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曾慧燕<胡锦涛为胡耀邦正名,耐人寻味>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曾慧燕<胡锦涛为胡耀邦正名,耐人寻味>
武汉蒋品超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曾慧燕<胡锦涛为胡耀邦正名,耐人寻味>
(380 reads)
时间:
2005-11-22 周二, 下午5:06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胡锦涛为胡耀邦正名,耐人寻味/曾慧燕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china/2005/11/200511221546.shtml
「活在人心便永生」
作者:曾慧燕
今年 11 月 20 日是中共已故總書記胡耀邦的 90 歲誕辰,在他鬱鬱而終 16 年多後,中共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力排眾議,決定為他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胡錦濤為胡耀邦正名」的消息一時甚囂塵上,其幕後玄機耐人尋味。 (博讯 boxun.com)
胡耀邦在中國大陸的政治地位特殊,他曾試圖推動中國的政治改革,但在 1987 年 1 月被迫下台;他的名字與 1989 年「六四」事件密不可分,當年 4 月他逝世,成為引爆八九民運的導火線,民眾自發的大規模悼念活動,導致「六四」血案發生。因此,胡耀邦也像趙紫陽一樣,與六四事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而六四迄今仍是中共的禁忌,紀念胡耀邦在中國也是禁忌。際此非常時刻,胡錦濤打破常規力主紀念胡耀邦,這將成為中共的一件政治大事,海內外對此有各種揣測和不同的政治解讀。
鄧小平砍掉自己左右手
胡耀邦除了與「六四」有關,他的命運與「八六學潮」也緊密相連。1986 年底,中國十多個省市爆發了如火如荼的大學生示威遊行活動,主要口號是「爭民主,要自由」。學潮發祥於合肥;西延武漢、昆明;東連南京、上海;北上濟南、天津;南下杭州、蘇州、深圳及廣州;終止於北京,前後歷時逾月。這次「八六學潮」,被視為是「八九民運」的前奏,結果導致方勵之、劉賓雁及王若望三位被鄧小平指為資產階級自由化的「頭面人物」開除出黨,接著胡耀邦被迫下台,中國政局大逆轉。
1989 年 4 月 15 日,遭罷黜兩年多的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卒逝,民眾自發悼念這位開明的領導人。由於當局冷漠無情,引起民眾不滿,從「悼念胡耀邦」逐漸演變到「反腐敗、爭民主、要民主」,波瀾壯闊的八九民運由此而起,北京當局血腥鎮壓,釀成六四悲劇。自那以後,胡耀邦的名字從大陸媒體基本消失,就拿半官方的中國新聞社(簡稱中新社)來說,其資料庫居然搜索不到任何一項胡耀邦的資料。一個堂堂的中共總書記,就這樣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過,儘管中共官方十多年來一直封殺胡耀邦,但人民沒有忘記他。胡耀邦在大陸人民的心目中,是一位心繫民眾、清正廉潔的共產黨領導人。他在清算文革、平反冤假錯案、推動思想解放、主持經濟及政治改革、向西方國家開放、抵制保守勢力和保護開明人士等方面,起過主要作用,由此開創了中國的改革時代;他在改革開放中主導「真理標準」的討論,把毛澤東從神臺上拉下來;他抵制「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贏得了民心。
文革十年浩劫,中共對億萬人民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在民眾普遍對中共離心離德、深惡痛絕的情況下,胡耀邦以無比勇氣撥亂反正,在一定程度來說,他是挽救瀕將滅亡的中國共產黨的功臣。「沒有胡耀邦,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共產黨」。
可是,胡耀邦雖然貴為代表最高權力的中共總書記,卻一直處在「兒皇帝」的尷尬地位,最後因觸怒「太上皇」鄧小平而下台。曾幾何時,當年鄧小平發出的豪言壯語:「天塌下來,有胡(耀邦)、趙(紫陽)頂著!」俱往矣!
