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水木社区令鬼偷笑:巴老辞世风波起,江湖再现格杀令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水木社区令鬼偷笑:巴老辞世风波起,江湖再现格杀令
曾参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ZT水木社区令鬼偷笑:巴老辞世风波起,江湖再现格杀令
(269 reads)
时间:
2005-10-21 周五, 上午10:52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巴老辞世的消息,最先从网上流传开来。一世尊荣,终归尘土,百年恩怨,
化为烟尘。权力文化的最后一个象征轰然塌倒,令人不胜扼腕叹息。
于此时,一道格杀令悄然隐现文坛,刀光森寒,杀气逼人。其刀锋所指,目
标俨然:
有敢言巴老生平所讳者:砸饭碗,丢工作,从此不得进入文化市场谋食,此
其一。
有敢冒犯此禁令者:各平面媒体永久封杀,剥夺其纸质图书的出版权力,任
其流亡于网络之上,自生自灭,此其二。
令人惊讶的是,在这道森冷逼人的格杀令之中,使用了一个老网虫最为熟稔
的词:“月经贴”,违反此禁令者终将流落于网上,只能发一些“月经贴”,此
一词语的使用令人无不瞠目,方知网络也已尽入其毂中矣。
这一道杀气腾腾的密杀禁令,令人不由得想起二十年前的北京城文化权力大
角逐,正是那一场战役奠定了巴金今天的地位。一代巨匠,久历尘霜,从上世纪
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场,到延安的整风运动,从三十年的文革浩劫,再尽享二十年
的花花江山,巴老这一生的争斗杀伐,处处隐现着一个女人的身影。
那是一个大家同样熟悉的女人——女作家丁铃。
丁铃,这是一个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熟悉的也包括她的作品。但是
,无论你在任何地方,包括网络搜索,你都找不到她的简历。
一个人就这样慢慢在你眼前消失,于你我的不知不觉之中,她只剩下最后一
个名字。
尽管她被权力的力量剥蚀得只剩下一个名字,但是她依然存在。一如二十年
前她从被流放的北大荒回到北京,当时她穿一件土黄色的布褂子,身材浮肿,脚
上的布鞋蒙着一层厚厚的尘土,那双剁了十年猪菜的手拘谨的绞在一起,低垂着
头,为自己的肮脏与土气弄脏了那气派森严的办公室而羞愧,不敢抬头看坐在她
对面的周扬一眼。
周扬,这位曾在十里洋场与鲁迅、冯雪峰等人共同筹划成立左联,并最终目
睹鲁迅临阵反水,将矛头对准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的经历,在中国的文坛他掌握
着令人生畏的权力。事实上,他的一生都是在权力的角逐与拼杀之中渡过的。旌
帜如血,战鼓如火,那尘封的往事浮现在他的眼前,此时他眼中的丁铃,会是一
个什么样子的女人?
是那个以才名惊艳大江南北,于十里洋场引来无数倾羡的丁铃?是那个在延
安背信弃义,以泼妇骂街的方式反戈一击,终至王实味名败身死的丁铃?是哪个
曾与沈从文出双入对,最终却劳燕分飞的丁铃?还是哪个最终与冯雪峰不弃不舍
并累至流放的丁铃?
不,这些都不是,在周扬的眼里,他最需要的是战士!
