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诗成长发百花香---王云高诗咏百花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诗成长发百花香---王云高诗咏百花
东海一枭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标题:
诗成长发百花香---王云高诗咏百花
(480 reads)
时间:
2003-9-12 周五, 下午2:10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百花诗稿
作者:王云高
来 由
1999年,为了迎接澳门回归,书法家吕惟诚创意要搞百花诗长卷,要我写诗。我遵嘱写了,但只用上了部分句子,原诗手稿,便作为"作文",呈政老一阅,原意不过废物利用,聊博一笑尔。岂意老人错爱,竟一一书之,犹嫌未足,再促我加盟萧瑶,将《百鸟诗》补足百首,又书之于前,准备明年办展和出书,以迎新纪,并以"齐放"、"争鸣"之义献礼建党80周年。
以耄耋老人而为此举,本已叫我感动万分。
11月27日,我到桂林出席儒学会年会回来,政老来电约见,一至于再。"相见又无事",只郑重交还此手稿。深夜抚而读之,手迹斑斓,恍惚又回到44年前作文本中。不禁五内怦然。觉得这比展品本身更有文物价值。
王云高 2000.11.29深夜志
梅 花
蔷薇科落叶乔木。是我国有3000年栽培历史的名花。冬末或早春时先叶开花,色以纯白和淡红为主,亦有紫红、淡黄、淡墨诸色。历代诗人题咏,均强调了她的艰苦奋斗,"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我国的国花,这可能是历史的总结。但在新的一个"千福年"开始之际,我们似乎不应以手段作为目的,还要在未来岁月中,与环球万国同入繁花境界。
青史千年风雪舞,梅花香自苦寒来。
如今丽日逢新纪,移向珠峰顶上开!
迎春花
木樨科落叶灌木,一名"金腰带"。枝叶细长而弯作拱形。早春先叶开花,花黄色。此花耐寒耐碱耐旱,怒放之时,一片亮色,寒威顿杀,称为迎春之兆,最是切题。但宋人赵师侠说她"东皇初到江城,殷勤便去迎春,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显有讥评之意。其实花人同理,发展总凭机遇,"占得春风第一枝",是运气也是灵气,
一点黄花一盏灯,迎来林苑遍芳馨。
赵公莫诮能趋附,地转天旋始利贞!
桃 花
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春季开花,按种属不同,有白、粉红、深红诸色,品种也甚繁,有碧桃、日月桃、寿星桃、紫叶桃、人面桃等。自《诗经》以来,就是诗人讴歌的客体了,见仁见智,崔颢已多,何况身非李白,命笔尤难!丙寅春暮,登慕田峪长城,摄影一张,顿来灵感
又逐南风出塞行,柳眉初展觑桃醒。
长城献我阴柔美:四月春花半透明!
李 花
蔷薇科落叶乔木。春季开花,色白。夏季果熟,味甜可食。因与桃花同时,故前人诗中常桃李并称,并引伸为门生之象,这就难免局促。戊寅春,我卧病长城,客居远地,就深感有实难写,但我还是如实写了
春风桃李闹关沟,慰我长城作病囚。
午夜钟鸣寒食到,烽烟台上月如钩!
杏 花
蔷薇科落叶乔木。春季开花,花蕾红色,初开色白带红,至落则呈纯白色,初夏果熟,味甜多汁,古代诗人以之写春光,引伸春情,如"红杏出墙",竟成贬义。思维定向,何苦!何苦!戊寅春,我随孙道临先生出长城,有意变调
识荆夙愿喜初偿,燕山苍,走京张,八达关沟,风劲杏桃芳。鸡鸣声绕关山梦,随步履、播春秧! (调寄江城子 此其下阕)
刺 桐
豆科落叶大灌木。因枝干有黑色圆锥棘刺,叶又似桐,故有此名,别名"木本象牙红"。早春,枝端先叶抽出总状密集花序,蕾作月牙形,呈紫红、橙红色。荚果念珠状,种子暗红色。特别是开花之日,新叶未萌,红与白、热与冷、刚与柔,对比强烈,没有调和与过渡的余地,这是使诗人为难的!
树下期珍重,临歧道不同:
刺如君意决,桐似我心红!
兰 花
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按花期区分,有春兰、夏兰(蕙兰)、秋兰(建兰)、寒兰、报岁兰(又名墨兰)等,多为黄绿色,或为淡黄色,亦有白绿、黄褐诸色。前人诗咏称之为"花中君子",主要因它"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也就是澹泊自甘的美德,总而言之,是把诗人的自我感觉赋予它,再回过头来称赞"第二自我",
幽林不语独凝神,照影临流亦可人。
耻向俗场夸富贵,清廉自爱褒芳馨!
玉 兰
木兰科落叶小乔木。又名"望春花"、"应春花"。早春先叶开花,因色白如玉,芳气如兰,故得此名。其花瓣肥厚脆嫩,可作菜蔬,一干一花,亭亭玉立于枝顶。冰清玉洁,褒兰花之素雅,堂皇富丽,得俗卉之荣华。明代沈周形容她"隔帘轻解白霓裳",儒雅且风流,雅俗能共赏,也许可以说是君子的新形象。
隔帘轻解白霓裳,兰有清辉玉有光。
富贵可亲贫可友,风流当世入华堂。
白 兰
木兰科常绿乔木。夏初开花,以白色为宗,间亦有浅黄、金黄的变种,阔叶肥大,而花却褒兰之形,南方俗称玉兰树,因避免与北方落叶大花之玉兰混淆,故用此名,其花期正当南国盛暑,浓荫与清香齐发,绿化与香化并收,是兰花家族中的通俗派。
谁持君子到街 ,赏舞观棋意自闲。
赐尔香风驱暑瘴,信知俗雅可相怜!
辛 夷
木兰科落叶灌木,原名"木兰花",又名"女郎花",因其花蕾尖直挺秀,形如饱蘸紫红墨水的毛笔尖,故又名为"木笔花"。早春先叶开花,花瓣外呈紫色,内为白色带粉红。古代诗人或爱其形,颂为"意欲书空"的彩笔,或因其名,比为代父从军的木兰,反正"江山代有人才出"也"代有美人出",新意总还会有的。
凭栏最忆珠乡土,脉脉辛夷树。素于持螯酌虎头,槛外涛声依旧鬓边秋! 《虞美人·癸酉纪事,此其下阕》
梨 花
蔷薇科落叶乔木。初春开白花,素淡无华,多被诗人赋予冷艳、孤洁的品性。只是,诗人赏了花期却忘了她的果期,俗人赞了果期却忽略了花期,但是,花容与果味的"双效益",恰恰是梨花的最大特点。贾宝玉欣赏未嫁的女儿而讨厌沾了男人俗气的妇人,但又不得不与集两性于一身的女人共处,这就是看花的辩证法。
雪是肌肤玉是魂,教侬秉烛惜余春。
不知嫁作东风妇,秋后梨园更醉人!
