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贴日本人对神五的评论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贴日本人对神五的评论   
人之初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326

经验值: 160


文章标题: 转贴日本人对神五的评论 (675 reads)      时间: 2003-10-16 周四, 上午12:48

作者:人之初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日经BP社报道】 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成功升空。“神舟5号”于10月

15日上午9点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载人专用“长征2F”火箭成功发射。神舟

5号定员3名,此次搭乘一名宇航员,并在轨道上滞留23小时后返回并着陆于内蒙

古自治区。对于载人卫星的发射,中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开放态度,比如事先公

布发射时间及飞行计划等,充分显示中国对载人飞行的信心,同时也意在借此在

国际上树立“技术大国”的形象。

成功升空的“神舟5号”

  关于神舟5号,由于其外观酷似俄罗斯联盟号(Soyuz)宇宙飞船,因此也有

人认为这是联盟号的翻版。但从此前的试验发射及外观上可以看出,神舟是联盟

号设计理念的进一步升华,中国进行了自主开发的飞船。神舟绝非联盟号的模仿

品,应该说成是联盟号的发展版更为恰当。中国对宇宙开发的热情及相关技术能

力不可低估。

正因为不是翻版,所以进行了4次无人发射

  神舟的开发始于1992年。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为其取名“神舟”

,由此可见中国的航天计划是中国领导层确立的国家战略。

  神舟从机体前部开始由3部分组成,即在轨道上的居住空间轨道模块、返回

地面的返回舱、配备电源及变轨引擎的机械模块部分。神舟全长8.65m、最大直径

2.8m、重7.8t。

  这一构造基本上沿袭了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实际上,开发初期神舟就考

虑全面导入俄罗斯的技术。但是,由于陷入财政困难的俄罗斯向中国提出了高额

的技术转让费用,因此中国只是从俄罗斯导入了部分技术,大部分技术由中国自

行开发。预计从俄罗斯导入的技术只包括返回时确保乘员生命的返回舱关联部分

返回舱的形状及绝热系统、为实现软着陆而在着陆前喷射的反喷射火箭等。



  神舟并非联盟号翻版的有力证据就是:中国在过去发射了4次无人飞船,反复

确认了其安全性。

  此前的神舟发射纪录如下。



·神舟1号:1999年11月20日发射。飞行21小时后,返回舱着陆于内蒙古自治区。



·神舟2号:2001年1月10日发射。搭载猴子、狗、兔子、蜗牛等生物,进行了生

命维持试验。通过变轨引擎进行了3次变轨试验。1月16日返回舱着陆后,轨道模

块继续在轨道上运行了半年时间。使用搭载的设备做了各种宇宙试验。

·神舟3号:2002年3月25日发射。搭载宇航员仿真模型,实施了船内环境的测量

和新型宇宙服的测试。返回舱于4月1日着陆。

·神舟4号:2002年12月30日发射。此次为面向发射载人飞船的最后排练。据说,

直到发射前几小时,宇航员实际进行了进入返回舱的排练。配备各种试验装置,

实施了宇宙试验。返回舱于1月5日着陆。

  发射时间之所以集中在冬季,是中国需要依靠船舶进行跟踪监测的结果。发

射神舟时,必须向南纬40度以南的太平洋派遣跟踪监测船,因此只能在这一海域

的气候相对稳定的北半球冬季进行发射。

  联盟号自1967年首次发射成功以来,是已经在宇宙飞行方面取得相当经验的

飞行器。如果神舟是联盟号的完全翻版的话,那么按理来说中国应该在更早一些

时候便可以进行载人飞船的发射。有必要进行4次无人飞船发射,只能说明神舟使

用了很多中国的独自术开发成果。

自主变轨引擎和太阳能电池翼



  将神舟与Soyuz的外观相比较,可以立即发现神舟的轨道模块中也附带有太阳

能电池和姿势控制推进器(小型火箭引擎)。

  同时,如果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联盟号的太阳能电池翼只是在轨道上打开

,要想让其正面面向阳光就必须转动整个卫星机体。而神舟的太阳能电池翼的机

械模块部分和轨道模块部分均拥有旋转结构,无需转动机体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

将电池表面转向太阳。

  这显示神舟本身可以在轨道上起到宇宙工作站的作用。联盟号的目的是往返

飞行于以前发射的“联盟号”、“和平号”、以及目前的国际宇宙工作站等大型

宇宙站之间。宇宙试验及长期宇宙滞留则交由工作站进行,联盟号只是起到工作

站间的“桥梁”作用。因此,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也比较简单,只要注意机体姿势

就可以获得必要的电力。

  而神舟本身就是宇宙工作站,而且轨道模块也具有作为独立宇宙工作站的功

能。因此,与宇宙飞船的姿态无关,必须配备使太阳能电池翼能够独立接受充分

阳光的旋转结构。

  在神舟2号中,轨道模块运行了大约半年时间。如果在此期间再发射下一艘神

舟,与轨道模块进行对接,那么将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型宇宙工作站。估计轨道

模块配备有独立的生命维持系统或者计划在将来配备。

  宇宙飞船在轨道上的姿态与内部的热力学条件有关。如果不在轨道上改变姿

态,那么就必须改变内部的设计。从这一点来说神舟也绝不是联盟号的单纯翻版



  而且,配备于机体后端的变轨引擎与联盟号也截然不同。联盟号配备一台大

型引擎,但神舟在正方形的范围内配备了4台小型引擎。4台引擎意味着即使某一

引擎发生故障,也可以通过停止对角线上的引擎的运行来继续维持卫星的正常状

态。

  中国很可能还未能开发出象俄罗斯那样高可靠性的大型引擎。但即便如此,

也应该承认中国的技术人员采用了充分考虑安全的设计。由于配备4台引擎,因此

内部的配管及喷射的控制系统也应该与联盟号不同。因此,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并

非联盟号的翻版,而是采用了中国自主的技术。

  一提到中国产品,很容易让人们联想起那些依靠低工资的手工产品。但是,

说到神舟就必须抛弃这种先入为主的看法。中国将火箭视为直接关系到能否拥有

导弹的重要技术,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一直优先研究。从1970年代起,仍然

作为导弹技术的一环,开始进行返回大气层的技术开发。在“进入太空并返回”

方面,中国拥有远远超过日本的丰富技术经验和积累。正因为如此,才会拥有神

舟。(特约撰稿人:松浦 晋也)







作者:人之初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人之初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26656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