胡耀邦和趙紫陽曾為鄧小平的左右手,被認為是中共體制內最開明和務實的領袖。在八○年代的「胡趙體制」下,兩人執行鄧小平的政策,贏得好評。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鄧小平砍了自己的左手胡耀邦,又砍了自己的右手趙紫陽,一手製造了胡、趙冤案。
胡耀邦逝世後,他的家人沒有讓他進八寶山革命公墓,而是讓他在江西共青城安息。據 11 月號的香港《前哨》雜誌報導,這些年來,每到清明節及胡耀邦忌日,他的墓地成了一片花海。前些年,當局怕人多出事,不斷移走花圈及阻止人們前往掃墓,人們就跟當局玩捉迷藏,不讓清明及忌日掃墓,就提前或推遲才去。這使當局認識到,人民心中有把尺,忘不了含冤而終的胡耀邦。何況當年連坦克機槍都阻止不了悼念胡耀邦,不如由官方主導隆重紀念,化主動為被動。
在胡耀邦被「冷凍」超過 16 年之後,他當年一手提攜的胡錦濤終於展現人性,對他「解凍」並準備隆重紀念。自從 9 月上旬傳出胡錦濤批准舉行胡耀邦 90 冥誕的消息後,社會反應強烈,各方對此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此舉是為了肯定胡耀邦的貢獻,達到化解民怨、緩和國際壓力及改善國際形象的目的,並爭取知識分子及黨內開明派的支持。
有人認為胡錦濤是為了借悼念胡耀邦作秀,增加自己的政治資源,繼續鞏固當前中共的極權統治,維護穩定。有人視此為胡錦濤希望有所作為的信號及要進行政治改革的前兆。胡耀邦想把中國引向民主的康莊大道,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外界希望胡錦濤藉此次紀念胡耀邦為契機,開創政治體制改革,使中國走上長治久安的道路。
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最重要的問題,仍然是中共走向的問題,人事安排還在其次。中共在經濟崛起的同時,會否邁出政治改革的步伐,令人關注。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共決定大規模公開紀念胡耀邦,具有重要的指標作用。中共在紀念胡耀邦後,會否進一步為胡耀邦恢復名譽,如何避免敏感的六四問題等,將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首次高調盛讚胡耀邦
據華盛頓郵報 10 月 9 日報導,胡錦濤決定舉行胡耀邦誕辰 90 周年紀念座談會,打破了六四天安門事件以來的禁忌,被認為是胡錦濤向改革派示好,以鞏固領導權力基礎。這篇出自華郵駐北京記者的報導,引述內幕消息人士的話指出,紀念胡耀邦活動,對於中國改革派人士而言,雖然是一小步,但卻是重要的一步。
儘管外界對中共紀念胡耀邦的動機眾說紛紜,但大多認同紀念胡耀邦政治意義重大的說法。畢竟這是六四事件發生 16 年來,北京官方首次公開舉辦紀念胡耀邦的活動,見微知著。
在中共準備紀念胡耀邦前夕,中共國家發改委主管的《中國改革》雜誌,在 11 月初發表特稿《活在人心便永生》,以近年罕見的高調盛讚胡耀邦對大陸改革開放的三大功績:平反冤假錯案,理順社會關係;大力提倡思想解放,為改革開放掃清道路;秉性剛直、行動果敢、不遺餘力的改革先鋒。
胡耀邦當年是在鄧小平等元老的壓力下被迫辭職,此後當局一直避免公開提胡耀邦及其功績。有大陸半官方背景的中通社,在轉發這篇文章時發出了弦外之音。文章指出,胡耀邦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以超人的膽識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力昭雪過去如山的冤案,抱著「我們不下油鍋,誰下油鍋?」的決心,義無反顧地開展平反工作,對大陸改革開放的啟動居功甚偉。
文章列舉胡耀邦擔任中央組織部部長時,克服重重困難平反冤假錯案,包括老幹部平反,「右派」平反,「地、富、反、壞、右」的平反、歷次政治運動受害者的平反,以及對劉少奇冤案的平反等。
文章盛讚胡耀邦對平反出力最大,最有膽識,態度最堅決,斷案最公正;並稱當時如果不躍過這一步,改革開放就無從談起。