樱 花
蔷薇科落叶乔木。春季开花,花白如雪,芳香似蜜。初夏果熟,小颗而鲜红。在诗人笔下,常以其花比美人之面,而以其果比美人之唇。对此,冬烘评论家曾经挑剔为不可兼得,其实,文学与植物学是两个相交的概念,不懂得抽象,不懂得升华,便不足以言诗。
丹唇素靥不同时,蜚短流长妾不知。
说与村闾冬烘客,拥将鱼雁入罗帏!
樱 花
蔷薇科落叶乔木。日本名花,每值花期,日本朝野如醉。有许多醉人的故事和醉人的诗;只是由于历史的隔阂,中国旧体诗词中反映不多,故未得尽纸上观花之兴。1986年客寓京华,在玉渊潭畔得观芳仪,成诗一首,聊补空白
东国名花客燕台,嫣红姹紫应时开。
也应加意怜司马,留取残樱待我来!
金 樱
蔷薇科常绿蔓性灌木。春暮开花,朵大吐香。果实称金樱子,形如陶罐,多刺,成熟时黄褐色,微甜,入药后有补中益气之功,宋人谢过赞它"三月花如 香,霜中采实似金黄,煎成风味亦不浅,润色犹烦顾长康"。偏于写实,似乎跟诗神的浪漫主义拉开距离了! 屡向春风展素笺,高寒山野学神仙。
年年三月聆歌节,贮得真情蜜一坛!
玫 瑰
蔷薇科落叶灌木。枝条粗壮,叶面油亮。夏季开花,有红、黄、白、紫诸色,而以红为多,花姿华丽,花气浓芳。中国古诗只颂其芳,外国商人只把她看作香料。而近年来新潮传入,以2月14日为情人节,而又以红玫瑰作为爱情象征,遂使此花知名度与市场价值同步增长,几有凌驾群芳之势,这使人联想到包装的重要。
学士镀金海外,美人镜里新潮。
玫瑰欧风美雨,独饶二月风骚!
楝 花
楝科落叶乔木。春季开花,淡紫色小朵,丛集如云,其核果球形或椭圆形,熟时金黄色,俗称"金铃子",又因味苦,称"苦楝果"。噫,中国诗人擅长见景生情,谐音得意,岂不知苦楝就是苦恋!苦恋之花,烂漫如云,其实终究难消几番风雨。恋之果必苦,不好食而又不得不食。悟得此禅,也许能消许多怨鬼也!
春水平桥苦楝花,OK顾曲酒人家。
来时歌味醇如酒,去时解酒苦丁茶!
状元红
马鞭科落叶灌木。原名"赭桐",叶如桐树,片极大,春季开花,花连枝萼,皆深红一色,呈圆锥花序顶生,长达尺余。秋结核果,熟时蓝黑色。考本品花色花期花征,均无状元特点,前人题咏不多,对此更无可考。于是悟得市场广告,重在包装,只要创意超前,便有实惠在后。
自问才庸色更庸,包装敢逊状元公?
文章既怕随人后,广告超前假大空!
琼 花
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名花。史未详书,前人题咏仅王禹 说她"洁白可爱,树大而花繁",还"不知实何木也",故其种属均无可考。但看隋炀帝为了下扬州看她,专门挖了大运河,这个包装不但奇特,也浪漫得可以,使历代文人悬念无穷,用美学一句名言:距离产生美也!
欲画芳姿无模特,琼州不见觅扬州。
距离生美君须记,虚构名花第一流!
荔枝花
无患子科常绿乔木。生于我国南方,春季开花,花小无瓣,呈圆锥花序,绿白或淡黄色,夏季果熟,甘美而香,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后人题咏,皆重果而轻花。但荔花酿蜜,清甜较果尤甚。噫,历来写初恋,总以不成眷属为憾;但少男少女的那点纯情,不也象荔枝蜜一样,是一种美好的存在么!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不知酿蜜春风里,已被蜂儿摄了魂!
杜鹃花
杜鹃花科常绿或落叶灌木。亦名"山石榴"、"映山红",春季开花的多为红、紫,夏季开花的间以白、黄,黄花并可入药。古人咏杜鹃之诗,多说杜鹃鸟啼血成花,用以烘托离愁别绪。20世纪30年代后,因花区成为革命根据地,诗风一变,遂有燎原之势。可知世界常变,人情常新,永恒的美的泉源,只有不变的花和永恒的春风。
泪血斑斑热血红,古今诗意不相同。
杜鹃振翅飞新纪,当有名诗伴暖风!
含笑花
木兰科常绿灌木。高2-3米,分枝紧密,初夏开淡黄色花,边缘带紫晕,有香蕉芳味,是南国名花。因此花常仅半放,若人含笑之容,故得斯名。按人难免俗,喜笑嫌颦,故古人以甘辞与厚币并提,今人更有微笑服务微笑外交之说,因知此花遍迹天涯,当不仅因其香馥也!
贵贱人流过素花,含情浅笑灿如霞。
谁能悟得其中秘,服务员成外交家!
素 馨
木樨科常绿直立亚灌木。春季开花,花白色而芳香;叶纤而绿,花细而瘦,素馨两字,概括了她的神韵,加以多花成组顶生,更有一种妩媚之态,故在古诗中多强调一种女性的阴柔之美。宋人郑域说她"只向温柔乡里话,怕寒不许上林传",这类话长期有人不爱听,其实,让美人温得起柔得下寒不着的英雄能得到爱的回报,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
冰花细剪一层层,响彻春街叫卖声。
绮丽春光谁品味?戴花人共赏花人!
丁 香
木樨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通称"紫丁香",春季开紫色花,也有白花和蓝紫、淡蓝、黄紫等变种。花筒稍长又小,开时常有未尽之感,故古诗中称为"丁香结",花亦被别称为"百结花",《采芳随笔》并将她归入"愁品",古诗中循此思路,多用以烘托愁思不解的情绪。丁香又是一种芳香而有挥发性的药料。
当年共结丁香结,万朵千枝,一一难评说。今日白驹全过隙,闲愁只剩芳华歇! 《蝶恋花(半阕)·闲愁》
菜子花
甘蓝科一年生草本。又名油菜花,暮春开放,黄色或白色。此花实际上是一种经济作物,农民种她,是为了结籽榨油;但正因如此,广泛的栽植带来了大片的花色,遂使大地的春光有一片不可抵御的威势。这本身似乎也在说明:平凡的生活也有一种壮美。
大青山下小溪头,玉白金黄一望收。
春色本来平淡里,何须上下苦追求!
