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修改稿】不意文革冤狱再现于今日──三评林思云的阴谋论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修改稿】不意文革冤狱再现于今日
──三评林思云的阴谋论
芦笛
今早贴出那篇文字来便下去了,再没看思云的反应──本来,在露了那么大的怯之后,他还能有什么话说?不料刚才进来发现他又推出了新作,这次却改口赖到刘少奇头上去了,那笑话更加离奇。老马那傻小子居然也就出来喝彩,真是无论怎么个蠢法,都有人佩服,而老芦不敏,当初竟然与尔等齐名,实在是令人意兴索然。
思云还在拙文后跟贴,说什么要跟我明日再战,我还敢跟你战么?与你先后论战几次,早领教了你那套了,那便是孙大圣72个脑袋,砍了一个又长一个。你绝对没有认输的decency,驳倒了你的某个谬论,你立刻又换个说法照样推出,再驳倒,再换个头面推出,最后使我彻底丧失耐心大骂出口了事。
眼下这争论不就这么回事么?你昨天声称,对饥荒过后出现的反常高增长率,“唯一的解释”就是邓小平上台后伪造的。我告诉你那是baby boom,本是正常现象,没有才是不可思议。老非也告诉你1964年的数据是当年人口普查结果,并不是老邓当政后伪造出来的,我今天更引用《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驳斥你对老邓的栽诬。任何有点学术道德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都只能乖乖认输。老芦在海外参加过无数次学术讨论,见到的就是这种情形。
可你呢?当真是特别能战斗的不死鸟,再不敢提那“异常高增长”的话,也不敢再坚持老邓在70年代捏造的说法,却居然又灵机一动,说1964年的人口普查是刘少奇伪造出来的,唯一的支持证据就是根据人口总数计算出来的增长率与表上的不符!
其实真正的“理论依据”还是政治需要。你自己就讲得清清楚楚:
“现在各种推算饿死几千万人的版本,其最主要的根据和来源都是
来自1964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果证明了1964年的人口统
计数据是虚假的,那么各种饿死几千万人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
这种手法,我在文革中实在看得太熟太熟了。在文艺“创作”中,那叫“主题先行”;在整人运动中,那叫“有敌情观念”,也就是文明世界说的“有罪推定”──出于政治需要,先认定某人有罪,再在此前提下挑选、拼凑甚至伪造证据。难得你把这套坦白得清清楚楚:你先给自己布置了个“否定饿死几千万人之说”的政治任务,然后先挑“异常增长率” 作突破口,等到被人驳倒,立刻又改为1964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这目的始终很明确,不是为了查明真相,而是想让“各种饿死几千万人的说法不攻自破”!
这难道是正派人干得出来的事?难道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干得出来的事?难道是有起码学术道德的学者干得出来的事?林思云,你为何不脸红?!
你现在唯一能作文章的,就是1964年的人口数为70499万人,1963年为69172万人,净增长为1327万人,除以69172万人,增长率应为1.92%(你误算成1.82了),但表中给出的增长率却是2.76%,高出了0.84%,根据这个误差,你便悍然认定:“1964年的人口普查数是伪造的”,进而飞跃推理,认定那是刘少奇捣的鬼。
任何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看得出这里的推理是何等弱智可笑。其实老非已经给你解释得很明白了,可惜你就是不能理解,所以我只好再详细给你讲解一下那误差的来源。
你的根本错误,是丝毫不知道人口统计的基本原理,以为人口增长率是根据各年人口总数算出来的,实际情况恰好相反,除了人口普查年,各年的人口总数是根据增长率算出来的。
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量极大,并非每年进行。例如1953年至1964年这11年间就只搞了两次人口普查,只有53年和64年的人口总数是实测出来的,54-63年这10年的每年人口总数都是估算而非实测结果,估算的原则是以53年的实际数字为出发基准,根据增长率计算。所谓增长率,就是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例如1964年出生率为3.91%,死亡率为1.15%,两者相减,便得出2.76%的净增长率。这个数值也不是普查结果,而是随机抽样调查,再综合放大到全国范围,据此估算出全国某年增加了多少人口,再把这数字加上前一年的数字,便得出了该年的全国人数。
如此估算,当然就会出现积累误差。当1964年作人口普查查出实际数字来后,这误差就必然凸显出来。这道理恐怕连白吃都该明白:以前各年的人口数是根据53年的实测结果估算出来的,而64年的数字则是实测出来的,这两者之间如果没有一定出入,反倒不正常了。
如果明白了这最烂的常识,立刻就能明白64年人口增长率为何会有两个数值,那一点都不奇怪,一个是该年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2.76%),一个是用该年的实测人口数减去63年的估计人口数算出来的(1.92%)。两者的出入其实反映了估算和实测的差别,最大的可能原因是1963年的人口总数被估高了。例如如果1963年的实际人口数是68605万人而非估计的69172万人,则实际增长率就是2.76%。请注意,如果情况真是如此,则1963年人口总数也不过多估了567万人,10年积累下来的误差率也不过为0.83%,已经是相当准确了。
由此可见,那误差反映了实测和估算的差别,完全是正常的。可惜思云的专业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只有他这种“敌情观念”特别强烈,“阶级斗争警惕性”特别高、特别酷爱阴谋论、受过高聚焦隧道眼“思维”训练的的毛信徒,才会专门把正常的现象视为反常,拒绝考虑甚至根本看不到其他可能性,一步飞跃到先入之见上去,称心如意地发现惊天大阴谋,出来危言耸听地“揭密”,却不知道那只暴露了自己既无起码的文化知识,又缺乏起码的思维能力。
最能表现思云毫无学术道德的地方,乃是他毫无学术是非标准,完全是出于论证自己的先入之见的需要随意改变论据。
就算他丝毫不懂上述最烂的常识,如果真有点起码追求真相的实事求是精神,在发现增长率和人口总数不符时,就应该怀疑或是增长率算高了,或是人口总数算低了。他却居然有本事先怀疑高增长率是伪造的,以此为依据指控老邓作伪,等到此论被驳倒,他立刻又改为怀疑人口总数,说那是老刘故意报低了!这种下作事,他居然也就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干出来!
