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夏朝末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夏朝末年   
茅境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5/06/08
文章: 447

经验值: 145


文章标题: 夏朝末年 (919 reads)      时间: 2005-12-09 周五, 下午6:08

作者:茅境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老戴又有了新的论据:仓颉造字到现在至少有5000年,已发现的大量文字都是殷商以后的,从来没有发现一个被证明是夏朝的文字。那么,从黄帝到夏启这么多年,这些人为什么一个字都不留下?世界上各国文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记录、传播,仓颉的字却并没有流行,或者可能只在很小的范围秘密使用。从这一点我们可以设想仓颉发明的根本就不是文字,从黄帝开始至少1000年的历史,华夏大地根本就没有文字!

后人为什么说仓颉造了字?因为殷商时代的文字借用了仓颉时代的巫符,看着某个符象什么东西,就用来指代什么,所以叫象形字。很多巫符可以被“象形”为某一个字,所以甲骨文、金文中的一个字会有多种写法。那些跟什么都不象的,又没法“会意”的巫符,就没有留下来,这就是为什么阿翠的巫术里的甲骨文在后来的出土文物中从来没有被发现过,因为它们从来就没有被借用为文字!至于那个符最初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已经没有人关心。

另外,当时的陶器已经很发达,为什么不在粘土上写好字烧硬?这比在兽骨上刻字容易多了。这中间有什么奥秘?

老戴和我讨论的结果是:可能仓颉时代的字是只能刻在兽骨上的,后人认为那字是灵验的,只能刻在兽骨、龟甲上。这个传统继承下来,直到青铜器时代才改为金文。早期的甲骨文用于记录卜辞,可见殷商时代的文字还是很有点神圣意味的。

如果文字借用巫符,那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某些偶然的组合会产生不可预料的灾难。殷商时期甲骨文如此普及,可见那个时期的甲骨文已经失去了巫符的效能,否则恐怕谁也不会轻易冒险。从出土文字的时间分布看,甲骨文的迅速普及是夏朝刚刚消亡后的那个时期。最大的可能是:从夏朝以后,仓颉的甲骨文失去了巫符的功能,才使得作为文字的甲骨文得以普及。

需要研究的是:是什么原因让甲骨文忽然失去了通灵的功能?

我们觉得,要研究这个问题,还得从巫术入手。古代巫术的作用,或祈求平安丰收,或祈求战争制胜,或暗中伤害敌人,或治病救人,或与神鬼直接交流,或预测未来命运。这些巫术中,最能普及的大概就是用于治病的巫医术和算命的巫卜术。

对于中医的起源问题,通常的观点是:巫医同源,也有人说易医同源。老戴认为中医来源于皇帝部落的巫医和炎帝部落药医的混合。至于阴阳五行理论是怎么成为中医的基本理论,他也想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把阴阳五行理论当作中医巫术的传统是一种栽赃的行为,远古时代的巫术并不讲究五行理论,把人体的各部分和金木水火土硬联系起来的中医理论,显然是毫无道理的。如果巫术靠这个东西作为理论根基,恐怕世界上就不会有高明的巫术存在。我们村的女巫好像从来不讲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理论,但是她们的巫术灵验。

我也对中医理论颇为蔑视。中医的经络理论说,人体上的元气沿着经络行走,如果一个人被砍掉了手脚,岂不是经络全断,元气尽散而死?再说,那些却手断脚的人,劳宫穴和涌泉穴还有没有?总不会跑到百会边上吧?

中医里那些脏腑和五行对应的东西更是胡说八道。某些人切掉一个肾,某些人天生没有小肠,男人没有子宫,女人没有睾丸,这些东西岂能和金木水火土对应?再说,如果移植一个人工心脏,就是用电池输血的泵,那该属什么?该不会是金属泵属金,陶瓷泵属土吧?另外,大脑这个器官,在中医理论中好像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如果把中医理论用于动物园的兽医,给猴子看病可能还能套用一点中医理论,给鸵鸟、蜥蜴、眼镜蛇看病又该如何?难道说:鳄鱼上火了,吃点性凉的草药?眼镜蛇要针灸内关穴?

老戴听到我的高论,也哈哈大笑,说如果黄帝、仓颉也愚笨到用五行理论来指导巫术,估计现在黄帝还没统一中原,咱们中国人还在原野上当土著呢。

老戴又说:你可记得中医里最基本的那个“气”字,在甲骨文里怎么写?

我想了想,觉得就是那个“三”字,有点奇怪,搞不懂这个“气”和“三”什么关系。

老戴说:都是那些阴阳怪气的家伙闹的。他们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气是生命之本,一切均由气而生,所以就借用了“生万物”的“三”来表示气。这种胡乱联系的东西,在中医里还真不少。

我想到陈虬对于龙骨的说法,猜想中药里龙骨就是古代巫医用来治病的东西。他们找一块骨头,刻上治病的巫符,然后念咒作法,于是就可以治病了。后人不懂,随便拿一块化石,以为煎汤喝下就可以治病,那骨头新鲜的时候可能还有点营养,经过几千年,已经成了和石头类似,哪里还有什么药用价值。而且,现在发现的龙骨全都是殷商以后的东西,说白了不过是一块纪录文字的石板,恐怕送给巫师都不要。

为什么巫符会失去通灵功能而变成文字成了我们这个理论的瓶颈。一旦这个问题解决,老戴的甲骨文起源学说就可以成为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至少我们的假设在逻辑上已经没有矛盾。

夏朝末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巫符失去了作用?




作者:茅境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茅境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09306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