此文同時指出,胡耀邦以副校長職務主持中央黨校工作時,首先響應鄧小平的提法,打破「兩個凡是」。中央黨校刊物《理論動態》曾發表一系列文章,引發一場重新確立正確的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在突破思想禁區,更新觀念,為改革開放清除障礙上,胡耀邦有巨大的貢獻,「可說是勇往直前、成績卓著的改革開放先鋒」。
文章表示,在農村改革問題上,胡耀邦是繼鄧小平之後,較早旗幟鮮明地支持安徽、四川等地農民自發創造改革的中央領導之一。在城市改革中,胡耀邦也是繼鄧小平後,最早主張為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正名的領導人之一。他提出的「特事特辦、新事新辦、立場不變、方法全新」,是經濟特區從事改革試驗和創造性工作的指導思想。文章同時稱讚胡耀邦特別注重黨風廉政建設,「自己更是率先垂範,兩袖清風,一身正氣」。
這是自胡耀邦逝世以來,大陸官方媒體首度公開肯定胡的功績,而胡是改革開放的重要功臣,選擇「對口」的《中國改革》雜誌為他歌功頌德,最恰當不過。
在這之前,大陸報刊已開始陸續出現紀念胡耀邦的文章。較早的一篇,是由胡耀邦生前身邊工作人員張成海撰寫,在《黨史博覽》月刊第七期發表,其中不少內容鮮為人知,包括胡耀邦以前未患心臟病,因1989 年春節到湖南,感冒導致心臟病發。本來病情已穩定,出事當天卻非要自行下地到廁所,引發左胸血管大面積破裂不治去世。
由於中共政治長期缺乏透明度,自從今年 9 月香港《動向》雜誌率先披露胡錦濤有意為胡耀邦正名後,消息滿天飛。路透發自北京的報導指出,為免大型悼念胡耀邦活動引起社會動盪,中共黨內建議壓縮活動規模,將原本在胡耀邦 90 歲冥誕當日舉行的二千人紀念大會,改為提前兩日舉行三百人研討會,讓胡錦濤可以用出席 APEC 會議為藉口,避免出席紀念活動,改由總理溫家寶出席。
在 18 日之前,不少人對此消息存疑。事緣既然胡錦濤當初力排眾議力主紀念胡耀邦,現在為何卻要「臨陣退縮」?內情啟人疑竇。
路透引述大陸知情學者的解讀說,此舉乃因中共黨內強硬派擔心,政治開放之風一吹,可能會引起大陸民眾廣泛示威,觸發類似中亞國家的「顏色革命」。
不過,政治評論家孟玄指出,懂得中國政治微妙和敏感的觀察家們,都非常重視 11 月 18 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胡耀邦 90 冥誕紀念會。這個活動完全是由於胡錦濤堅持,才能排除萬難舉辦。如果胡錦濤人在北京,就沒有理由不出席。為了給他不出席的藉口,只好提前兩天舉辦。可見紀念胡耀邦的政治敏感和象徵意義,中共中央對此極度審慎很有道理。因為紀念胡耀邦不可能不觸及自由開放精神、政治改革的必要、六四的重新評價,以及共產黨專制意識形態的基本矛盾。
孟玄認為,胡錦濤堅持紀念胡耀邦是值得讚揚的。不論胡錦濤出於什麼私人動機,他以紀念胡耀邦是了不起的共產黨員的方式,發出一些信號,至少讓人知道「公道自在人心」。何況中共若再拖延政治改革就會更加被動,高規格悼念胡耀邦是爭取主動的一著好招。
「二胡的秘密」
11 月 11 日出版的香港《亞洲周刊》,則以封面文章《二胡的秘密》,報導胡錦濤力排眾議紀念胡耀邦的內情。報導特別提到,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重視胡耀邦的政治遺言,包括政治民主化問題。報導指出,胡錦濤力主隆重紀念胡耀邦,要還胡耀邦「無私無畏改革家」的清白。該文指出,中共政治局常委會曾開會討論紀念胡耀邦一事,黃菊、羅幹、李長春提出「紀念胡耀邦,六四怎麼辦」的問題;溫家寶提出「趙紫陽怎麼辦」的問題;但胡錦濤追問他們個人對胡耀邦的意見,四人都表示沒意見。
胡錦濤說,趙紫陽剛去世,可以放一放,胡耀邦已去世 16 年。九位政治局常委最後都在文件上署名,同意紀念胡耀邦。
《亞洲周刊》說,長期追隨前總書記江澤民的曾慶紅,在紀念胡耀邦的問題上,全力支持胡錦濤。有關的中央文件特別提出,「根據胡錦濤、曾慶紅的指示,中央決定在胡耀邦誕辰 90 周年之際,進行紀念活動」。
事實上,最早報導中共政治局常委在紀念胡耀邦問題上有不同意見的是 10 月號的香港《開放》雜誌。《開放》引述消息透露,胡錦濤將紀念胡耀邦的活動的方案提交政治局常委討論時,發生尖銳鬥爭,九名常委中四人表示反對,他們是黃菊、李長春、羅幹,以及曾在胡耀邦手下工作過的溫家寶。他們反對的理由是:「紀念胡耀邦,六四怎麼辦?趙紫陽怎麼辦?」雖然四人表述各不同,但結論是一樣的。
