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倾天覆地,让南方的洪水和梅雨越过秦岭去戈壁滩。(二) |
 |
kai-kai
加入时间: 2004/03/25 文章: 2225
经验值: 10951
|
|
|
作者:kai-kai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异想天开兮
腾云驾雾
发清秋之大梦兮
与造化竟神功
揽白云兮为彩墨
展大地兮作锦绣
化想象兮为神笔
展智慧兮绘万里江山新美景
--------倾天覆地,让南方的洪水和梅雨越过秦岭去戈壁滩。
中国的南方地区雨水太多。尤其是在30度线以下。而北方40度线左右便严重缺水。南方的雨水过多主要集中在初夏的梅雨天,和夏天的暴雨造成洪灾。
本来以为长江上建立葛洲坝,三峡大坝两个大坝以后,至少可以把洪水控制住。现在看来可能不行。虽然三峡大坝还没建完,但基本上看得出来,光靠这两个坝不可能把长江流域的洪水完全控制住。
至于现在在建的南水北调工程,虽然能解决部分问题。但对于八百里秦川和千里戈壁沙滩来说,简直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实在是大巫见小巫。
真正要从根本上解决南方雨水过多,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我们必须以共工头触不周之山的大无畏精神,让天地为我倾倒!将南方30度以下过多的雨水倾倒到北方40度线去。把南方的洪水,梅雨搬到北方去。搬到戈壁沙滩去。
现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一种被动的解决方法。其必须等暴雨都降到地上,造成了洪水,才能够把它来个南水北调。搬一部分到北方去。虽然能够解决一些北方的水荒,但其效益之差,及范围之有限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对南方的洪水根本不起任何有效的作用。
我异想天开的方法是主动的。在暴雨还没有降下来造成洪水之前,就把它搬到北方去。是的,没错。我们要腾云驾雾,驱白云如驱羊群。从天上把南方的洪水,梅雨搬到北方去。
南方的过多雨水,具有相当的规律性及地域性。这使得我们有很有利的条件去驾驭它。南方的梅雨带,从云南一直延伸到上海。每年,梅雨总是在农历入梅后来。整整一个月。而且连续不断,天天下毛毛细雨,搞得天上地下,内内外外,到处都是湿嗒嗒的。其烦无比。混身都会发霉。可见其中的雨水含量何止千万吨。
夏天的洪灾也很有规律性及地域性的。主要都是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根据现在的气象科学,我们很容易知道什么时候会下大暴雨。并且我们还知道,雨云一般都在2000米高空。一般地说不超过4000米高度。
据此,我们可以看到,南方的梅雨及长江流域的造成洪水的大暴雨相当具有规律性及地域性,还具有相对稳定的高度。这使得我们有极大的可能性从工程和技术上去控制和驾驭它。也使得我们有可能从财政上去实现这样的工程。
从天上怎么搬?你倒给我讲讲看。
学文学的可以说:两岸猿声谛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理科的可以说:造这样的船理论上来说是做得到的。
可我是拿的工科学位,我翻翻学位证书问自己:猴子叫一下,船走这么远啊?这怎么可能?这船要是真做得出来该花多少钱啊?
