详细谈谈这些问题吗?
○详细谈没那么多时间。另外,有些问题要都搞清楚也不是现在一下子就能办得到的。
△那您能举例说说吗?
○这完全可以。袁文谈论最多的是义和团运动。袁文说:“事件过后直至民国初年,朝野各界将这个组织定性为拳匪是有足够依据的。”这个结论就不符合事实。
“朝野各界”,“朝”应当包括清朝和中华民国。《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将义和团定性为“拳匪”,这是没问题的。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爬上大总统的宝座。他本来就是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刽子手。他骂义和团为“拳匪”,也不足为奇,可他代表不了中华民国政府。况且在他之前,还是孙中山当大总统,我们找不到孙中山认为义和团是“拳匪”的证据。至于“野”,赞扬义和团运动的言论,屡见而不鲜。在改良派办的《清议报》上,邵阳蔡奋撰文说:“义和团之起因也,因各国之骄横暴厉,愤恨耿集,含郁已久……吾读东西各舆论,盖怜其罪而嘉其义者亦不鲜矣。呜呼,义和团其果为‘文明之公敌’乎?果为‘世界之暴族’乎?”1900年至1901年,近代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开智录》第一期刊载自强(郑斯栾)撰写的《义和团》,说:“义和团之事可哀,义和团之精神可嘉,义和团之志可悯。”第六期又刊载一篇题为《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的文章,赞扬义和团“唱灭洋之议,率无学之徒,蜂蜂然,轰轰然,视死如归,摇动世界”;歌颂义和团“动天下之兵,寒列强之胆”的爱国精神。文章肯定义和团于中国有四大功绩:1.“为我国民雪二百余年之深恨,茁固有民权之萌芽”;2.使国人“始知有国耻矣,望议和之速成矣,望国政之改革矣;3.“义和团此举,实为中国民气之代表,排外之先声矣”;4.使列强”未胆敢如前之猖狂耳。”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毛泽东等,都充分地肯定了义和团运动的革命性。陈独秀在《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一文中指出:“义和团诚然不免顽旧迷信而且野蛮;然而全世界(中国当然也在其内)都还在顽旧迷信野蛮的状态中,何能独责义和团”。他说“我读八十年来中国的外交史、商业史,我终于不能否认义和团事件是中国民族革命史上悲壮的序幕。”蔡和森在《义和团与国民革命》一文中说:“自从外国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中国的革命已经不是单纯对付某一朝代某一军阀的内政问题,而是对付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之野蛮酷烈的侵略问题,而某一朝代某一军阀不过为这一问题中之一部分。在这一点上,义和团运动是最足以代表中国革命之客观的需要与性质的;也只有由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义和团的精神与价值。”请问,这是“朝野各界”将这个组织定性为“拳匪”吗?这种结论符合事实吗?下这样的结论,态度是严肃的吗?究竟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听您这么一说,凡是历史上的革命派都充分肯定义和团的反帝精神,不认为他们是“拳匪”,凡是反动派都称义和团为“拳匪”。
○绝大多数的普通群众也不认为义和团是“拳匪”。湖北襄樊匡安太先生爱好收藏,捐出一封晋商家书,刊登在2006年1月2日《北京晚报》上。这是一位晋商于1900年6月30日写给家人的一封平安信。信中写道:“京都慌乱一事,皆因北京洋鬼子大闹,现有义和团民等在京剿灭洋鬼子,天主教民死者无数,焚烧洋楼,天主教房,亦无千代数。以及乡下天主教人,团民见者,立刻杀死,将房屋焚烧。又言,义和团民等正如仁人君子,(不)与咱大教人秋毫无犯。现在京内一处慌乱。又禀:京南庞各庄礼贤镇、采育、青润店、旧世、固安县牛驼一代(带)俱以平妥,以及铺户买卖生意照常以(依)旧,不用老大人在家时刻惦念,庶免男罢念。”这封信以普通百姓的视角,纪录了义和团运动历史真相的细枝末节。在这位晋商的眼里,义和团运动的起因在于“北京洋鬼子大闹”,义和团战士是“仁人君子”,不侵害“咱大教人”。当时,义和团斗争的范围并不大,只在北京城里,京南一带一切生活正常。我在京南庞各庄中学教书多年,上个世纪70年代初,曾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一些师生在庞各庄地区调查过义和团运动。当时有参加过义和团的老人,他告诉我们八国联军曾到庞各庄一带杀人放火,抢牛杀鸡,欺负妇女。义和团纪律严明。
我不明白,袁教授念念不忘义和团的“残暴”,却闭口不谈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难道不正是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才引起所谓义和团的“残暴”吗?八国联军穿洋渡海,不远万里,侵入中华大地,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而义和团战士则在自己的家园反抗侵略,消灭汉奸,究竟哪个该称“匪”,哪个该称“盗”呢?
△马老师,您生气了。
○我生气的还不在这里,在另一处。袁教授竟然用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比附中国历史教科书,这是任何一位正直的人都不会想到的,可我们的袁教授却做的出来!日本是侵略者,中国是被侵略者。两者怎么能扯到一起呢?日本右翼势力故意歪曲历史,否认侵略,激起国内外公愤。他们曾经采取倒打一耙的伎俩,反诬中国也有历史教科书问题,企图借此摆脱狼狈不堪的窘境。袁教授的曲为比附,在现实斗争中,简直是授人以柄。人们常说,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反过来,现实同样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我想,从袁教授的心态看,至少他在撰写《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的史学论文时,大概忘掉了自己是中国人。
吕传捷 整理
2006年1月14日
作者:
赤田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看来“人民教育出版社”也是精于批判拙于批评。
--
水蛮子
- (0 Byte) 2006-2-07 周二, 上午12:49
(59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0607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