大叶榕芽
大叶榕不是花,但每年二月发芽如花。记得童年在蒙山,东平桥头就有这么一棵,每到芽期,始则点点如繁星,继而茁茁如辣椒,乡亲称为"老鸦酸",我常与小朋友打下来嚼之,酸透齿牙,然而却是贫苦儿童唯一的"嘴头",其中之欢乐,至今未忘。再下去,榕芽盛放了张张新叶,翩翩如黄绢,展在春风里,比繁花还要壮丽。杜牧有"霜叶红于二月花"之句,我当然可以"活学活用",以状斯景,而今老矣,然邕江大桥北端那棵榕树,依旧年年给我以一种青春的欢悦。今春路过桥下,见一女孩晨跑,闪回童年情景,诗兴突来,作诗一首:
二月榕芽一树花,桥头跑步小丫丫。
金牌可摘休犹豫,新纪江城灿早霞。
木 棉
木棉科落叶大乔木。高可达30余米,产于我国华南及西南,东南亚地区亦广为分布,又名"攀枝花"、"英雄树"。春季开花,花如盏大,长椭圆形,内壁有纤状纤维,故称"木棉",而广西民间称为"万盏灯台",最为形象了!
江头日日播柔棉,道破单思不值钱。
大好春光宜奋发,灯台万盏照南天!
紫 荆
豆科落叶乔木。又名"乌桑"、"满条红"。春季开花,紫红色,簇生于老枝各节,此树叶圆花茂,姹紫嫣红,古人说"荆树有花兄弟乐",常以之比喻手足情浓。恰好,1997年香港回归,以紫荆旗作区旗。闻之不胜欢欣,作诗一首寄香港诗人戴保清师弟
故国旌旗梦屡裁,白头望到紫荆开。
女人街上佳人侣,注目无言泪满腮!
芦 荟
芦荟科多年生草本。叶簇生,肉质,有刺,可为蔬菜,可入药,花柄中生,直立如柱,小花下垂,甚美。由于甚罕开花,得者以为吉祥,几乎跟中彩一样欢喜。
浅薄月季频出镜,纯情芦荟慎开花。
千呼万唤同仙女,彩票携来幸运家!
白头翁
毛莨科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白色柔毛,故名。早春开花于茎端,蓝紫色,瘦果多枚,聚生作头形,先端均被长毛花柱。李白《见野草中有白头翁者》最先发扬其美:"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折取对明镜,宛将衰鬓同。微芳似相诮,留恨向东风!"今年是"国际老人年",戏翻一首:
诗情漫说向东风,今昔时髦大不同。
误却金牌休怅惘,依然春野慰春农!
蒲公英
一年生草本。别名地丁,叶成环状,贴地而生,花杆直立中心,暮春开黄花,种子有白茸毛,花谢后,种子随风飞散,繁殖个体,是风媒花的典型。此花姿色平凡,但在春天的田野间,也不失为一种朴素的景观。
不耀倾城色,非夸绝代容。
平凡农户女,也解嫁东风!
仙客游
秋海棠科多年生草本。是国外引进的品种,原译"仙客来",意译"萝菔海棠",俗称"兔子花"。更称此名,不仅显示了我们门户开放后对外宾的尊敬,也不仅为了配合发展旅游的思路,实际上是中西方礼貌的接轨英语的"谢谢您"就这样中国化了。
揖让乐融融,文明共此风。
国人拱手谢,情意得相通!
昙 花
从国外引进的花种,梵语优昙罅华的简称。在我国曾以义译为"瑞应花"或"祥瑞花"。据《长阿合经·游行经》,"汝等当观,如来时时出世,如优昙罅花时一现耳",意思是说好花不常开,好运不常来。而昙花的身价,正在这蒙胧美中相得益彰了。它总在夏季午夜开放,黎明即谢,花色白中透黄,浓香馥郁,别有一种神奇境界。
美意瞻法相,虔诚礼佛陀。
庄严风雨夜,福慧两婆娑。
仙人球
仙人掌科多年生肉质覃本植物。又名"天鹅蛋",体圆形,多棱多刺,夏秋在顶部开白花,花瓣多层,多开于清晨。与咄咄 逼人的荆刺相衬托,那洁白哈达般的花似乎别有一种禅味,从而发人深思。 荆棘丛丛护雪莲,芬芳雅洁自翩跹。
凭君莫再夸修养,合掌仙人也握拳。
量天尺
仙人掌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茎作三棱,有刺,喜沿墙或石壁而生,每节长尺许,故得此名。夏秋开白花,复瓣长型,与昙花相似,广东人称为"剑花",可作汤肴,云有理气之功。每于断壁残垣上见之,在苍凉中透出一片生机。
仙人有尺欲量天,标志枝头挂玉莲。
待得功成拂袖去,颓垣断壁换新颜。
海 棠
蔷薇科落叶灌木或乔木。它与秋海棠同名而不同科,其中又有多种,如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等,花形花色亦有小异。古诗中多突出她的婀娜妩媚,称之为"花中神仙",郭沫若却在称赞她的"群众观点",而究其实质,"拔高主题"也只是"高台教化"而已。
此是非来彼是非,东西南北看风吹。
花如解语还多事,块垒拿他借酒杯!
缅 桂
蔷薇科多年生木本。产于四川及云南与缅甸交界一带,因有缅桂之名,当地居民俗称之为"十里香"。夏季开花,花单瓣,芳香浓郁,是价兼物美的香料。当年,随着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的一支插曲,她的芳名曾播满全国。现在,随着文艺发展和观众换代,她寂寞久了,但祖国和人民生活还是需要文艺去贴近和表现它。
缅桂花开十里香,当年一曲播沧浪。
神州代代花如锦,艺术毋忘列画廊!
金针花
友人在美国唐人街上吃了一客金针菜羹,是地道的家乡风物,来信非常激动。是的,从经济角度来说,这是个喜剧小品;从这朵金花来说,也算是圆了出洋梦;但她为此付出了多少苦辣酸甜?她本来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固然,"青溪多少贫家女,头白溪边尚浣纱",诗人多愁善感,从来是各有是非。活跃思维,也不求结论的。
照影山泉忆故园,端来海外佐盘餮。
金花菜与金山妹,苦辣酸甜孰与论!
雪莲花
友人赠我雪莲酒,说是新疆雪山神物,在冰天雪地之间,秉纯阴之气,化纯阳之性。噫,乾坤易理之变,参之难透;花卉万类之广,数之无穷;就是各族各行友人之间,友谊转递,仍然有未知未尽之内容,主客观相渗,人天合一,置于百花诗中,仍然大有赏析余地也!