所以,真要从天上把南方的洪水和梅雨搬到北方去,不但得看理论上得行的通,还要技术上工程上可实现,而且还要经济上可行。
中国的南北气候大致以秦岭为界。所以如果把秦岭搬走。北方缺水的情况可能会缓解。但这是一个和两岸猿声谛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差不多的方法。理论上来说是做得到的。不过要是一个工科毕业的讲这种话,要被人家当精神不正常的。
但是我们也可因此而认识到,秦岭是我们要将南方的洪水和梅雨搬到北方去的大障碍。如果我们能沿秦岭制造一个低气压槽的话,那大功便成了一半了。所以,秦岭也不是非得搬走。我们应该有能力让洪水越过秦岭。
东部的情况好些。从江淮平原到华北平原,一路大体畅通无阻。可以将江南的梅雨轻松搬去北京。就是要搬到山的西面“山西”去有麻烦。不管怎么,这个工程可比共工头触不周之山是没有疑问的了。所以,我们先得大致上看看可以动用多少资金。然后规划方案。
这个比较难,除非国家统计局可以拿出比较可靠的数据。我只能看看有哪几笔帐我们可以算。然后作一个很大体的估计。
现在大约每次发洪水,一般地说,一次洪水造成的损失至少也在10几亿到几十亿。一年总也得发生几次。
每年抗洪准备物资,沙包等,包括加固堤岸等开支。
每年因梅雨造成的农作物损失,及其它的损失。比如,钢铁的腐蚀,各种桥梁需油漆。房屋外墙的损坏。这个我比较过上海与多伦多的房屋外墙的损坏情况。多伦多的房屋外墙10多年都没什么大的变化。但上海的房屋新建了没几年,就变得很陈旧,看上去很脏。这一方面是空气污染有些关系,但主要的问题其实在梅雨天引起的霉变。
所以,上海现在规定5年刷新一次外墙。想象一下从上海一直刷到云南,这工程可比给长城贴瓷砖还要伟大。
北方地区因为缺水,引起土地沙化,造成沙尘暴所引起的损失也是需计算的。
北方地区因为缺水,造成的工业损失也是需计算的。
北方地区因为缺水,造成的农业损失也是需计算的。
北方地区因为缺水,造成的好多地区无法适合人类居住,及很多地区因此而陷入贫困,政府须拿出资金来扶贫。这也是很大的开支。
另外,退耕还林,治理沙漠的开支。
我们还得计算,如果我们能将南方的洪水和梅雨搬到北方,将八百里秦川变江南,把几千里戈壁变绿洲之后,所获得的收益。
这么多的账,我拨拉一下算盘,怎么都还算不清它。三下五除二,每年大概至少是几百亿的钱吧?可能是几千亿的钱吧?
这下我信心大增。可以继续发清秋大梦。
每年如果用100亿至200亿来腾云驾雾应该不成问题。而我们知道梅雨只是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搬梅雨只须搬一个月。而引起洪水的雷暴雨,只是间断性的。并非每天都有。所以只是有需要的时候才来腾云驾雾。
这么算来,可能也就是两个整月的时间吧。保守些算,三个月该足够了。那就是说平均每个月可动用50亿左右。乃是化得来的。看来资金不是大问题。大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本事,把南方的洪水,梅雨搬到北方去。
哇哈哈。每天可以有2个亿用来搬。真是了不得。而且搬得成还是合算的哦。振奋人心啊。赶快把枕头垫垫高,继续猛发清秋大梦。
要是我们能找到布袋和尚就好了。跟他借个布袋来,把满天的雨云兜进他那神奇的布袋里,背去秦川大地和戈壁滩,哗的一下儿都倒那。岂不省事。也不用我在这儿写这么多了。
但是我们找不到布袋和尚,我们也没有什么神奇的布袋。没办法,还是找理论比找布袋和尚来得可靠。
我们不能因为每天有2个亿可动用,便忘乎所以的马上开工上马,大干快上。那是乱来。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就象大炼钢铁和亩产万斤一样。要造成重大损失的。什么人都可以来大炼钢铁和亩产万斤,还要读书干什么?什么人都可以创造奇迹,还要天才干什么?
