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评寒树教授的《停战谈判:中朝联军最屈辱的一页》 |
 |
萧峰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81
经验值: 3840
|
|
|
作者:萧峰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寒树教授不愧为大家,一出手就夺得了近期点击率的最高,而我的一篇也是有关韩战的小文有幸排在他的文后,也沾了不少光。看了教授的文章后,本想马上评上几句,只是自己的文章还在拼凑中,实在无法分心去评论别人的东西。后来又忙于修正自己的那篇长贴,以赶在韩战停战50周年作为纪念,因此不得不将此评暂时搁置下来了。
对于反共的人士,读寒树教授的那篇大作确实痛快,可惜的是这种痛快并不是建立在历史的真实上的,且看教授所提的理据。
教授在开篇即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共方从来没有炫耀过和谈的成就,是因为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所以证明了共方在和谈中受到了屈辱,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屈辱,所以才用了“最屈辱的一页”这样的词句。不知为什么,居然没有人能够提醒一下教授:将没有值得炫耀就等同于屈辱的推理能否站得住脚?既然没有其他人来做,那么我只好当一会冤大头了。
至于中共的宣传对和谈不感兴趣,我认为,原因其实很简单,而简单的理由有时确实会简单得让人难以相信。和谈实在太乏味,太缺乏戏剧性,如果拿来做宣传的材料,是很难吸引普通读者的。其实好莱坞那一十三部有关韩战的大片中,又有哪一部是讲和谈的呢?无它,和谈本来就不具备吸引观众的啄头。
当然,以教授的水平,断不至于如此不堪,所以他马上就提出了一段“解密文件”来补充他的证据。好在这段“解密文件”并不长,不妨引用一下:
>1、1951年__月__日,双方同时发布停火命令,双方在朝鲜的陆、海、空
>军力量停止敌对行动。
>2、双方陆、海、空力量从三八线各后撤10公里,在三八线向北和向南10
>公里地区建立非军事区。在非军事区的民政机关恢复到1950年6月25日以
>前的状态。三八线以北属於朝鲜人民政府管辖,三八线以南属於南朝鲜
>政府管辖。
>3、双方停止从外部向朝鲜调运装备,调动或补充人员(包括陆、海、空
>运输)。
>4、双方遣送战俘。在停止军事行动后3个月期限内,每一方应分批全部
>交换战俘。
>5、在朝鲜所有交战的外国军队,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2-3个月期限内
>应分批全部撤离南北朝鲜。
>6、南北朝鲜难民在4个月内应返回从前居住的地区。”
>毛泽东
>1951年7月5日
我没有必要怀疑这段“解密文件”的真实性,只是想澄清一下,作为寒树教授得出屈辱的最为主要的证据的这篇“解密文件”究竟能够告诉些我们什么。在此,不妨再引用一段教授的原文:
《从这些条件来看,不卑不亢,很好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可惜的是,这五
条全部被否决了,否决得那么彻底,居然连一条都没有保留下来,能不感
到屈辱吗?》
看到这些文字,我真是十分佩服这位自称教授的人做学问的勇气,他居然敢于如此轻易地对一个历史事件下结论。我自问决没有这个胆量。
废话少说,所有的谈判都不过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跟在自由市场上的讨价还价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也许是我见识浅薄,至少我没有见到过例外,如果要价没有被接受,就等于受到了屈辱,这个世界上大概就不会有商人,也不可能有谈判了。而从那份解密文件问世的日期来看,它诞生于和谈开始之前,和谈是在7月10日正式开始的。所以它充其量不过是中方和谈的最初要价,如果将它作为中方和谈的底线,就不免大错特错,太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了。另一方面,不知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在故意隐瞒,教授的长文中居然对联合国方的最初要价只字不提,其实只要看看联合国方的最初要价,就不难发现,其实它也都没有被接受。谈判就是这样,当双方的底线比较接近时,就比较容易达成协议,如果离得太远,谈判是不可能有成果的,当然,这个底线是会有所调整的,这个底线的调整,就是我们常说的让步,表现在韩战的停战谈判上,双方底线差异最大的,只是俘虏问题,而中方最终让步最大的,也只有这个俘虏问题。而在整个和谈中,双方都有让步,所谓屈辱,真不知从而谈起。有关和谈的基本情况,请参阅我的《朝鲜战争的几个观点4:漫长的和谈》。
寒树教授还告诉我们,中朝方要求先停战后谈判,但被联合国方断然拒绝,这当然也是教授所谓的屈辱的证据之一了,但我从来没有看到中朝方提出过先停战再谈判的要价,从一开始,双方都承认了这是一场由双方最高军事长官之间的停战谈判,刚开始时,是李奇微的代表和金日成与彭德怀的代表之间的谈判,不过金日成只是一个赔衬,在谈判中根本没有说话的实力,所以实际上和谈就是李奇微与彭德怀的谈判,后来,克拉克接替了李奇微,和谈就变成了克拉克与彭德怀之间的有关停止军事敌对行动的谈判,并不涉及任何军事之外的其它问题,这其实是由苏联和美国在和谈开始前就已经共同确实的原则。
不过寒树教授所提的断然拒绝也确有其事,那是在军事分界线上已经达成协议之后,中朝方提出先停火,再继续谈判剩余问题,包括停战的监察问题和俘虏问题。这个提议确实遭到联合国方断然拒绝,但是教授又一次忘了告诉我们,在受到华盛顿干预后,联合国方又基本接受了先停火,再继续谈判的提议,之所以加上基本两个字,是因为联合国方只给了一个月的停火时间,如果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不能就剩余问题达成协议,战斗就立即恢复。不过,就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中朝方完成了所有的阵地修建和物资储备,从而在联合国军面前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用中共宣传的语气说成是铜墙铁壁其实也不太过分。从此之后,联合国方的任何为促进谈判而施加军事压力的意图,都最终以伤亡惨重而告终,其中就包括中方一直引以为豪的上甘岭战斗。了解了真实情况之后,不知谁会有屈辱的感觉?
寒树教授还告诉我们,如果中朝方不接受联合国方的条件,就必将被这场战争拖垮,为了证明他的结论,又引用了一件“解密文件”:
>3、我认为,尽管我们的预算也很紧张,但根据1951年预算年度的援朝计划来看,
>我们完全应计划拨出16000亿元人民币(约合2.37亿卢布)来援助朝鲜。这一数
>字未必能缩减。请尽早将此列入总预算。”
虽然已有网友指出了16000亿其实只相当于后来的16亿,但我还是想给大家一个更直观的印象,让大家清楚16000亿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那个时候,鸡蛋的价值大致为1000元4个,16000亿也就大致相当于64亿个鸡蛋,当年的中国是没有养鸡场的,鸡蛋全靠农民家养的鸡生产出来,而全国大致有3.5亿的农民,2亿只鸡能够下蛋应该差不到哪去,如果按每只鸡一月产20个蛋,64亿只鸡蛋不过是中国2个月不到的鸡蛋产量,就算这样的推算严重偏大,16000亿元决不会超过中国半年鸡蛋生产所带来的财富。大家不妨想象一下,16000亿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至于被战争拖垮的,我相信是美国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谁要不信,不妨看看后来的越南战争是个什么结局。
寒树教授好象很喜欢引用“解密文件”,不知道为什么他对“解密文件”中透露的中朝方越来越强大的事实却偏偏视而不见,我这里也引用一下“解密文件”:
>周恩来转到申请派专家的问题说,从1953年起中国需要190名新
>的财经专家,417名军事专家,140名医科等学校教师。此外,还
>需要军工专家,但这些问题还要研究。
作者:萧峰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