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对于刘宾雁先生的丧事,咱们中国人能不能潇洒的走一回?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对于刘宾雁先生的丧事,咱们中国人能不能潇洒的走一回?   
毕时圆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对于刘宾雁先生的丧事,咱们中国人能不能潇洒的走一回? (574 reads)      时间: 2005-12-08 周四, 下午12:40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般来说,英年早逝者、或突然遭横祸的逝者,是最让人哀叹的。而刘宾雁先生已有八十岁的高龄,加之一直有病在身,早点离去也就罢了。按照中国人的习俗,这是喜丧。

当然,即便是喜丧,写诗、写挽联、或者著文以为悼念,也是应该的。咱们中国的儒家文化,不象基督教文化那么的高绝,没有来世的终极追求,一直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悲壮”情怀(其实,敢于赖活着,是挺勇敢的行为,不是吗?)。是故对死者一般不会用敲锣打鼓、喜气洋洋的方式去为逝者送行的。

中国人有敢于面对生的苦难的勇气,但是,绝对没有敢于笑对死亡的潇洒。唉,没出息!

俺参加过基督教的人的追悼会。大家谈笑风生地追忆故旧的往事,祝福逝者脱离苦海,重新回归上帝的怀抱。背景音乐优雅、飘逸、感人。与传统中国的丧事最不同的是,会场上绝无一人有哭声。

基督教在办丧事这一点上,其境界确实高出儒家文化太多。据说,中国的道家有这样的风度,俺没有见识过。但估计背景音乐没有如此高雅。古书上说,道家的丧事的背景音乐是:用筷子敲敲洗脸盆而已(一边喝酒、吃肉,一边敲)。

咱们中国人是否可以向人家别的文化学一学,不要见人死了,总是哭哭啼啼的。对于象刘宾雁先生这样的喜丧,咱们是不是也能潇洒的走一回?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8383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