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西洋金律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西洋金律
原心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西洋金律
(445 reads)
时间:
2003-8-20 周三, 上午3:14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西洋金律
马太福音第七章第十二节这样写道:“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对待别人”,这条先知至诚至善的箴言,教导我们要主动善待别人,在西方文化中被尊奉为“黄金律(Golden Rule)”,在愈来愈崇向宽容的现代文明社会中更是受到广泛的认同,逐渐演变成为人类道德共识中的智慧结晶。
人类社会是群体共居而互相关联的复杂组织,愈是先进繁荣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愈是频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要涉及到与他人相处的问题,从商品市场的物质交换到学术会议的文化交流,从身临其境的握手拥抱到远隔万里的电传信息,种种关联互动无处不在。因此,如何处理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具体点说是如何促进人际交往的规则,更具体地说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EQ)”,就成了现代生活中一门必不可少的功课。一个向往幸福生活的正常人,通常都会将享受欢乐愉悦的心理情境视为美满人生的重要内容。别人对我们的关怀和鼓励等友善行为,会引起我们的喜悦激动;别人对我们的冷漠和攻击等恶意行为,会引起我们的悲伤气愤。可见在依靠信任关系而共存的社会里,个人的心理情绪会受到群体道德环境的重大影响,因此我们的社会需要制定既能够保护个体权益,又能够维护群体秩序的道德规则。
现代哲学普遍认为,判断行为是否合理的标准,在于审视行为是否导自道德规律。关于如何定义道德规律的内容,历来就是哲学上争论最多的话题。通常认为要形成被群体共同认可的合理的道德规则,需要使道德规则具有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善内容(或如康德所言道德需要“意志自律”的善内容)。换句话说,道德规律必须具有普遍性的正义内容,必须能够在社会中广泛适用而不至于自相矛盾。我们在生活中总是期望能够拥有一些善的事物,大多数时候这些善事物也同时是能够满足我们生存需要的“真正善(REAL GOOD)”事物。西方文化特别关注人类对这些善事物发自“自然本性”的欲望,并且努力将这些包含善欲望的抽象描述转化为明文的道德规则,形成现代文明社会的人权共识。很显然,这种以人权为正义内容的道德规则,是个体权利的汇集,她的努力方向是寻求适用于群体的平等秩序来保障个体的权利,而不是通过扩张个体的独裁意志来控制群体的欲望。
我们且看看上面的马太福音第一句,是如何描述这种善内容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们”,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两个互相关联的主体,分别是“你们(个体)”和“别人(群体)”。“愿意”这种宽容意味非常浓厚的词汇,则不仅表达了和平自由的态度,而且表达了这两个主体之间互相平等的关系。“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们”,所描述的是个体向群体索求自己意愿的过程。显然这种个体的意愿既是符合个体权利的善欲望,也是被群体所共同认可的善欲望。这种善欲望既不是个人不受限制为所欲为的膨胀意识,也不是委屈求全受制于人的压抑意识,而是自由的,独立的,包容的,平等的和理智的善欲望。
包含着这种共同善内容的道德规律,也就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道德规律。我们依据这种规律来“对待别人”,其实也就是以大家共同认可的善来对待别人。就如“黄金律”所言:“你们也要怎样对待别人”,这时候个体理智的善欲望被递归回社会,也加入表达人性善(权利)的汇集大潮。合理的道德规律努力将个体的善归属于群体的善集合,也就是力图将个体的善(权利)置于群体道德(秩序)的保障之中,并使得她的善内容构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互促,不至于陷入自相矛盾而崩溃失效。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马太福音这条“黄金律”所包含的善内容,不仅仅是个体自己的善,而且也是群体共同的善,两者是互相融合而不是矛盾排斥的。“黄金律”充满着人性关怀的热情,她的核心内容(终极目的)是保障个体的善,但她并不仅仅是从“个体至上”为前提来实现此目标,更不是以“群体至上”为原则,而是以反馈互促的方式来寻求平衡的原则。“黄金律”提倡以共同的善来实施于人,提倡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他人,提倡以宽容的方式来容纳意见,提倡以自由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提倡以和平的手段来追求幸福。因此,适用在现代文明的社会中,这条道德规律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来保障公民权利,特别是应该如何来保障我们的人权。