中年丝路上天山,手鼓声中跃马还。
瓶里雪莲撩醉眼,人生拚搏品余甘!
凤凰花
据郭沫若考证,此花"原名本叫攀霞拿,种在澳门凤凰山上,故名凤凰花"。花为乔木,生长极速,南宁解放后新种,60年代初,已是红遍通衢,一时有凤凰城之称。但此花易招虫,落叶期又长,陈毅元帅曾随口提及它这些缺陷,过敏者就闻风而动,把满城花树都砍了,这个无心的错误,颇有历史的特点,是值得深思的。
笑语评花可上纲,虔诚行事务荒唐。
千街红翠萦魂梦,邕水如今忆凤凰。
瑞 香
瑞香科常绿灌木。一名"瑞兰",又名"睡香"、"露甲"、"千里红"。叶簇生,常绿。春季开花,集生于顶,呈人头状。外为紫红色,内为白色。亦有纯白、金萤、淡红、紫等变种。芳香酷烈,如薰如醉,明初被称为"文妖"的杨维桢说她"日炙锦薰眠不得,玉人扶起酒初醒",说她的香气如酒,醉了玉人,在大走向中写出了小特色。
睡态瞄花分外娇,绘香写影见琼瑶。
若非谱系书祥瑞,怕伴诗人划作妖!
芭 蕉
芭蕉科草本多年生植物。地下根茎成块状,地上直立枝干实是叶鞘复叠而成的假干。故有"扶疏似树,质则非木"之说。春季开花,红色或褐紫色,与花相比,芭蕉之美在叶,而蕉叶之韵味,非风雨之中不能品味
白龙塘上闻初鸟,诗意知多少!何处东皇脚步声?侧耳尘嚣十里听车铃! 仙坡节后春光媚,历历陈眸底。品艺衡文兴倍饶,最爱和弦急雨打芭蕉! 《虞美人·春节团拜》
美人蕉
美人蕉科多年生草本。四季开花,因花以红色为基调,故又名"红蕉"。与芭蕉相比,她植株小了,身材显得均称;花色丽了,主体显得动人;叶色带红,整体显得和谐。这一切,似乎都在证明着今日少女的新潮:"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素面朝天,是骄傲的美,自信者已经不多,那么,淡妆浓抹,此其时矣!
浓脂翠黛鬓如云,翠袖翩翩更出群。
悟得一言成广告:从来装扮出佳人!
荼 糜
蔷薇科落叶灌木。一作"酴糜",又名"独步春"、"雪缨珞"。藤身引蔓,能盘作高架。春末夏初开花,白色,大而多瓣,香微而清。古人对它评价极高,甚至不无过份,主要是因为它花期的特殊,"开到荼糜花事了",把对春光的依恋移给了她,其实,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垠无限,眼界放宽一点。就可走出许多情感的误区。
春光冉冉亦流光,绝色谁堪较短长!
开到荼糜花未了,无穷悬念夏风香。
夜来香
俗话说"红花不香,香花不红",植物学家才道破了其中的奥秘,红(以及其它夺目的亮色)是吸引昆虫视觉的主要手段,也就是所有虫媒花的特色;反之,风媒花无求于虫,也就不想花那么功夫打扮自己,她们干脆香香地呆在黑夜里孤芳自赏。美人素面朝天,名士空山自守,世间的哲理总是相通的。
香风一夜报新秋,为觅芳容下小楼。
不是痴情偏弄我,从来思念美难收!
月 季
蔷薇科灌木或藤本。又称"长春花"、"月月红"等,经长期杂交栽培,品种多达万余,色彩缤纷,有红、橙、黄、白、紫、蓝、淡绿、咖啡诸色。花期特长,宋祁说它"花亘四时,月一披秀,寒暑不改,似固常守",有"花中皇后"之誉。杨万里说"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徐积说它:"过尽白驹都不管,绿杨红杏自相催。"
三朝得意四时荣,似是人间不倒翁。
诀窍挑明肥与水,钱神到处带春风。
虞美人
罂粟科一年丛生草本。夏季开花,其色自白经红至紫。缀生于细长直立的茎端。传说它是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乌江自刎后碧血化成。还有人进一步虚构:若有人唱当年项羽别姬时所唱的《虞兮》歌,此花必应节摆动如舞,故又别称为"舞草"。
江东子弟多才俊,霸主背盟尔亦知。
殉节何须弹老调,好翻旧曲谱新词!
含羞草
多年生草本花卉。复叶羽状对生,红绒小花生于叶腋,春季开花。叶细胞极为敏感,略受触动即收缩闭合,如羞怯之态。此花在西方不受重视,而在我国列入花谱,这大概是与我们传统对女性美的偏见有关的。
翠叶垂垂摇羽扇,丹茸耷耷掩眉毛。
含羞最是东方女,怯态迎人出格娇!
十大功劳
多年生小灌木。又名"虎刺",生丛莽之中,初夏开花,冬季结果如豆。腊质阔叶,颇硬,有棱状尖刺,茎苦,故又别名"土黄莲",可入药,但其药性比黄连差得很远,命名"十大功劳",实不知其何所根据也!
满腹苦情泪史,自称十大功劳。
纵然严披甲胄,未必志壮云霄!
石南花
蔷薇科常绿灌木。一作"石南",因生于石丛向阳处而得名。叶似枇杷,凌冬不凋,初夏开白花,间亦有深黄、淡红、淡紫,成复伞房花序。秋结小红果。传说唐明皇逃蜀途中,于扶风道旁见此,赏玩久之,命名为"端正树",后来白居易咏之,云"伞盖低垂金翡翠,重笼乱搭素衣裳",君臣二人,对花也应思杨贵妃也!
雪萼冰冠渍泪痕,邛崃应是召芳魂。
莫云帝主痴情甚,寂寞无非念莱温!
南天竹
小蘖科常绿灌木。又简称"天竹",茎直立,幼枝常为红色。叶似竹,秋冬由绿变红。春夏开白花。秋季果熟,球形,呈鲜红色。栽置庭中,每能品味一种翠竹开花的感觉。竹树开花,乃是受旱而然,而民间以为不祥,但既然百卉都有开花的权利,偏对竹丛禁欲,便有失公正。南天温热,首破此例,不亦可乎!
酷暑庭前凝瑞雪,秋高院落照丹霞。
寰球万卉皆情种,南国首看竹吐花!
锦带花
忍冬科落叶灌木。春末夏初开花,冠外沿呈蔷薇红色,内较黄淡,因枝长花密,蜿蜒如带,遂有"锦带"之名。王禹 说她"锦带为名卑且俗,为君呼作海仙花"。后人虽有认同者,但也有更走极端者,迳呼之为"文官花",吁,自鸣清高者每憎卑俗,但文人谁不指望文章立身,就算是王氏本人,也未必就能完全脱俗罢!
