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坚决刹住“英语风”(转)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坚决刹住“英语风”(转)   
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文章标题: 坚决刹住“英语风”(转) (436 reads)      时间: 2003-9-27 周六, 下午6:44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英语已成一个巨大的考试毒瘤







2003年9月13日 星期六

www.secretchina.com



【看~中~国报道】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人们开始自觉地学习英语。然而,由于英语学习的升温,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及人事主管部门开始头脑发热,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上,设置层层英语考试。现在英语考试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种利益集团的赚钱工具,摧残年轻人是他们设计好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浪费他们大量的时间,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使国家每年数以百亿的巨大财富打水漂,真是祸国殃民啊。

一、 看看英语是什么东西

先看我们伟大的汉语,国家汉字的扫盲标准是1500个字,理工科大学生一般掌握2000个汉字就可以了。就凭这2000个字,再查查字典,大家可以读书、看报、搞科研。可以很顺利地读一些名著,如《红楼梦》等。



再看看英语,在英语世界里,没有2万个词汇别想读报,没有3万个词汇别想把周刊读顺,英语国家大学毕业10年后的职业人士一般都懂8万词汇。新事物的涌现,总伴随着英文新词的产生,例如火箭(ROCKET),计算机(COMPUTER)等,可汉语则无须,不就是用“火”驱动“箭”么,会“计算”的“机”么!可英文就不能这样,不能靠组词,否则“太长”了。如火箭将成为“FIRE-DRIVEN-ARROW”,计算机将成为“COMPUTAIONAL-MACHINE”等。太长的字会降低文章的可读性与读者的理解能力。从中大家可以看出英语是一种非常落后没有科学性的语言。是西方国家语言中最难学的一种。



在美国,高中毕业能看懂报纸就不错了,所以美国表意的动画片,漫画很发达,能看懂名著就可以吹大牛了,自以为高素质了,可是这样的人在中国只能算小学生的水平,是被认为没有多少文化的人。



由于英语词汇太多,因此容易忘记是很正常的,如果大家有兴趣拿沙士比亚的原著去考考现在国内所谓的英语专家,他们肯定不及格。美国9.11事件后,产生的很多新词汇,连美国自己的国民也有很多搞不清楚的。



目前,英文词汇已突破50万,预计下世纪中叶,将突破100万大关。



因此可以说学好英语是没有止境的,英语考试可以考倒一切人,不管你是一辈子学英语,也不管你是什么英语专家。



但话又要说回来,如果用于正常的英语交流又很容易,一般掌握1000-2000个单词就够了。美国的农民一般掌握的词汇不超2000个。



重要提示:英语只是一种学习和交流的工具。掌握一两千个单词、一些常用的语法、一些英语对话、学会查字典,再利用计算机的翻译软件,所有的人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乐地掌握英语这个重要的学习工具,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科研服务。



下面我们看看无知的教育官僚们是如何利用英语考试手段来祸国殃民的。



二、 英语地位至高无上,教学质量与日俱下



看看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不管你是搞中医、中药、古汉语、二十四史的,还是做教师、工程师、技术员、编辑、记者、搞企管的、做内贸的,一概不管你的专业能力,也不问对提高工作的业绩有多大帮助,只要你晋职、评职称、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等等,如果你学不好英语,只有两个字:“没门”。



一句话,不会“考英语”,就不会是人才,可悲结论啊。



在这种无知的人才培养观的影响下,再加上我国加入WTO,2008北京奥运会,也许世间再也找不到如此壮观的场景了:一个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几乎每个人都在为这门语言疯狂,好象不学好英语就会亡党亡国。



由于无知的“共识”,英语在大学中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过不了英语四级别想拿学位(更有个别头脑发烧的大学,要求英语过六级拿学位),由于英语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们只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英语。四级考过,就准备考六级,六级考过了,准备研究生考试,或准备考托福、考GRE、考雅思。



英语对我太重要了,专业课就对不起您了,因为我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专业课只要能考及格就行,如果运气不好,补考也能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也只能走走过场了。



我国人才的摇篮-高等的学府,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是多懂几个英语单词,而多懂的这几个单词本来可以通过查字典很方便地解决,哈哈,很可笑,也很伤心!由于大学生在大学里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使他们就业更加严峻。



现在都是自费上学,如果你是学生家长,交了那么多的钱,学的就是这个东西,有何感想!



