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中国11个省份将取消户籍制度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中国11个省份将取消户籍制度   
曾参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中国11个省份将取消户籍制度 (425 reads)      时间: 2005-11-04 周五, 上午4:3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11个省份将取消户籍制度
2005年11月4日3:30:24(京港台时间)

编译报导/纽约时报11月2日称,中国政府计划在11个省份取消户籍制度,以缩小贫富差距和防止社会动乱;而南方日报则认为,尽管难度重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其实已经开始,并取得一定成就。


纽约时报指出,这11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将允许农村人口注册为城市居民,同时享有城市居民在房屋、教育、医疗保险及社会安全方面的福利。
如果执行顺利,这个项目将逐步瓦解毛泽东时代就开始实施的人口政策。户口制度对城乡人口的流动性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城乡居民在选择新的定居地之前必须向政府登记申请许可。

但实际上,这一系统已经在土崩瓦解。据估计,大约2亿农村人口已经离开原居住地迁徙至城镇地区工作或定居,但他们的社会公共福利仍然受诸多局限,不能享受城镇人口同等的待遇。

纽约时报指出,在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今天,城市人曾经享有的“社会主义福利”已大大缩水。现在,大多数人完全依靠自己来支付健康保险、房屋和学校的费用。

即便如此,户籍制度仍然是共产主义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基础设施,成为政府控制民众日常生活的象征。某些专家表示,它的取消将被视为人权史的一大进步。

“这是管理一个庞大国家过时的一种方式,而在市场经济社会,它的存在显然不合时宜。如果户籍制度确实将被取消,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秦晖说。

但秦同时表示,即使户籍制度消失,地方政府也将保留对人口的行政控制权。他们仍将对城镇人口的注册设置限制,从而防止城市贫民窟的急增。

“中国城市将成为居住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北京不会象新德里,甚至曼谷”,他说。

在过去的几年中,市场经济力量本身已经开始逐步瓦解这种对人口的控制。19世纪80年代初,深圳已经从农田崛起为中国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地区之一,将近1千万深圳居民并不在深圳出生;90年代中期,深圳开始采取“蓝卡”政策,允许符合标准的移民享受本地居民的同等待遇。

2002年中共16届代表大会上,中国政府宣布将取消户籍制度,并逐步在执行。

而2003年,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案件更引发全国性申讨户籍制度的反对浪潮,进一步促使政府对其户籍制度及移动人口管理条例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事件中的大学生孙志刚因为在被当作流动人口拘留后与警察发生口角而被殴打至死。

“在政府废除其原有的移动人口管理条例和遣返制度后,我们即意识道,户籍制度必定要完蛋,”国际人权组织中国人权的研究员贝克利(Nicolas Becquelin)说。“警察并没有人手和力量来执行户口制度。”

废除户口制度似乎与胡锦涛和温家宝的政治日程表是一致的。他们一直以来试图向民众展示,他们对在中国经济起飞中被落下没有富起来的人非常关心。中国的市场经济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同时也产生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社会鸿沟。在过去的几年中,农民和城市移民在中国各地掀起了反对政府贪污、土地挪用及环境恶化示威运动的高潮。

贝克利表示,长期而言,城市化将对中国行政管理构成巨大的挑战,而这一问题不可能交由市场来解决。

“我认为,我们将看到折衷的局面出现:大城市对人口仍然实施严格的控制,而中等城市的控制相对宽松,新兴的小城市则有更多自由空间”,他说。

被宣布将进行户籍改革的11个省份包括广东、福建和辽宁,而中国共有23个省份。中国官方媒体这篇文章指出,中国的警察机构公安局对这一改革持谨慎态度,并可能形成一定阻力。

各地户籍改革:百花齐放

但据据南方周末报导,中国各地户籍改革已经展开。2005年8月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户籍改革全面实施,市公安局户政处一位负责人通俗地解释说:「如果你没有钱--哪怕没有干个体所需要的资金,你的学历也成问题--你可能只受了几年义务教育,你也没有任何直系亲属在石家庄,最不济你打工满两年,也可以落户石家庄。哪怕你干的只是一份清洁工的工作。」

这样的改革力度,不仅在省会城市就是在全国也闻所未闻,以至公安部治安局户政处处长黄双全担心,户籍管理由限制过死走向完全放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于城乡、地区差距较大,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他强调两条基本的落户条件: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并解释说,「合法固定住所」是指「有产权的房子」。

据介绍,全国各省、直辖市包括北京市,都已开始进行户籍改革,只是力度大小不一样。黄双全评价说:「在好多客观原因没有解决之前,全国的进展还是可以的。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力度将会更大。」

目前,安徽是惟一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户籍改革的省份,已把小城镇户籍改革的做法引入城市,包括省会合肥。江苏、重庆、山东、四川、上海改革力度也比较大。

据透露,广东省正在酝酿一个大动作: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划分。对此,黄双全百感交集:「我们努力多年也没有突破的地方,广东省可能最近要突破。」

黄处长本人就来自广东农村,通过上大学取得城市户口,届时在户口登记上,广东省的公民将是平等的,他的哥哥姐姐也将摆脱农民的身份。

早在1998年7月,中国政府就为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1998)国发24号文第四条规定:「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凡在城市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者生活来源,已居住一定年限并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可准予在该城市落户。」

根据这条规定,在北京买了商品房,能拥有北京市户口吗?记者就此求证户政处,黄双全解释说,这一条只是指导意见,没有要求具体时间,也不是强制执行,要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综合承受能力,确定户口迁移的总体规模。记者问,预计北京何时能实现户口自由迁移?黄双全说,北京的难度更大,直辖市的人口规模规划必须经中央政府批准,北京1999年就已突破了2010年的人口规划,一段时期内只能限制。

与城市相比,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动作显得整齐划一:到2001年10月1日之前,全国所有的镇和县级市市区,将取消「农转非」指标;把蓝印户口、地方城镇居民户口、自理口粮户口等,统一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与「原住户」一致;凡在当地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本人及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均可自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并自愿保留其承包的土地经营权。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087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