金镶玉带盼围腰,历代文官羡锦袍。
揪发欲登天上去,清高自许总徒劳。
石 蒜
在桂北石山上,经常可见石蒜,郭沫若有诗叙之甚详:"我们是野草,花和叶不能见面,/秋天抽出花梗开出红花成团。/筒状花裂成六出,花蕊挺出花间;/花谢后才标出浓绿的叶片和蒜。"诗中还说它"全身有毒",但"可以催吐、治癣,并医治无名肿毒",那么,这是典型的"毒草"了,可惜他没进一步说出,随着我们科学的发展,往往能发现毒草其实并不"毒",除了有经济价值外,至少可以通过它认识世界。
神农当日传勋业,百草亲尝赖齿牙。
科技昌明开新世,几多毒草变香花!
罗裙带
它也是一种草药,能治跌打扭伤,但近年来南宁市广为种植,在路树下形成一片绿化带,但这并不意味着市民的跌打扭伤高发,扩大了需求,而是因为入夏之后,它的白花抽苔,摇曳在绿叶之上,蔚为一景。这说明花人一理,都是一专多能的统一性,都有综合利用的价值。人才可以分流,花木的作用也可以综合开发的。
花枝皙皙叶油油,添得街边景色幽。
价值多元新学问,罗裙带俏好分流!
大丽菊
多年生草本花卉,又名"天竺牡丹"、"大丽花",有块根,春夏间开花,单花生于枝头,花瓣如菊花攒生,大小亦相仿佛,白色或黄色,靠花心处有紫色条纹。自国外移来后,国人种植甚广。
清如秋菊丽如丹,天竺移来似说禅。
莫待色空臻化境,散花拾得一枝看。
水浮莲
作为水上名花,历来被当作"水仙"误称的,还有一种水浮莲。因其疏松叶柄呈椭圆形,与圆形叶片组合,颇似金鱼,故又称金鱼草。夏季开花,簇生枝头,呈浅蓝、蓝色或蓝紫色。多见于两广池塘沟圳之中。因其生命力强,能抗污染,近年来随着水质恶化,水中百草难存,她反而有疯长之势。喜忧交并,一言难尽了!
谁把诗笺扯紫绢,浮向渔 肆意怜。
须防污水翻江海,害得情诗不值钱!
石菖蒲
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又名"山菖蒲"、"药菖蒲",因多生于山涧浅水石上及石缝中得名。夏季开花,花小而密,呈黄绿色,根茎可入药,清秀淡雅,古诗中常以蒲香与艾月对称,正是在酷暑中凸现了她清雅的韵味。
以其叶如剑,旧俗于端午挂门上,谓邪恶见而辟易,草木亦蕴正气,而况人乎?!(政补经)
芳心妆蛱蝶,药力贵菖蒲。
艾月思君处,诗情到草庐。
使君子
使君子科落叶藤本植物,一名"留求子"。夏季开花,花瓣初白后红,有芳香,果实入药,能消积杀虫。案"使君"一词,刘备为著,其子阿斗,败国之君也,犹复乐不思蜀,窝囊透顶,乃以之命名驱虫之药,费解而强为解之,亦足深思也!
侈谈花洁又苗红,太子兴家靠素封。
废物安能充药用?刘禅头号寄生虫!
滴滴金
菊科一年生草本,又称"夏菊"、"艾菊"、"金钱菊"。茎青而香,叶青而尖。夏季开花,其色金黄,故名。据传,其花梢头露滴入土,即生新根,故名。据此,则不愁得不到,只怕想不到,推而广之,欲望乃财富之源矣。
何须培土沃清泉,花下青蚨列数千。
今日秋翁科技绝:人间至宝是馋涎!
芸 香
芸香科多年生草本。叶羽状分裂,秋间微白如粉,自春至夏浓香甚冽。古人常将它置于席下驱蚤,或夹于书中以逐蠹鱼。夏季开黄或白色小花,全草均可入药,在人工香料发明前的中世纪,它实际上起了文明卫士的作用。
三坟五典漫参详,传播文明振国邦。
莫道桂冠香馥郁,勋章一半在芸香!
茉 莉
木樨科常绿小灌木。夏秋夜间开小白花,花香浓而不浊,清而不浮,给人以幽静凉爽之感,古人有"人间第一香"之誉。一说它原名"抹丽",有掩没群芳之意。捧其一点,不顾其余,不但说服力不强,而且也失却其清香的特色。不如理解为一种清纯的爱,没利也要奉献之意。
放射心胸一片香,扫除暑气送清凉。
随他有利还没利,贡献从来不计偿!
榴 花
石榴科落叶小乔木。据传为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息国(今伊朗一带)携回,因名"安石榴"、"海石榴"。夏季开花,常呈橙红色,亦有白、黄、红、粉红诸色。果实球形,成熟后外皮为粉红色或深紫色,果肉附于数以百计的籽上,晶莹剔透,甜香有味,故古人以之为"多子"之兆。
火花炼出水晶球,满树辉煌暖入秋。
莫道西天多怪物,石榴早已向东流。
米 兰
楝科常绿小乔木,又名"赛兰"、"伊兰"。夏秋开花,花序散状,形如粟米,故又名"米仔兰",艳不足称,唯香气清冽,常被称道。明代以后由于南北交流加强,此花渐次北移,因入中原诗家题咏,正如陈献章所云:"南有赛兰香,名花人未识,光风散微馨,甘露洗新碧。"
香风渗透九重关,闪烁金星赛玉兰。
不是俗人偏爱米,从来秀色可加餐。
郁金香
姜科多年生草本。地下块根,块茎肉质,黄色,有芳香。叶片背面有小柔毛。夏季开花,粉白色、红色均有,呈穗状花序圆柱形,有复数苞片。此花浓艳风骚,自古栽培颇广。犹记当年苏州作客,虎丘避暑,梳妆泉畔一畦郁金香,似是西施芳魂所寄也!
避暑来寻馆娃宫,妆泉清沏郁金红。
西施笑靥何方觅?散入情人镜眼中!
荷 花
睡莲科多年生花卉。又称"莲花"、"芙蕖"、"菡萏"、"水芙蓉"。叶面大而圆,由长柄高擎于水面,乃与睡莲不同。夏季开花,多为白色或粉红,清香宜人。茎肉质,中空,卧水下,称莲藕。我国诗人对此花审美甚早,题咏颇多,以宋代周敦颐《爱莲说》最为专注;而民间歌手又偏爱莲"怜"的谐音,乃成雅俗共赏之花。
壮别南疆十四年,英魂犹伴月光悬。
思君情似南湖藕,春来日日展青钱!
