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势头猛 (zt)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势头猛 (zt)
明君大王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势头猛 (zt)
(255 reads)
时间:
2005-10-02 周日, 上午7:10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势头猛
(2005-10-01)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刺激着已具备一定实力的中国公司不断寻求海外拓展。专家们表示,通过国际并购可迅速扩大市场,进行行业整合,获得收购瓶颈资源、占有核心技术等种种商机,显然对一部分产能过剩的中国制造企业和四处寻找资源的国有石油公司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因此,尽管因为政治因素和缺乏经验遭遇到一些挫折,同时并购本身也面临一定的风险,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势头较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猛烈,整体发展趋势难以阻挡。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巴曙松表示:“在全球化的今天,可以花钱买时间,我们不能等到发展到欧洲、美国和日本甚至全世界水平的时候再去国际化,中国等不及。”
缩短中国企业
融入国际市场时间
他认为,中国的企业走向国际化可以极大的缩短中国企业融合到国际市场的时间。另外,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还可以缓解中国外汇供给过多的压力,进而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则表示,中国企业主动进军国际市场,可以扩展产业,为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架桥铺路,同时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迅速培育核心竞争力,在短期内发挥规模效应。
据中国商务部和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55亿美元,同比增长93%。截至当年,中国累积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到了448亿美元。而根据里昂证券的统计,2004年中国企业并购金额接近70亿美元,2005年很可能达到140亿美元。中国将成为亚太最具并购活力的地区。
虽然美国强大的政治阻力,使得中海油无缘收购美国同业优尼科,但此前已有专家表示,中国最终将会有机会购入其他美国资产。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副主席波特说:”美国国家能源政策将不会阻止(未来)中国石油企业购入美国资产。“
最近吸引市场人士的并购案例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以41亿8000万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且欲再出手,拟与中石化、中化集团携手出资14亿2000万美元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在厄瓜多尔的石油资产。
而在已完成的并购案例中,联想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更加是一个鼓舞。该公司表示,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整合进程顺利,预计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可令公司每年节省成本2亿美元。整合后的第一的财务季度,公司的业绩获得提升,较市场预期还好。
缺乏并购经验
不过,专家们也指出,由于中国企业缺乏企业并购的经验,战略规划和管理水平低下,使得其在并购过程中面临信息缺失,法律风险和文化冲突导致的整合不力等问题,并购完成后由于双方在整合中无法获得足够的回报以弥补付出的高溢价,或者发现难以逾越的整合障碍和致命缺陷,往往最终导致并购失败或结果不理想。
例如在2004年,TCL集团通过并购重组法国的汤笙彩电和阿尔卡手机,业务因此得以覆盖全球主要市场,成为跨国公司,但TCL在规模迅速膨胀的同时,盈利却未见增加,集团在2004年合并报表后的净利润仅为2亿4500万美元,同比下降超过五成。
要防范各类风险
专家们建议,在目前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一定要对并购的前景、获利作出明确的评估,避免过度冒险。同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首先要考虑应如何防范各类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整合成本等。中国企业大规模的海外并购还不能操之过急。
(路透社)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710285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