大家知道,学习语言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外部的语言环境,二是年龄。一个美国的学生,从小到大,英语不离嘴,在这样的环境下,读到高中毕业,能看懂报纸就算高水平,中国的学生在外部的语言环境和年龄都很不利的情况下,如果要达到这个水平,大家算一下就知道,我们的学生需要花多大的精力和时间。



由于英语考试,浪费大量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时间,使中国现在的大学教学质量与日俱下,已经接近世界高等教育的最低水平。



研究生培养,博士生培养也是唯英语论。对于考研者来说,英语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所谓“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每一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结束之后,常常听到老师们十分遗憾的感叹:某某同学专业优异,此次英语稍差而无法招纳门下。即便有个别幸运者在英语距线一两分的情况下,经导师多方奔走“拉”了进来,但补那一两分之缺须数万元,穷学生背着沉重的债务,又如何专心学业?想招的学生因为英语赶不上要求的水准,招不进来;而英语能力强,对专业了解肤浅,也无心专业的学生却脱颖而出挤上门来,这是太多中国导师的尴尬。以至于,有些“迂执”的老先生们发出这样的牢骚:不用什么招考了,直接到英语系找两个来就是。老先生们的牢骚还没有说出之前,精明的考生们早就在利用他们的优势了。太多英语系的专科、本科毕业生,在对所报考的专业知之甚少,甚至此前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凭借英语专业优势挤进去堂皇读之。而以我所见,这种情况在博士生招生中更是见怪不怪。大学英语系讲师、副教授在没读一天中文的情况下,利用几本文学史考中文系博士似乎成了一种时髦。他们都即考即中,甚至个别人中文专业课程只有五十几分,但凭 “强大”的英语专业优势一样鹤立鸡群,真让那些在专业领域兀兀穷年者,羡慕、气愤、伤心、无奈。 哈哈,真可悲啊。



三、 不懂教育规律,人才选拔如同儿戏,这又是教育官僚们的“杰作”,诺贝尔奖只能与中国说byebye



大家都知道,美国中小学校的基础教育很差,为什么出了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而中国政通人和,从上到下无不重视教育,加上中国人勤奋聪明,为什么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呢?



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出在教育部,这班教育官僚们根本不懂人才培养的规律。



很多外国研究机构对世界上著名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科学家的思维水平和创造力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呈加速度衰减。3/4的科学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在35岁以前。正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一个人如果在30岁时还没有发表科学见解,那么他一辈子就难以在科学界有所作为了”。大家可以用反推法就可以算出,只有在大学阶段学好现有的科学知识,注意个人能力的培养,善于调动个人学习研究的潜能,才有利于人才的发展和脱颖而出。这些脱颖而出的人才再经过几年专门深入的研究,恰好是出科学家的最佳年龄。而中国大学四年黄金时间,就是在学“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笑掉牙”的哑巴英语。错过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最佳时机,当然诺贝尔奖只能和中国人说byebye。如果目前的大学教育不改革,大家只能在梦中见到美丽的诺贝尔奖。



美国人非常重视大学教育原因也许就在这里,这些经验美国人是不会写在英文报纸上让你看的,能从英文报刊杂志上看到的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识,真正的高技术,他是不会写给你看的,国家现在提倡科技发展和创新,创新的东西肯定与英语没有关系(在中国,英语最好的是外语系的学生,但他们的科学知识却是最差的,另外现在大家仅仅也是为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或为了自己提升而学习英语,肯定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无关),必须靠自己扎实的刻苦的研究才能取得。学别人的,永远是落后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同儿戏的职称评定,各大学都有学位评定委员会,所有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都要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才行,他们都是各高校的著名教授,是各学科的专家。但由于扭曲的评价机制,他们变成了全能的教授。学经济的教授必须看计算机博士生的论文,看不懂怎么办,看看口袋里有没有字条,没有子条看看长像如何。结论可以随便写,即使写错了,你也别想看,是秘密,也没有地方可申诉,在这种机制下,学生大都只能靠走后门来过论文关,教授论文过关也是如此,这就是中国的高级人才选拔机制,本来大学应该是最讲科学最民~主的地方,可现在这样的人才选拔制度能选出好人才,那天都会哭。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曾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就听说,美国东海岸那些跟中国学术交流较多的著名大学里,有些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经常跟他们的成员(多半是访问学者和教授)说,你们到我们这儿来,许多事情都不用你们做,但有一件事情可要帮忙,就是一旦中国内地的教授学者来作报告,你们无论如何也要来凑个数。为什么?因为研究中心请人来作报告,讲得好人家坐下来听,讲得不好没人听。只是来自中国内地的教授学者来作报告的时候,无论你们愿意不愿意听,都要来帮忙凑个人数。就是说,相对于整个东亚高教界来说,中国内地教授们的水平都是最低或接近最低的。至少西方学术界这么认为。”