拙作《和陈毅〈梅岭三章〉之二》
睡 莲
睡莲科多年生花卉。与荷花不同的是,她的花茎都较短,只是到水面而止。夏初开花,花作红色,因品种有深浅之不同,暮合晨开,故有睡莲之名。范成大所谓"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写出了她的开合花冠与阳光的关系,歪打正着,也算得是个天才的猜想了。
芙蕖灼灼叶圆圆,跃跃群蛙戏叶沿。
水洁波平环保好,愿她高枕且安眠!
槐 花
豆科落叶乔木。枝绿色,羽状复叶,夏季开花,花冠作蝶形,呈黄白色,荚果为圆锥形,花、实、根皮均有药用。此树在我国栽植很遍,是重要的绿化树、蜜源树。在北京宫庭中,则以其变种龙爪槐作观赏树。己巳夏,拍《雍正皇帝》,于树下摄影一张,因有小感。
华盖当头只自怜,漫云龙爪可遮天。
不知透泄春光去,犹有槐阴一句蝉!
金银花
忍冬科多年生常绿缠绕灌木,又名"鹭鸶藤"、"鸳鸯藤"。其叶虽于秋末枯落,但叶腋间复又萌新叶,而且经冬不凋,故得"忍冬"之名,夏季开花,唇形,成对生于叶腋,初白后黄,有香气,因黄白相映,因名"金银花",其花、叶、藤均有药效,近年更成农民富源之一,美名实惠,至此兼收并得了。
当年梦里数金银,不见金银心里疼。
雾散云开新世道,引进金银赖此藤!
夹竹桃
夹竹桃科常绿灌木。又名"柳叶桃",夏季始花,绵延至于深秋,花有红有白,(另有黄花夹竹桃,其花、果、叶,形状均不类,不列)其叶狭长似竹,故得此名。叶、花、皮、实,均含强心甙,有剧毒。此花形神,兼有桃竹之韵味,又开于长夏,故被视为绿化花木。
竹叶英雄剑,桃花美女容;
刚柔双璧合,今古两情通。
萱 草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碧叶柔软,花茎挺直。夏秋间开花,呈橘红或橘黄色,古人有萱草可以忘忧之说,故又称"忘忧草"、"疗愁花",对此梅尧臣不以为然:"人生与草不相同,妄有树萱忧自释?若言忧及此能忘,乃是人心为物易!"考,古人以椿萱并提,以萱为母之象。悟于此,则前梦可圆而梅疑可解了!
忘忧萱草间黄红,移向北堂暖晚风。
岂是人心为物易,代沟填却两情浓。
朱 槿
锦葵科常绿丛生灌木。夏秋开花,花大色红,又称佛桑、扶桑、吊钟花。早年南宁市人大定朱槿为市花,市民多持异议,因其名与"扶丧"、"吊终"相谐。然花木无知,又何必生安白造,唔衰 来衰耶?感之,为作解
春色摇朱槿,红钟挂艳阳。
邕城新政策,三产重扶商!
棣棠花
蔷薇科落叶丛生灌木,高一、二米,小枝绿色,叶亦鲜绿。初夏开花,单生于侧枝顶端,金黄色,又名"常棣"、"棠棣"。《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 ",相传为周公所作宴饮兄弟之歌,故后人以之比喻兄弟如手足之情,但今人较多的印象是史剧《棠棣之花》演的聂政与其孪生姊聂 的故事。
浩气传 政,柔情赏棣棠。
英雄儿女态,矛盾一般强!
牡 丹
毛莨科落叶小灌木。初夏开花,依不同品种有白、黄、粉、红、紫、蓝、绿诸色,有"花王"之尊,"富贵"之征,"国色天香"之誉。这一切,都是唐代文人捧起来的,他们说武则天洛阳降旨,牡丹巴巴结结地提前开了,因得了"富贵"之位。物极必反,现代政治家们贬之为"四旧",就差没划"地、富、资"的"阶级成份"了,咳!
一样东风一样春,为牢划地枉行文。
牡丹移向苹婆种,不薄穷人爱富人。
如何?!
石 竹
石竹科多年生草本。茎高盈尺,纤细而青翠。暮春开花,直至秋季,其花艳丽夺目,有鲜红、紫红、粉红、白色等种。花叶相衬,对比强烈,古代诗人把它形容为罗衣上的明霞,陆龟蒙诗:"曾向南朝画国娃,古罗衣上碎明霞。而今莫与金钱斗,买却春风是此花。"他与黄巢的宣传部长皮日休相好,难免受其偏激影响。而当代波尔布特居然废除了金钱,其下场又如何呢?咳
见仁见智各喧哗,高调低吟实两家。
我劝诗人求是理,祸延莫遣到繁花!
绣球花
虎耳科落叶灌木。又名"八仙花",春夏开花,初为淡黄色,继变为蓝色,因小花簇生如球,故名"绣球花"。另,忍冬科木绣球花有一变种,全为白色,亦称此名。因而每引起真伪之争,而穷其实际,作为花,它都是真的,绣球,是我们强加于她的名号而已;扩而大之,作为情,发生的那一刻也假不了,这就够了。
莫叹绣球假,应知花朵真。
好将纯洁意,怜取眼前人!
蔷 薇
蔷薇科藤本花卉。枝条蔓生,青茎多刺。春夏之际开花,有白、浅红、深红、桃红等色,花香清馥醉人。古人诗中,惯把她与小家碧玉相比,宋人赵蔗境且有"蔷薇野性难拘束,过了人家屋上红"的批评。其实,武后与杨妃,何尝不"难拘束"?蔷薇不作宫妆,只因未遇其人耳,具体的人具体的联想,来不得划一的。
笑貌清歌忆昔时,卅年旧梦半依稀。
销魂三月江南雨,载我诗思接紫薇!
《己巳逢故人有感》
栀子花
茜草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春夏开白花,大而肥厚,有古代酒卮之形,因以得名。其实今日庭院所植,久经人工变异,真正的原生态称"山栀子"或因有卮状黄果称"黄栀子", 其花偏小而根茎偏粗,移之水中能雕屈而为盆景,称"水横枝",又是另一种景观。
溶溶魂梦绕春篱,僻寨天真小女儿。
诗意妆成香玉瓣,伤痕雕得水横枝!
剪春罗
石竹科多年生草本。茎柔叶绿,入夏开花,呈朱砂或红黄色,轻丽如纱,花瓣有齿状浅裂,宛若剪成,即由此得名。古人有"二月春风似剪刀"句,这奇特的构思常被移向此花,宋人翁元广、清人秋瑾,均作如是说。这思维定向本身也有一定生命力,看来突破也难!