每天2个亿。很大的商机啊。很大的科研项目啊。这是利国利民的事。也是利人利己的事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的异想天开是建立在下面的4个理论,或事实,或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还加一个哲学思想。是一个很反动的哲学思想。不过,我这个异想天开本来就反动,套用反动哲学一点也不奇怪。
1。我们知道,天上的云其实都是水汽。这些水汽大都是太阳的能量把海水搬上天的。这水汽的量何止千千万万吨。但是我们也知道,其实太阳并没有把大海加热到像一锅开水一样,沸沸扬扬。产生一股高压蒸汽直冲九霄云外。我们既使在夏天跳到大海中去游泳,都会发现,海水其实很冷的。
但是,就是这么冷的海水,竟然能把千千万万吨的水汽蒸发上升到几千米的高空。甚至能达到一万米的高空。很是令人惊叹不已。
好在这个问题不需我们来研究。科学家早就告诉我们了。水分子能从大海中升到几千米的高空,并不是有个很大力,把它一下弄到高空的。是因为太阳的热能,形成了一个上升气流,水分子是因为上升气流不断的给它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才升到几千米的高空的。每次获得的上升力是很小的。
2。很久以前,约在70,80年代。我读到过一篇文章,是美国人的研究结果。该专家认为,自从汽车大量普及以后,美国的龙卷风明显增加。其研究结果认为,这与大量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有关。
其理论认为,由于汽车都是右行的。所以,高速公路上一来一往的汽车带动的空气流动刚好相反,因此而形成一个旋转气流。无数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跑,就带动了无数的旋转气流,无数的小旋转气流,最终形成大的龙卷风。
这个理论到底是否正确,我倒无法验证。但是,我从来没看到过反驳这理论的文章。姑且当它正确,先拿来用,以后验证。
3。我们知道,春夏时节,南方都是刮的东南风。极少会刮西北风的。这个对我们搬云拨雾很有利。说很有利其实是不对的。根本就是因为这事实,才使得我们有可能来搬云拨雾。不然根本连想都不必想。下面会看到为什么我这么说的。
4。根据牛顿物理学,我们知道下面的方程式是成立的。
需要搬移的雨云质量 X 需要搬移的距离 = 东南风所含的动能 + 我们需要作的功
这个方程式很重要的。它明确告诉我们,我们的设想能否成功。
牛顿确实很了不起,确实是一代伟人。有大智若愚。大智为什么又若愚呢?因为他看到女孩子怕难为情。有大智者大都有此愚。不过这不是我研究的问题。学人文科学的人可以研究。也是很有趣的课题。
如果把上面的方程式变一形,成为:
需要搬移的雨云质量 X 需要搬移的距离 - 我们需要作的功 = 东南风所含的动能
这样一来,我们比较清楚了。如果我们将“我们所需要作的功”看作一个“变量”。那这个变量在这等式中能起多大的作用,就是关键。如果这个变量在等式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那我写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那我也去研究为什么牛顿看到女孩子怕难为情,为什么康德,诺贝尔都不讨女孩子喜欢的问题了。这也是很有趣的研究项目嘛。我有时没事胡乱想想,这背后可能有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在起作用。
如果这个变量能有足够的大。大到能影响方程式的平衡。也就是说这变量不能被忽略。那我们就有可能成功。就可以再发清秋大梦。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有一个哲学思想指导我们这样说。这个哲学叫作“存在主义”。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即是被感知”。
如果“我们所需要作的功”这个量太小了,小得可以被忽略,那就不能被感知。就不能被看作存在。如果这个量足够大,大到不能被忽略,可以明确被感知。那就是客观存在。
再来一句名言:“存在决定一切”。即然都不存在了,当然什么也决定不了。即然是客观的存在,当然能参与一切决定。
即然“我们所需要作的功”这个量足够大,大到不能被忽略,可以明确被感知。成为一个客观存在。就当然能够决定能否让南方的洪水和梅雨越过秦岭去戈壁滩。
至此,我们的理论依据都构建好了。
下面我要检验一下,我们是否能将我们的异想天开建立在这样的理论依据上。有两个东西我们需要检验。一个是我们是否能制造一个足够大的变量,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另一个是我们是否能制造一个足够大的功率发生器来制造这么大的一个变量。
如果我们验证的结果发现,需要爆炸几棵原子弹才能制造这样一个变量。那我就只能写到这里为止了。作为科学幻想小说,让大家解解闷。我又要去研究牛顿为什么看到女孩子怕难为情的问题了。因为我们不可能每天都来爆炸几棵原子弹的嘛。每年爆几棵也不行啊。
下面我们用个实例来验证一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千万可得成功。
