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四川投资5亿元建设邓小平故居和世界最大的宝鼎 |
 |
自由歇手1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邓小平故居保护区建设
2003.7.8
http://www.scguangan.gov.cn/Xiaoping/bhq.aspx
广安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故乡,倍受世人关注。 2001年6月,为顺应世人敬仰邓小平的愿望,征得邓小平同志家人同意并经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了幅员面积 29.91平方公里的邓小平故居保护区,作为广安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区按照“保护、发展、美化、繁荣”的方针和郁郁葱葱、井然有序、自然亲切、令人仰慕的“天然纪念馆”的定位, 以“致富思源,共建广安”和“我为小平故里植棵树”活动为载体,争取各级支持,运用经营方式,吸引业主投入,开发旅游人文资源,努力建成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邓小平故居保护区建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广安全市人民热情参与,目前, 已完成投资5亿元,“天然纪念馆”风貌正在展现出来。
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契机, 按照“保护、发展、美化、繁荣”的方针,全面实施,依托两江(渠江、西溪河)、开发一线(绿色长廊线)、建好一园(邓小平纪念园)的城市经营战略,努力转变土地资源,广泛吸引民间资金,合理开发旅游人文资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资本集聚与经营体制,实现保护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发展措施
把旅游业作为保护区发展的龙头,实施旅游兴区战略。重点把邓小平纪念园、佛手山景区创建为4A级景区、3A级景区。
充分利用保护区享受省级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和各界人士到保护区投资经商。
发挥邓小平故里独特的政治优势,以“致富思源、共建广安”和“我为小平故里植棵树”活动为载体,积极争取各方支援,大力招商引资,筹措建设资金,推进保护区建设。
邓小平故居陈列室经中共中央批准建设,占地约 10亩,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1.1亿元。整个工程计划在2003年8月完成主体,2004年初试运行。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小平同志“三落三起”光辉一生的标志性工程,成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邓小平同志铜像经中共中央批准塑立,铜像广场占地约26亩,状如座椅。铜像矗立在约5亩的草坪中间,周围是树、竹,给人以“回家”的感觉。工程造价约300万元,其中成都军区捐资 100万元援建铜像基座,并派出部队整理地貌。铜像广场是世人追思小平、缅怀小平的重要场所之一。
“我为小平故里植棵树”活动是人们表达对小平同志崇敬怀念之情最真挚最朴实的方式。个人捐款金额1000元以上,单位捐款 10000元以上,将在邓小平故居保护区刻名留念。活动开展以来,已有40余个全国、省、市系统、部门、企业和单位在保护区捐资认绿,筹措绿化资金2800万元,植树认绿面积1100余亩,有效促进了保护区绿化建设。
绿色长廊是连接开发区与小平故里保护区的主通道,经邓小平同志故居至佛手山风景区,全长 10.6公里,总投资2500万元。长廊南段7.8公里由四川托普集团投资千万元捐建,于2002年6月完工。整个长廊绿化、美化、香化、园林化有机统一,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洗砚池是因其形状似砚台而得名,位于邓小平同志故居正前方, 面积约 8亩,小平同志青少年时期常取其水磨墨习字。洗砚池由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捐资60万元建设修复。
清水塘是一个占地约21亩的自然水塘,位于邓小平同志故居后约50米处,是小平同志少年及幼年时期经常游玩和游泳的地方。整治工程由德阳市委、市人民政府支持300万元修复。
蚕房院子是邓氏家族养蚕、缫丝的场所,距邓小平故居200米。建于清朝末年,建筑面积 800平方米,2003年2月由中国人民银行捐资80万元进行修复。
德政坊位于邓小平故居以北约300米处,为清朝廷表彰邓小平先祖乾隆年间大理寺正卿邓时敏的功德而赐造,始建于清嘉庆年间, 毁于“文革”。现已由四川省审计系统捐资83万元建造恢复。
翰林院子是邓小平先祖――清乾隆年间大理寺正卿邓时敏的住宅,距邓小平同志故居约1公里,建筑面积1671平方米,房屋 36间。由乐山市委、市人民政府捐资恢复建设。
牌坊新村养殖小区,包括养鸽、养猪两个养殖场,主要饲养美国王鸽和DLY三元杂交商品猪。养鸽场由刘绍京创办,集种鸽繁育、肉鸽饲养为一体。养猪场由全国人大代表唐燕子投资150万元建设。
佛手山景区距邓小平同志故居约3公里。邓小平的祖母戴氏、生母淡氏等邓家先孺的墓地座落在佛手山腰,淡氏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佛手山景区空气清新,景色迷人,风水独特,是保护区重要景区之一。
绿色长廊两侧的农户,利用自建房屋和交通方便的有利条件, 创办“农家乐”,开发旅游业。绿色长廊沿途已有10余家农家乐开业。
保护区文明新村,是保护区建设中拆迁农户按照统一规划、设计而建设的川东民居。其中西部一流的牌坊新村,总用地340余亩, 总户数368户,总投资 4000多万元。文明新村配套设施完善,既是农户的居所,也是游客休闲渡假的好去处。
鼎,一般为叁足、两耳,古人有“和鼎调羹,论道经邦”之语,意思是天子与大
臣们一起调和鼎食、议论国家大事。可见它是古代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神器,是
皇帝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据《汉书·郊祀志五》载,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
羲,“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和夏禹等,都有铸“鼎”之举。太昊伏羲氏曾铸造了
一个象征天下一统的神鼎;夏禹之“九鼎”则是专为天下“九州”而铸。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