二月春风磨剪子,小楼少妇剪春愁。
愁粗剪薄难为力,剪朵山花戴上头。
合 欢
豆科落叶乔木。因叶夜间成对相合,若夫妻合欢,故名。夏季开放,花色上红下白,散垂如丝,故又称"马缨花"、"绒花树",果实成荚状,以致我们南宁前辈乡贤中一些缺乏美好想象力的人称为"鬼刀豆"。由此几乎可以断言,迄今为止对花木的种种命名,其实并没有什么是非标准,全是些浪漫主义的想象与吹嘘而已。
一自合欢佳偶成,从 恩怨不分明。
清官难断夫妻案,说是无情亦有情。
百 合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球形鳞茎,二、三十瓣重叠累成,故得此名。夏季开花,有黄、白、淡红、金红诸色。因其特有的形状,历来被诗人视为团结和睦,百事合心的吉祥象征。鳞茎有肉质,可食。
采来百合返茅庐,吉兆临门众口呼。
桀纣若然收贡品,天灾人祸有还无?
山 丹
百合科草本。根似百合,但体小瓣少茎短,叶狭长而尖。夏秋开花,花直立,呈朱红或桔红色。以个体而言,她也许色态一般,但以群体而言,盛开之日,有红云落地之象,不但为杨万里、周昂等赞赏,而且被近代陕北民歌唱红了全国。对于群众与革命的美学关系,似乎也可以作如是观罢!
一朵孤开未是春,百花红处火烧云。
蒙屯综合成新世,易理分明仔细论!
凤仙花
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夏季开花,自白、粉红、玫红至大红,复有淡雪青、茄紫及紫红,另有红紫底色间杂白斑者,色彩繁多,因她的花头、翅、尾、足皆翘然如凤状,故得本名,又名"金凤花",再因旧时妇女以此花与明矾相捣以染指,又被称为"指甲花"。
色彩缤纷凤与凰,竹篱茅舍舞春光。
粉身碎骨酬知己,留得佳人素甲芳1
金钱花
梧桐科一年生草本。秋季开花于叶腋,色鲜红,形如钱,故名。又因此花午开子落,故又名"子午花"、"午时花"。这花形固然有人崇拜,但也被人攻击。黄巢的"宣传部长"皮日休就超前地质问她"阴阳为炭地为炉,铸出金钱不用模。莫向人前逞颜色,不知还解济贫无?"其实金钱无知,似金钱的花更无罪,关键在人而已!
寄语皮郎莫肆诬,望文生义妾无辜。
荧屏股讯传熊市,多少王孙尽匍匐!
凌霄花
紫葳科落叶藤本。其茎节有攀援气根,能攀援他物而上。夏秋开花,花冠钟状,橙红色,大而鲜丽。赞扬者说她"枝干凌云",而白居易却说她不能自立,弄不好"朝为拂云花,暮为萎地樵"。这其实是太苛责了,两军对垒,不依附者只的两家。毛泽东说知识分子都有依附性,非此则彼,"中间的道路是没有的",如果不准备当"扒地虎",便只能"把青春赌明天"了:
叱咤沙场千古雄,因缘附会各乘龙。
纵然萎落污泥上,也哂青苔不用功!
鸡冠花
苋科一年生草本。夏日开花,可直到晚秋。有大红、深紫、黄、白诸色,因花序顶生,形似鸡冠,故得此名。在百花中,此花的形状最奇特,而又恰恰与雄鸡相似,所以历来诗人题咏,都发生了偏移:咏的是花,但颂的却是鸡。这也是浪漫主义飞跃的规律了,如果实话实说,怕也许要倒胃口的:
一唱雄鸡天下白,天明何必待鸣鸡?
冒充斗士传天意,却向山头占地皮!
决明花
豆科一年生草本。夏秋开花,花黄色,种子可入药,功能清肝明目,因得是名。俗子无知,以为补药。案中医理论,肝开窍于目,肝气郁燥而视力模糊,肝气无补,以泄为补,总要疏肝气,清肝火,自然目朗神清。悟得此理,则佛自心生,药其次耳,而决明之花乃作钱形,则不免南辕北辙之叹也!
阶前灿灿草决明,子美当年抚落英。
悟得肝平风自息,何须刻意仿钱形?!
白 苹
一名"四叶菜"、"田字草",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夏秋间开小白花,成片盛开,素艳可观。"白苹吹尽楚江秋",历来用以衬托分离的凄凉心绪,这也是很自然的:有聚必有散,分手时的苍凉心绪,总需要有一片冷色渲泄一下,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白苹还是对社会有益的。
握别伊人黄鹤楼,回眸一笑暖清秋。
为我加餐常保重,何须肠断白苹洲!
秋海棠
秋海棠科多年生草本。古名"八月春",秋季开花,淡红、深红或素白,雌雄同株。"海棠带泪,桃李伤春",此花在前人笔下多作闺秀之态,唯有女革命家秋瑾说她"平生不藉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赋予一种斗士情怀,但秋瑾以来,人们咏秋海棠,往往偏于她的叶,因为它略似中国地图,用以寄托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也是一种载体罢!
高烛红妆照夜长,何须旧曲谱新章。
好将诗眼瞄红叶,百载凭它绕热肠!
木芙蓉
锦葵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或称"山芙蓉"。秋季开花,花白色或淡红色,亦有黄色品种。因花期延至初冬,能耐严霜,故亦有"拒霜花"之称。其实,在民间一直称之为"芙蓉",而把文人的"芙蓉"称为莲花。一说她晨开色白,中午轻红,傍晚临谢红深,故称"三醉芙蓉",亦作"醉芙蓉"。
青春洁志读诗书,中岁辛劳任策驰。
不是老来耽醉眼,更年享福正相宜!
玉簪花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又名"白萼"、"白鹤仙",秋季开花,色白如玉,娇莹洁秀,拂面清香。花蕾如妇女绾发之簪,因得此名。从来名花丽人,因此及彼,罗隐把它比为"天孙白玉簪",瞿佑更有"花神献宝助新妆,长在佳人翠髻旁"之句。生逢新纪,不敢再尝牙慧,翻成一首
长在佳人翠髻旁,枝头何事挂琳琅。
TV今夕评工艺,不摘金牌不下场!
牵牛花
牵牛科一年生缠绕草本。又名"喇叭花",秋季开花,呈喇叭状,色甚多,有淡蓝、蓝紫、紫红、玉白诸色。现实主义的老百姓因其藤蔓而想到牵牛之用,浪漫主义的诗人又借题发挥,说它是织女相思之情化成,在这样一个思维定向下,我能做的,也只是加点时代色彩去穿凿了,
织女停梭欲旅游,檀郎底事不双休。
新来学得高科技,万只喇叭唤阿牛!