胡錦濤說:「你們先不要說六四、趙紫陽,你們先說說你們個人對胡耀邦同志的意見。」黃、李、羅三人先後說:「我們和胡耀邦同志沒什麼接觸,沒什麼意見。」胡錦濤說:「那既然沒意見,就應該搞。」不過,溫家寶仍堅持說,「趙紫陽怎麼辦?」胡錦濤說:「胡耀邦同志已經去世 16 年,趙紫陽剛去世,可放一放,以後再說。」
胡錦濤準備紀念胡耀邦,溫家寶提出異議,並非溫家寶不念舊情,而是顧慮下一步平反六四和趙紫陽的問題。
《開放》總編輯金鐘指出,北京高層在紀念胡耀邦的問題上有不同意見。胡耀邦代表團派,對胡錦濤來說,他想利用這個活動來加強他做為團派領袖的地位,因為胡耀邦是團派的祖師爺,但不能據此說溫家寶是趙紫陽這一派的,溫家寶可能擔心紀念胡耀邦,會引起對趙紫陽歷史定位的爭論。
儘管消息來源說法不一,中共高層仍然安排以較高的政治規格來紀念胡耀邦。主要活動有官方和民間兩類,官式活動是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胡耀邦同志 90 誕辰座談會」,中共主要領導人都將會出席。民間紀念則在其出生地湖南瀏陽和安息地江西德安共青城舉行系列活動,另外一些胡耀邦工作過的地方,也可能舉辦相關紀念活動。
另據香港媒體報導,位於湖南瀏陽中和鎮的胡耀邦故居,將興建面積達 15 萬平方公尺的「胡耀邦紀念公園」,包括紀念廣場、胡耀邦塑像等,其中胡耀邦生前事蹟陳列館也正加緊施工,預定 11 月下旬對外開放。而胡耀邦故居經整修後,不久前已重新開放,並可能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升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海外,為了紀念胡耀邦,前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列主義研究所所長蘇紹智、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所長陳一諮及前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生平研究小組組長高文謙三人發起出版紀念文集《人民心中的胡耀邦》,以及 19 日在紐約法拉盛舉行相關研討會活動。蘇紹智指出,他們當初發起紀念活動時,並不知道中共當局也打破禁忌隆重紀念胡耀邦,純屬巧合。
陳一諮指出,胡耀邦主持「實踐標準」的討論,打破了對毛澤東「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主持平反了三百萬件以上冤假錯案,為中國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但他本人卻受到不公正對待,被以「縱容資產階級自由化」的罪名,罷黜了總書記職務,抑鬱而終,引發了聲勢浩大的八九民運,最後以六四血腥鎮壓收場,歷史的傷口至今未能癒合。
陳一諮認為,胡錦濤紀念胡耀邦是為了緩和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同時由於面對國內外越來越沉重的政改壓力和腐敗問題,不得不借胡耀邦的英名及清廉形象來挽救自己的困境。在海內外紛紛評論胡錦濤收緊言論尺度,打壓新聞自由的時候,胡錦濤決定紀念胡耀邦,目的是讓國際社會和大陸民間,對中共的政治改革再度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和期待,從而冷卻各種社會矛盾,減緩來自國內外要求政治改革的壓力。
中共高層決定紀念胡耀邦,顯然事非尋常,首先是突破常規。根據中共以往慣例,大多是在已故中共主要領導人誕辰一百周年才舉辦紀念活動,包括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都不例外,唯有胡耀邦卻是90 周年紀念。
其次胡耀邦是因「犯有嚴重錯誤」被迫辭職,在他下台及辭世的十多年裡,胡耀邦的名字在大陸出版物上消失,現在突然高規格為他舉辦紀念活動,被外界解讀為翻案、正名的潛台詞。
