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说完这些泡妞去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说完这些泡妞去
东海一枭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标题:
说完这些泡妞去
(690 reads)
时间:
2002-1-06 周日, 下午7:05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枭眼看世之七十三:
说完这些泡妞去
-------为“旭日东方”网友开开窍
日前拜读了旭日东方发于中国论坛的贴子:“读《中国》、《思想者》及一枭作有感”,我很赞同他的“中国自古缺乏的不是急风骤雨的洗礼,而是脚踏实地的精神”的看法,我曾在有关文章上多次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几千年来,多少农民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哪一次不是对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对民族元气的极大qiang残?中国人民吃“急风暴雨的洗礼”的苦头还不够吗?灾难深重、百废待兴的祖国,还经得起再折腾吗?相信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福祉,祖国的兴旺强盛。
然而,他“读《中国》、《思想者》及一枭的作品好多了”,得出的结论居然是“洞察一枭等人的言论,很多实荒谬不经、不切实际的空谈”,未免令我大伤其心。因其“摭我华而不食我食,过我门而不入我室”,谈何洞察?他是根本未读懂。他只感觉我气势之大,“俯视百姓,嘲笑历史”,不能体察我用情之深、勘事之切,忽略了我“欲疗人天千古疾”的葫芦妙药和济时济世的一片热诚!
我说过,“老枭说法,为上乘者说,为上上根器者说”,可是,不论网上还是网下,不论政治经济社会还是思想文化乃至诗词武术气功,上上根器者,实在是万中无一。我不得不作些调整,尽量通俗、罗嗦些吧,比如对旭日东方(顺便吹几句牛,老弟别生气,哈哈)。
首先我要告诉旭日东方的是,社会是多元的,每个人分工不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所尽的责任和义务也不同。工农兵学商,各在其位,各谋其政。一个正常、健康的社会,需要有“一个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实干家,也需要“孤身奋战的勇士,抚哭叛徒吊客”的热血青年;既需要“日复一日为生计而操劳,从媳妇到婆婆”的升斗小民,也需要“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英雄;既需要“广大人民”也需要“独醒者,不醉于世者,如一枭之辈,以关注民生为已任,以抨击社会为能事”…。何况,“从“路漫漫其修远”到陈天华蹈海自杀,从万般皆下品到本世纪30年代的“人权派”、“改组派”、“第三党”。”,中国的历代知识分子本身,也是中国人民的一分子,他们对“推动中国革命前进”(一听说革命二字我就浑身发抖,改为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吧),也是作出了贡献的。以“一群吃饱了喝足了而喋喋不休的饭客”来贬斥他们,以“清淡误国”来指责他们,实在有伤厚道、有失公平啊。
以“遇事则夸夸其谈,真正的纸上谈兵之辈”来看待清未的“台谏词坦”之辈,也是大谬。台谏是古代监察制度,包括御史监察系统和谏官言谏系统,御史又称台官或宪官,职在纠察失误、肃正朝纲,主要对皇上;谏官又称言官或垣官,职在讽议左右,广开言路,主要针对文武百官,他们都可以风闻言事。清朝称都察院。词垣,指翰林院,唐朝开始设置,以文学之士备皇帝顾问,清朝翰林院掌编修国史及草拟制诰等。在封建家天下里,国家是皇上的,与文武百官一样,“台谏词坦”之辈也不过皇家养着的狗而已,遇上开明点儿的主子还好,遇上愚暗残暴之主,只能当摆设了。况且他们的职责本就是“清谈”,就是“纸上谈兵、议论朝政”,倘能“抨击权贵”,已是难能可贵矣,总比阿谀、依附权贵要好吧?
在枭眼看世之六十七,我说过,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最大的民间诗词家、思想家。要过年了,很惭愧,除了拟给乡下亲人寄了笔小钱贴补家用之外,既没有“为西部农村尚在饥寒中的老人送去一丝棉一粒饭”,也没有“为解决明年春季春耕用水而加班加点”,我是真的很惭愧。我是否该与各级公仆一起“送温暖”去?
广大的下岗工人、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太需要温暖太需要棉衣粮食了,然而,仅靠已多流于作秀的访贫问苦活动,治标不治本,是远远不够的。我有诗讥之曰:《过年好》
满脸慈悲礼意加,访贫问苦乱如麻。
侠踪现处腾欢笑,公仆争当慈善家。
这个话题过于沉重和复杂,另找时间再谈吧。
话说“议论朝政,抨击权贵,以“西学”而改造国民,以“宪法”而审查政府”,正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义务所在、大义所在,何错之有,岂能随便扣以“于事无益、误国殃民”的大帽子呢。
以“西学”而改造国民,是清末以来启蒙运动的主旨。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鲁迅,包括国共两党许许多多知识分子,不都做过这项富有伟大意义的工作吗?
而宪法,乃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民利益的根本保障,如果在一个国家里宪法被虚置,它就不是一个法制国家,或曰它还是一个距离法制国家很远的国家。
前不久,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司法部召开“十二·四”全国法制宣传日座谈会上,李鹏指出,一切法律、法规、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决不容许对宪法根基的任何损害,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受到追究。党和政府各部门,理当带头遵守。
误国殃民的,不是妄图“以宪法审查政府”的极少数老枭之辈,而是违宪枉法的特权阶层和腐败黑恶势力!