雁来红
又名"老来娇",秋季开花,色灰白,不美,但初秋顶叶鲜红可观,其变种另呈亮黄或红、紫、黄绿相杂,绚丽可爱。杨万里说她"借叶为葩",这是大实话。其实借叶为葩的也不止这一种。花事也同人事,原不能一例观之。有些人虽然很丑,但很温柔,有时还兼有别的长处,她的魅力与众不同,也不是不可理解的。
世间万事不雷同,一技迷人便可风。
为怕雁来忘旧院,移将新叶代花红。
葵 花
菊科一年生草本。别称"向日葵"、"向阳花",植株强壮,茎粗而直,花如盆状,单生于枝顶,径可达尺余。瓣舌状,金黄色。此花有向光性,"葵花向日倾",历来被视作忠诚之象。宋梅尧臣秉其意,譬之苏武坚贞,后人因袭,罔有超者。其实,百花又何尝不要阳光?葵花之所以特别"紧跟",也只因为她索取特多,这也是一种交换。
万物生长靠太阳,葵花岂独恋阳光?
但看红日西沉后,不见葵花洒泪行!
秋 葵
锦葵科一年生草本。又名"黄葵"或"黄蜀葵"。株高两米许,夏秋开花,单瓣,生于叶腋或枝顶。此花花冠大型,正面看去金色灿然,静肃安详,诗人瞿佑形容为"正色妆成菩萨面",反之,又被称为"侧金盏"。别人似乎不大喜欢侧面角度,但这是大家伙常犯的小毛病:大官总有人说不公,连大观园中的"正统派"贾政都说天下父母总是偏心的。
成岭成峰角不同,何须挑剔论私公。
无求到处人情好,说与诗人作耳风。
菊 花
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品种繁多,有红、黄、紫、白、墨、绿诸色,而以黄色为宗,故通称"黄花"。历来为诗家钟爱,"晋陶渊明独爱菊",借花喻人,称其"卓为霜下杰",朱淑真爱它"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元稹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唯有黄巢独弹反调:"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花开时众吓煞,要与西风战一场,满城尽挂黄金甲。"
铁马雁行塞兆,蛩风菊梦江南。
但有黄花解语,重阳不亚重三!
桂 花
木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也称"岩桂"、"木樨"。中秋前后开花,花簇生于叶腋,有黄色(称金桂)、白色(称银桂)、红色(称丹桂),另有每年多次开花者,称"四季桂"、"月月桂"。此花虽小如粟,但芳香浓郁,别有魅力,在神话中,她是嫦娥身边的花,但在文人的笔下,却逐渐向功名转移,如"蟾宫折桂"。我想还是超脱些好。
秋暮渡漓江,舟泊芳菲岸。枝头袭我醉人风,几点金光灿。 不是鬓边花,不羡妆台站。留取甜香润肺肝,魂梦长相伴。
《卜算子·桂林赏桂》
芦 花
禾本科多年生草本。严格地分起来。似乎还可分两大类:白花的较脆,除作燃料外,只能盖屋顶,另一类带浅蓝紫色,较硬,可作篱笆。这种花只生长在山间泽畔,不但鲜有文人吟咏,"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其中独自游",那是施耐庵的虚构而已。因此,它不象其它花有什么别名和雅号,但我却对它有很多回忆:童年时在荔浦瑶山,曾将前者(当地瑶民称mang)的茎桃出一丝表皮,作成扬琴的样子,弹起来泠泠可听。回到南宁后,当牧童时,则与后者打交道(平话乡亲称之为m),用作篱笆,长成后在青秀山犹有回忆,有"去秋青秀芦花雪,今秋桥上灯明灭"(《忆秦娥》)之句。
霜姿银影絮轻柔,两径萧萧拂素秋。
美色闪回温旧梦,童年牧笛此山头。
茶子花
与茶树同名异种,结茶子打茶油的茶树也是一大经济作物,而且也以白花称胜。初冬时节,满山寂寞,唯有此花怒放,像是焕发出了山乡的生命力。在冬阳照耀下,花心沁出滴滴花蜜,不但是蜜蜂冬蜜的原料,也是牧童解渴的美餐。我少年时在瑶山,曾领略其味,长而未忘,曾从梦里成诗记之
乍黄山果雨初晴,满岭茶花带露凝。
最是动人斜照里,漫山竹梆唤牛声。
茶 花
山茶科常绿灌木。它的嫩芽就是茶叶,有不同品种,但其花却一律素白,花心金黄,别饶一种素淡雅洁的风姿,在幽然的清香里,似乎在宣告她的"第二专业",并不因茶味的价值而攀龙附凤似的。
春社曾陈一段香,空山白露染秋光。
金黄心绪人难识,留向茶娘梦里藏!
山茶花
山茶科常绿灌木或乔木,冬季开花,花冠硕大,花色辉煌,多为大红,亦有淡红、黄、白、深紫诸色。而且花期长,如陆游所志"自冬至清明后着花不已",是我国大西南一大景观,尤其是云南,种山茶赏山茶唱山茶,……似醉如狂,可称"山茶之乡"。
青女行霜禁百花,滇池却见染流霞。
自从簪与阿诗玛,红遍西南百姓家!
金茶花
茶族四艳,越年轻的越有魅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广西陆续发现金茶花。入冬怒放,花色金黄,富丽堂皇,添色壮乡。学术界有人认为她是山茶花的一种,更多的人力持异议。旅游界有人主张秘存广西,居为奇货;但不久即被外国人"克隆"而去,从诗情画意到科学哲理,这都是一个值得品味的话题!
茶族新娇亮艳容,金光灿灿出山中。
养成莫道人不识,老外寻芳会克隆!
水 仙
石蒜科多年生草本。冬季始抽茎,常于春节前后开花,花瓣洁白,清香袭人,一直是传统的新春景观。与兰、菊、菖蒲合称"花中四雅",习惯将她盆中水养,因而在古人题咏中有"得水能仙"之说,其实,"得水"也是一种人为条件,放而大之,整个百花仙国,从虚到实,无非都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实绩而已。
凌波仙子耀芳姿,元日争云赐福时。
知否香泉原汗水,世间祥瑞赖扶滋!
无花果
五加科木本隐花植物,多年生。在一定树龄之后,便有毛果结于枝端,初生青黑色,后红紫色,可食。人们因见果不见花,乃称之为无花果,但据植物学家研究,隐花植物仍有隐形之花,授粉活动依然隐秘进行,且不独无花果为然。明白这一点,则世间草木总含情,总是花的世界,而不是郭沫若的101篇能尽的了。
娇花不见弄娉婷,一夜枝头硕果青。
神秘婚姻凭破译,世间草木总含情!
_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2111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