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对鲁迅的盲目推崇是中国近几代人的悲剧。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对鲁迅的盲目推崇是中国近几代人的悲剧。
赤佬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对鲁迅的盲目推崇是中国近几代人的悲剧。
(360 reads)
时间:
2003-8-01 周五, 上午10:50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二三十年代,是上世纪中国政治文化学术上最活跃的时期,思想家和文学艺术家竞相脱出,如不是内乱外侮,中国或许会变得比今天像样的多也未可知。但是共产党夺权后,为了全面地从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奴役人民,大量地抹去那个时期的光辉人物,只留下可为其所用的几人如鲁迅等。搞得几代人只知道一个鲁迅。
不可否认鲁迅有他自己的成就和造诣,但对社会的发展很少积极作用,大部分是消极的。他只有牢骚,没有建议。既要骂官,也要做官。心胸不够宽广,对同辈中的佼佼者,尖酸刻薄,很少美言。受鲁迅称赞的,一是外国人,和自己无争,二是年轻人,和自己也没法争。所谓青年之友,就是聚集一批年轻人,从中找到自己在同辈人中找不到的的感觉。鲁迅死的时候,大部分的悼念者都是青年人,这也说明了鲁迅在思想不够成熟者中有更大的市场。
鲁迅对老百姓其实是很冷淡的。在人血馒头的故事中,他没有表现出对下层社会的怜悯,只是一味地讽刺和辱骂。他没想过如果老百姓都能和他一样过上几百大洋一月的日子的话,是不需要去寻找人血来为儿子治病的。他讥笑老百姓的愚昧,但又不能放弃自己优越生活,为中国的教育大业做点事。在他的文章中,看不到三吏三别的悲悯之情,也听不到安得广厦千万间的衷肠倾诉。他的文章中除了牢骚便是牢骚。这种不公正的态度竟然融进了中国文人的血中,每每谈论国是的时候,无一例外地把人血馒头的故事重说一遍来证明百姓的愚昧,抒发自己爱莫能助的遗憾。
为何共产党统治下,那么多人喜欢他的东西?这里当然少不了共产党的宣传和灌输,更重要的是,读他的东西,使人感到自己的意思都在里面了,为什么?因为现实和被鲁迅描述的那个社会太像了。一个社会像鲁迅这样的人备受推崇不仅说明那个社会的不平事太多太黑暗,而且说明了那个社会的创作不自由,具有正义感的人们只能利用所谓的借尸还魂的把戏,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久而久之,竟然就对这种最初不过是作为工具的东西钟爱起来。
大凡对鲁迅推崇备至的人无非是说他极有文学才能,又有敏锐的眼光和辛辣的风格。我倒看不出鲁迅的“文学作品”水平有多高。原创不谈,就那几本翻译的小说实在不敢恭维,至少在当年,也就一般作家水平。至于辛辣的风格,我认为很多人非不能乃不为也。台湾的李敖,骂人的刻毒绝不亚于鲁迅,也没得到如鲁迅般的尊敬。
最后声明一下,鲁迅有他自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但不是像多数人相信的那样有那么高的地位。本人无意贬低鲁迅,只是想说鲁迅是上个世纪上半叶中国众多的大师中的一位罢了。置鲁迅于神坛,是对众多的为科学民主的中国奋斗耕耘过的其他前辈的不公平。很多盲目推崇鲁迅的人,还有皇帝的裤衩的意味,仿佛不这样说,自己就成了外行。中国类似的怪事太多,都是因为历史因为政治的需要被任意地篡改。所以,还是那句话,中国各种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只有在历史的真面目得以恢复后才能更加的客观,更有意义。不然的话,按照共产党教我们的那点假货铺天盖地的展开去说,只能是浪费时间。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038174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