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条分缕析:谈何中国威胁?(完整版)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条分缕析:谈何中国威胁?(完整版)
羊倌儿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ZT条分缕析:谈何中国威胁?(完整版)
(338 reads)
时间:
2005-10-05 周三, 上午12:40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条分缕析:谈何中国威胁?
多维记者周尔方编译报导/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公认的“鸽派”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谈到巴勒斯坦建国问题时说:“巴勒斯坦国不需要军队,有警察就够了。”
“中国威胁论”的逻辑与佩雷斯的逻辑相当。美国飞机军舰在全球巡弋,甚至进入中国近海,是“维护世界和平”,但中国舰只进入南中国海也是“威胁邻国”;中国军事装备比美国落后几十年,但只要中国技术稍有改进,就是对美国的“威胁”和“挑战”。
奇怪的是一些中国人对“中国威胁论”也甚为满足,认为中国真的足够强大了。下面的文章,对于某些“在泡沫中的自满”的人们,当有醍醐灌顶之效。
华盛顿《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杂志最新一期的《评估中国威胁》一文,提供了丰富的事实和数据,对于了解“中国威胁”的立论基础颇多参考。文章作者洛斯(Robert S. Ross),是波士顿学院政治学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助理,麻省理工学院(MIT)安全研究项目高级顾问。
陆地国家靠近中国海洋国家依赖美国
在渡过中美关系的平静期后,美国又开始注意中国军事和经济的崛起及其对美国安全的挑战。在平静期间,两国强调了经济互动、反恐合作及台海稳定。
1979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每年以9%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国的改革将其破产的社会主义体系转换成越来越不受计划体制约束的开放的贸易经济,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本世纪的前几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东亚最重要的市场。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向中国的出口和投资已经超过向美国的出口和投资。
东亚的出口和投资趋势越来越显示东亚经济的增长、就业和政治稳定对中国的依赖超过对美国的依赖。而且,中国的贸易政策有效地加强了这种趋势。它与东盟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鼓励了东盟国家向中国出口。这些进展的结果就是一个以中国为轴心的东亚经济体系在稳步成形。
中国的经济力量会使这些国家越来越与中国结盟吗?它们的行动清晰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只要美国保持明显的军事优势,这些国家就会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而不顾地区的经济趋势。中国经济影响力的上升并不会威胁美国在这个分化的地区的战略利益。
那些很容易遭受中国日益强大的陆军力量和以陆地为基础的军事能力牵制的国家毫无疑问正在与中国重新结盟。韩国知道美国无法阻止中国陆军力量的提升,美国在陆地平台上的军事力量遇到阻遏,韩国于是调整了自己的战略。它不再支持美国的对朝政策,改而与中国合作,化解美国孤立和钳制朝鲜的努力。
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也影响了台湾的对外政策。中国的短-中程导弹和苏-27和苏-30战斗机威胁着台湾的经济和民主。即使美国介入中国和台湾的战争,中国仍可能突破台湾的防御。虽然美国现在协防台湾的保证比1960年代以来任何时候都强烈,台湾的独立运动却正在消亡。对台湾民众的调查显示赞成宣告独立的人不到10%,80%的民众反对改变“中华民国”国号。
2004年12月立法院选举的失败反映了人们对陈水扁的民进党大陆政策的普遍不满。这以后,台湾的反对党就开始了高调的大陆之行,发表了反对独立的声明,而陈水扁的声望则急剧下降。同时,台湾抵制美国要其购买先进武器的压力。最近的调查中55%的回应者认为美国的武器不能保护台湾的安全,只有37%的人支持购买武器。另一项调查显示60%的民众相信台湾无法对抗大陆。台湾国防部长持同样的观点。2004年台湾国防部得出结论,到2006年大陆的军事力量将超过台湾。
中国的软实力也随其硬实力而上升。一百多万台湾人现在大陆定居。到2004年有250000对“海峡联姻”,这种婚姻已经占台湾新婚人数的20%以上。2004年上半年有5000个学生在大陆上大学,尽管台湾不承认大陆的学历。
