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奕豹:平型关头有迷雾吗?从直言到铁风、到秋实 |
 |
汉奸论坛观众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平型关头有迷雾吗?从直言到铁风、到秋实:-)
-奕豹-
(一)从铁风先生谈起
平型关战役是一段盖棺论定有案可查的历史。
每当我重温这段历史时,总别有一番心情和思绪。如果不是铁风先生转来直言
先生的“平型关战役真相”,这当年的“血色雄关”在我的日常阅读听视生活中已
经远去了。我们大家已经比较谐趣于“大宅门”“京都球迷”“宰相刘罗锅”了。
去年5月16日,铁风要我评价一下直言先生文章的真实性,那时铁风还不是
汉奸论坛的“股东”,随便说一句,我这个人在网上的器量特小,人家是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我即使特伟大,即使能纳九千九百九十九川,对于那些自冠汉奸为荣的,
不是容或不容的事,而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一句话:不来往。不过那时是那时。
(二)直言先生的光屁股舞
直言先生在他的文章中说“一一五师全师一万五千五百人,九月二十五日拂晓
总共仅伤亡六百余人,却在二个大队敌人面前不战而退,与友军的顽强抵抗形成了
鲜明对比。”
我说“这是一种光屁股出场的谎言。”
历史真相很清楚:八路军115师的将士们在林彪的指挥下,在平型关集中优
势兵力,靠着有利地形和伏击的突然性,用简陋的武装,一命抵一命地拼掉了10
00多骄扬拔扈不可一世的日军,取得了抗战后第一个歼灭性的胜利。
这是直言先生的“光屁股”:)他为了说115师将士在平型关的不战而退,
遮羞布都不要了。
(三)秋实先生的大奇
秋实先生读了我的文章后的感觉是大奇。
我也为他的“大奇”而奇:他奇个啥子奇个嘛?
难道在平型关阵地被突破之前的9月24日,郭宗汾的第71军增援过高桂滋
的第17军?这事有范长江当时的新闻报导,有高建白的事后回忆,如果这两个人
都不符合秋实先生的政治标准,那还有当事人高桂滋发给蒋委员长的存档电报。
难道高桂滋的第17军在9月25日放弃团城口要地不是“擅自撤退”吗?难
道他通知过他的友邻部队-郭宗汾的第71军?难道团城口的失陷不是平型关我军
战线崩溃的关键之一吗?
秋实“禁不住长叹,原来历史竟可以这样子被随意强奸,翻云覆雨,连张遮羞
布都不要盖。奕豹先生卖矛又卖盾。他得意洋洋提出的两件所谓史实,必定有一段
是他自己所称的‘光屁股谎言’”。
71军的“见死不救”和17军的“擅自撤退”,这难道不是史实吗?
历史被谁“随意强奸”?是秋实所说的“中共”还是直言所说的“大陆学者”?
这些都是国民党存档的中国军队的战史,它属于所有的中国人,无论在大陆在台湾
还是在海外。国军第二战区高级将领的无能,不仅造成了我忠勇将士的无谓牺牲,
使以后的中国人回过头来读这段历史也不禁一声长叹。
我读高桂滋关于“郭宗汾见死不救”的电文、读陈长捷关于“高桂滋擅自撤退”
的回忆录时,一点得意洋洋的感觉都没有。我的感觉如同读清史、读鸦片战争、读
八国联军、读大跃进、读人民公社、读十年浩劫、读赖昌星的厦门红楼、读胡长清
成克杰姬胜德的超级腐败……。
秋实先生不仅“大奇”、不仅“长叹”,还“心中无限悲凉”。
他“看到这些原国民党将领们,在做了共产党阶下囚或是座上客之后,为了配
合当年共产党宣传,一方面不顾事实地夸大八路军在整个战役中的作用,为共产党
脸上贴金,另一方面却不惜向国军友邻部队头上大泼脏水,互相贬低,互相抹黑,
有时甚至到了鲜廉寡耻的地步,实在令人感到齿冷。”
高桂滋说71军“见死不救”就是为共产党脸上贴金?陈长捷说71军“擅自
撤退”就是向国军友邻部队抹黑?
我不知道秋实先生是否读过国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的有关文献,阎说:
“高桂滋放弃团城口,败坏大局,比刘汝明的放弃张家口,更为可杀!”?我倒要
问问秋实先生,是否他也认为阎锡山是在贬低抹黑泼高桂滋的脏水?是否也由此感
到“心中无限悲凉”或“实在令人感到齿冷”?
五十年代共产党的阶下囚-与共军奋战到底的陈长捷写回忆录,锋芒直指共产
党的座上客-四十年代在解放军阵前起义的高桂滋,指责高在强敌压境“擅自撤离”
战略要地,这真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求实精神。相反,一说国军将领在抗战期间的
“见死不救”或“擅自撤离”,就认为是贴金或抹黑,这倒真是大奇,古今奇观呢。
(四)高桂滋的功过评说
非常感谢螳螂兄去年10月22日,在铁风转贴秋实先生这篇大文的当天,在
《我们论坛》转贴了国内的一段公案:高桂滋的女儿高士洁在西安中院状告“血色
雄关”的作者-陶纯,告她诬陷高桂滋当年在平型关要地团城口“擅自撤离”。
顺便评论一下,不管象秋实这样的怎样反共,怎样希望共产党政权明天就树倒
猢狲散,中国大陆的法治建设正在逐步完善。
读了冷雨的《平型关大战硝烟再起── 一场“名誉权纠纷案”纪实》,你可以
感到,不管高桂滋怎样地有功于解放军,有功于共产党,但在评价他的历史功过时,
在这种评价引起了法律纠纷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样的原则和实
践得到了体现。
冷雨的“纪实”为我们再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和精彩的法庭辩论,其中的
华彩篇章就是高士洁和陶纯关于“擅自撤离”针锋相对的“攻防”:
……。
被告:本书没有对高的侮辱或者诽谤的内容,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之间进行的生
死搏斗也不是什么“隐私”,高放弃团城口阵地,自有血写的历史予以证实,本书
对这一史实的描写,更谈不上“严重失实”。阎锡山的话:“高桂滋放弃团城口,
败坏大局,比刘汝明的放弃张家口,更为可杀!”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这一事件的严
重性质及后果,这才是不容回避的事实。
原告:溃退不是撤退。溃退不等于“擅自放弃阵地”。
被告:原告作为军人的后代,应当知道“军令如山倒”。没有命令擅自从战场上撤
退,把阵地放弃给日本侵略军,使敌人的主力逃出包围圈。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对民族是有功还是有过?这是要上军事法庭,受军法制裁的!原告认为其父没有
(擅自)撤退,那么,我要问一声:高桂滋撤离团城口,是奉了谁的命令?在何处
有记载?
原告:都被敌人包围了,不冲出来怎么办?
……。
怎么办?
不象吉星文在宝山城、不象池峰城在台儿庄坚守到最后的一兵一卒一枪一弹,
而象刘汝明在张家口、象汤恩伯在河南一退千里的都有。这种生死间的挑战和考验
不是几十年之后在网上过过嘴瘾般的容易,换句话来说,也还是可以理解的。湘南
起义失败时,林彪不也是差点当了逃兵吗。
但要为了某种目的而改变历史(咱就不说强奸历史了),简单地说,是办不到
的:)
(五)雾非雾来梦非梦
秋实先生说:平型关呀平型关,笼罩在你城头的迷雾,何时才能消退?
我说:平型关呀平型关,要在你城头罩迷雾,得找螳螂大夫开片速效缓释“入
眠灵”:)
2002.1.9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