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从网络明星,说到叔本华和萨特的不同命运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从网络明星,说到叔本华和萨特的不同命运   
毕时圆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从网络明星,说到叔本华和萨特的不同命运 (1065 reads)      时间: 2005-10-03 周一, 下午11:20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从网络明星,说到叔本华和萨特的不同命运


叔本华对人的文化产品的价值高低的评估,有一个比较奇特的假说:三星说。他说,一个人的文化产品的价值的高下,是由时间来决定的。等外品除外,凡是值得评价的作品主要有三种(三星):

一、彗星型作品。这样的作品,其特点是作品一出现,就光彩照人。那个耀眼的程度,使得很荣幸的被这作品的光辉照耀之下的人们,丝毫不会怀疑这样的作品,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出产这样的作品的人,当然也被看成是空前绝后的天才。但是,历史往往只给这样的作品、以及出产这样作品的人物以昙花一现的机会。马克•吐温在福星高照的时候,有人曾经到他老人家那里去拍马屁说:您的作品、您的名字一定会千秋万代的。马先生好像不是很糊涂,他说,是吗?在我看,如果在我死之后的30年,有人还会偶尔提起我和我的作品,那一定是我的祖上积德了。

二、行星型作品。这样的作品,在当时出现的时候,不是太差,但是,总不怎么起眼(没有彗星那样有强烈的夺人眼球的功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后,其作品的亮度不减。一般来说,行星型的作品,常常是在作者死后才慢慢地被人认识的。历史往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样的手段来对付他的作品和他本人的命运的(不能一毛不拔、代价总是应该付的嘛)。可怜的凡高先生当属此列。

叔本华老先生对他自己、以及自己的作品是有充分的自信的。按照叔本华老先生自己的理论,他自己的作品,肯定是在他死之前不会怎么样的啦。但是,历史偏偏就捉弄了他老先生一回。在他老先生行将就木的前夕,出版商通知他,他的那些被老黑格尔骂得一钱不值、也从来无人问津的作品,居然要再版了!

老叔本华对这样的喜讯,失望(应该是绝望)到了透顶!这是怎么啦?难道我老人家的作品、以及我老人家本人,仅仅是一颗行星而已吗?(当然不是彗星啦,从来就不那么耀眼嘛!)因此,他老人家在他的作品再版不久,就失望得不打算再活下去了。

三、恒星型作品。恒星由于太不张扬,一般是不会被人注意的。但是,恒星就是恒星。无论是过1000年,还是过10000年,它总是那么的不起眼的、旁若无人的呆在那里。这样的作品、以及出产这样作品的人物,一般是年代越久远,才越能确认它的价值的。由于恒星的数量太有限,所以,我就不在这里多罗嗦了。

那么,有没有一些行星碰巧也当一回彗星的呐?有,当然有。英格兰有一个谚语说:什么叫有规律呢?所谓规律,就是有例外!

我这里举一个大家都熟悉他名字、同时又熟悉他的作品的例子,逗诸位开开心。法国的萨特老先生就有这样的奇特经历。

萨特的成名之作是他的《存在与虚无》。说实话,咱们中国人虽然有很多人知道萨特是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但是,我要说,文盲除外,就针对咱们的一些哲学票友吧。不知道到底有几个人敢说,他真的是读懂(不谈原著,仅仅说汉译本)了他老人家的这本伟大著作的?

笑话来了!就他老人家这样深奥难懂的伟大著作在1943年出版后,居然在5年之内连续再版24次!咱老萨特真的成了大彗星啦!据出版商预计,萨特他老人家这样无聊、无趣(当然,其内容新颖、深奥是肯定的啦)的书,一年能卖出去10本,就是运气好!让出版商目瞪口呆的是,这个伟大著作会在出版几个星期之后,突然的被抢购脱销。而且,买书的,大多数都是属于文盲(高中文化程度之下,在哲学上相当于文盲)之列的家庭妇女。

为啥有这样的怪事?

原来,当时(1943年之后)由于战争,物资奇缺。德国人占领法国之后,连老百姓的铜制砝码都收集去制造杀人武器了。婴儿在出生之后竟然无法称重。而有人发现,萨特他老人家的书恰好是一公斤,一点不多,一点不少!所以,家庭妇女就抢购大师的书来当砝码了。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总是不断的有一些耀眼的“文化”明星涌现出来的。这很自然。现在,由于网络技术的出现,还出现一些耀眼的“网星”、“超级女声”等等。但是,如果有人要根据什么大众的喜欢程度、根据点击率来评价谁谁谁的就是水平高、武功高,那是没有根据的乱说。

有人说,你看,中国的那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水平多高呀?!我太崇拜了!还有人说,你看,那个主持美国清谈节目的人多有知识、多有水平呀!如果不崇拜,就是有吃不着就说是酸葡萄的意思的。

一个大众文化研究者是这样回答的:大众崇拜什么呢?大众不会崇拜傻子,这,咱们肯定。但是,大众不会崇拜一个极端聪明的人(比自己的智商高出太多的人)。由于大众听不懂那些高智商的人在那里胡说些什么。于是就开始破口大骂:白痴,跟咱们玩什么深沉呀!还不给咱们滚下去!另外,由于时间有限,咱们大众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一个、一个的比较谁谁谁的。谁已经出了名,咱们就认谁,省事!譬如,即便就是网络明星的文章,如果你换一个名字,咱们在没有公认你是老几之前,咱们就不认、就不点击,看你能怎么样咱们?!

那么,咱们大众到底会喜欢、崇拜谁呢?答案是:半呆不傻的人,咱们大众最喜欢、最崇拜!

如果你是傻瓜,别提,肯定没希望。如果你是聪明人,唯一能出头的,就是假装没有那么聪明,就是必须装出比咱们观众要稍微聪明那么一点点,但是不能过头。让咱们观众认为,被咱们所崇拜的人,其实和咱们是一样的聪明的,是咱们的代言人而已。但是,我要说,这样的人,仍然不保险!为啥,因为,如果是真正的聪明人,装,总不会太自然,露马脚,是必然的。

因此,只有半呆不傻的人,才最有可能成为大众崇拜的对象。如果这些人在大众的吹捧之下,真的以为自己是空前绝后的天才,那就没有咱们的马克•吐温先生那样的有自知之明了。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04132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