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为什么说案例法是科学的?中国为什么应该发展案例法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为什么说案例法是科学的?中国为什么应该发展案例法   
和合
[个人文集]
现已禁止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912

经验值: 31018


文章标题: 为什么说案例法是科学的?中国为什么应该发展案例法 (463 reads)      时间: 2005-9-29 周四, 上午6:17

作者:和合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为什么说案例法是科学的?中国为什么应该发展案例法?
和合(9/28/2005)

很高兴看到这里的人们对本人关于对游行示威进行法律限制的概念
已经完全接受。
现在该追求下一个目标了:案例法。

为什么说,案例法是科学的?中国为什么需要采用案例法?

今天先在这里开一个头。以后再慢慢讲。也欢迎讨论。
本来,关于案例法的论述是轮不到我来说的。英美历史上有大量
成熟的论著来说明案例法。
我来论述案例法,只是因为看到有很多人还没有理解案例法,所以,
特着急。

从实例说起。
中国的所有制改革,如果在案例法的系统下,就不会出现如此的局面。

在目前的法律系统下,很多政策尽管也有法律,但是,并不完善,
而且也不精确。很多法律本身根本就被称为"政策"。是用红头文件
下达的。

这些红头文件,和法律有什么区别呢?那就是执行起来是根据
执行的长官来控制的。他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如果不执行,
并不犯法,也不会受到惩罚的后果。当然了,能够找到不执行的
小理由那就更容易搪塞过去了。

那么,目前中国的法律不是案例法,和案例法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也是执行起来并不严格。

例如有可能法律说,对於长期亏损的企业可以关、停、并、转。
可以拍卖给私人。

这种法律,没有任何严格之处。很多人都可以从中找到漏洞和
可趁之机。

例如,到底什么叫"长期亏损"?到底怎样就叫"关、停、并、转"?
这些概念仅仅用几句话是无法说的清楚的。

再如,"言论自由"这个概念,也并不是一句话就说的清楚的。
事实上,围绕着"言论自由"这个概念,有许多案例。
例如,
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你能够到别人家里去争吵,去逼迫别人听你的演讲;
香烟广告需要同时刊登出吸烟有害的信息;
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你能在公共场合骂黑人是黑鬼;
言论自由也不意味着你可以占据着广场和街道,强迫别人必须接受你的观点。
。。。。

这些概念都是通过一个一个的具体案例,详细地描述了具体发生的情况和
条件。而法律,则是需要根据非常具体的条件来区分哪一个动作是合法的,
哪一个动作是不合法的。

可见,必须用非常具体的多个实例,用非常精确而具体的分析,才能把这些
法律概念完整而正确地建立起来。

也就是说,法律,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说得清楚的。
而必须用很具体的案例,才能精确地定义出合法与非法的边界。
合法与非法的界线,就象弯弯曲曲的国境线一样,并不是一句
话就能够说的清的。而案例,就象国境线上的界桩一样,通过
一个一个具体的"点",来建立起合法与非法的界线。

如果没有案例法,当官的是非常容易利用法律表达不严格的空子,为自己
谋取私利的。

例如,中国目前的煤矿事故问题。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中央政府
下达强制的法令,要求全体官员必须从私人煤矿撤股。

这个法令,没有任何严格的案例作为基础。其中可能会有一些例子,
是非常合理的入股。对於这些合理入股的官员(或政府中下级职员)
来说,这条法令就非常不合理。於是,就可能有抵触情况。而且,
他们的抵触很有道理,有的时候,甚至能够得到"人权人士"的支持。
於是,这条法令的合理性就被怀疑。而且,某些部门干脆就不执行。
因为,他们可以拿出几个合情合理的例子来对抗中央。

那么,如果中央撤销了这个法令呢?

那么,就又有大量的不合理的入股事例,浑水摸鱼,趁乱抢劫。

这就是所谓的"大陆法系"的根本弊端的一个简单例子。

如果是采用案例法,所有官员入股的案例,将通过具体案例,建立
起非常清晰而明确的法律界线。清晰到一个人在某种条件下该说的
某一句话,该做的某一个动作,该签的某一个声明,该完成的某一项
鉴定,。。。。等等,等等。

有的时候,你少说(或者多说)了一句话,你就违法了(或者合法了)。
有的时候,你仅仅是做了(或者是没做)某个动作,你就违法了(或者合法了)。
在很多时候,你签署了某一个要求就合法了,而没有签署就违法了。
。。。。

这,就是案例法精确之处。因为,法律,必须用如此精确的表达,
才能建立非常完善,而且符合逻辑的系统。
仅仅用简单,直率,粗糙的语言,是无法表达出严格而准确的法律
系统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强调,中国的法制必须向案例法发展的原因。


作者:和合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和合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20195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