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中国民主后的出路 |
 |
南京老右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现在谈中国民主后的出路似乎早了点,因为民主至今仍是将
来时,而不是完成时。但是莫急,请容俺最后说几句。
俺曾估计中国大规模转制应该在2019±2,既2017
~2021这5年间发生,现在看来有些保守。进来国内形
势变化微妙(来自很多方面,恕不赘叙),俺赶脚提前的可
能日趋上升。猜测时间大约在2010~2015年间,甚
至可能还要早些(注:这里所说“民主”以投票选举国家第
一把手为准,其它不囊括)。
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中产阶级日益成长,人们对于外界通过
走动和现代传媒逐步增加了解。党内成分发生变化,政权内
部意识甚至太子党大脑急剧变形(比较有代表性的:刘亚洲、
潘岳、习近平等),加上包括与台湾以及政党在内的两岸交
往渗透,世界民主潮流的影响,都表明中国民主的基础和条
件和潜在力量逐渐形成势头。由此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变革
只待时机成熟便一呼即应。
故此,放下这早晚的既成事实,俺只想谈谈中国民主后的出
路问题。
俺一直以为:中国如不彻底改变农业比例过重的局面,变换
现有的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即使有健全的民主制度,也很
远难摆脱贫困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在所有发达国家中,几乎
找不到以农民、农业为主体的国家。美国农业人口仅在5%
以下)。
中国应该在逐步完成土地有偿转让后迅速进入改变国家产业
结构,减少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规模缩减农业人口
的改革阶段。使农业土地集中化,农村城市化,农民第三产
业化。
具体措施是:由政府出面放宽政策,扶植一大批大地主、大
农场主(farm owner),银行等信贷机构则通过贷款、投资
资助,促进农场主从农民手中购买土地集中使用,同时剩余
的农民劳动力发展第三产业,最终一劳永逸地转变农民身份。
俺过去指出过,农业投入量大(土地和劳动力),生产周期
长,收获效益低,得不偿失。另外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土地
可耕面积相对小,土地质量不一,购买时价格不一,很可能
导致农民土地分散,不利于集中管理和机械化作业,严重妨
碍农业现代化。而庞大、松散的中国农业局面正是中国落后
的因素之一。
印度为什么民主了近60年,经济发展还落在中国之后,俺
赶脚农业人口过多,农业比重过大是主要原因。对于经济落
后国家,在农业上的效益几乎就是靠人(廉价劳力)堆积的。
请看上世纪末中、印、世界GDP产业构成为的比例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中国 18.4%、 48.7%、 32.9%,
印度 29.3%、 24.7%、 45.9%,
世界 5.0%、 34.0%、 61.0%,
中印两国农业人口80年代基本一致,都保持在65%(中
国50年代初期曾达到过80%以上),近20年两国都在
致力改变(但中国偏向制造业,印度偏向服务业既第三产业)。
由于中国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印度,以致逐渐和印度拉开距离。
而这种变化单靠实行什么国家制度是不足以解释的。
不过俺认为印度也有可借鉴之处,就是根据本国国情,扬长
避短(中国和印度制造业犯同样毛病就是粗质、不精),加
大第三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的增长直接地影响和衬托制造业增长并作为制造业
的辅助力、后力与外围支撑力。在资源有限和人口众多的国
情下,使用农村劳动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中国民主后应该迈
出的重要一步。而且这种无烟产业对于生存环境以及治理都
极为有利。
有人说中国文字误国,其实是一种错误认识。中国之所以落
后,很大程度在于人口过剩、农业比例过大,生产方式落后,
由此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进而造成教育,文化,交通,电讯
等不发达和闭塞,限制思维、想象与创新。
要使一个国家发达,最首要的问题是搞活资本主义经济。而
只有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包括第三产业并使其现代化,规模化,
改变现有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民主后的唯一出路。
中国改变一党专制,也许一夜间就能完成。但是要走资本主
义道路,要成为一个先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要说没有
找到一条适合的道路,就是找到了,没有个几十年甚至上百
年,也照样是个穷国。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