对于“目前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和发展的变化——以村民逐步自治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的民主进程”,我正密切关注着,并为之欢呼鼓舞。这是我国在现代民主的道路上迈出的可喜的一步。改革开放以来,民主的进步确实较大,但我们不能老是“比之历史”,老是忆苦思甜。孩子总要成长,社会总会发展的。而且我以为当前中国的民主进程和体制改革,是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的。“比之国际”,如果说“有很大进步”,所参照的对象,可要严格挑选才行。
关于互联网,对色情网站和黄色网页的过滤,我当然鼓掌欢迎。但对许多政治问题、敏感话题、“国家大事”的“严防死守”,也是有目共睹的吧?
老枭当然“吃饱了喝足了”,衣食无忧,不用“曰复一曰为生计操劳”,不然,哪有闲功夫上网“喋喋不休”,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相反还要讨老妻骂、讨政府嫌的傻事?
罢了罢了,何苦何苦。“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美人之所居”,还是多挣些钱、多泡些妞去吧,呵呵。
东海一枭2002、1、6
读《中国》、《思想者》及一枭作有感 (作者:旭日东方)
读《中国》、《思想者》及一枭的作品好多了,读后有觉得有点有点想说的。不过我们并不是东海之枭,声音未免有喳喳之嫌,当然也并无老枭之振越高声,更谈不上“思考”、“交流”、“学习”了,不过是小民看书读报之后的一点闲谈吧。
中国自古就有不少独醒者,不醉于世者,如一枭之辈,以关注民生为已任,以抨击社会为能事,极尽其壮丽之言,夸尽其高尚之情操。天下苍生皆浑浑矣,我辈独醒。社会上“为官则勾心斗角,为商则阴谋诡计,为了一己私利,什么名节操守人格灵魂,统统可以踩在脚下!”而东海之辈,一种俯视百姓的感觉,一种嘲笑历史的感觉。但我觉得就是一群吃饱了喝足了而喋喋不休的饭客!“痴于网痴于诗,痴于当痴汉斗士的吹鼓手”们,要过年了,你们谁为西部农村尚在饥寒中的老人送去一丝棉一粒饭?你们高呼自由、和平、民主、博爱,享受现代网络通讯的时候,你们是否为解决明年春季春耕用水而加班加点?当英雄是容易的,你只要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勇气与决心;当小民是不容易,你得日复一日为生计而操劳,你得从媳妇到婆婆这么一天天过。
从“路漫漫其修远”到陈天华蹈海自杀,从万般皆下品到本世纪30年代的“人权派”、“改组派”、“第三党”。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自视为中间阶层,负有改造上层社会义务和指导下层社会的权利,其实推动中国革命前进的主力军始终是而且必然是中国的广大人民,而不是你们——以痴汉相标榜,以立异为时尚的人们。自古是“清谈误国、实干兴邦”。清未的“台谏词坦”之辈吧,他们都如一枭兄一样,以议论朝政、抨击权贵相标榜,时号“清流”。实际上,他们大多是一些遇事则夸夸其谈,真正的“纸上谈兵”之辈。
洞察一枭等人的言论,很多实荒谬不经、不切实际的空谈。历史始终不渝是按它的规律发生着并发展着。原始社会,谈不上什么言论不自由,一是交流范围有限,二是集体生活,不存在领导与权威、民主与专制。生产力发展而又不充分发达的社会,由于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生产的组织,必然要产生统治、剥削、限制、压迫。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社会落后的表现,恰恰是社会发展还不发达的表现,人权、自由有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因素,总是在一个范围内震荡而达到与当时生产力相适应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必须与中国的经济建设相适应。东海兄无视目前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和发展的变化——以村民逐步自治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的民主进程,不去研究正在发生的情况,不去解决正在显现的矛盾,而处处要以“西学”而改造国民,要以“宪法”而审查政府,非但于事无益,更有误国殃民之害。
谨以互联网管制为例,有两点东海兄视之不全。一是东海认为政府管制过多,过严,那么,试问我等小民又是如何能够亲耳聆听兄等枭声?二是看看今日中国之网吧,因为色情网站的管制和黄色网页的过滤,多少青少年免受其害?即便是美国,前不前还查封了一家涉嫌儿童色情的网站。各国风俗习惯有所不同,各国民主进程有所不同(想想英国从1640年革命开始到200多年后才争取到的普选权,想想即便是美国还是有联邦调查局,50年代还有麦卡锡),中国民主纵有不完善,比之历史,比之国际,也是有很大的进步。我们应该的态度是《少些号召多些建议》(此是高举民主运动的大旗的前辈章乃器的一篇文章标题)抛开具体历史条件还空谈民主,既不公正也不客观。
想做“中国历来缺少”的“孤身奋战的勇士,抚哭叛徒吊客”是不少热血青年的希望,但是中国的问题还是要一个一个的解决。中国自古缺乏的不是急风骤的洗礼,而是脚踏实地的精神。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君的伊妹儿地址是多少?:)
--
炳德
- (48 Byte) 2002-1-06 周日, 下午10:52
(184 reads)
我的伊味儿
[email protected]
,请指教
--
东海一枭
- (0 Byte) 2002-1-07 周一, 上午7:46
(190 reads)
动不动就给人开窍,要不就是枭眼看市,或者自封古今十大诗人。
--
su037
- (0 Byte) 2002-1-06 周日, 下午9:39
(165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13664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