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郑义 “潘岳新政”失败指日可待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郑义 “潘岳新政”失败指日可待
不锈钢易正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ZT 郑义 “潘岳新政”失败指日可待
(436 reads)
时间:
2003-9-30 周二, 下午11:15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潘岳新政”失败指日可待
郑义
最近以来,海内外都出现了一股“潘岳出山”的乐观情绪。8月13日,中国环保总局发布了两则消息,还引起了轰动。这两条消息分别是“中国通报十大环境违法案件6000家企业应被关停”和“环保总局查处环境违法案4 136家企业入黑名单”。据称,政府当局已经决心下大力气整治环境污染问题,指派环保总局等六大部门联手查处,预计关停取缔的不法排污企业就达6 143家。同时,各地方也加大了执法力度,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来自官方媒体的消息还画龙点睛地说,“如此多部门协作,大规模的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而更加引起关注的是,这次六大部联手治理环境污染的大行动,其牵头人是颇具才干和魄力、现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的青年政治家潘岳。”接下来,还真有不少人写文章欢呼雀跃,似乎又看到了光明的未来。——不就是一个我们中国人屡见不鲜,屡战屡败的“运动式”环保吗?怎幺还会有轰动效应呢?这种健忘症实在是太深沉了!
从近了说,九十年代后期就搞了多次大规模的“环保执法”运动,其级别、其决心、其规模都比这次大。仅被强行关闭的污染企业,截止到1997年春,就有6万多家。当时许多中国媒体都报导了这样一条消息:
“前不久,世界银行举行会议,讨论对中国的环保贷款问题。一位西方代表突然站起来,发出责难:‘你们中国说得太多,做得太少!’人们的目光立即像聚光灯一样集中到中国代表、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身上。只见解振华镇定自若,他指示我方代表将《中国日报》一篇文章的复印件分给每位代表,上面赫然写着:中国关闭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6.47万家。整个会场瞬时鸦雀无声,代表们一致举手同意继续贷款。舆论界称,中国在环境保护中确实动真的了。一位世行官员对解振华说:‘关闭这么多企业,这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看来你该雇保镖了!’”
想当年,可谓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解振华话音未落,中央政府又实施了治理淮河污染的“零点行动”。那可真是雷厉风行,声势夺人呀!所谓“零点行动”,就是把新年元旦(1998年1月1日)零点规定为最后期限,限令淮河流域数万家企业必须实现污水排放达标,否则强制关门。在接近“零点”时限之前的那些日子,淮河流域各省市政府及环保部门忙得天地翻覆。国家环保局变成了战争时期的总司令部,大厅里树起“零点行动”的倒计时板,官员们则捧着上方宝剑分赴各省督战。那一次,在全国关闭污染企业6万多家之后,淮河流域又关闭了6万多家。
这两次世界治污史上的“超级总动员”共关闭企业12万家以上,是本次运动计划关闭企业总数的20倍以上,怎幺就都忘了呢?如果反过来,潘岳打算关闭上两次的20倍,关他个240万家,那才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呢。最低限度,也要关他6、7万家才像个新官上任的样子吧?
还有,也不知道这次潘岳下去带没带枪?“零点行动”那阵儿可是强行执法,官员带着警察,警察带着手枪。记得是河南省吧,副省长亲赴火线督战,光以“违法生产”之罪名拘捕的厂长就有一百多。
结果如何?
连“淮河水变清”这样一个模糊的目标都未能实现。
实际上,淮河治污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故事。最初是支流污染。1980年,奎河发生死鱼事件,江苏省环保局下文:限期于1982年上半年完成污水治理。但限期过去,奎河水质更加恶化。
1983年,国务院以红头文件形式发出政令:“要采取果断措施解决奎河的主要污染源,争取奎河水质在今年内有所好转。”并明确限定“污染物的排放量只能减少,不能增加。”这回情况似乎不错,限期到时,“奎河水质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化”。但几个月之后,一切依旧。1993年国家环保局调查组估算:十年来,污水总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倍。再往后,淮河流域所有的干、支流全部污染。九十年代淮河治污进入高潮,成为中国治污示范“三河三湖”(淮、辽、海、滇、太、巢)之首,重中之重。
在中国环保界高级官员心目中,淮河治污具有重大意义。它不是一条河流的整治,而是中央政府摸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道路的“突破口”。可以这样说,在现行的政治经济框架内,从舆论手段、行政手段到法律手段,一切可以想的办法都想到了,一切可以做的事情都做到了。国家倾其全力,雷霆万钧地投射到淮河流域,却不料输得很惨。局部改善消融于总体恶化,短时段缓和让位于长时段加剧。——细说起来话长,简言之,那是一场滑铁卢之战。就算是腰眼上顶着督战队的枪口,环保界的将军元帅们也终于明白过来那是一场有输无赢的战争。潘岳有何新式武器?如果还是搞行政命令、运动环保那一套,“潘岳新政”就免谈了吧。老将宋健、谢振华、曲格平绑起来还敌不过一个潘岳?
说实话,我根本就不欣赏“运动式环保”的“霹雳手段”和“杀威棒”。成千上万家企业说关就关,当然能制造轰动效应。当今世界,除了中国,我看也没有谁家拥有这种雷霆万钧的强制性力量。究其根本,环境污染主要是一个经济问题,而这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制度问题。中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制度性污染”,就跟中国的腐败是制度性腐败一样。不改变制度,贪官越抓越多,污染则越治越严重。潘岳在湖南下车伊始,声言“地方保护主义”是环保工作的阻力。他应该想一想,假如制度变一变会怎样?在世界上绝大部分产权清晰且合理的国家,这“地方保护主义”好象是环保运动的同盟军呢!记得潘岳曾任体改办副主任,扬名立万于倡言体制改革。如今把他推上“运动环保”第一线,像不像个政治阴谋?
2003年9月16日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1543 seconds ] :: [ 21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