最可笑的还是,他居然也不想想,如果老刘真的故意报低了人口总数,那以后少报的人数又该怎么补上,才不至于在1982年普查时出现巨额积累误差?须知下一次人口普查已经是18年后的事。如果64年少报了3千万人,则此后以64年的数字为基准估算出来的连续17年的人口总数必然带上这包袱,年年按比例放大,积累到82年就根本无法摆平了,那时刘少奇早就死翘翘了,谁来为他解决这难题?为何82年的实测数字和估算数字并无明显差异?
这笑话还不止此。刘少奇要和老毛别苗头,怎么竟然会采用这种笨招?我早就说过了,一般人根本就不会去看那些统计报表,无论是匪干还是百姓统统如此。这暗箭放出去,到底有何杀伤力?难道刘某曾经练过法轮功,知道几十年后国外学者会利用那统计数字作文章?
这笑话还不止此。请问改低了1964年的人口普查数字,如何就能证明三年大饥荒饿死了几千万人?我不是反复指出,人口数量减低可以用低出生率来部分解释么?即使证明了那数字确实报低了,也无法证明那是刘的阴谋,除非你能拿出过硬证据来,证明刘不但主持了人口普查,而且授意下属把数字改小。毫无证据,凭胡思乱想就提出这种指控,还恬不知耻哗众取宠,在标题里写下“揭密”字样,仿佛亮出了什么绝密档案一般,当真是轻率为文到了姥姥家!
这笑话还不止此,刘少奇在文革中成了第一号走资派,什么都让人揭发过来了。中央还专门成立了专案组,对他进行了全面审查。历史上还从未有谁让人这么翻箱倒柜地彻底揭发清查过。如果他真的干了此事,难道不会被国家统计局和中央其他有关部门的造反派揭发出来,要等到今天思云来作出惊人发现?
这笑话甚至还不止此。刘少奇得罪老毛,是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此后老毛便在八届十中全会上巧妙反攻,开始“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把刘少奇一夥人的注意力全转移到“反修防修”上去。等到1964年(其实应该是1965年,64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按理是65年公布的),老刘正和老毛热火朝天地搞农村社教运动,全部注意力都在那上头,大饥荒的事早给撂到九霄云外去了,两人的斗争全集中到如何领导社教上去,为《后十条》吵到翻脸,岂还会有那些闲情逸致,使用无从察觉、因而也就无所谓杀伤力的笨招去曲线倒毛?思云作此惊人之语,只说明该同志虽然爱好历史,其实对中国现代史一无所知。
文革爆发时,小芦如同今日思云一般,乃是狂热的毛主义分子。但即使在那时,我的头脑也远比如今的他清醒。记得我看了对《海瑞罢官》和《燕山夜话》的批判后,非常困惑:邓拓、吴含(左有日旁)等人用一般人根本无法领会的方式隐晦曲折地攻击党中央毛主席,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又能起到什么破坏作用?骂人如果只有自己明白,那又有什么意思?那时我还做梦也没想到,四十年后竟有林君,异想天开地想出这种比《海瑞罢官》、《燕山夜话》更曲折隐晦的颠覆笨招来!
据说思云写了本《日本人。中国人》,大概是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吧。其实在我看来,他最需要的乃是批判自己,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比较劣等的中国人(或许因此成了优秀的日本人也未可知),他最近的大作就充分证明了该同志一应俱全,不但酷爱阴谋论,而且竟然连文革专案组那套先入为主、有罪推定的功夫都无师自通、炉火纯青了,嗟乎!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