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古人取“字”的文化解析 [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古人取“字”的文化解析 [ZT]   
随便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24019

经验值: 64


文章标题: 古人取“字”的文化解析 [ZT] (283 reads)      时间: 2003-9-24 周三, 上午10:00

作者:随便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转者按:名字有政治。



===============================================================



古人取“字”的文化解析



王泉根



  在古籍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称谓:孔丘字仲尼,诸葛亮字孔明,

岳飞字鹏举。可是刘邦手下的淮阴侯韩信、萧何、陈平等都有名无字。



  “名字”由名和字两部分组成。大约自古以来,人与人的交际都

必须有称呼语,绝不能只叫一个“喂”字。被问者要回答自己的称谓,

这个称谓就是“名”。“字”是“名”的增多、延伸,是增加了的又

一个人际交往的称谓符号。



  古人之所以在“名”之外再增加一个“字”,有四个作用与意义:

表成年,周代贵族男子长到20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冠礼,然后

由来宾取“字”;明尊卑,晚辈对长辈、位低者对位高者,均尊称其

字,以示敬重,平辈之间也可彼此称字,以示礼貌;作姓氏,以祖父

的“字”作为孙子辈的“氏”,是先秦姓氏来历的一个重要方面;示

地位,“字”是用来表示社会地位的,一般而言,平民百姓有名无字,

只是到了后来,这一点才被打破。



  (《寻根》2000年第2期)





作者:随便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随便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53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