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从“唯物辩证法”变成全民思维方式看国人的普遍智力盲区(二)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从“唯物辩证法”变成全民思维方式看国人的普遍智力盲区(二)
芦笛
二、毛泽东自己的批判
小芦当年毕竟年幼无知,不知道提出那些问题本身,就已经驳倒了辩证法。
共产党人狂妄地认为自己掌握了客观规律、代表了历史潮流的“理论依据”,就是这“辩证唯物主义”。据说,社会科学总结的是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自然科学则总结了自然界客观规律,两者都有适用范围的局限性,而唯物辩证法则总结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都必须遵循的“总规律”。宇宙间所有的活动,不管是人类活动还是自然运动(事),统统都遵循这规律。类似地,宇宙间以所有形式存在的物质(物)也都遵循它。论普适性,它比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都结棍,乃是世上最普遍的归纳。
既然如此,只要证明有一事或一物不符合您这规律,您那归纳便立刻轰毁,变得一钱不值了。您如果敢冒充科学家,只怕得明确界定它只适用于哪些事物,不适用于哪些事物吧?如果您没见过洋猪,说“所有的猪都是黑的”,当然未足深责。不过,在我让您见识了洋猪后,您起码得把原命题改为“所有的中国猪都是黑的”吧?
可惜,就连修改“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两大规律,说明它们只在什么条件下成立,或只适用于哪些范围,都是不可能的,不信您自己试试看。这工作我早在当知青时就尝试过了,“对立统一规律”还能应用在某些特定领域之内,“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就根本没辙。那俩“规律”的共同缺陷是关键概念混乱模糊至极,以致你根本无法确定“否定”、“质变”是怎么回事。
另一个致命缺陷是它们完全是以偏概全的胡乱归纳,支撑整个理论的“论据”不是系统研究所得的实验证据,而是从不同领域里刻意挑选来的牵强个例。这就决定了它们没有什么具体适用范围,无法拿去解释某类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遑论所用它来指导预测发现未知现象。
如果这种“理论”在科学讨论会上提出,只会引起与会者的槽牙集体紧急脱落。但奇怪的是,在毛时代的中国,“量变引起质变”简直成了民间用语,居然也就没人想到去弄明白那是什么意思,更没想到去验证一下了。
艾思奇那破书我是在中学时代看的,后来再没碰过。上大学时,它乃是政治教科书,我彻底逃学,一堂都没去上,期末考试还得了94分,为全班第二。考前我留心观察了一下,同学们无不念念有词,潜心背诵那些屁话。大众居然就只满足于那些削足适履的“经典论证”,却不会用学得的专业知识,自己去验证一下那些“普遍规律”,当下就让我慨叹,咱们从孔夫子那儿传下来的鹦鹉传统当真是牢不可破。
据我所知,所有中国人中,除了小芦之外,只有伟大领袖毛主席敢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他在内部讲话中说:“什么否定之否定?我看根本没有。量变质变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质量方面的互相转化。我看辩证法就一个规律,那就是对立统一规律。”
他老人家当然没人敢指责“钻牛角尖”,不过正因为如此,也就无人敢指出他强加于人的“不证而论”:一句“我看根本没有”就一槌定音,完全是霸王气度,跟马悲鸣的文风毫无二致。
说句题外话:直到今日,大众仍不明白“文革大批判”是怎么回事,以为只要口气大,批判的对象大,涉及的话题大,得出惊人的结论,便是“文革大批判”。阿随就多次根据这一点指责我是“文革大批判”,这无知妄说居然也有人随声附和。
大众不知道,是不是文革大批判,第一不在乎你的口气,第二不在乎你的批判对象,第三不在乎你的话题,第四不在乎你是否得出惊世骇俗的结论,关键要看你是否对中心论题作了严谨论证。如果老芦的文字不是基于颠扑不破的事实论据并作了点水不漏的论证,那“毛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治国白痴”论何以至今无人能驳倒?论口气或是指责的尖锐,谁敢跟枭爷比?为何他不会引起一阵又一阵的“芦旋风”?
