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奸坛病了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奸坛病了   
万年一笑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奸坛病了 (382 reads)      时间: 2003-9-01 周一, 下午11:0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是“广场民主病”。谁要是胆敢在奸坛对中共说个赞字,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叫个好儿,

嘘声能高达几万个分贝:-(



反过来, 谁要是在此脖子蹦紫筋扯圆了嗓子大骂中共,崩管骂什么内容,逮住什么

就骂什么,那捧角儿叫好儿的欢呼声远胜过丫歌迷球迷们的疯狂。



考虑到本坛的写手读者们主要是些个准备在中共崩溃后回去执政的民运志士独知精英,

咱开始对中国民主的前景表示忧虑和怀疑。看来看去,民主这破玩意儿就是穷毛病,只

能说,不能行。



王力雄这哥们最近对广场式民主有个挺棒的批判:



“民主在历史上长久没有好名声,那种源于希腊城邦的古代民主,典型形式是群众在广场上

以鼓掌或喝倒彩的方式表达支持或反对。那是一种多数专制,和具有保护少数之责任的现

代民主完全不同。然而要在中国移植西方的现代民主,得到的恰恰可能只是广场式的古代

民主。 八九年的天安门广场是某种程度的古代民主再现,谁得到最多的欢呼就成为领袖;

谁遭到嘘声就得下台;谁要是为李鹏说句好话准遭痛打;连最后撤离广场的决定,也是依

据“是”和“否”哪边喊声更多。未来的中国民主未必还有这样的广场,但是却会存在相

同的“广场效应”──即在精英、大众和媒体的三角之间产生一种趋于极端的互动。精英

为获得大众欢呼而不断拔高,大众则因为有了精英的煽动更为激烈;而媒体则提供了一个

现代“广场”,把整个社会连结在一起,如同挤在一个广场上一样共同激动、欢呼或喝倒

彩。



然而中国民主化后的政党和媒体都是刚得到自由空间,制衡格局远未形成,主要目标在于

尽可能跑马圈地。这时最可能出现的是各方争抢同一个制高点,什么话题能赢得最多民意

和选票,就把什么话题炒作到极致,以达到赢家通吃。这会促使社会情绪越来越趋于同一

方向,“广场效应”和“民主的发作”也就越来越严重。 “广场效应”造成的声势可以很

大,却是专制而无理性的。在那种广场上,理性只能沉默,异议只能退缩,最终决策往往

疯狂。人多势众并不等于正确。“群众人”的特徵是从众,而不是认真思考,甚至根本不

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他们或是被广场的热闹吸引,或是被周围的压力驱使,或是惧怕不

合群的孤独。而当群众聚集得越多,善言辞、会煽动的政客就越是如鱼得水。在广场上欺

骗十万个陌生人,要比欺骗身边十个熟人容易得多。



在民主转型初期,民意采集、传递、疏解和约制的合法渠道必定不畅和不完善,利用“广

场”会成为表达民意的主要手段,不仅对需要表达意见的群体方便易行,政党和媒体也会

出于自身需要推波助澜,将其不断做大。今日媒体和通讯技术可以将这种“广场”规模无

限放大,迅速扩展,造成国家整体性的动乱。那时无论议会、内阁、执政党或总统,都得

在舆论潮流和选票制约下卷入“广场”,受大众的裹挟。



因此,不能以“政治正确”的方式使用“民主”二字,而首先需要区分古代民主和现代民

主。有了这种区分,就可以明白那些对民主的担心多数是针对古代民主;而认为中国民主

条件尚未成熟的则是指现代民主。中国实现古代民主易,实现现代民主难。如果在中国不

区分这两种民主,仓卒地把西方制度拿来,得到的很可能不是理想实现,而是怪兽脱笼。”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2939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