再者,胡耀邦逝世與一段不可抹殺的歷史有關。他的下台,肇因是「八六學潮」和中共反資產階級自由化;他的逝世,引發八九民運和六四事件。現在不管中共紀念胡耀邦是出於什麼動機,當然不能不讓人聯想到這段歷史而引發各種猜測。
分析家們普遍認為,中共目前在面臨許多困擾的情勢下,紀念胡耀邦並不意味中共要改變對「六四」鎮壓的定性。因中共堅持認為,當年的鎮壓是維持中國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迫不得已的行動。
香港《動向》雜誌主編張偉國表示,中南海的政治腐敗已病入膏肓,大陸社會形勢日益嚴峻,矛盾衝突星火遍地。胡錦濤今年最後的一個大動作是隆重紀念胡耀邦 90 冥誕,其要旨就是轉移危機,推卸責任。有人認為他是為了藉胡耀邦的光環,拉攏民心,修補形象;也有人認為他其實想把「團派」的政治利益合法化,在 17 大上擴大自己的班底,鞏固權力基礎。但種種跡象顯示,胡錦濤目前每一步棋都只走半步,成為「摸著石頭過河」的執政方式。張偉國認為,今日中國最需要向胡耀邦學習的不是別人,恰恰是胡錦濤本人。現在他既不是為胡耀邦平反,又不是身體力行向胡耀邦學習,醉翁之意顯而易見。
有人認為,胡錦濤力主紀念胡耀邦,是要謝其知遇提攜之恩。當年胡錦濤獲得胡耀邦的提拔,得以繼承共青團的龐大政治資產。在一定程度上,沒有當年的胡耀邦,就沒有今天的胡錦濤。
熟悉大陸政情的人都知道,胡錦濤受過胡耀邦的提攜。1980 年,胡錦濤被甘肅省前省長李登瀛由建委副處長,破格提拔為甘肅省建委副主任。翌年 9 月,胡錦濤在中央黨校青幹班學習班學習時,與胡耀邦兒子、時任中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的胡德平同學。
有天晚上,胡德平帶胡錦濤回到位於北京富強胡同六號的家,拜訪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老胡和小胡進行了融洽的長談。胡錦濤謙恭有禮,談吐得體,給熱情爽朗的胡耀邦留下深刻印象,兩人建立了緊密聯繫。胡耀邦成了繼李登瀛之後胡錦濤的第二名伯樂,非常賞識胡錦濤,使他在仕途之路青雲直上。
胡耀邦提拔胡錦濤正式出任團中央第一書記後,短短兩年,連升三級,由副廳級升為正部級,這一切,都拜胡耀邦的知遇之恩。此後,他一直受胡耀邦重用。
胡錦濤另有所圖?
美國西東大學教授楊力宇認為,將紀念胡耀邦視為胡錦濤的知恩圖報,未免太小看了胡錦濤,他認為胡錦濤另有所圖。
楊力宇指出,中共決定紀念胡耀邦,同時出版胡耀邦的傳記,有意肯定胡的貢獻,政治意義重大。至於是否顯示中共有意重評六四及為趙紫陽平反,值得觀察。紀念胡耀邦,要從三方面看問題,一要看動機,二要看後果,三要看政治意義。
楊力宇指出,從動機來看,由於胡耀邦形象開明、主張政改、愛護民眾及青年學子,胡錦濤此舉顯然是為了爭取知識分子及黨內開明派的支持,化解民怨,緩和國際壓力及改善國際形象。
他說,事實證明,中國大陸要繼續發展,不改革不行,改革沒有民眾的支持也不行,而改革必須雙管齊下,即經濟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並舉。胡耀邦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倡導者之一,以紀念形式為胡耀邦正名是高招,大陸民眾對胡耀邦有特殊感情,通過悼胡可以喚起人們的政治共鳴。如果當局引導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轉化為政治向心力。
他指出,胡錦濤提出紀念胡耀邦,說明他的膽識魄力和大位已穩,希望利用紀念胡耀邦為契機,開創新局。此舉牽一髮而動全身,雖然目前平反六四時機還未成熟,但已邁出重要一步。
他指出,今天的中共,絕不是鐵板一塊,既有強硬派,也有溫和派和理性派。自胡錦濤、溫家寶上台後,各方對「胡溫新政」寄予厚望。胡錦濤三年經營有成,已經坐穩江山,政權穩固。這從最近一連串大動作可見一斑,包括針對台灣問題,化被動為主動,邀請島內三反對黨領袖連戰、宋楚瑜及郁慕明訪問大陸,並開放台灣水果零關稅登陸,同意台灣民航機飛越大陸領空,建立台灣學生的獎學基金,批准台灣學生與大陸學生繳付同等學雜費用及台灣學生畢業後在大陸就業。另外,北京還宣布送台灣一對熊貓,建立台商融資基金,協助台商創業及拓展業務等,這一連串攻勢展現了中共的靈活性,使台灣難以招架,陷於被動。