但是,尽管韩国和台湾出于安全考虑重新检讨他们对美国的依赖,东亚的海洋国家,一方面越来越依赖中国经济,一方面却在向美国进一步靠拢。早在1995年,东京就同意修改日美安全条约,加强战时日美之间的协调作战能力,包括在与第三国作战时美国使用日本领土。这以后,日本成为美国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技术的最积极的伙伴。它批准一项为期五年的日美联合生产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在2010年之前,日本将为此投入100亿美元。2001年,它通过法律允许日本军队对美国的反恐提供非作战支持,并派遣海军参加巴基斯坦和伊朗海域搜捕阿尔盖达基地组织人员的行动。同年日本通过法律允许政府派遣地面部队援助美国的伊拉克战争。随着中国的崛起,日本强化了与美国的防御合作,已成为华盛顿最密切的全球战略伙伴,是美国阻遏中国崛起的最热心的伙伴。
对美国安全有重要意义的东南亚各国也同样在战略上靠近美国。1995年起,东南亚海洋国家的军队每年与美国海军举行双边的海上战备与训练合作军事演习(CARAT)。即使是印度尼西亚,它的地区野心令人敬而远之,它也坚持参与这些演习,尽管美国在1999年东蒂汶危机后对其实行了军事禁运;2002年印尼与华盛顿恢复了安全合作会谈。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现在也每年参加美国的金眼镜蛇(CobraGold)军事演习,这是美国在东南亚的重要防卫演习。
新加坡和菲律宾是美国军事合作的最积极参与者。2001年,新加坡完成了樟宜(Changi)港设施的建设,它是设计用来停泊美国航空母舰的。2001年,该港口首次接待了美国的小鹰号航空母舰。正如新加坡国防部长所解释的,“毋用讳言,新加坡相信美国军事的存在有助于这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所以,我们为美国军事力量提供帮助。”1999年,菲律宾与美国达成《军力访问协议》,允许美军在菲律宾进行军事演习。
此后,美军参与的联合军事演习不断扩大,2003至2004一年之间就扩大了一倍。而且,演习的目标也超出了反恐怖主义分子,包括在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南沙群岛(Spratly)附近海域举行有美军参与的两栖演习。其后,2004年下半年,美国和菲律宾又举行了联合空军演习。美国对菲律宾的军事援助逐年增加,从2001年以来190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26亿美元,菲律宾是美国在东亚的最大军事受援国。
马尼拉还准备购买美国的战斗机。1990年代菲律宾还是对美军有敌意的国家,现在却成为一个“重要的非北约盟国”,其领土上出现的美军越来越多。
中美军力上的抗衡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自1979年以来对其军队实现了现代化。中国购买俄国的军事装备包括导弹、舰艇和战斗机等已成为众所周知的趋势。美国国防部的年度防务报告不断对中国军力将超越台湾和中国发展“非对称力量”的努力以击破美军在西太平洋的海军优势提出警告。考虑到某些东亚国家出于经济和军事目的向中国靠拢的事实,中国的上述军事改进对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显然构成严重的挑战。
中国对美国安全的威胁的关键所在并不是上述中国军事和经济力量增长本身,而是它对美国在西太平洋和东南亚海洋国家的存在所构成的影响。中国军事和地区政治的最新进展反映了它的陆地军力和以陆地为基础的能力。
但美国是通过其压倒性海军优势维持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力量平衡。这是上述国家与美国结盟的根源。中国的崛起要构成对美国的直接威胁,中国必须具备足够的军事力量挑战在西太平洋的美国力量,包括敢于冒一场战争危险的能力,或者,它必须具有足够的经济或军事力量动摇这个地区的海洋国家对美国安全保障的信任,迫使它们与中国结盟。
在战略武器层上,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试验,中国正准备装备能打击美国的东亚盟国的固体弹道导弹,能打击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也接近完成。它的新一代的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的开发也获得了进展。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美国情报部门在他们起步的时候就在跟踪这些进程。但这些进程不应视作对美国军事优势的挑战。一旦这些武器能投入使用,估计是到2010年左右,中国就具有更可行的最起码的二次打击能力。
虽然近来中国虚张声势,但很难想象它敢于在常规战争种使用核武,而且美国的报复能力足以使中国的首先使用核武成为自杀行为。美国核军力的不断现代化和导弹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使美国对中国的威慑力远超过当年对苏联的威慑力。