教育官僚们口口声声说,学好英语可以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科技知识,可自己对一些已知,很先进的管理经验就是不学,只能说明这帮人对教育一窍不通,没有一点责任心,也没有起码的职业道德。



四、 每年数百亿的国家巨大财富打水漂



据统计,英语教育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产业。年产值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相当于中国一个较发达的中等城市的年产值。学习者数以几亿计。 英语教育市场的构成,包括,林林总总的培训学校,补习班;五花八门的考试、测验;种类繁多数以万计的英语课本、参考书、辞典,各式各样的教育器材,等等。



在英语教育市场中,收入最稳定的是各类考试的主办者,他们个个富的冒油,是权利变金钱的典型代表。以职称英语考试,每年的考试费,教材,参考书等加起来按200元算,400多万报考者,费用就有数十亿元。



  托福、GRE、GMAT、雅思等国外机构主办的考试,费用还高得多。托福考试费800元,10万人报考,其收入也达到8000万元。



  各类培训机构(个人),也是教育市场的主角。从每小时10元的家教,到费用超过2万元的高级培训,各色人等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各显神通瓜分蛋糕。



  一个“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平均每年培训学员四、五万人,每年的教学收入达数亿元,据一项不完全统计,中国外语培训教育机构,目前超过3000家,学费根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的不同,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平均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小时20元至30元。



  数以万计各类英语教材,参考书。如果平均按10元/万册算,每年可达100亿,当然成为出版商最喜欢出版的书籍。



另外,以游戏机、学习机、语言复读机等代表的教育器材在市场上抢尽了风头。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每年的语言复读机销量为800万台、学习机为750万台、电子辞典为600万台。按一台复读机100多元的价格,800万台就在10亿元左右。



再看看大学考研英语培训的场面:随处张贴的花花绿绿的考研英语培训班广告,已是当下大学校园风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里,其情形简直可以直比“文~革”期间张贴满墙的大字报。2002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刚刚结束,针对2003年的考研英语培训广告已是铺天盖地。广告上的授课“明星” 近十年间换了一拨又一拨。这些来自皇城脚下的“专家们”,每年自9月份开始,便在中国的上空飞来飞去,给各大城市带去广告上所标榜的“来自当年命题组的消息”。一次串讲门票往往高达数百元,但听众仍有数千之众。其盛况几乎可以直追二流影视歌星走穴。虽然太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