與此同時,北京當局改變過去對香港民主派的敵視,開始跟他們對話,並邀請包括民主派在內的香港立法會全體議員,於 9 月 25 日至26 日訪問廣東,與中共官員展開交流及對話。
9 月初,胡錦濤在北京舉行的第 22 屆世界法律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表示中國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保證公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溫家寶與英國首相布萊爾在北京會談時也指出,中國將於數年內從村長選舉擴大至鄉鎮長直選。而鄉鎮長選舉是大陸基層民主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值得關注。
楊力宇強調,中共已在全國甚多地區實行村長選舉,現又改革村委選舉。雖然距離真正民主化仍有漫長道路,但已邁出可喜一步。
他續稱,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10 月 19 日發表《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這是中共首次發表關於民主政治建設的白皮書,白皮書闡述民主建設的產生及發展成果,令人深思。
楊力宇 1985 年應中國社會科學院邀請赴大陸學術交流,有關方面安排他與胡耀邦會晤。楊力宇對胡耀邦的印象是坦率、隨和及真誠,沒有一般中共官員的圓滑。他非常惋惜胡耀邦在中共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中下台。
楊力宇指出,自胡溫上台後,各方寄以厚望,並以「胡溫新政」期許。胡上任不久,即針對各種棘手問題,改變江澤民的因應政策,展現強勢作為,似有全面出擊之勢。而北京從經改循序漸進地走向政改,政治開放及政治現代化的時機已經來到。但現在看來,胡溫新政對國內外強烈要求平反六四的呼籲仍然無動於衷,而且從胡錦濤登上大位以來的表現,仍然看不出為六四平反的跡象。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中國研究和亞太關係講座教授吳國光說,胡錦濤要紀念胡耀邦,可能引起一個預期效果,就是說中共會否在一個適當時候執行胡耀邦的政治遺產,這才是真正檢驗當局是不是真心紀念胡耀邦,以及是否追求胡耀邦路線的試金石。平反冤假錯案是胡耀邦做的非常有魄力的一件事情,包括毛澤東拍板的案子他都平反了。六四是鄧小平定性的,胡錦濤他們敢不敢平反呢?這就是檢驗的試金石,吳國光對此比較悲觀,覺得當局目前對六四的定性不會有任何變化。
楊力宇指出,為了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國際形象及緩和知識分子的反感,中共應展開與海內外民運人士的對話,以對話代替對抗,這已是大勢所趨。由於胡溫並未參與六四鎮壓及罷黜趙紫陽,沒有背負六四包袱,應務實面對,重新檢討六四,掌握歷史契機,領導中國從經改走向政改及政治開放,逐步邁向政治現代化,為中國民主化帶來希望。屆時歷史將會肯定胡錦濤,其地位甚至可能在鄧小平之上。
(原載北美世界日報《世界周刊》2005/11/20,本文略有修改)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神经病!胡如果活着,照样把台湾人和民碰们干得一楞一楞的。痴迷捧一杀二乃小鸡肚肠。
--
昭昭若昏
- (0 Byte) 2005-11-22 周二, 下午7:59
(157 reads)
此文观点与本人<祭胡打江,提振团派,建立唯一核心>基本一致。我觉得打江
--
武汉蒋品超
- (8 Byte) 2005-11-22 周二, 下午5:10
(185 reads)
村妇之见!
--
昭昭若昏
- (0 Byte) 2005-11-22 周二, 下午8:00
(161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87273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