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孙大午,您过了!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孙大午,您过了!
东海一枭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标题:
孙大午,您过了!
(358 reads)
时间:
2005-12-03 周六, 下午8:56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孙大午,您过了!
孙大午亦儒亦商,以儒道处世处事和管理企业,得到了包括我在内的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尊重。当他被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刑拘时,老枭追随众多打抱不平者之后,奋起《为孙大午鼓与呼》《保卫孙大午》。老孙出来之后,我曾应邀携枭友前往徐水度假,受到热情款待。林樟旺案发生后,老孙始终关注,多有帮助。我对他深怀感激又倍感亲切-----我们在思想、品德、文化及出身等许多方面有甚多相同相似点。
但恕我与老孙唱一回反调。看了杜兆勇兄的《孙大午怒发冲冠——试评孙大午、李草根的“鞋套事件”》和《孙大午北京受辱记------我经历的“鞋套事件”》(大午集团秘书处石寒/文)《向“鞋套”宣战——孙大午之怒》(大午集团秘书处马英华/文)及李草根、孙大午通信录等文字,了解了“鞋套事件”来龙去脉,我的看法却与兆勇及老孙两个部下略有不同。我认为老孙这回过了-----过度、过激、过火了。
“鞋套事件”很简单:老孙因受到李草根女士的数次约请,拨冗前往李家造访,进门时李女士要求客人“戴鞋套”始可入室,而且告诉老孙,这是为了客人走之后便于清扫卫生。这极大地伤害了孙大午的尊严。老孙为此爆发雷霆之怒,声言“戴鞋套”是对他极大的“历史性”的侮辱!孙、李之间就此展开激烈论战…。
在此事件中,李草根女士确有不妥、不敬之处,有违待客之道,但按常识推理,应非有意要侮辱老孙。老孙不高兴可以理解,表明观点也很正常,批评或嘲讽几句也无妨。可老孙的反应让我不敢置信!这是老孙手下小马对当时老孙虎威的描写,应该属实:“听着他那简直要把屋顶掀翻的怒骂和声讨,直到他把脚放到了餐桌上,让主人看他的鞋底,我终于明白,这件事不是小事,这是一场战争,而且刚刚开始…”、“越说越激动,他骂不绝口,怒不可遏,排山倒海,令人惊心动魄!”
还有,把不尊重客人行为定性为“邪恶”,斥责:“虚空之人乃罪恶之人,以道貌行邪恶更是大恶”、“…谁认同这种文化就要给这种文化陪葬,该下地狱接受惩罚!你们离人的生活、离老百姓的生活太远了!你们简直是荒唐!简直是污辱人到了极点,你们已经违背了人伦的底线,已经走向了邪恶!你们应该全部灭亡!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古代的人会为了遭受污辱而发动一场战争!这不是污辱了孙大午一个人,这也不是孙大午一个人的事!…”(据小马文)云云,有些上纲上线了。
李女士不懂待客之道,老孙认为让客人进门穿鞋套,这是一种丑陋的文化,绝不是儒家文化,这都不错,可是老孙的反应也殊非待人之道,亦有违儒家文化。儒家在日常生活中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讲温良恭俭良,讲厚德載物,就是要心胸开阔豁迈大度严于责己而宽于责人。儒家讲不忧不惑不惧,不淫不移不屈,讲节操道德浩然之气大丈夫人格,这些都是从大的方面、原则性的问题着眼,绝不琐琐碎碎,鸡毛蒜皮(后世儒家规矩越来越多,礼仪繁复,又另当别论)。《论语•子张第十九》之第十一章:“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就是说,大德大节不能越界,不可更易,生活上的琐事小节有点出入,就不要求全责备了。
中庸之道是儒家为人处世的思想方法,主要特征就是“正合适”,“刚刚好”,不能太过。朱熹曰:“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程颢则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儒家认为,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反映了一种合情合理的精神,它能避免过激和片面性,“致中和”,达到中正和平,给人际关系和人类社会带来和谐。
关于交友之道,儒家最重品德和诚信,别的方面则不苛求。《礼记•曲礼上》曰: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就是说:君子不要求朋友违背意愿、強作欢乐来迎合自己,不要求朋友毫无保留地奉献忠诚,这样做的是为了全始全终保全友谊呀。儒家这里倡导的交友原则,就是要给朋友以充分的自由、信任、尊重和体谅,设身处地为朋友着想,不苛求,不勉强。
况且,仁有大小,义有主次,事有轻重缓急。豺狼当道,有的事是不值得关注、追究或不值得化大力气去细究的。五浊恶世,文化陵夷,道德崩溃,不能用太高标准去要求别人。我劝一个朋友不要小题大做时用了一个妙喻:小题大做的意思就是为一根鸡巴毛写一篇十万字的文章!
此乃戏言,但也是我心里话,为一根鸡巴毛而累着烦着,实在不值,大男人可玩好玩的东西多了,比如女人的长发、皇帝的脑袋之类,累些烦些也值!老孙生平推崇儒家文化并在生活和企业中积极实践之,企业事业思想理想都大了去了,却为区区鞋套而恼,何必呢?您为农民、为正义发雷霆之怒,我们都为您喝彩;而您为“鞋套事件”向李草根女士怒发冲冠,老枭就要为您喝倒彩了。呵呵。
我曾赠老孙以嵌名联曰:仁为安宅义正路,春回大地日当空。上联用“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之意,下句寄托美好的祝愿,明嵌大字,暗嵌午字。一位叫燕河的网络诗人写了副对联,把儒家的处世交友之道概括得极好:子绝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我;吾惟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我借花献佛转送给大午兄吧。
我与大午份属同道,与李草根女士则素昧平生。这位女士似乎属于老枭生平讨厌的那种都市女老板一类人物。但我是帮理不帮亲。老枭本质上是一个疏狂放荡不拘小节的人,今发现老孙那么认真严肃,心下不免有些惴惴(我斥老江训小胡可从来没有惴惴过,呵呵),可是惴惴归惴惴,话还是要说的,若有得罪,幸勿深责(想必大午也不舍得失去我这个又直又谅又多闻的益友吧,呵呵)。欢迎大午兄和广大网友指正。
东海一枭2005-12-3
附言:如果“鞋套事件”没有公开化,我自当为大午“讳”,私下里提醒。现既已上网沸沸扬扬,大午又主张就此事展开讨论,我乃小文提供拙见参加讨论。但此文发出前,出于对朋友的尊重和对友情的珍惜,我仍电邮给大午看了,“慷慨”表示,如有不同意见,我可酌情适当修正或“留中不发”。大午兄来电支持我发。他有他的说法和道理,认为这事还是值得争一争的。他说他生平所受侮辱和误解多了,原无所谓,但与李女士之间的事件,并非个人意气之争,而应看作一种文化层面上对丑恶的挑战和扫荡(大意)。
老枭曰:这才是一个大人、大丈夫和思想者的胸襟心度。或许,在一个政治忌讳重重的密封的环境里,这也不许议那也不能论,谈谈“鞋套事件”也不坏;看不到自由的言论自由的选举,那就请看孙大午董事长向一只小小塑料袋宣战吧。那些资产阶级富贵人家确是越来越面目可憎了,从文化上修理一下他们,修理一下他们丑陋的“文明习惯”以及“鞋套文化”,未尝不是一件快事!
小通知:震旦网http://zhendanwang.com/日前被封,大陆网友需要通过动态网或其它代理才能访问。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82588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