战士丁铃就这样归队了,不久,《中国》:一本为目前的中国人所从未听闻
的杂志创刊了,这本作品质量极高的杂志从一出场,就带着凛凛杀气,目标径取
时在中国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收获》。而那个在文坛上流传日久的“两只锦鸡
相互标榜”的故事,正是这一场战役的先声。
众所周知,《收获》为巴金复出之后的自留地,执掌这本杂志的正是巴金的
亲生爱女,这一封建世袭的管理模式遭致了文坛众多的抨击,但始终无损于巴老
的丝毫。及至丁铃复出,推出《中国》杂志,局势顿时为之扭转。
其时也,一场对巴老的围杀自高层促动,高天滚滚,杀机凛凛,遥向以巴老
所执掌的金家帮逼来。这一场宿怨积淤日久,其源头直可溯到旧中国的上海滩,
而巴老在文革之中的表现,尤以落井下石给予了当时正遭批判的胡风致命一击,
更伏下了这笔旧帐的清算。
一如上世纪的三十年代,主战场仍然在文坛,在丁铃与巴金之间,在《中国
》与《收获》这两本杂志之间,在聚集在这两本杂志之下的金家帮和丁家帮的弟
子们之间展开。对这些门人弟子们来说,再也没有比维护自己的师尊更重要的事
情了,师尊就是一切,师尊在,则天下在。
但是,这却是一场注定了没有悬念的战争。
权力对文学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强烈的蹂躏欲望使得权力从不肯放弃对文
学的控制。理论界人士按捺不住的冲出阵来,抢在丁家军之前向金家帮发难。一
时间,兵临城下,杀伐日威,金家帮危在旦夕,其门下众多弟子均接到严厉警告
,而巴老更是被逐出诺贝尔报审名单。
隐约然,大局已定,巴老似乎注定了要和“文学巨匠”无缘。
却不料,人算不如天算,斗士丁铃在北大荒剁了十年的猪菜,她已经不习惯
没有猪菜可剁的生活,她旗下的杂志《中国》创刊不过半年,这位老人便撒手西
去,留下了八十年的文坛情怨,和目瞪口呆的一众门下弟子。
是日也,北京城千人痛哭,丁家帮大树已倾。
此一变化,殊是意料之外,力挺丁家帮的高层人士无不瞠目,不知所措。而
原本已是处于下风的金家帮则喜出望外,趁势掩杀过来。挟行政权力,强令关闭
与其分庭抗礼的《中国》杂志,丁家帮弟子负隅欲顽,于失声痛哭中偷抢印出第
四期杂志,并在金家帮的围追堵截之中秘密送往北京各大院校,然后众家兄弟更
名改姓,各奔东西,从此不复现于中国文坛。
自此,中国文坛二十年花花江山,尽落于金家帮之手。
到此时,巴老一生的对手,已经全部终结,举头四望,无限凄清,天下之大
,恨无对手,巴老顿生尽西风,季鹰归未之感。
然而,此时已经由不得他了。
这时候的巴老已经成为了一面战旗,一个象征,一个用来击败文坛对手的最
强有力武器,他请求辞职被否决,他请求安乐死被否决,他的书出版后开了天窗
,这是他能尽自己力量所做出的最大程度的抗争了。一句话,这个胜利者与丁铃
一样,他只剩下最后一个名字。
这个名字被推到了圣坛之上,任何形式的质疑都会为质疑者带来灭顶之灾。
这个名字被尊为“文学巨匠”,而且拒绝任何形式的询诘。
但是,于今的金家帮,势必在巴老辞世之后而分崩离析,其用以号令天下,
无有不尊的王牌已经失去。长达百年的文坛恩怨到此终于划上一个句号,新生势
力的格杀与争逐,即将在这面战帜的感召之下展开。
这是中国文学摆脱权力控制的一个机会,也是权力趁势强化对文学控制的一
个机会,孰胜孰负,鹿死谁手?
局势仍不明朗,一如二十年前。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巴金:被误读的和被尊重的
--
六者
- (7275 Byte) 2005-10-21 周五, 下午10:14
(77 reads)
(none)
--
六者
- (0 Byte) 2005-10-21 周五, 下午9:52
(61 reads)
ZT南方都市报社论:重申和重温中共的民主追求 (指着和尚骂贼秃--偷笑焉)
--
曾参
- (1740 Byte) 2005-10-21 周五, 上午11:02
(61 reads)
ZT苦笑《 南 都 》 冲击政治禁区 : 建文革馆纪念巴金
--
曾参
- (1810 Byte) 2005-10-21 周五, 上午11:20
(74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807381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