同样,美国核优势能力为我们的东亚盟国所提供的战略安全也超过冷战期间为欧洲盟国提供的安全保障。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远洋作战能力方面的现代化进展。最重要的是中国获得了俄国的先进武器。俄国的基洛级潜艇很难被侦测到,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中国击沉美国海面舰艇,包括驱逐舰和航空母舰的可能。中国也在发展常规导弹能力。其苏-30军机装备了能打击美国海面舰艇的空对地导弹。它获得的苏-300级舰对空导弹增强了它攻击在中国近海执行任务的美国飞机的能力。这些新的装备对美国的海军安全构成危险。
但中国最近获得的俄国技术也暴露了解放军的局限性。中国的现代化增强了其近海遏制能力,但不构成远洋海控能力。它的战机和短中程导弹只能围绕中国本土使用。它的新一代俄式舰对空导弹只有200公里射程。即使在近海,中国的能力也是大为有限的。它始终缺乏先进的制导技术来引导其导弹击中海上移动目标,如美国的航空母舰。弹道导弹在反舰艇方面是种无效的武器。虽然中国改进了它的空军,但美国已完成试验即将装备的F-22战机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战机,包括俄国最先进的战机。
2010年后的某个时期中国将完成基洛级潜艇的仿制并投入使用。到那个时候,美国的航空母舰和驱逐舰必须离中国海岸更远才能减少伤亡??即使如此,也不能阻止美国拥有对中国海岸线的军事优势。而且,先进的美国反潜艇作战能力将使中国的基洛级潜艇力不从心从而保障美国在沿海水域的活动。
中国也在开发自己制造的平台,例如,它最近推出后毛时代的第一艘元级潜艇。但元级潜艇的能力仍然有限,它的隐身能力和攻击能力不如俄国的基洛级先进,使它在海上遏制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中国还完成了后毛时代的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歼-10。歼-10研制化了20年时间,它基于过时的1970年代的以色列的Lavi战机,存在很多问题,相对于从俄国购买的战机和美国在西太平洋航空母舰载战机,歼-10是种低下的战机。
虽然中国制造出元级潜艇和歼-10战机代表了中国国防工业的重大突破,但他们要依赖外国技术,它们之所以是突破是因为是从毛时代的极端落后条件下起步。中国自制的导弹也非常原始。它的反舰艇巡航导弹技术仍是1960和1970年代的水平,它制造的远程舰对空导弹存在耐久问题。
美国海上的绝对强权¬??中国的困局
到头来,中国所发展的近海海上遏制武器既无损于美国的控海能力,又不成其为制胜的手段。的确,中国的现代化改变了海峡两岸的平衡,但这不过是其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无论如何,台湾的安全依靠的从来不是自己的军事力量,而是美国的干预和美国对中国的威慑。就此而言,台湾的安全一如既往。
中国军力的提高使美国军队可能遭遇的损伤比五年前大得多,使美国海上的活动受到牵制。尽管如此,美国部署在日本嘉手纳(Kadena)和关岛的基地的空军和在东亚以日本和新加坡港口为基地的多艘航空母舰的力量足以持续保障美国在西太平洋的绝对控制权。
中国新近的军力提升并没有改进它对海上通道的控制能力。据国防部2005年度报告,中国的海军在马六甲海峡和有争议的南中国海海域巡弋时很容易受到攻击。美国的海洋优势还使美国能部署战斗机和轰炸机对中国本土进行打击,使中国的沿海和内陆民用和军事设施,包括停泊在港口的船只,面临危险。
中美之间的任何战争都会毁灭中国的利益。如同朱成虎将军最近所说,中国“没有能力与美国打一场常规战争。”的确,中国无可避免地会被打败,付出的军事、政治、经济的代价远超过美国。中国将面临海军全军复没,其沿海的领土,港口及设施和港口的船只,全部在美国空军和导弹的的准星之内。
经济上的代价也是无法承受的,中国将在战后很多年得不到西方的技术。中国也将失去和平的国际环境,其“和平崛起”将好梦难圆,其经济从此要走上长期的备战轨道,预算要用于与美国永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国内的基础设施和长远的民用和国防技术发展都将无力进行,
最后,政治的代价也会使中国望而却步。对美军事失败必将最后冲毁国民对中国共产党的容忍,导致这个政权垮台。
中国的对策
中国的谨慎在台湾海峡显露得最清楚。虽然中国军力有进步,但大陆对台湾的主权独立却容忍得不可再容忍。过去五年来,陈水扁的言辞已达到接近正式宣告独立的地步。不顾布什政府和北京的强烈关注,陈频频地提出要推出法律上宣告台湾独立的新宪法来取代现行的宪法。
中国严厉谴责、部署军力、磨刀霍霍,但终究还是拒绝使用武力,尽管中国领导人对陈水扁不理会中国坚持要独立的决心了如指掌。中国领导人知道如果台海开启战端,美国海军将介入,中国将无法取胜。只有台湾确实宣告法理上的独立,从而挑战了共产党在国内的生存,使北京除了动武别无选择,中国才会冒险与美国在台海一战。
但现状并不足以代表未来发展。中国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它对美国的海洋安全意味着什么?迄今,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是非常谨慎的,在很多方面类似二战后到1970年代苏联对美国海上强权的战略。为了弥补其有限的海军力量,苏联部署了攻击型潜艇和战机将美国的海军力量逼出其沿海海域。
