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汉语不堪重负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汉语不堪重负   
铁木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385

经验值: 23611


文章标题: 汉语不堪重负 (783 reads)      时间: 2005-9-17 周六, 上午5:25

作者:铁木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汉语是个独特的语言,比如yankee说了那么多同音字,就说明了汉语的一个独特性,所以欧洲人把汉语叫做书面语言written language only,这和其他拼音语言文字不同。汉字成了使用不同语言人的共同的书面符号,中国有些方言差异,据说比欧洲语言差异要大。比如我去广州,上海,语言上比到中国外面的国家更陌生。

中英文的差异在翻译上体会最深的就是定语顺序不通。汉语的修饰词往往在前面,最重要的核心词则放在最后。中翻英口译的时候,你要等他说完一长串修饰词,好容易听到那个最重要的中心词以后,才能翻译成英文,比如“伟大、光荣、正确的、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等你听到中心词“中国共产党”,翻译的时候说不定能把前面定语忘了几个: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at led Chinese people to …

中心词在前面,修饰定语放在后面体现了一种逻辑主次。主次顺序不同也是中英文写作差别之一。英文写作讲究开宗明义,先把核心摆明了,然后再一层层包上外层,象雪球越滚越大。许多中文写作先来一通排比兴,铺垫一大通,最后再点出核心。

咱网上看了看历届中国高考作文范文,按照英文写作的简洁标准衡量,一多半得是文字垃圾。中文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一般很难为外国读者接受,反而外国作品翻译成中文的都比较容易受欢迎,我认为写作技巧不同是一个重要原因。据说老舍的小说曾经被翻译成英文,美国人看了说,整个一没情节,没高潮(no plot)。

汉字难学是有名的,这可能也产生了更深远的不良影响。掌握汉语花功夫,所以学习其他专业的人投入汉语的工夫有限,在写专业文章的时候,不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汉语专业语言同日常语言各行如隔山。中国专业语言晦涩难懂,是中文一大特色。英文读者读技术文章,经济文章和理论文章一般不会有什么障碍,因为英文中没有中文那样的专业语言。而中文普通读者读专业文章,往往像读天书。这点读英文专业书籍的人想必都有感受。

中文已经不是一种有效的学术沟通的语言,被英文取代不是一种趋势,而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中国的学问如果不在英文国际刊物上发表,基本上不能算数,这是国内公认的事实。汉语不能作为扩展知识的载体,自然要面临淘汰或堕落。当然要对汉语淘汰/堕落负责的是那些在中国学术造假,学术欺骗,闭门造车钻故纸堆的读书人。

也许淘汰不好理解,毕竟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之一。使用最广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人口众多,并非因为中文是一种高等文化的载体。High culture和low culture没有文化歧视的意思,所谓高文化是指过去垄断文化的教士,垄断权力的国王贵族使用语言文化,低文化指乡间的,日常的文化。君不见如今中国试图垄断文化的读书人,垄断权力的官僚不都以说英语言为荣吗?

所以看上去汉语已经不能负担高等文化的重任,堕落是正在发生的事情。Tough world!


作者:铁木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铁木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16073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