坚决抵制英语风在中国泛滥









近十多年来,中国的学校教育热衷西化,英语成了衡量是否算知识份子的必备条件,据说这是为了与世界接轨。甚至从幼儿起就灌输英语,似乎学英语才是改革开放.才会学来现代化。事实上,一个人从幼儿园到大学,要用近三分之一的精力去学别国的语言文字,而进入社会后用英语的机率究竟有多少?绝大多数-或许要占80%以上的人用不上英语。在中国工作,面对的99%是中国人,阅读的主要是汉文,就即使要找英语资料,自有专业人才会翻译成汉文。近20年背的英语单词不用,也就荒废了,逐渐就遗忘了。这不是浪费人的精力吗?忽略母语教育,忽略历史教育,只会逐渐软化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教育方式是一剂精神鸦片,它慢慢磨灭民族意志,盲从西方,使国人自信减弱。这种教育思维是应当深刻反省的,教育部的这种指导思想,可以说是在犯罪。我们国家不少优秀企业家也并不会讲英语,可一样赚回了英语国家的钱.就是英语国家的不少国民,也仍然一事无成,甚至是一无所有。布什不会讲阿刺语、俄语、汉语、日语,可他一样在与这些国家打交道。中国近代落后,根本与语种没有关系,是清朝末年起,统治阶级腐~败无能,列强掠夺中国,年年战乱所致,与汉人使用汉语文完全不沾边。我们的经济只要上去,国力提高,中国语文就会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语文。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难道只能由英语文来代表吗?是否普及了英语就完成了这个前进方向?中国要与讲英语的国家打交道,肯定应有英语人才,各有各的专业,何必人人成为外语学院英语系的毕业生?一个市长、县长、科局长,就算英语都达标,又能怎样?县长对乡、镇干部、当地居民、农民讲话,难道能叽哩咕鲁吗?对农民讲话讲英语,农民只会认为你有毛病。就是操一口不纯正的普通话给地方民众讲话,大家都听得恶心.这是给群众打成一遍吗?这是严重的脱离群众。许多行业职称晋升,也捆梆英语达标.而就算达标了,也丝毫无助于业务专业的提高.耗费背单词的大量精力,阻碍了业务技能的精进。全民学英语还不仅是浪费光阴,更重要的是丢了自信、忘却了中华优秀文化,培养西方奴才.是亡党、亡国、消亡民族自尊心的举措。是从根本上毁掉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真是比本拉登制造的911厉害万倍之恶毒阴谋。这些是一小撮洋奴的所谓专家学者帮衬的结果,真是误国误民,使人齿冷。希望中央纠正这种错误作法,英语只能专业化,不能大众化,只能自愿学习,不能强制达标。只能为我服务,不能挤兑汉语。任何统治者消亡民众意志、培养自己的理念,都是从文化开始的,日本侵略中国,在大陆、台~湾推行日语.台独推行去中国化,也搞修改汉文化教育.我们为什么要反而不遗余力的去推行英语化教育?有人说这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有利于互相交流。但是,是否凡是英语普及得好的国家,经济就必然发达?科技就必然进步?印度是英语国家,他也并不怎么样。苏联是俄语国家,它的科技和经济就曾经与美国比肩.德国、法国都不是英语,而他们的科技也并不滞后。韩国经济也发达,而他是十分珍视民族文化的国家。极有自尊心和自信。中国改革20多年来,经济保持上升速度,也并不是普及英语的结果。我们固然不应守旧、保守、闭关锁国.但也不能把自已祖先留下的灿烂文化自我矮化。据说还有专业研究论证英语比汉语先进的学科,无论学者们怎么去论证,找出英语比汉语先进的一万个理由.而作为中华民族,我们应更有理由认知汉语文是最优秀的语文。无论文字、词语所含信息量,丰富多彩、变幻无穷的表达能力,应变和创新能力,还是从字的美学观念,悠久的历史,占具纸张的空间,接纳世界最新词汇,准确表述新的科技术语,它的优秀是无以伦比的。全体中华民族都有责任捍卫和珍惜自己的文明。中国由于受外国列强掠夺和侵略,把贫困强加给中国人民,并不是汉文的过错,其政~治制度有关键的作用。如清之无能、民国之腐~败。如今中国经济正欣欣向荣,中国必将成为强国。英文吃香并不是它特别优秀,而是英文国家暂时富裕。风水轮流转,随着中国的经济、国力强大,汉语文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人们趋之若鹜的语文。英语国家从小培养孩子学习汉文,这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我们应为此奋斗,而不是以追随英语、淡化汉语而奋斗,我们有责任丰富光大自己的文化,并不是千方百计踏削自己的文化,用英语来诋毁汉语.这是短视的、愚蠢的行为。都德的"最后一课"感人至深,我们不希望上最后一节汉语文课的事在中国发生。我希望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是汉语文发展的方向。代表先进生产力是兼收世界各国的先进科技成果为中国人民服务, 而不是盲从。现在青少年过洋节、取洋名、染棕发,喊再见是拜拜成风,商店招牌取洋名成时髦,中国的产品,分明在国内销售,而使用说明,按扭也用英文标识。这除了是企业界的愚蠢,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的悲剧,是随改革开放附着在中国肌体的毒瘤。







作者:东海一枭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72278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