我们以现在在建的南水北调工程作样本来核算一下。我们知道现在的南水北调工程年调水量为50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年调水量为500亿吨。估算调水里程为1000公里。那么,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的方程式:
500亿吨 X 1000公里 = 500,000亿吨公里 (调水需作的功)
500,000亿吨公里 / 365天 ~= 1400亿吨公里/天 (功率)
1400亿吨公里 / 24小时 ~= 60亿吨公里/小时 (小时功率)
60亿吨公里/小时的意思也就是每小时将60亿吨重的物体搬一公里。这不是开玩笑。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量。
那是不是有这能力?这个功率到底是多大?我要找一个大多数人能够明白的东西来作比较。不然太难说明白了。
以火车头作为例子来说明吧。我们知道,一般地说,一个货车车厢的重量为50吨。一个火车头拉100个空车皮,每小时跑100公里,这应该没问题。那列成方程式就是:
50吨 X 100 X 100公里/小时 = 500,000吨公里/小时
扩大1000倍,也就是1000个火车头的话,那就是:
1000 X 500,000吨公里/小时 = 500,000,000吨公里/小时 = 5亿吨公里/小时
嘘。。。。。。呼好长一口气。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我们要制造一个相当于一千个火车头的动力装置还是做得到的嘛。不需要爆炸几棵原子弹。一千个火车头能产生的功率,几乎是所需要的功率的10%。这完全不能被忽略。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客观存在。
并且,我们还认为,根本不需要达到10%这样大的比例才算不能被忽略。1%,甚至于0.1%都是不可被忽略的客观存在。
但是,我们还不能忘乎所以。我们上面拿来作验证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以一整年,365天来计算的。可是我们的异想天开是要在2个月或3个月里完成的。只是在梅雨和洪水季节才来腾云驾雾。其它时间不需要作任何事。所以我们还得再从另一方面来验证一下。
还是以现在的南水北调工程作样本。
500亿吨 X 1000公里 = 500,000亿吨公里
500,000亿吨公里 / 50天 = 10,000亿吨公里/天
10,000亿吨公里 / 24小时 ~= 400亿吨公里/小时
这就比原来的计算结果差不多扩大了10倍。不过还好,还在我们理论指导的范围之中。现在我们有信心可以说,我们的理论是可行的。是经得起推敲的。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异想天开建立在这些理论上的。
且慢,有人可能会说,根据你上面的方程式,要把500亿立方米的水调到1000公里外的北方去,根本就需要10万个火车头的动力,24小时不停的运行才可能。这在实践上是根本不可行的。
没错,如果按一个火车头能产生的动力为 50万吨公里/小时,而把500亿立方米的水调到1000公里外的北方去,需要400亿吨公里/小时来计算确实如此。但是,我认为这是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不取这样的哲学观。也不认同这样的认识论。我们以存在主义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认为客观存在不可否认,客观存在便能决定一切。
那有人会说你这根本就是实用主义。凡是符合你的观点的理论,你便拿来作论据。凡是不符合你的观点的理论,你就把它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没错。我们学工程的确实如此。我们学工程的不创造解释世界的基础理论。这跟我们没关系。创造解释世界的基础理论是学理科的,或哲学家等的事。我们工科毕业的专门拿人家创造的,又符合我们需要的理论来作依据。然后在这些理论依据上构建我们的工程思想。
工程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是将我们的工程理论建立在一些合理的基础理论之上,然后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其是否可行。这样的实践检验往往要反复进行。
至此为止,我们总算从理论上论证了我们的异想天开是可行的。我们既完成了理论论证,也完成了财政上可行性的论证。接下来要准备在这理论体系上构建我们的工程理论了。
开始之前先将我上面的理论依据归纳一下。
我的异想天开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之上:
根据上面的1.2我以为气候的变化是由很多很微小的因素,长时间的作用而造成的。根据上面的3.4我以为我们是可以制造一个不能被忽略的变量因子的。根据我们的哲学指导,这样的变量因子足以最终能将南方的洪水和梅雨搬到北方去。
我有充分的信心宣告这理论依据是颠扑不破的。十分欢迎有智慧的高人能将它颠破。以便我可以采用修正主义的手段将它修正一下。不过也先提示一下,要想把哲学指导思想颠破,非超级智慧不可。一般不要挑战这一点。
未完
kai
2005,8,30
作者:kai-kai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