现代民主文明的社会生活愈来愈推崇一种称为“人权至上”的人文道德,主张视人类的幸福生活为终极的善,主张对人性加以正义关怀,也就是主张保障人类最基本的一些自然权利。这些人权概念就是完全遵循“黄金律”方式来定义的公共权利,而目的就是保障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能享有这种权利。人们努力在各自的生活范围内组织这些权利,以期通过现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法制,道德等等手段来保障这些基本权利。这些权利包括:生命,安全,自由,平等,尊严,人格,言论,信仰,财富,工作,健康,福利等等。这些权利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同社会中任何人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如今她们被文明世界的贤哲们汇集整理成明文规则,成为保障全体人类所有平等个体的宣言。这就是一些通常被称为“我们的权利”的群体性权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找到符合自己生活必需的善,我们期望政府和社会提供必要的机制,以保障这些必不可缺的权利,使得我们都能够从社会中获得别人给予的“我们愿意”的善,也使得我们能够努力遵循这些权利规则来“对待别人”,将这些善反馈回社会。
反过来看,来自政府,机构,组织,集团等社会团体的行为,无论它侵犯了任何个体的人权,都应当被视为对社群整体人权的侵犯。例如,当我们说公民具有生命权利的时候,我们通常是指反对任何组织任何集团,以任何理由来有预谋地剥夺任何公民的生命权利;当我们说公民具有信仰权利的时候,我们通常是指反对任何政府任何机构,以任何理由来有导向地干涉任何公民的信仰权利。因此,来自政府军队和警察民兵有组织有预谋的暴力屠杀,哪怕它只辗碎了一个“有意占领公共场地”的六四学生,也应当被认为是对整体中国人的生命权利的残暴侵犯;来自部门机关和党派集团有目的有导向的思想干涉,哪怕它只洗脑了一个法轮功信徒,也应当被认为是对整体中国人的信仰权利的疯狂禁锢。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认为孙志钢之被殴打而死,并不是因为他没有携带身份证,而是因为中国人的生命权利不受保障;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认为刘荻之被无理逮捕,并不是因为她有个“不锈钢老鼠”的称号,而是因为中国人还没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西方文化将道德规律的合理性基础建立在“规则本身所包含的善内容”之上,而中国文化则将道德规则成立的基础建立在“能够维护既存秩序”之上。从马太福音这条短短的“黄金律”中,我们也许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迥然不同的特色。西方文化不仅强调要主动善待他人,而且严格地定义了善的认可内容,力图使她具有普遍适用性。中国文化以则儒家和道家的生活哲理为典范,特别强调维持社会的和平秩序,这固然是包含着很多善待他人的教导,但却往往忽视了善内容的严谨定义,因而导致道德和文化甚至法制和制度都缺乏被人们共同认可的规律。被称为中国版“金律”的传世名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仅从个人经验出发,用个人的善恶观念,来对待别人的写照,丝毫也不考虑自己的“幼吾幼”和“老吾老”是不是被别人所同意(建议改成:“愿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愿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我们的文化从来就不习惯将自己的“愿望”放在群体的社会中作比较,从不以反思方式来考虑自己的愿望是否符合群体共识,就简单粗暴地施之于人。因此,我们的历史文化中有众多“功臣名相”式的“英雄人物”,但却甚少具有人性平等观念的权利维护者,绝大多数时候这些能意识到人权意识的先知们,都被当作异端邪教而被扫荡取缔,哪怕时至今日人权观念已经成了普世的明文宣言,我们标榜成“伟大光荣正确”的现代道德君主们,也依然可以凭“特殊国情”和“素质太低”等等“躲避争论”的“理由”来加以拒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文化是一种不鼓励竞争的文化,甚至是害怕公开辩论的文化。我们习以为常地将强权意志所“统一思想”的“成果”视为道德共识,而维持这种道德共识就成为了“稳定秩序”的必须,以此奠定“道德君主”推行强权统治的“科学性合理性”之基础。
我并不否认中国的文化道德也包含着人对幸福生活愿望,但两者之间在一些关键原则上的差异,却往往是导致东西方社会迥然不同的深刻根源。而且这些根源,常常就是一些在历史上曾经导致我们的先辈历经劫难的原因,而如今也还是依然如故甚至一成不变地制造着让我们痛苦的人祸灾难。我们主张诚恳地正视这些差异,主张勇敢地探讨这些差异的缘由,更主张从文化和制度上来改革这些落后的根源,而不是以动辄以情绪化的态度来回避事实,更不应该以维护传统为口实来袒护这些落后因素。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9477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