当然,马悲鸣也常常引起马旋风,可惜那多半是“强奸是作爱”之类的搞笑,常常不待我出手,就让人撕得一丝不挂了,芦某有过这种遭遇么?Name but one。
三、道家的“辩证法”
毛根本不懂正宗马列,毛泽东思想乃是传统中国学问加以马列词语包装。所以,要明白毛的辩证法,先得知道点道家哲学。
当今的爱国者们,无论亲共还是倒共,都颇有些人喜欢死吹老子那原始人,以为他老人家是什么集古往今来人类智慧于一身的超人(注:我这儿用的“原始人”,不是说老子真是原始社会中的人,而是说相对于现代人来说,他的知识水平极度原始,根本不配指导现代人)。
他们不知道,在老子那个时代,生产力极度低下,毫无自然科学,技术水平也极度低下,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认识必然只能在肤浅的感性层次。老子之所以让大众以为了不起,无非是因为他使用的原始汉语非常模糊含混,理解的弹性极大,随便你往里头填什么都没问题,于是老子便成了个任后人肆意强奸的老婊子(Excuse my language,不过这是拿破仑大骂神圣罗马帝国的话)罢了。最有名的例子,便是邓拓硬要说“道冲”乃是“原子旋风”,而远志明一口咬死“夷、希、微”便是《圣经》里的“耶和华”。
老子便是原始“辩证法”的始作俑者。原始人认识大自然,乃是通过比较。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其实应该是“没有比较就没有抽象”。通过比较不同个体,人类便初步总结出了物体的性质,诸如“高低”、“大小”、“多少”、“强弱”、“冷暖”、“明暗”、“雌雄”等概念,用以粗略地定性描述事物。这过程在逻辑学上称为“抽象”,因为总结出来的性质不再附着于某个具体观察对象,而是具有了普遍性。
这种原始抽象,乃是人类认识外界的初级阶段,也就是老庄相对主义来源。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那意思是说,“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这些性质,都是比较出来的,离开一方,也就无所谓另一方了。此乃连今日学童都该明白的常识。
除此之外,老子还注意到一些简单现象,通过以自然现象简单类推,或干脆不证而论,武断强加于人(这是他布道的最常见方式,古人根本不兴论证,和老毛、老马一样),归纳出了几个很成问题的“规律”,诸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就是所谓“物极必反”的道理,后来成了老毛最爱用的“走向反面”。
对此,最有名的“例证”便是《淮南子》上“塞翁失马”的典故:居住在塞上的老头家里跑掉了一匹马,邻居都向他表示同情,他说:“焉知非福?”没几天那逃走的马却带了一匹野马回来,邻居又向他道贺,他却说:“焉知非祸?”没几天他儿子去骑那野马摔了下来,摔断一条腿。这就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表现。
道家哲学最关键的概念就是“阴阳”。对此,老子说的并不多,就那么一句P话: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由此可见,所谓“阴阳”,最初的来源其实是阳光造成的明暗。老子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其实不过是孩子都能观察到的现象,那就是万物迎着太阳那面是光明的,背后那面则是黑暗的。
通过简单类推,上面列举的那些的那些相反属性,便给道家统统归结到了“阴阳”两大范畴中,凡是具有正面性质的都是阳,凡是具有负面性质的都是阴。以此解释宇宙,太阳当然是阳,月亮则是所谓“太阴”。这“阴阳”还推广到“雌雄”上去,甚至推广到了人体之中,由此形成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现代人一望即知,此乃原始人混乱不堪的思维:老子原来说的“阴”,本来指的是阴影,到了庄子,却给扩大到跟“雌雄”一类等价的玩意,所以他才借少知之口先问道:“四方之内,六合之里,万物之所生恶起?”,然后借大公调之口答曰:“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虽然这是庄子典型的答非所问,但也不难看出,他认为阴阳作为“气之大者”,乃是万物起源,如同生物交媾一般。
这种世界观在远古毫不稀罕,早期人类常用动物生殖来类推万物发生。例如古埃及神话就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交媾出来的,创世主乃是个男同志,因为没有伴侣,他只好用手淫方式,用嘴把精液喝下去,由此受孕,生出整个宇宙来。古埃及的神庙中常有该神以硕大无朋的阳具与自己的嘴交合的壮丽景象,因此被19世纪的西方埃及学者觉得不雅,在博物馆展出时,常将那话儿遮住。虽然现代人又重新恢复了那部分的展览,可到现在我也没听说,有谁把那原始神话当成什么可以指导现代人的高级理论。
最有趣的是,从老子那儿发源的“阴”的混乱概念,顶多只能解释为“阴影”,后来的道家却把月亮当成了“太阴”,难道月亮不发光么?又请问太阳和男人、太阴和女人究竟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竟然会属于同一范畴?这种蹩脚比喻,还不如辜鸿铭用茶壶比男人,茶杯比女人,起码后者还有个“授受灌注”的类似性在那里。
更何况属于“阴阳”的那些性质,其实不过是同一性质在不同数量级的表现罢了。我还记得上初二物理时,老师讲授最简单的热学,告诉大家,世上只有热量,没有“冷量”。他的原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所谓‘冷’,就是温度比较低”,听得我目瞪口呆,只觉得豁然开朗,顿开生面。
如果同志们获得了这点初中烂知识,立刻就可以看出归结于“阴阳”的许多性质,无非是比较出来的程度上的区别罢了,“大小”是物体在体积上的区别,“高低”是高度的区别,“多少”是数量区别,“强弱”是能量的区别,等等。只有日月和男女才是两种事物而不是某一属性的程度区别。把日月和男女这种不同事物和物体的属性混为一谈,其思维上的错乱也只有原始人才会闹出来,也只有现代中国人才会崇拜。前者未便深责,后者则是耻辱,只说明许多现代国人的智力知识水平还停留在远古。
【未完待续】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