只是到了苏联扩张其太平洋舰队和试图发展其远洋海军和战力投射(Power Projection)平台,华盛顿才开始正视苏联海军的威胁。同样,中国如果要对美国构成威胁,它必须超越其近海遏制能力,发展远洋和战力投射海军。然而,中国要实现这个目标受到很多限制。首先是技术障碍。与近海遏制能力不同,中国进口不到战力投射技术,他们得自己开发。没有哪个国家会出售有作战能力的航空母舰和必要的战机及配套的舰船给中国。而且,先进的航空母舰作战能力的技术维护和有效管理需要一批受过高级训练的人员。
中国的元级潜艇和歼-10战机表明他们要开发21世纪的武器装备,包括部署在航空母舰上的先进的战机,还为时尚早。的确,五角大楼官员最近说,即使使用现在的俄制军备,中国也有许多障碍要克服。它得培养能维护这些武器和充分发挥其潜力的人员。中国潜艇的安全记录世界上最差。过去三年中国潜艇损失一艘,瘫痪一艘。
此外,中国还要与可怕的地缘政治环境搏斗。它周边13个陆地邻国,包括被俄罗斯,中国视之为未来对手,还有印度,以及一些小而有实力的国家。它还面对周边不满的少数民族问题。如果中国要寻求远洋海军能力,它得同时付出高昂代价维护它的领土安全。最后一点是,中国任何发展战力投射能力的努力都要考虑美国的反应,可以说这注定是一场无望获胜的海军军备竞赛。竞赛的结果将反映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五角大楼认为,即使中国继续保持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20年,到2025年它的GDP仍然只有美国的30%。
当然,中国也许会错误地发展自己的远洋海军以挑战美国的关键利益。但是,中国领导人非常清楚成为海洋强国的高昂成本和收益的有限。这个问题在五年前中国媒体关于是否应该发展航空母舰的辩论中就被提出过。所以,中国的领导人至今抗拒获得这种超级大国的威严象征的诱惑。显然他们赞同分析家关于中国地缘政治的限制和美国的报复所导致的代价的意见。
中国领导人似乎意识到,与印度和泰国发展航空母舰不同,中国发展航空母舰势必挑战美国的海洋利益,挑起一场中国必输无疑的军备竞赛。中国的海军扩张会增加整个东亚国家的警惕从而破坏它的地区外交。所以,正如一场与美国的战争会毁掉中国的和平国际环境和影响其“和平崛起”的大业,中国的海军扩张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正如中国迫于畏惧而不使用武力,中国也出于畏惧而不挑战美国的海洋强权。
美国的对策
美国的海军优势及其在东亚的战略存在既阻遏了战争,又维持了这个地区的力量平衡。陆地国家试图通过挑战海洋强国跻身海军强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成功过。中国会想成为海洋大国,但那是愚蠢的、代价昂贵的和注定会失败的。中国领导人理解这一点。美国也应理解这一点,并充满信心。而且,美国正在加强它在东亚的部署。
过去五年,五角大楼已经将攻击型潜艇和巡航导弹调往关岛。空军以关岛为作战中心俯视整个太平洋。美国计划在这里建立一支打击力量,包括从美国本土基地调来的6架轰炸机,48架战斗机以及12架空中加油机,以补充在日本的航空母舰飞机和美军飞机。
空军还计划在关岛部署隼式环球无人驾驶侦察机。美国海军计划在日本部署更先进的航空母舰取代小鹰号,并分配了预算在东亚部署第二艘航空母舰。海军还正在将部署在西太平洋的三叉戟弹道导弹替换成隐身巡航导弹。所有这一切,构成了美国对东亚的长期海上控制
美国在韩国和台湾的影响固然在下降,但华盛顿本来就从未将朝鲜半岛和台湾当作美国安全的必争要地。我们的政策是“和平解决”朝鲜和台湾的争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似乎更想尽快降低美军在韩国的超过地区政治需要的驻军。
另一方面,美国长期以来就将东南亚海洋国家作为美国安全的战略必争之地。迄今中国的崛起没有威胁到这一利益。而且,尽管中国经济影响在增加,但美国在东亚的战略伙伴关系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牢固。
迄今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反应是有效的。它保持了它的威慑,稳定了该地区的秩序。但最大的挑战和对中国崛起为海洋强国最有助的不是别的,而是美国防务政策的疏漏。近来五角大楼未能获得原定数量的新一代航空母舰飞机和战斗机,以及这些项目所需费用的飙升,均引起了关注和不安。正如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所说,“这个系统仍然存在问题”。另外,伊拉克战争及其周边区域的驻军削弱了美国在东亚的存在。
如果美国给中国以取代美国位置的机会,中国定会抓住不放。美国应该不抱幻想,以为中国会满足于现状。如果美国做了它所能做和它所应做的-加强了它的地区军力,持续使其军力现代化-美国就能保持它的海洋强权,保持它的威慑能力,保持地区的力量平衡和维护美国的安全。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5.016014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