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月臣网友,ignore侯通海,他不是可以理性讨论的人 |
 |
信天翁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对不住,你那两质疑我都没顾得上回答,我基本不同意,不过没兴趣再谈这些问题。总而言之,恐怕你对文革期间的武斗状况不清楚,两派得到的可不是什么老掉牙的吹火筒而是相当精良的武器。当然,这取决于你在何处,如果是小县城,只有人武部发枪(明“抢”暗送),那当然发不出什么好家伙来,不过大城市可都是共军正规装备。本人虽未参加过武斗,可在那期间玩过不少枪。我挂名参加的造反兵团的战士们都是用半自动、自动步枪武装起来的。如果你不相信,请去向王司令核对。
两派武斗可也不是闹着玩或是表演给上级看。我不知道你是从哪儿得来的这种印象。两派可都是meant business的,完全是效法我党武力消灭政敌,过来人应该都知道我不是危言耸听。
当然,两派没有掌握什么重武器,如果单独和共军决战,当然不堪一击。但请别忘记了,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真正“全民皆兵”的时期,如果全国人民真要起来推翻我党,共军就算装备再精良,训练再有素(其实文革期间部队军事训练基本停止了,搞的是突出政治),也绝对stand no chance,但人民不但没有起来造反,两派反而竞相向毛输诚。这就是共党统治最可怕的一面:如果那只是外国鬼子设想的靠威吓维持的恐怖统治,如秦始皇一样,老毛第一不敢放手让军内两派武装人民,第二这么做了立刻就会垮台。就算不垮台,大批军火也必然会流入民间无法收回,使得社会秩序乱到不可收拾,可当时大陆根本就没有黑社会,更没有武装匪徒,当真是奇迹。
话说回侯通海这边来,这小子是网上首浑,用不着理他。他最初在此坛提出这问题时,我还拿他当理性讨论对象,认真跟他讨论,告诉他中文是单音节语言,由此导致大量的同音字,哪怕有四声的语调区分,仍然不可能靠声音区别,必须靠视觉符号来区别之,因此汉字根本就无法废除,因为汉字主要是一套视觉符号系统而非发音符号系统。我怕他不明白,还以赵元任的<石室诗士施氏食狮史>作示范,告诉他全文只能用“shi”一个字来翻译。但他置若罔闻。
后来我才发现,此人根本不是主张使用汉语拼音代替中文,这在他其实是一种obsession,是宗教信仰,是他的大法。你不准他讲这话题,他就无话可说了。如同雨果小说上说的,他就像教堂的钟,永远只有“丁当”一声(那据说在法语里意为“傻瓜”)。他蠢到竟然无法发现,邢国鑫的天书谁都看不懂,那就是因为同音字太多,这种现象绝对不会发声在多音节语言中,谁也没本事用老邢的方法写出怪英文来,因为人家除了个别单音节词汇如right, write发音相同外,多音节词汇发音重合的概率实在太低了(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如principle 和 principal)。
其实真有志于汉字改革的人,决不会如小侯一样在此狂喊口号,只会去脚踏实地地琢磨如何解决这同音字的问题。我曾经建议恢复入声字,并将广东人以辅音作音节结尾的发音习惯引入普通话(广东人某些词汇很怪,乃是以辅音结尾k结尾,这在汉语中是独一无二的),目的是增加汉字靠发声互相区别的能力,还建议“废字留词”,禁止把词汇拆开用,目的是逐步减少单音节词的数量。当然,没有政府强力推行,这都是空谈。即使作到这点仍然不够,例如谁能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Suowei "shishi" bu yiding shi shishi?
如果不写成汉字,谁都不会明白那其实是说“所谓‘史实’不一定是‘事实’”。
至于那“近世进士尽是近视”就更不必说了。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